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海县主要农作物施肥现状调查及优化措施探讨
1
作者 梁春玲 刘永 +4 位作者 曹永宏 郑盛阳 赵海涛 钱晓晴 王桂良 《南方农业》 2024年第3期61-65,共5页
科学的施肥管理措施有利于优化化肥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减少成本、增加收益。通过对滨海县主要农作物施肥量、方法和结构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按照“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总... 科学的施肥管理措施有利于优化化肥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减少成本、增加收益。通过对滨海县主要农作物施肥量、方法和结构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按照“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总结出进一步推广有机肥料施用与地力提升技术,继续加大奖励补贴政策执行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农业科技普及等建议与展望,为更好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农作物 施肥结构特征 优化措施 江苏省滨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种衣剂拌种对马铃薯蛴螬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庆海 吕卫东 +2 位作者 张秀成 李淑艳 刘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54-58,共5页
为寻找毒死蜱在马铃薯生产上禁用后的替代药剂,筛选出对马铃薯地下害虫防效、增产、农残指标都优异的农药品种及使用剂量,采用2种种衣剂不同剂量对马铃薯种薯拌种,统计各处理的生长状况、对蛴螬防效、商品薯的产量效益,并与传统毒死蜱... 为寻找毒死蜱在马铃薯生产上禁用后的替代药剂,筛选出对马铃薯地下害虫防效、增产、农残指标都优异的农药品种及使用剂量,采用2种种衣剂不同剂量对马铃薯种薯拌种,统计各处理的生长状况、对蛴螬防效、商品薯的产量效益,并与传统毒死蜱颗粒剂处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传统10%毒死蜱颗粒剂1.8kg/667m2处理相比,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以70mL/667m2和90mL/667m2拌种,25%噻虫嗪·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迈舒平)以70mL/667m2和90mL/667m2拌种处理对蛴螬的防效较高,且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高巧70mL/667m2增收比毒死蜱处理的产量效益低1.7%,基本持平;高巧90mL/667m2、迈舒平70 mL/667m2和90 mL/667m2处理分别比毒死蜱颗粒剂处理的产量效应高10.5%、7.3%和10.1%,且农残达到同类根茎类蔬菜国家标准。高巧和迈舒平70~90mL/667m2处理可以替代毒死蜱颗粒剂在生产中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但产品必须在取得马铃薯的登记后才能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蛴螬 种衣剂 吡虫啉 噻虫嗪 农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麦40小麦高产规律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建平 毛维成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年第6期21-24,共4页
为实现淮麦40小麦产量550 kg/667 m2以上,要求在保证高产所需足够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粒质量。其成功经验主要有:按照建立小麦高产群体的要求,合理降低基本苗数,促进早发壮苗;提高分蘖成穗比例并加以利用,保证有效分蘖可靠叶龄... 为实现淮麦40小麦产量550 kg/667 m2以上,要求在保证高产所需足够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粒质量。其成功经验主要有:按照建立小麦高产群体的要求,合理降低基本苗数,促进早发壮苗;提高分蘖成穗比例并加以利用,保证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的群体总苗数达到预期穗数,适当提前高峰苗的出现时期及压缩高峰苗数;建立合理的高产群体,改善群体中后期通风透光条件,争取拔节期稳长和后期不早衰,促进其生育进程与当地最佳季节同步,并始终朝着高产方向发展;在肥水运筹上应采取"两头促、中间补"的施肥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麦40 小麦 高产群体 滨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建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1期27-27,41,共2页
本文介绍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前准备、培育秧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建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51-51,共1页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于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提高各级主管部门的思想认识、构建科学完善的推广应用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等方面对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技术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处理对白首乌蚜虫、蛴螬的防效分析
6
作者 赵守平 郭庆海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6期44-45,共2页
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白首乌蚜虫、蛴螬的防效及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高巧50 mL拌种的处理在防蚜虫、防蛴螬、保护块根、增收方面成效显著,且简单易操作,可以取代传统的毒死蜱颗粒剂。
关键词 白首乌 蛴螬 蚜虫 种衣剂 微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