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肝硬化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吕玉凤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8期113-113,共1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感染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感染降低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41例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其年龄、侵入性操作、住院...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感染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感染降低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41例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其年龄、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腹水、肝功能分级等情况密切相关,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密切监测肝硬化感染高危人群,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其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积液治疗临床体会
被引量:
3
2
作者
卢广余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0期71-71,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积液临床治疗。方法本次选取60例急性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积液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对照组,n=30)与深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引流治疗(观察组,n=30)...
目的探讨急性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积液临床治疗。方法本次选取60例急性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积液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对照组,n=30)与深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引流治疗(观察组,n=30),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胸水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引(抽)出胸液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气胸等不良反应率为3.3%,对照组为16.7%;观察组积液包裹率为6.7%,胸膜增厚10%,对照组分别为26.7%,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胸腔积液采用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防范临床并发症,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核性胸膜炎
合并积液
治疗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3
作者
靖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2期184-184,186,共2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记录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乏力、腹胀、头痛、胃肠道反应等)发...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记录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乏力、腹胀、头痛、胃肠道反应等)发生情况,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8%,对照组19.35%(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获得满意预后,保障患者疗效及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苦参素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乙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4
作者
金宏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5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被确诊患有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对症疗法的基础...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被确诊患有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对症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在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ALB、T-BiL、PTA等生化指标变化,并通过随访分析两组中不同分期的患者在治疗2周、4周后的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ALB、T-BiL两个指标得到的改善更明显,差异显著(*P<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TA指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两组患者中,与病情处于中晚期的患者相比,病情处于早期的患者死亡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其ALB、T-BiL等生化指标,而且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硬化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吕玉凤
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感染科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8期113-113,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感染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感染降低死亡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41例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其年龄、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腹水、肝功能分级等情况密切相关,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密切监测肝硬化感染高危人群,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其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关键词
肝硬化
感染
危险因素
分类号
R657.3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积液治疗临床体会
被引量:
3
2
作者
卢广余
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感染科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0期71-71,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急性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积液临床治疗。方法本次选取60例急性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积液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对照组,n=30)与深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引流治疗(观察组,n=30),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胸水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引(抽)出胸液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气胸等不良反应率为3.3%,对照组为16.7%;观察组积液包裹率为6.7%,胸膜增厚10%,对照组分别为26.7%,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胸腔积液采用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防范临床并发症,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急性结核性胸膜炎
合并积液
治疗体会
分类号
R521.7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3
作者
靖军
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感染科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2期184-184,186,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记录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乏力、腹胀、头痛、胃肠道反应等)发生情况,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8%,对照组19.35%(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获得满意预后,保障患者疗效及生命安全。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苦参素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安全性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乙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4
作者
金宏峰
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感染科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5期139-140,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被确诊患有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对症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在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ALB、T-BiL、PTA等生化指标变化,并通过随访分析两组中不同分期的患者在治疗2周、4周后的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ALB、T-BiL两个指标得到的改善更明显,差异显著(*P<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TA指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两组患者中,与病情处于中晚期的患者相比,病情处于早期的患者死亡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其ALB、T-BiL等生化指标,而且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
分类号
R512.6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肝硬化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吕玉凤
《中国医学工程》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性结核性胸膜炎合并积液治疗临床体会
卢广余
《中国医学工程》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靖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乙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金宏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