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加州南岸地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运行管理与借鉴 被引量:1
1
作者 姚玉刚 顾钧 +2 位作者 康晓风 张仁泉 邹强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1,共5页
借鉴加州南岸空气质量监测管理经验(特别是运行管理模式)对于现阶段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管理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简要介绍了加州南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的空气质量监测现状、监测网络布局、颗粒物采样方法和相关质量管理体系... 借鉴加州南岸空气质量监测管理经验(特别是运行管理模式)对于现阶段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管理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简要介绍了加州南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的空气质量监测现状、监测网络布局、颗粒物采样方法和相关质量管理体系。对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管理架构和PM2.5考核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建议从4个方面借鉴SCAQMD经验:试行"空气质量管理区"模式;开展专项研究网络建设;逐步开展手工监测采样和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提升数据挖掘水平,服务管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南岸 空气质量 运行管理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夏冬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民锋 魏恒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69-2780,共12页
用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自动监测仪对苏州市城区环境空气VOCs组分进行连续监测,选取冬季(2021年12月—2022年2月)、夏季(2022年6月—8月)在线监测数据,比较夏冬季环境空气VOCs的各组分含量、光化学反应特性、主要来源,以及健康风... 用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自动监测仪对苏州市城区环境空气VOCs组分进行连续监测,选取冬季(2021年12月—2022年2月)、夏季(2022年6月—8月)在线监测数据,比较夏冬季环境空气VOCs的各组分含量、光化学反应特性、主要来源,以及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市TVOC冬季(41.96×10^(−9))高于夏季(23.46×10^(−9)),冬季烷烃占比高(46.39%),夏季OVOCs占比为33.6%;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OVOCs、烯烃、芳香烃、烷烃、炔烃、卤代烃;二次有机气溶胶(SOAFP)为0.63μg·m^(−3),芳香烃对SOAFP平均贡献达95.2%;最后,利用PMF模型解析6个VOCs的污染来源,分别是机动车排放、光化学反应二次生成、电子和纺织工业排放、工业涂料使用、液化石油气使用和汽油挥发;健康风险评估发现,冬季致癌风险高于夏季,乙醛可能存在致癌风险,冬季和夏季均存在非致癌风险,主要受丙烯醛影响较大;光化学反应二次生成、电子和纺织工业等排放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来源解析 污染特征 健康分析 苏州市 夏季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苏州市城区PM_(2.5)水溶性离子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3
作者 周民锋 魏恒 +1 位作者 缪青 熊宇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0-1341,共12页
为探究苏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水溶性离子(water soluble inorganic ions,WSIIs)变化特征及其来源,对2020—2022年PM_(2.5)水溶性离子分析,结果表明,2020—2022年苏州市PM_(2.5)中年均ρ(WSIIs)分别是PM_(2.5)的43.8%、39.5%和42.... 为探究苏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水溶性离子(water soluble inorganic ions,WSIIs)变化特征及其来源,对2020—2022年PM_(2.5)水溶性离子分析,结果表明,2020—2022年苏州市PM_(2.5)中年均ρ(WSIIs)分别是PM_(2.5)的43.8%、39.5%和42.7%,水溶性离子的平均质量浓度按高低排序依次为:NO_(3)->SO_(4)^(2-)>NH_(4)^(+)>Cl^(-)>K^(+)>Na^(+)>Ca^(2+)>Mg^(2+).苏州市SOR和NOR分别为0.30和0.11,说明PM_(2.5)中的SO_(4)^(2-)和NO_(3)-主要来自二次转化,NO_(3)-/SO_(4)^(2-)为1.60,移动源的影响大于固定源.从季节变化上看,NO_(3)-、SO_(4)^(2-)和NH_(4)^(+)浓度大小为:冬>春>秋>夏,各季节中二次离子主要以(NH_(4))2SO_(4)和NH_(4)NO_(3)形式存在,冬季较高的SOR和NOR推动了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相较于二次阴离子,苏州城区NH_(4)^(+)相对过量,大气呈现富氨特征.不同污染级别分析发现,ρ(NO_(3)-)、ρ(SO_(4)^(2-))和ρ(NH_(4)^(+))均随着污染级别的上升而升高,SNA占比随污染程度增加呈现上升再稳定的趋势,二次无机离子污染的影响明显增加.NO_(3)-、SO_(4)^(2-)和NH_(4)^(+)较好相关性表明,三者的一次排放和转化机制具有同源的关系;2020—2022年苏州市主要来源为移动源、生物质燃烧源和燃煤源等,合计占比51.8%—60.5%,扬尘源的贡献在14.5%—17.7%之间,这四类污染源的深入治理是今后PM_(2.5)持续改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PM_(2.5) 水溶性离子 特征和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加州南岸地区空气质量预报系统运行管理与借鉴 被引量:2
4
作者 姚玉刚 董澄澄 +5 位作者 张仁泉 邹强 张晓华 缪青 魏恒 顾钧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6,共7页
借鉴美国加州南岸空气质量预报经验,特别是其运行管理模式对于现阶段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简要介绍了加州南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空气质量预报业务流程、技术方法、信息发布方式和预报效果评估策略。... 借鉴美国加州南岸空气质量预报经验,特别是其运行管理模式对于现阶段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简要介绍了加州南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空气质量预报业务流程、技术方法、信息发布方式和预报效果评估策略。建议从4个方面借鉴SCAQMD经验:(1)建立相对完善的空气质量预报体系,分层级自上而下指导预报工作;(2)选择合适的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综合统筹成本-效益评估工作;(3)评估预报效果进而提高预报准确率;(4)在优化空气质量预报能力的基础上,有序开展预警协同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南岸 空气质量预报 运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一次秋冬季典型PM_(2.5)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民锋 吴也正 +1 位作者 魏恒 杨倩 《绿色科技》 2022年第8期129-132,共4页
由于苏州市细颗粒物PM_(2.5)污染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秋冬季。对苏州市秋冬季典型PM_(2.5)污染过程开展了研究,探索了城市尺度的内源污染成因分析方法,为今后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精准地开展内源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分析发现... 由于苏州市细颗粒物PM_(2.5)污染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秋冬季。对苏州市秋冬季典型PM_(2.5)污染过程开展了研究,探索了城市尺度的内源污染成因分析方法,为今后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精准地开展内源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分析发现,2020年11月1-4日,苏州市区典型PM_(2.5)污染过程中,铵盐、硝酸盐与PM_(2.5)浓度变化的一致性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中有大量二次无机颗粒物生成;硫酸盐和硝酸盐比值、颗粒物中元素锌和PM_(2.5)浓度的高相关,指示交通源是此次污染过程中PM_(2.5)浓度升高的主要来源;单颗粒质谱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源为整个污染过程的首要污染源,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冬季 细颗粒物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节烟花爆竹燃放期间苏州市区PM_(2.5)组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48
6
作者 邹强 姚玉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为了解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苏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在苏州市南门监测点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包括颗粒物分析仪、在线离子色谱、OC/EC分析仪和重金属分析仪)对环境空气中的PM2.5浓度水平、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重... 为了解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苏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在苏州市南门监测点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包括颗粒物分析仪、在线离子色谱、OC/EC分析仪和重金属分析仪)对环境空气中的PM2.5浓度水平、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重金属浓度进行连续观测。通过比较烟花爆竹燃放时段和正常时段的PM2.5浓度水平和化学组成,分析并探讨烟花爆竹燃放对PM2.5浓度水平及其组分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造成了PM2.5短时严重污染,最高质量浓度达到了571μg/m3,但随烟花爆竹燃放的减少,PM2.5浓度迅速降低。在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时段,SO42-、Cl-、K+、Mg2+和OC出现了明显的浓度峰值,SO42-质量浓度达到了93.2μg/m3,Cl-质量浓度达到了42.3μg/m3,K+质量浓度达到了115.6μg/m3,OC质量浓度达到了53.8μg/m3。另外,重金属浓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峰值,Fe质量浓度达到了2.426μg/m3,Cu质量浓度达到了0.727μg/m3,Zn质量浓度达到了1.159μg/m3,Ba质量浓度达到了5.168μg/m3,Pb质量浓度达到了1.245μg/m3。烟花爆竹的燃放造成苏州市区环境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短期急剧上升,有必要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 烟花爆竹 PM2 5 组分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霾日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姚玉刚 邹强 +3 位作者 陈诚 张晓华 林惠娟 康晓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68,共7页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灰霾现象发生有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的身心健康。2012年苏州市的霾日发生频率1—2月最高(45.0%),7—8月最低(4.8%)。通过分析霾日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组分变化,有助于判别不同化学组分在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灰霾现象发生有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的身心健康。2012年苏州市的霾日发生频率1—2月最高(45.0%),7—8月最低(4.8%)。通过分析霾日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组分变化,有助于判别不同化学组分在不同季节霾日形成中的作用。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提取方法,将9个化学组分监测资料整合为4个主成分,并逐一揭示2012年苏州市霾日条件下4个主成分的支配因子的污染物来源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苏州市霾日大气PM2.5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按质量浓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SO42->NO3->NH4+>OC>Na+>EC。霾日PM2.5中的污染物组分受到光化学二次反应、燃煤、机动车尾气、农作物秸秆焚烧以及海盐等来源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灰霾形成 污染物组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