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O_(2)-g-C_(3)N_(4)/C三相复合材料的模板诱导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1
作者 黄晨阳 刘成宝 +3 位作者 陈丰 邱永斌 孟宪荣 陈志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共7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具有二维结构,且合成方法简单,稳定性好,可作为超级电容器中石墨烯电极的替代材料,但其本身的电容性能较差;而生物质炭具有天然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具有储能优势。本工作以尿素为g-C_(3)N_(4)前驱...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具有二维结构,且合成方法简单,稳定性好,可作为超级电容器中石墨烯电极的替代材料,但其本身的电容性能较差;而生物质炭具有天然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具有储能优势。本工作以尿素为g-C_(3)N_(4)前驱体,杏鲍菇为生物模板诱导合成薄片状g-C_(3)N_(4)/C,获得高比表面积的多孔两相复合材料,再通过水热法将CeO_(2)纳米颗粒负载在生物质炭表面和孔洞内得到CeO_(2)-g-C_(3)N_(4)/C三相复合材料。经过电化学测试,CeO_(2)-g-C_(3)N_(4)/C的最高比电容为169.6 F·g^(-1),2000次循环后的电容保持率为97%。g-C_(3)N_(4)与生物质炭相结合提高了基体材料的储能性能,CeO_(2)的负载提高了电化学活性,三相复合使整体材料有优秀的储能性能、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生物质炭 模板诱导 过渡金属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2
作者 于巧玲 刘成宝 +4 位作者 郑磊之 陈丰 邱永斌 孟宪荣 陈志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2,共11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赋予了其强吸附性和易于修饰等特点,有望用于解决电化学传感器所要求的低成本、快速检测、良好的灵敏度和优异的选择性等难题。本文对g-C_(3)N_(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赋予了其强吸附性和易于修饰等特点,有望用于解决电化学传感器所要求的低成本、快速检测、良好的灵敏度和优异的选择性等难题。本文对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电化学传感性能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g-C_(3)N_(4)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环境、生物医药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开发复合材料传感器的重要性,以期为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拓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复合材料 电化学传感 食品安全检测 环境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PEI/Au@CdSe/CdS多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翔 王秀玲 +2 位作者 刘勇健 陈勇兵 刘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5-1170,共6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纳米粒子,通过聚乙烯亚胺(PEI)修饰Fe3O4纳米粒子,再原位复合上Au纳米粒子,制得Fe3O4/PEI/Au纳米颗粒微球。再将Fe3O4/PEI/Au纳米颗粒与巯基乙酸修饰的量子点Cd Se/Cd S连接,成功制备了Fe3O4/PEI/Au@Cd Se/Cd S多... 以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纳米粒子,通过聚乙烯亚胺(PEI)修饰Fe3O4纳米粒子,再原位复合上Au纳米粒子,制得Fe3O4/PEI/Au纳米颗粒微球。再将Fe3O4/PEI/Au纳米颗粒与巯基乙酸修饰的量子点Cd Se/Cd S连接,成功制备了Fe3O4/PEI/Au@Cd Se/Cd S多功能复合微球。经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的表征。结果表明:多功能复合微球的粒径在40 nm左右,具有超顺磁性,剩磁,矫顽力近似等于零,饱和磁化强度为28.83 A·m2·kg-1,同时兼有优越的荧光性能和金纳米粒子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AU纳米粒子 荧光 多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PMIDA/Tris@CdSe/CdS制备磁性荧光双功能材料及其表征
4
作者 刘敏 王秀玲 +4 位作者 刘勇健 陈勇兵 周翔 甫亚锋 张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5-107,共3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磁性纳米颗粒,先后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双甘膦(PMIDA)对Fe3O4磁性纳米颗粒表面进行修饰,产物记为C1。加入氨丁三醇(Tris)对C1进行修饰,产物记为C2。运用油相合成的方法制备CdSe/CdS量子点,再用巯基...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磁性纳米颗粒,先后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双甘膦(PMIDA)对Fe3O4磁性纳米颗粒表面进行修饰,产物记为C1。加入氨丁三醇(Tris)对C1进行修饰,产物记为C2。运用油相合成的方法制备CdSe/CdS量子点,再用巯基乙酸将其转成水相,得到具有良好水溶性和较好稳定性的产物。将修饰后的磁性颗粒与量子点进行连接,制得磁性荧光双功能材料,并对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Tris修饰后,双功能材料的荧光性能得到了显著地提高。首次用Tris对产物的性质进行改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微粒 量子点 双功能材料 氨丁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CQDs/g-C_(3)N_(4)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于巧玲 刘成宝 +5 位作者 金涛 陈丰 钱君超 邱永斌 孟宪荣 陈志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7,共7页
本工作以三水合硝酸铜(Cu(NO_(3))_(2)·3H_(2)O)、硫脲(CH_(4)N_(2)S)和柠檬汁为原料,基于水热法获得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采用超声震荡法成功合成了CuS/CQDs/g-C_(3)N_(4)三相复合光催化材料,构建了p-n型异质结。... 本工作以三水合硝酸铜(Cu(NO_(3))_(2)·3H_(2)O)、硫脲(CH_(4)N_(2)S)和柠檬汁为原料,基于水热法获得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采用超声震荡法成功合成了CuS/CQDs/g-C_(3)N_(4)三相复合光催化材料,构建了p-n型异质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光谱(PL)、氮气吸附-脱附测试(BET)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方法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三相复合材料界面结构构建良好,纯度高,各相分布均匀。光催化降解实验中,当CuS的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CuS/CQDs/g-C_(3)N_(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达到最佳(72.1%)。复合材料在经过四次循环降解RhB后,其光催化降解效率仍然保持在65.2%。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O_(2)^(-)自由基是光催化降解产生的主要因素,h^(+)自由基的作用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碳量子点 过渡金属硫化物 异质结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合成g-C_(3)N_(4)基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唐浩宇 刘成宝 +4 位作者 陈丰 钱君超 邱永斌 孟宪荣 陈志刚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2-4071,共10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新型非金属高聚物半导体,具有易于合成、无毒无害、耐酸碱腐蚀、环境亲和性好等性质。独特的层状结构赋予了其较高的比表面积,适中的禁带宽度给予了其较好的光催化性能,使得其在光催化领域受到了广...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新型非金属高聚物半导体,具有易于合成、无毒无害、耐酸碱腐蚀、环境亲和性好等性质。独特的层状结构赋予了其较高的比表面积,适中的禁带宽度给予了其较好的光催化性能,使得其在光催化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纯相g-C_(3)N_(4)存在着比表面积小、活性位点不足、载流子复合过快和氧化还原能力偏弱等缺点,制约了其光催化领域的有效应用。研究表明,使用模板诱导工艺对g-C_(3)N_(4)进行结构调控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综述了目前常用于制备石墨相氮化碳的模板法(即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和生物模板法),扩展讨论了多相复合工艺的进展情况,并归纳总结了g-C_(3)N_(4)基材料在光催化降解、CO_(2)转化和制氢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石墨相氮化碳 光催化 模板法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材料在太阳能海水脱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景欣欣 王伟铎 +4 位作者 莫何苏 谈朋 陈志刚 吴正颖 孙林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3-1064,共32页
用于海水脱盐的太阳能界面蒸发装置因其绿色环保、简单高效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与传统的体积式蒸发装置不同,太阳能界面蒸发装置将太阳光的收集和蒸汽的产生锁定在空气-水的界面,无需从底部加热整体水来产生蒸汽,极... 用于海水脱盐的太阳能界面蒸发装置因其绿色环保、简单高效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与传统的体积式蒸发装置不同,太阳能界面蒸发装置将太阳光的收集和蒸汽的产生锁定在空气-水的界面,无需从底部加热整体水来产生蒸汽,极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本文详细介绍了太阳能界面水蒸发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热材料的光热转换机理、材料种类以及材料的性能;探讨了高效海水净化太阳能蒸发装置的设计策略(增强光吸收、充足水供应、耐盐排盐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基于界面蒸发中的太阳能蒸发装置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新型太阳能蒸发装置在海水净化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热材料 界面蒸发 高效蒸发策略 海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改性CdSe/CdS制备磁性荧光双功能材料及性能表征
8
作者 王凯 王秀玲 +4 位作者 刘勇健 陈勇兵 周翔 刘敏 甫亚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0-242,共3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出表面羟基化的四氧化三铁(Fe_3O_4)磁性颗粒,通过柠檬酸(CA)修饰制备出Fe_3O_4/CA。三步法合成出具有较好荧光性能的CdSe(硒化镉)/CdS(硫化镉)量子点,并经锰(Mn)元素改性,使其具备更好的荧光特性。巯基乙酸(C_2H_4O_2S)... 以共沉淀法制备出表面羟基化的四氧化三铁(Fe_3O_4)磁性颗粒,通过柠檬酸(CA)修饰制备出Fe_3O_4/CA。三步法合成出具有较好荧光性能的CdSe(硒化镉)/CdS(硫化镉)量子点,并经锰(Mn)元素改性,使其具备更好的荧光特性。巯基乙酸(C_2H_4O_2S)为改性后量子点提供连接基团,经乙二胺(C_2H_8N_2)与Fe_3O_4/CA相连接。该材料经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的表征。结果表明:通过乙二胺的连接(静电吸附及氢键作用),经Mn改性后的CdSe/CdS量子点成功与Fe_3O_4/CA连接,形成了具备磁性荧光双功能的复合材料,饱和磁化强度达到28.86emu/g,其优秀的磁性荧光性能在药物分离、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荧光 量子点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QDs/g-C_(3)N_(4)复合材料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志信 刘成宝 +5 位作者 郑磊之 陈丰 钱君超 邱永斌 孟宪荣 陈志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共10页
石墨氮化碳(g-C_(3)N_(4))在新能源开发和环境修复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纯g-C_(3)N_(4)存在的光吸收范围小、结晶度高、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和活性位点偏少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引入碳量子点(CQDs)构建复合相,可以增加g-C_(3)N_... 石墨氮化碳(g-C_(3)N_(4))在新能源开发和环境修复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纯g-C_(3)N_(4)存在的光吸收范围小、结晶度高、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和活性位点偏少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引入碳量子点(CQDs)构建复合相,可以增加g-C_(3)N_(4)的反应活性位点,加快其表面电荷的转移,抑制载流子的复合,从而提升其光催化活性。对CQDs的制备方法和原料来源,以及CQDs/g-C_(3)N_(4)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溶剂热法、煅烧法、自组装法)和光催化性能的提升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近年来CQDs/g-C_(3)N_(4)复合材料在氢气制取、污染物降解、抗菌方面的应用,最后对CQDs/g-C_(3)N_(4)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QDs/g-C_(3)N_(4)复合材料 合成方法 光催化性能 污染物降解 氢气制取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磁性双功能树状分子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顾银君 王秀玲 +3 位作者 赵勤 陈恭 刘勇健 张利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5-891,共7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FeCl3.6H2O和FeSO4.7H2O为原料制备了磁性Fe3O4纳米颗粒,采用树状大分子对其进行修饰,然后通过树状大分子具有的大量空腔及末端丰富的氨基,经吸附、键合,与大量巯基乙酸修饰的CdSe/CdS量子点连接,得到三代具有荧光...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FeCl3.6H2O和FeSO4.7H2O为原料制备了磁性Fe3O4纳米颗粒,采用树状大分子对其进行修饰,然后通过树状大分子具有的大量空腔及末端丰富的氨基,经吸附、键合,与大量巯基乙酸修饰的CdSe/CdS量子点连接,得到三代具有荧光磁性双功能的树状分子微球,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三代复合后的微球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5,34和49 nm;一代荧光磁性微球的发光性能最佳,其量子产率达24.1%;零代荧光磁性微球磁性能最优,其饱和磁化强度为15.96 A.m2/kg.这种具有荧光和磁性的双功能纳米复合微粒有望在免疫检测、靶向治疗、荧光追踪和磁性分离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磁性 树状分子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泡沫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及其回收处理 被引量:16
11
作者 耿佳 冯芳 王东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3,100,共7页
总结了聚氨酯泡沫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开发,包括利用聚氨酯泡沫作为水处理金属离子吸附剂、气固废吸附材料基材、废水处理用微生物载体。综述了废旧聚氨酯泡沫回收处理及利用方法,重点阐述了物理回收法、化学回收法中的醇解、水解、氨解、... 总结了聚氨酯泡沫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开发,包括利用聚氨酯泡沫作为水处理金属离子吸附剂、气固废吸附材料基材、废水处理用微生物载体。综述了废旧聚氨酯泡沫回收处理及利用方法,重点阐述了物理回收法、化学回收法中的醇解、水解、氨解、热解法等。最后对各类回收方法进行了总结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环境领域 废旧材料 回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枫叶为模板合成分级多孔氧化铈材料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丰 陈志刚 +2 位作者 钱君超 刘成宝 王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枫叶为生物模板合成了由纳米颗粒构成的分级多孔氧化铈材料.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气脱吸附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独特生物形态微结构,其仿生结构是由复制气孔得到的微米孔和复制细胞孔得到的2~4 nm的... 以枫叶为生物模板合成了由纳米颗粒构成的分级多孔氧化铈材料.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气脱吸附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独特生物形态微结构,其仿生结构是由复制气孔得到的微米孔和复制细胞孔得到的2~4 nm的小孔构成.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BET计算发现多孔氧化铈具有很小的晶粒(6~8 nm)和较大的比表面积(64.4 m2/g).利用化学储氧量(OSC)评价了样品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分级多孔氧化铈比无孔氧化铈含有更多的表面活性氧.当将材料用于酸性品红脱色反应,由于分级多孔氧化铈材料的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和化学储氧量高,其在染料废水净化处理时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吸附能力,到300 min时脱色率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分级多孔 生物模板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腙类光电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鑫 夏志 +2 位作者 葛梦媛 解金库 杨慧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4-217,207,共5页
以三苯胺、苯肼和芴酮为原料,通过甲酰化、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4-(N,N-二苯基)氨基苯甲醛苯腙(PABPD)、4-(N,N-二苯基)氨基苯甲醛-3,5-二硝基苯腙(PABNPD)和芴酮苯腙(FPD)三种苯腙类有机光电材料。采用1 HNMR、FTIR和元素分析对该系列化... 以三苯胺、苯肼和芴酮为原料,通过甲酰化、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4-(N,N-二苯基)氨基苯甲醛苯腙(PABPD)、4-(N,N-二苯基)氨基苯甲醛-3,5-二硝基苯腙(PABNPD)和芴酮苯腙(FPD)三种苯腙类有机光电材料。采用1 HNMR、FTIR和元素分析对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该类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电化学性质及热稳定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目标化合物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分别出现在374、422和395nm,且PABPD可在445nm附近发出较强的蓝色荧光,PABNPD可在543nm附近出现较强的绿色荧光,FPD可在465nm附近出现较弱的蓝色荧光;TG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得三种目标化合物的电离势分别为4.91、5.15和5.04eV,说明PABPD相对于PABNPD和FPD具有更为优良的空穴传输性能,因此PABPD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空穴传输材料和蓝光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腙 光电材料 荧光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插层水滑石/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延茂 朱玉刚 +1 位作者 杨小琴 戴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49,共3页
为了改善阻燃材料的阻燃、力学性能,采用共沉淀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插层水滑石(MF-LDHs)及MF-LDHs/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MF-LDHs/EP)。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MF-LDHs的最佳制备条件:pH=7,反应温度为80℃,n(水滑石)∶n(... 为了改善阻燃材料的阻燃、力学性能,采用共沉淀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插层水滑石(MF-LDHs)及MF-LDHs/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MF-LDHs/EP)。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MF-LDHs的最佳制备条件:pH=7,反应温度为80℃,n(水滑石)∶n(三聚氰胺)=1∶1,反应时间为2h。用XRD、FT-IR、TGA、SEM表征了LDH和MF-LDHs,并研究MF-LDHs/EP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F-LDHs/EP的氧指数(OI)随MF-LDHs的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当MF-LDHs添加量为40%时,MF-LDHs/EP的氧指数达到27.7%;MF-LDHs可以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含20wt%MF-LDHs的MF-LDHs/EP抗拉强度达到47.85MPa,比纯EP提高了1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层水滑石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阻燃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并咪唑类双极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管翔 赵鑫 +3 位作者 杨慧慧 何星 邵晶 杨海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2-915,共4页
以菲醌、对苯二甲醛、异佛尔酮和丙二腈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菲并咪唑类双极发光材料3-(4-(2-菲并咪唑基)苯基)乙烯基-5,5-二甲基-2-环己烯亚基丙二腈(PIPCM)。利用FTIR、1H NMR、UV-Vis、荧光光谱、DSC和电化学等方法对PIPCM的结构... 以菲醌、对苯二甲醛、异佛尔酮和丙二腈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菲并咪唑类双极发光材料3-(4-(2-菲并咪唑基)苯基)乙烯基-5,5-二甲基-2-环己烯亚基丙二腈(PIPCM)。利用FTIR、1H NMR、UV-Vis、荧光光谱、DSC和电化学等方法对PIPCM的结构、荧光性能、电化学行为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IPCM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时发射较强蓝色荧光,而在薄膜状态下发射红色荧光;PIPCM的电子亲和势为2.96 eV,电离势为5.84 eV,因此既具有电子传输性能又具有空穴传输性能;PIPCM的热稳定性优良,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型双极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并咪唑 双极发光材料 菲醌 对苯二甲醛 异佛尔酮 丙二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MnO_2纳米氧化物/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政 陈志刚 +2 位作者 钱君超 刘成宝 张玉珠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74,78,共6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eO2-MnO2纳米氧化物/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等对复合电极材料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石墨烯表面官能团等进行了研究;并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复合电极材料的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eO2-MnO2纳米氧化物/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等对复合电极材料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石墨烯表面官能团等进行了研究;并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铈的掺入对电极循环次数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铈锰物质的量比为2∶8时,复合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和电容损达到最优,在10mV·s-1扫描速度下,1mol·L-1的Na2SO4电解液里测试的比电容最大达到157F·g-1,且充放电1 000次循环后,电容损低至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铈锰氧化物 双电层电容 赝势电容 电容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噻二唑环双元Schiff碱光电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鑫 夏志 +2 位作者 葛梦媛 解金库 杨慧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9-763,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噻二唑环双元Schiff碱有机光电材料。首先通过两种方法合成了中间体5-对氨基苯基-2-氨基-1,3,4-噻二唑,其中与以4-氨基苯甲酸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方法相比,以4-硝基苯甲酸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方法反应步骤多一步,但中间体收...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噻二唑环双元Schiff碱有机光电材料。首先通过两种方法合成了中间体5-对氨基苯基-2-氨基-1,3,4-噻二唑,其中与以4-氨基苯甲酸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方法相比,以4-硝基苯甲酸为主要原料的合成方法反应步骤多一步,但中间体收率可提高18%;将中间体与4-甲氧基苯甲醛反应生成2-(4-甲氧苯基亚甲氨基)-5-(4-甲氧苯基亚甲氨基苯基)-1,3,4-噻二唑(简称目标化合物)。通过1H NMR、FTIR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该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电化学性质以及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紫外-可见最大吸收峰出现在374nm处;蓝色荧光发射峰位于442m附近;由循环伏安法测得其电子亲和势为2.76eV,电离势为5.58eV;TG-DSC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二唑 双元Schiff碱 有机光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Schiff碱结构的新型光电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慧慧 赵鑫 +2 位作者 梁俊芳 宋春丽 管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1,共5页
以对苯二胺、芳香醛为主要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双Schiff碱有机发光材料1,4-二(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苯二胺(M1)和1,4-二(4-(N,N-二苯)氨基苯基亚甲基)苯二胺(M2)。通过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 以对苯二胺、芳香醛为主要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双Schiff碱有机发光材料1,4-二(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苯二胺(M1)和1,4-二(4-(N,N-二苯)氨基苯基亚甲基)苯二胺(M2)。通过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行为和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M1在溶液中能发射紫色荧光,而其固态薄膜则发射蓝色荧光;M2的溶液和固态薄膜均显示较强的绿色荧光;M1和M2的电离势分别为5.10,4.91 eV,与正电极的功函数(4.8 eV)相匹配,可有效降低空穴注入的能垒,有利于空穴的传输;M1和M2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75,350℃,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SCHIFF碱 发光材料 对苯二胺 芳香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磁性双功能Fe_3O_4/Alendronate@CdSe/CdS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敏 王秀玲 +3 位作者 刘勇健 陈勇兵 甫亚锋 周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0-855,共6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Fe3O4纳米颗粒,并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阿伦磷酸钠、丙烯酸丁酯和无水乙二胺对Fe3O4纳米颗粒表面进行修饰,制备出3代表面胺基化的Fe3O4树状分子.采用油相合成的方法制备CdSe/CdS量子点,再用巯基乙酸进...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Fe3O4纳米颗粒,并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阿伦磷酸钠、丙烯酸丁酯和无水乙二胺对Fe3O4纳米颗粒表面进行修饰,制备出3代表面胺基化的Fe3O4树状分子.采用油相合成的方法制备CdSe/CdS量子点,再用巯基乙酸进行修饰,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将制备的Fe3O4树状分子与修饰后的量子点进行连接,制备出双功能树状Fe3O4/Alendronate@CdSe/CdS微球.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材料的荧光性能明显增强,但材料的荧光性能并不随代数成线性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磁性纳米微粒 双功能纳米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CA@CdSe/CdS磁性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翔 王秀玲 +3 位作者 刘勇健 陈勇兵 刘敏 甫亚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1-54,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使磁性颗粒表面羟基化,通过柠檬酸(CA)修饰制备得Fe3O4/CA。量子点CdSe/CdS是用三步法合成得到,并用巯基乙酸进行改性,再通过乙二胺偶联剂的作用,将量子点CdSe/CdS和Fe3O4连接。该微粒经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荧...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使磁性颗粒表面羟基化,通过柠檬酸(CA)修饰制备得Fe3O4/CA。量子点CdSe/CdS是用三步法合成得到,并用巯基乙酸进行改性,再通过乙二胺偶联剂的作用,将量子点CdSe/CdS和Fe3O4连接。该微粒经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ED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的表征。结果表明:通过乙二胺的桥梁作用(静电吸附和氢键作用),量子点CdSe/CdS成功连接到了Fe3O4/CA表面,得到了磁性荧光双功能材料,该材料在药物分离、可视化,靶向治疗等方面的应用都具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磁性 荧光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