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 被引量:25
1
作者 邓延慧 夏明芳 +2 位作者 王志良 王建秋 邱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6,共2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废水中5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0 mg/L^100 m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N,N-二甲苯胺、苯胺、对甲苯胺、间甲苯胺、邻甲苯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 mg/L、0.002 mg/L、0.013 mg/L、0.008 mg/L、0.007 m... 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废水中5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0 mg/L^100 m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N,N-二甲苯胺、苯胺、对甲苯胺、间甲苯胺、邻甲苯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 mg/L、0.002 mg/L、0.013 mg/L、0.008 mg/L、0.007 mg/L,实际废水样品测定的RSD≤1.5%,加标回收率为93.8%~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法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发光菌毒性测试评价氯苯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的毒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邱阳 邓延慧 +2 位作者 王建秋 王志良 夏明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测定氯苯及其降解中间产物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以及联合毒性。方法:采用混合毒性指数(MTI)法对联合作用方式进行评价。结果:除了降解中间产物对苯醌毒性比氯苯大得多以外,其他降解中间产物毒性均比氯苯低,未开环的降解中间产物对氯... 目的:测定氯苯及其降解中间产物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以及联合毒性。方法:采用混合毒性指数(MTI)法对联合作用方式进行评价。结果:除了降解中间产物对苯醌毒性比氯苯大得多以外,其他降解中间产物毒性均比氯苯低,未开环的降解中间产物对氯苯酚、对苯二酚和苯酚的毒性比氯苯的毒性均有所降低,并随着Cl的脱除、苯环上OH的减少,毒性呈减弱趋势,苯环开环后的产物有机酸类毒性则更小。结论:氯苯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主要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和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 中间产物 联合毒性 发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唐征 吴昌子 +1 位作者 谢白 卢丽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年第1期8-11,共4页
简述了区域环境风险及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内涵,以及国内外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发展进程及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点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发生机理、定量表征区域环境风险方法等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区域环境风险 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汞在电厂烟气中的排放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晓勇 张金池 +1 位作者 俞美香 李海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9-234,共6页
为了解燃煤电厂烟气中汞的排放特征,选择江苏省5个地区的7家燃煤电厂,基于美国EPA 30B方法进行现场采样,分析煤中汞含量、机组容量和不同处理设施等对烟气中汞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煤中汞含量与电厂烟气中汞排放浓度的相关性不强,不起... 为了解燃煤电厂烟气中汞的排放特征,选择江苏省5个地区的7家燃煤电厂,基于美国EPA 30B方法进行现场采样,分析煤中汞含量、机组容量和不同处理设施等对烟气中汞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煤中汞含量与电厂烟气中汞排放浓度的相关性不强,不起决定性作用;机组容量与烟气中汞排放浓度呈极显著负指数关系(P〈0.01)。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方式且配置静电除尘器的电厂烟气中汞的脱除效率(98.9%)明显高于煤粉炉配置静电除尘器和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的脱除效率(67.5%~81.6%)。循环流化床并配置静电除尘器装置对电厂烟气中汞的脱除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电厂 烟气 排放特征 处理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复合物在痕量气体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昌子 宋敏 仲兆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年第1期16-19,24,共5页
综述了石墨烯复合物的种类、性能与制备方法,以及在痕量气体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石墨烯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电学性质,对一些气体分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制作的传感器用于气体分子检测时灵敏度较高,但选择性较差。氧化石墨烯巨大的比... 综述了石墨烯复合物的种类、性能与制备方法,以及在痕量气体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石墨烯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电学性质,对一些气体分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制作的传感器用于气体分子检测时灵敏度较高,但选择性较差。氧化石墨烯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丰富的官能团赋予的优异的复合性能,可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复合物 传感器 痕量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焦化废水处理的高效菌固定化材料的筛选
6
作者 谢白 王巧林 +1 位作者 章正勇 卢永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1期71-75,共5页
采用菌体附着粉末材料生长的方法来制备适用于焦化废水处理的固定化的高效菌,研究了混合材料的组成及其最佳配比,考察了培养温度、菌液投加量以及摇床转速对材料吸菌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控制在30℃,菌液投加量2 mL/100 mL... 采用菌体附着粉末材料生长的方法来制备适用于焦化废水处理的固定化的高效菌,研究了混合材料的组成及其最佳配比,考察了培养温度、菌液投加量以及摇床转速对材料吸菌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控制在30℃,菌液投加量2 mL/100 mL培养基,摇床转速120 r.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混合材料 高效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