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教研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严碧友
-
机构
江苏省溧水县中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0年第4期32-33,共2页
-
-
关键词
中学教育
教学研究
教研活动形式
教学质量
-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用问题法探究“形成气候的因素”
- 2
-
-
作者
曹广文
-
机构
江苏省溧水县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1999年第4期20-20,共1页
-
文摘
在“形成气候的因素“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运用问题法.引导学生对地理事实材、料进行探究、归纳,收到了明显效果。过程如下。
-
关键词
问题法
探究
学生
教学中
导学
地理
引导
因素
效果
知识
-
分类号
P9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安排课堂练习 唤起学生注意
- 3
-
-
作者
曹广文
-
机构
江苏省溧水县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1997年第5期38-38,共1页
-
文摘
每节课的开始,由于翻书、取笔、课间嬉闹余兴等因素,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这时用小黑板出示一、两道小练习,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即使还有个别学生仍在做其他事情,教师在巡视中也可以及时纠正。
-
关键词
学生
排课
课堂练习
注意力
教师
安排
小黑板
巡视
纠正
因素
-
分类号
P4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用“谈话法”探究“生态系统”的概念
- 4
-
-
作者
曹广文
-
机构
江苏省溧水县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1998年第6期22-22,共1页
-
文摘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第五章“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一书教学的重点,是全节的基础。只有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才能进一步分析认识生态系统的各种性质。又因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牵涉到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等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故对刚接触这些知识的高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草坪”、“池塘”等地理事象,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生态系统”的概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
关键词
谈话法
探究
概念
高一学生
难度
“生态系统”
教学过程
理事
才能
知识
-
分类号
P9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逐日观察云雨 学活天气知识
- 5
-
-
作者
曹广文
-
机构
江苏省溧水县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1999年第2期40-40,共1页
-
-
关键词
中学
中等教育
中国
地理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国的地形”一章的归纳式教学
- 6
-
-
作者
张言顺
-
机构
江苏省溧水县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2001年第9期28-28,共1页
-
-
关键词
归纳式教学
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地理教材中“模糊语言”的教学
- 7
-
-
作者
曹广文
-
机构
江苏省溧水县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1996年第2期36-36,共1页
-
-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教材
模糊语言
高中地理
-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23.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对“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殷晓珊
-
机构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6-46,39,共2页
-
文摘
“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教材中的探究实验,通过探索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让学生了解大分子物质在体内是如何变成小分子物质的。教材中是这样进行实验对照的:(1)适量馒头碎屑+2mL清水,37℃保温;(2)适量馒头碎屑+2mL唾液,37℃保温。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实验,在理解生物与化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按照教材中实验的用具与方法,耗时过长,教师无法在一节课堂教学时间段内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笔者对本探究实验进行相应的改进,缩短了实验时间,降低操作难度且结果明显。
-
关键词
探究实验
消化作用
化学性
腔内
食物
生物学教材
唾液淀粉酶
小分子物质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国西部”一节电化教学设计
- 9
-
-
作者
肖文才
-
机构
江苏省溧水县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2001年第4期24-25,共2页
-
文摘
“中国西部”这一主题,在初中地理的课本上没有出现,但中国西部,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是新世纪全国上下都在议论的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在各种媒体中频频出现。为了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开发我国西部地区,为了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在学完“中国地理”的基础上,针对初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设计了“中国西部”这一教学内容,安排一课时,着重了解中国西部的自然特征。
-
关键词
中国地理
电化教学
初二学生
课时
初中地理
中国西部
课本
西部地区
西部大开发
国情
-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借图发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10
-
-
作者
姚红翠
-
机构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
-
出处
《地理教学》
2012年第13期40-41,共2页
-
文摘
现在广为流行的图包括流程图、概念图、思维导图及统计图表。它们最主要的共同点是将抽象的事物或过程变为图形图像表示出来,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根据信息加工学理论,图解方式可以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很好的辅助和补充,加速思维的发生。学生在画图时,手、眼、
-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初中
统计图表
图像表示
信息加工
流程图
概念图
形成能
-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