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员管理: 金融业内控机制中的关键
1
作者 刘兆君 樊红民 《金融与经济》 1998年第1期33-34,共2页
人员管理:金融业内控机制中的关键■刘兆君■樊红民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业越来越重视内控机制的建设,努力寻求保障资金安全的途径。那么,内控机制建设的重点、落脚点究竟应放在哪里?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要强化人员... 人员管理:金融业内控机制中的关键■刘兆君■樊红民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业越来越重视内控机制的建设,努力寻求保障资金安全的途径。那么,内控机制建设的重点、落脚点究竟应放在哪里?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要强化人员管理。一、人员在金融业内控机制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机制 金融机构 金融业 人员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内控管理 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 监督人员 行政职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亏损——专业银行转轨的最大障碍
2
作者 王秀平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1期73-74,共2页
《商业银行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然而,我们发现转轨的呼声虽高,但实际步伐并不算快,其原因既有体制上的衔接问题,也有思想上的差距,但笔者认为:最大的障碍莫过于专业银行经营上的亏损.一、供给制的管理体... 《商业银行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然而,我们发现转轨的呼声虽高,但实际步伐并不算快,其原因既有体制上的衔接问题,也有思想上的差距,但笔者认为:最大的障碍莫过于专业银行经营上的亏损.一、供给制的管理体制,使银行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多年来,由于受高度集中、完全指令性计划的经济、金融管理制度的制约,银行资金实行的是供给制的方式,银行信贷不仅起不到导向和杠杆作用,相反,资金随着物资走,实际上银行仅仅是社会的现金供应中心和结算中心,即使是信贷的投向、投量,银行也处于结算者的地位,信贷资产和国家的物资达到了高度统一,银行和政府都考虑的是计划的完成情况,而不是计划实施后的真实效应,忽略了银行真正的性质和作用,导致了大量信贷资金的沉淀.二、举步维艰的企业经营,使银行相当部分的资产成为水中月亮.其原因,一是生产资料价格猛涨,产品销售价格上不去.二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的党政部门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千方百计要求银行贷款,有的企业交不上税金、管理费也要银行贷款,还美其名曰反正都是国家的.三是企业还贷还息意识差.有的有意转移存款、坐支现金、挂帐、赖帐,有的钻改革的空子,借企业改制之机,搞母体分裂,金蝉脱壳,甩银行债务包袱.四是政策制订上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转轨 专业银行 银行信贷 银行与企业 信贷资金 地方经济 经营方式 金融管理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银行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