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对红烧肉蛋白质氧化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槐雪 朱文政 周晓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71-276,共6页
红烧肉的制作需要长时间的加热,而过度加热会导致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率降低等问题。为探究酒对于红烧肉食用品质以及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在红烧肉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酒,通过色泽、嫩度、水分含量、蛋白质消化率、羰基含... 红烧肉的制作需要长时间的加热,而过度加热会导致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率降低等问题。为探究酒对于红烧肉食用品质以及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在红烧肉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酒,通过色泽、嫩度、水分含量、蛋白质消化率、羰基含量、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酒组整体亮度最佳,加酒的各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加酒的对照组(P<0.05),其中黄酒组水分含量最高,为54.1%。添加不同酒对红烧肉嫩度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黄酒组嫩度最好,与水分含量的结果相对应。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酒的4组均能显著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且降低蛋白质的氧化程度,黄酒组蛋白质消化率最高,羰基含量最低,啤酒组巯基含量最高。综上所述,红烧肉制作工艺中酒的添加具有科学性,能提高红烧肉的食用品质以及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烧肉 食用品质 蛋白质氧化 体外模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煮制对畜禽肉制品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薇 赵赵 +3 位作者 朱文政 沙文轩 章海风 周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19-427,共9页
超声波对畜禽肉制品加工主要通过超声波产生的空化等作用,使肉质结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等发生改变,从而对其品质产生影响。超声辅助煮制作为新型煮制方式,与传统煮制方式相比,其高频率、高热量的优势可快速提高食物煮制效果,短时间... 超声波对畜禽肉制品加工主要通过超声波产生的空化等作用,使肉质结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等发生改变,从而对其品质产生影响。超声辅助煮制作为新型煮制方式,与传统煮制方式相比,其高频率、高热量的优势可快速提高食物煮制效果,短时间内达到并优于传统长时煮制的效果。本文立足于超声辅助煮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论述超声辅助煮制对畜禽肉制品品质的影响,为畜禽肉制品后续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未来食品生产加工新方向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煮制 畜禽肉制品 质构 嫩度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瑶柱鸡汤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薇 王秋玉 +4 位作者 沙文轩 徐杭 苗佳成 徐慈祥 周晓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143,共6页
为促进方便高汤的开发,以鸡骨架为主要原料,辅以瑶柱(干贝),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熬煮时间、瑶柱添加量对复合高汤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3.8、熬煮时间为4.10 h、干贝添加量为4.2... 为促进方便高汤的开发,以鸡骨架为主要原料,辅以瑶柱(干贝),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料液比、熬煮时间、瑶柱添加量对复合高汤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3.8、熬煮时间为4.10 h、干贝添加量为4.2%时品质最佳,为瑶柱鸡汤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柱 高汤 单因素 响应面 感官评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压力蒸煮对中国菰米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敏 苏嘉敏 +3 位作者 袁梦 陈岩松 章海风 李春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4,共6页
以中国菰米淀粉为原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在常压蒸煮、高压蒸煮条件下菰米淀粉的晶体结构,并分析其热稳定性、凝沉特性及消化特性,探究其在不同条件处理下晶体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蒸制处理后... 以中国菰米淀粉为原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在常压蒸煮、高压蒸煮条件下菰米淀粉的晶体结构,并分析其热稳定性、凝沉特性及消化特性,探究其在不同条件处理下晶体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蒸制处理后,淀粉的表观形貌、晶体结构、短程有序性、粒径大小无显著变化,蒸制提高了淀粉的糊化峰值温度、老化程度,降低了相对结晶度和热焓值。高压处理可促进淀粉老化,利于提高淀粉抗消化性。煮制处理后,淀粉结构破损严重,晶体结构由有序向无序转变,糊化后无明显的凝沉特性,粒径显著降低。经蒸煮处理后,淀粉慢消化淀粉含量显著提升,利于维持血糖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菰米淀粉 蒸煮 晶体结构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不同酒对红烧肉水分迁移及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文政 张一凡 +5 位作者 沙文轩 王秋玉 沈东强 刘薇 徐艳 周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04-111,共8页
为探究添加不同酒对红烧肉的食用品质和水分迁移规律的影响,本实验以添加黄酒、木瓜酒、啤酒和混合酒烹制的红烧肉为研究对象,运用低场核磁共振仪(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和质构仪、卡路里量热仪等检测红烧肉食... 为探究添加不同酒对红烧肉的食用品质和水分迁移规律的影响,本实验以添加黄酒、木瓜酒、啤酒和混合酒烹制的红烧肉为研究对象,运用低场核磁共振仪(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和质构仪、卡路里量热仪等检测红烧肉食用品质、质构特性、营养成分和内部水分弛豫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通过感官评价得知,黄酒组的红烧肉整体可接受度较高;而木瓜酒组红烧肉的脂肪、蛋白质和卡路里含量数值最高,分别为51.95、38.55 g/100 g和623.50 kcal/100 g;啤酒组的水分含量最高,含量高达31.55 g/100 g;黄酒组红烧肉的硬度和剪切力值最低,分别为31.54和2.06 N,肉样达到理想口感和嫩度;黄酒组的L;(亮度)值和a;(红度)值较高,色泽更加红亮。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发现,啤酒组的弛豫时间T;最短,水与底物结合更紧密,不容易流失,木瓜酒组的弛豫时间T;最长以及峰面积T;最大,红烧肉中的自由水含量最高。综上所述,烹制红烧肉过程中添加黄酒烹制的红烧肉成品各方面综合最佳,其次为混合酒(黄酒+啤酒)组效果次之。该研究结果为红烧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探究酒对中华传统菜肴质地、滋味的影响机制提供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烧肉 水分迁移 质构特性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五香驴肉品质评价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岩松 李旭 +2 位作者 李春梅 章海风 王敏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74,共8页
为探究五香驴肉品质的评价标准,选取15种品牌的五香驴肉作为样品,对五香驴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不饱和脂肪酸、L^(*)值、a^(*)值、b^(*)值及剪切力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五香驴肉品质评价模型,并结合感官评价结果进行验证... 为探究五香驴肉品质的评价标准,选取15种品牌的五香驴肉作为样品,对五香驴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不饱和脂肪酸、L^(*)值、a^(*)值、b^(*)值及剪切力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五香驴肉品质评价模型,并结合感官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第1和第2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5.61%和26.17%,累计贡献率为91.78%,其中脂肪、b^(*)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驴肉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将该评价模型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性为极显著(P<0.01),相关系数为0.966,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为五香驴肉标准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香驴肉 品质分析 主成分分析 评价模型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无糖曲奇工艺优化及其品质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徐若瑗 薛纪元 +3 位作者 沙文轩 胡景岩 周晓燕 朱文政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8-113,共6页
以杏仁粉、甜菊糖、橄榄油、亚麻籽粉为主要原料,感官评价得分为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曲奇的感官品质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亚麻无糖曲奇的配方进行优化,并对最终产品的水分活度、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热量、色差... 以杏仁粉、甜菊糖、橄榄油、亚麻籽粉为主要原料,感官评价得分为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曲奇的感官品质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亚麻无糖曲奇的配方进行优化,并对最终产品的水分活度、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热量、色差、感官得分进行测定,得出最优配方为以杏仁粉和低筋小麦粉的混合粉质量为基准,杏仁粉添加量22.1%、甜菊糖添加量0.5%,橄榄油添加量26.6%、亚麻籽粉与水的混合物添加量26.4%。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曲奇感官得分为90.057,且厚薄均匀,形态完整,甜而不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模糊数学 曲奇 亚麻籽粉 甜菊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葡萄糖对荷花酥品质及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史祥忠 沈东强 +3 位作者 沙文轩 唐亚杰 丁观峰 朱文政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94,共6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聚葡萄糖替代猪油制作荷花酥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聚葡萄糖添加量为猪油质量的15%、油炸温度160℃、水油面和干油酥质量比为12∶8时,荷花酥的感官得分为94.0,品质最好。经测定,聚葡萄糖荷花酥淀粉总量...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聚葡萄糖替代猪油制作荷花酥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聚葡萄糖添加量为猪油质量的15%、油炸温度160℃、水油面和干油酥质量比为12∶8时,荷花酥的感官得分为94.0,品质最好。经测定,聚葡萄糖荷花酥淀粉总量为50.48 g/100 g,其中快消化淀粉(RDS)和慢消化淀粉(SDS)较纯猪油荷花酥降低了36.17%和11.67%,抗性淀粉(RS)增加了17.18%,其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GI)较纯猪油荷花酥降低了5.7%。为聚葡萄糖作为猪油替代物在传统酥点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替代物 聚葡萄糖 荷花酥 配方优化 淀粉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