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南县稻麦轮作周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士清 赵加生 +2 位作者 叶世超 曾凡华 徐海洋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7期263-266,共4页
灌南县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通过连续4年的稻麦轮作周年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在全县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制定了灌南县稻麦轮作周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规程明确了该区域稻麦轮作周年高产栽培的籽粒产量、群体结构、产地选择、季节衔接、肥料... 灌南县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通过连续4年的稻麦轮作周年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在全县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制定了灌南县稻麦轮作周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规程明确了该区域稻麦轮作周年高产栽培的籽粒产量、群体结构、产地选择、季节衔接、肥料、农药使用要求、栽培技术要点、记录档案等指标,以促进本地区稻麦轮作周年生产实现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轮作 周年 高产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南县小麦高产高效创建万亩示范片超高产攻关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士清 曾凡华 +1 位作者 徐海洋 张增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4期165-167,共3页
通过连续实施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充分调动县、镇(乡)、村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精心组织实施,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配套技术落实到位。并积极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促成了小麦单产的跨越式提高,进一... 通过连续实施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充分调动县、镇(乡)、村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精心组织实施,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配套技术落实到位。并积极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促成了小麦单产的跨越式提高,进一步提升全县小麦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大面积小麦平衡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创建 超高产 攻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南县稻麦周年生产力品种组合筛选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士清 曾凡华 +2 位作者 徐海洋 孙妍 叶世超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5期43-45,共3页
通过对已有水稻、小麦不同品种种植展示,分析不同小麦和水稻产量及产量的构成因素等性状,筛选出了增产潜力最大的品种组合"水稻品种连粳7号和小麦品种济麦22",为灌南县的稻麦周年生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稻麦周年 生产力 品种组合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粳11号全程机械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士清 叶世超 +1 位作者 赵加生 曾凡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6期228-230,232,共4页
通过几年的筛选试验和示范推广,连粳11已成为全县水稻主推种植品种,适合在江苏淮北地区种植。连粳11优质高产全程机械化是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及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栽秧的劳动强度,还大幅度提高了劳动... 通过几年的筛选试验和示范推广,连粳11已成为全县水稻主推种植品种,适合在江苏淮北地区种植。连粳11优质高产全程机械化是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及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栽秧的劳动强度,还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一项省工、省力、省秧田、省投资,并能获得高产的新技术。实行优质水稻新品种连粳11号全程机械化技术,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规程规定了连粳11号的品种特征与特性、壮秧标准、育秧准备、播期确定、播种程序、秧田管理、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收获及记录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粳11 全程 机械化 优质 高产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播量和施氮水平对稻茬小麦连麦7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凡华 徐士清 徐海洋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4期50-53,共4页
为探索当前生产条件下播期、施氮量与播量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以连麦7号为试验品种,进行了不同播期、不同施氮量、不同播量为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在11月1日播种处理下最高,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尤... 为探索当前生产条件下播期、施氮量与播量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以连麦7号为试验品种,进行了不同播期、不同施氮量、不同播量为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在11月1日播种处理下最高,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尤其以11月21日播种处理的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其中以B1D1D2处理下亩产量最高,为573.9 kg,B3N0D2处理下的亩产量最低,为417.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播量 施氮量 小麦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中稻1号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朋 孙妍 +2 位作者 赵加生 徐士清 叶世超 《中国种业》 2011年第4期68-68,共1页
中稻1号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连云港市农科院于2006年以中粳1319为母本、中粳连96-1×中粳8415的F1为父本,经连续7代复合杂交,联合育成的常规中粳稻新品种。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中稻 中国农科院 科学研究所 中粳稻 连云港市 复合杂交 母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