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区域生态质量变化特征及指数预测模型构建——以淮安市为例
1
作者
马洪石
贾丽丽
+3 位作者
杨子毅
俞蕴馨
杜涵蓓
李一蜚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5,共11页
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是开展区域生态保护监管的基础,对于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淮安市生态质量指数(EQI)评价结果,对EQI主要影响指标的长时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构建数值模型开展预测。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相关指数和植...
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是开展区域生态保护监管的基础,对于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淮安市生态质量指数(EQI)评价结果,对EQI主要影响指标的长时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构建数值模型开展预测。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相关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对EQI的负向贡献度较高,是造成负向影响的主要指标。②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增加,低生态属性的建设用地增加了396.13 km2,是增加面积最多、单一动态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③2000—2020年NDVI呈降低趋势区域占像元总数的22.69%,自2014年以来EQI评价期NDVI均值呈降低趋势,与气温因素相关程度更高。④多场景灰色模型预测2025年淮安市EQI得分为61.45~61.90,存在发生较大负向变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指数
土地利用
归一化植被指数
灰色预测模型
淮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安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及其可达性分析
2
作者
郭嘉
俞蕴馨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48-52,共5页
利用高德地图公开的公园兴趣点数据、天地图在线影像以及淮安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地理集中指数和网格化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等多种方法研究淮安市绿地空间的分布、变化趋势,并对可达性进行评...
利用高德地图公开的公园兴趣点数据、天地图在线影像以及淮安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地理集中指数和网格化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等多种方法研究淮安市绿地空间的分布、变化趋势,并对可达性进行评价。通过卫星影像解译提取研究区绿地面积,发现淮安市绿地数量上以小型点状绿地为主、面积上呈现以大型点状绿地占主导的分布格局;研究区绿地呈聚集态势;绿地呈现东北-西南方向的分布;各区的绿地分布不平衡,呈现集中特征;可达性是以公园绿地为中心,具有明显的“圈层式”分布特征,高值区出现在中间区域,即主城区,可达性范围在0—1303.56之间,仍有较高水平。认为淮安市绿地分布呈现明显的聚集特征,分布不均衡,且具有较高的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空间可达性
平均最近邻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
网格化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淮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流域淮安段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胡帆
杨子毅
马洪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2期68-71,共4页
于2021年5月对淮安境内淮河主要干支流8个点位的水质状况和着生藻类群落结构采样调查,应用3种多样性指数模型评价区域水生态健康状况,并探究影响着生藻类多样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淮河流域淮安市域共检出着生藻类3门23科32属(种)...
于2021年5月对淮安境内淮河主要干支流8个点位的水质状况和着生藻类群落结构采样调查,应用3种多样性指数模型评价区域水生态健康状况,并探究影响着生藻类多样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淮河流域淮安市域共检出着生藻类3门23科32属(种),由硅藻门、蓝藻门和绿藻门组成,硅藻门占绝对优势;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流域水生态状况良好,整体表现为清洁-轻污型水体,淮河上游水质稍差于其他水域;结合水质监测数据与卫星遥感影像分析,认为生境状况是影响着生藻类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生藻类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淮河流域淮安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淮平原东部城市大气PM_(2.5)组成和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杨广利
吴鑫宇
+2 位作者
蔡奕
姜倩倩
陈诚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6期26-30,36,共6页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江淮平原东部城市淮安开展持续1 a的PM_(2.5)采样分析,研究PM_(2.5)的组成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淮安市大气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52.2±27.1)μg/m^(3),是国家二级标准(35μg/m^(3))的1.5倍,其中冬季最...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江淮平原东部城市淮安开展持续1 a的PM_(2.5)采样分析,研究PM_(2.5)的组成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淮安市大气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52.2±27.1)μg/m^(3),是国家二级标准(35μg/m^(3))的1.5倍,其中冬季最高,为(67.5±36.4)μg/m^(3),是国家二级标准的1.9倍;PM_(2.5)中的ρ(NO_(3)^(-))/ρ(SO_(4)^(2-))=1.76,说明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淮安市PM_(2.5)的影响较大;PM_(2.5)中平均ρ(OC)/ρ(EC)值为4.1±1.1,说明淮安市PM_(2.5)受大气二次生成影响明显;Si、Al、Ca等无机元素的质量浓度较高,表明淮安须加大对扬尘污染的治理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污染特征
质量重构
淮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生态质量变化特征及指数预测模型构建——以淮安市为例
1
作者
马洪石
贾丽丽
杨子毅
俞蕴馨
杜涵蓓
李一蜚
机构
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省
环境监测
中心
江苏省
生态
环境
保护遥感
监测
重点实验室(筹)
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
生态
环境
部南京
环境
科学研究所
天水师范大学资源与
环境
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5,共11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X2024SZY061,GYZX210101)。
文摘
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是开展区域生态保护监管的基础,对于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淮安市生态质量指数(EQI)评价结果,对EQI主要影响指标的长时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构建数值模型开展预测。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相关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对EQI的负向贡献度较高,是造成负向影响的主要指标。②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增加,低生态属性的建设用地增加了396.13 km2,是增加面积最多、单一动态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③2000—2020年NDVI呈降低趋势区域占像元总数的22.69%,自2014年以来EQI评价期NDVI均值呈降低趋势,与气温因素相关程度更高。④多场景灰色模型预测2025年淮安市EQI得分为61.45~61.90,存在发生较大负向变化的风险。
关键词
生态质量指数
土地利用
归一化植被指数
灰色预测模型
淮安市
Keywords
EQI
land us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grey models
Huai'an City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安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及其可达性分析
2
作者
郭嘉
俞蕴馨
机构
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48-52,共5页
文摘
利用高德地图公开的公园兴趣点数据、天地图在线影像以及淮安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地理集中指数和网格化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等多种方法研究淮安市绿地空间的分布、变化趋势,并对可达性进行评价。通过卫星影像解译提取研究区绿地面积,发现淮安市绿地数量上以小型点状绿地为主、面积上呈现以大型点状绿地占主导的分布格局;研究区绿地呈聚集态势;绿地呈现东北-西南方向的分布;各区的绿地分布不平衡,呈现集中特征;可达性是以公园绿地为中心,具有明显的“圈层式”分布特征,高值区出现在中间区域,即主城区,可达性范围在0—1303.56之间,仍有较高水平。认为淮安市绿地分布呈现明显的聚集特征,分布不均衡,且具有较高的可达性。
关键词
绿地空间可达性
平均最近邻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
网格化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淮安市
Keywords
Green space accessibility
Average nearest neighbor index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index
Gridding
Gauss Two-step mobile search method
Huai′an City
分类号
S731.2 [农业科学—林学]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流域淮安段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胡帆
杨子毅
马洪石
机构
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2期68-71,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904,2206)。
文摘
于2021年5月对淮安境内淮河主要干支流8个点位的水质状况和着生藻类群落结构采样调查,应用3种多样性指数模型评价区域水生态健康状况,并探究影响着生藻类多样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淮河流域淮安市域共检出着生藻类3门23科32属(种),由硅藻门、蓝藻门和绿藻门组成,硅藻门占绝对优势;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流域水生态状况良好,整体表现为清洁-轻污型水体,淮河上游水质稍差于其他水域;结合水质监测数据与卫星遥感影像分析,认为生境状况是影响着生藻类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着生藻类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淮河流域淮安段
Keywords
Periphytic algae
Community structure
Biological diversity
Huaian section of Huaihe River basin
分类号
Q145 [生物学—生态学]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淮平原东部城市大气PM_(2.5)组成和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杨广利
吴鑫宇
蔡奕
姜倩倩
陈诚
机构
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
环境监测
中心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6期26-30,36,共6页
基金
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江苏省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9023)。
文摘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江淮平原东部城市淮安开展持续1 a的PM_(2.5)采样分析,研究PM_(2.5)的组成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淮安市大气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52.2±27.1)μg/m^(3),是国家二级标准(35μg/m^(3))的1.5倍,其中冬季最高,为(67.5±36.4)μg/m^(3),是国家二级标准的1.9倍;PM_(2.5)中的ρ(NO_(3)^(-))/ρ(SO_(4)^(2-))=1.76,说明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淮安市PM_(2.5)的影响较大;PM_(2.5)中平均ρ(OC)/ρ(EC)值为4.1±1.1,说明淮安市PM_(2.5)受大气二次生成影响明显;Si、Al、Ca等无机元素的质量浓度较高,表明淮安须加大对扬尘污染的治理力度。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污染特征
质量重构
淮安市
Keywords
PM_(2.5)
Water-soluble ion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
Quality reconstruction
Huaian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区域生态质量变化特征及指数预测模型构建——以淮安市为例
马洪石
贾丽丽
杨子毅
俞蕴馨
杜涵蓓
李一蜚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淮安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及其可达性分析
郭嘉
俞蕴馨
《江苏林业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淮河流域淮安段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胡帆
杨子毅
马洪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江淮平原东部城市大气PM_(2.5)组成和污染特征研究
杨广利
吴鑫宇
蔡奕
姜倩倩
陈诚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