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的策略探究
1
作者 郑海云 《教育界》 2025年第9期110-112,共3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等方面。游戏是快速激发幼儿活动参与兴趣的重要教育手段。游戏环境、游戏资源、游戏环节是科学活动游戏化设计的主要内容。文章阐述科学活动游戏化的意义,从设定活动目标、创设游...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等方面。游戏是快速激发幼儿活动参与兴趣的重要教育手段。游戏环境、游戏资源、游戏环节是科学活动游戏化设计的主要内容。文章阐述科学活动游戏化的意义,从设定活动目标、创设游戏环境、组织科学活动、关注活动细节、贯彻人本理念等方面,探究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班幼儿 科学活动 游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南》背景下谈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
2
作者 郑海云 《教育界》 2025年第8期101-103,共3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强调在“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个方面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应深入领会《指南》思想,通过恰当的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强调在“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两个方面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应深入领会《指南》思想,通过恰当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指南》背景下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要求、培养价值,提出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幼儿 语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化学课堂趣味化学实验的教学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婷婷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第32期84-85,共2页
趣味课堂构建是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构建的题中之义,旨在增加化学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化学课堂知识学习的热情.立足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从趣味课堂构建视角出发,就如何创新运用趣味化学实验进行了重点探讨... 趣味课堂构建是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构建的题中之义,旨在增加化学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化学课堂知识学习的热情.立足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从趣味课堂构建视角出发,就如何创新运用趣味化学实验进行了重点探讨,以期有效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味课堂 化学实验 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活动教学 激活初中物理课堂
4
作者 黄娟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摆脱一言堂的教学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探索者.为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高效学习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引入活动教学,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取物理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摆脱一言堂的教学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探索者.为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高效学习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引入活动教学,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取物理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让初中物理课堂更有活力.文章就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如何引入活动教学进行探索,旨在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结构化知识体系的形成,让物理课堂更有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活动教学 高效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惯习,让结构化学习真正发生——以《比的认识》教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席爱勇 骆平 《教育视界》 2019年第4期15-17,共3页
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是对"一味传授点状知识、简单给予方法和输入结论"等教学惯习的否定与超越(即从倾向性惯习中"跳出"),是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向,在深刻反思教师的教学过程、方式,重新审视学生的... 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是对"一味传授点状知识、简单给予方法和输入结论"等教学惯习的否定与超越(即从倾向性惯习中"跳出"),是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向,在深刻反思教师的教学过程、方式,重新审视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的基础上,以"整体实践、纵横关联、结构思维、系统发展"的视角和理念,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真正发生的实践探索,不断追求在系统实践中形成整体结构、在多元表征中建构纵横关联、在实践应用中发展层阶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习 结构化学习 整体结构 纵横关联 层阶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思维力:在“唤醒-建构-深化”的融合中生长 被引量:3
6
作者 桑小敏 刘飞 《江苏教育》 2019年第11期31-35,共5页
语文阅读教学视域中的语文思维主要有语文直觉思维、语文形象思维和语文抽象思维。唤醒学生语文直觉思维,建构学生语文形象思维,深化学生语文抽象思维,是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力生长的有效策略。立足学生思维品质良善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当... 语文阅读教学视域中的语文思维主要有语文直觉思维、语文形象思维和语文抽象思维。唤醒学生语文直觉思维,建构学生语文形象思维,深化学生语文抽象思维,是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力生长的有效策略。立足学生思维品质良善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当前语文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将来语文教育的价值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思维力 唤醒 建构 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画 《教育界》 2023年第35期32-34,共3页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教师应通过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让学生在正确的历史教育中获得成长与发展。文章通过总结过往教学经验、分析新课标内容,提出了三个教学要点,并从学生应具备...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教师应通过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让学生在正确的历史教育中获得成长与发展。文章通过总结过往教学经验、分析新课标内容,提出了三个教学要点,并从学生应具备的五个历史核心素养出发,阐述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历史 历史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表征学习: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有效范式 被引量:2
8
作者 席爱勇 《教育视界》 2017年第16期10-12,共3页
多元表达学习就是把数学客观对象的外在形式(实物、模型、图像、文字、符号等外在表征)与学生内在心理编码(言语码、心象码、整合码等内在表征)进行交互、建立对应、建构意义的过程,可以有效实现数学知识的多元建构、数学技能的多... 多元表达学习就是把数学客观对象的外在形式(实物、模型、图像、文字、符号等外在表征)与学生内在心理编码(言语码、心象码、整合码等内在表征)进行交互、建立对应、建构意义的过程,可以有效实现数学知识的多元建构、数学技能的多元训练、数学经验的多元积累、数学思维的多元发展,是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有效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表达学习 有效范式 数学核心素养 落地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实境课堂,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增添活力 被引量:1
9
作者 刁亚娅 连芳芳 《教育界》 2023年第10期20-22,共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境课堂,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为基点,把课堂从学校开设到家庭、社区和社会,进一步诠释了情感体验和实境教育,充分发挥了实境课堂的特色,实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境课堂,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为基点,把课堂从学校开设到家庭、社区和社会,进一步诠释了情感体验和实境教育,充分发挥了实境课堂的特色,实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一步推动实境课堂教学的开展,加强课堂探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文章从创设生活化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入时事热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参与真实情境五方面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实境课堂 教学活力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联结性学习的实践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娟 《江苏教育》 2017年第35期38-40,共3页
类化和内化是数学联结性学习的两种实践策略。学习是以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为前提,在知识联结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中的联结性学习强调将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结,让学生获得更高效的学习经历与体验。
关键词 联结性学习 实践策略 数学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有意思的教育生活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建波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4年第7期78-80,共3页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读书、思考、实践和写作,是我成长之路上四种"有意思的生活"。
关键词 教育生活 意思 成长之路 读书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春红 《教师》 2018年第28期45-46,共2页
面对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新形势,核心素养导向要求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 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准心理教育切入点,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13
作者 于杏林 周云 +4 位作者 辛正宇 李山 李彦军 张勇 廖云峰 《教育家》 2023年第31期30-34,共5页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然而,当前...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然而,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专业师资短缺、课程建设不到位、硬件设施“有而不用,用而不当”等问题。那么,各中小学校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当做出哪些布局与探索?在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软硬件设施完善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又有哪些方面是应当加以优化的?本期论坛,我们邀请各中小学校长就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课 中小学校长 校本课程 本专科生 教育部办公厅 公共必修课 软硬件设施 挫折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让“长”出的概念更可感
14
作者 任建波 《教育视界》 2015年第20期25-26,共2页
面对熟悉的课堂教学,我们需要学会改变。改变,就是不断尝试和创新,就是带着不同以往的教学思考走进课堂和学生,就是对优化教学生态的一种主动追求,就有可能实现教学效能的不断提升,进而就有可能发现新的教学思维,就有可能成就全新的自... 面对熟悉的课堂教学,我们需要学会改变。改变,就是不断尝试和创新,就是带着不同以往的教学思考走进课堂和学生,就是对优化教学生态的一种主动追求,就有可能实现教学效能的不断提升,进而就有可能发现新的教学思维,就有可能成就全新的自我。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曾说,"我管理的秘诀之一就是敬畏,正是怀着对不懂的敬畏,同时变革每天的行为,阿里巴巴才能够走到今天。"作为教师,变革每天的行为,也许就能够和学生一起创造师生真正想要的课堂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态 教学思考 巴巴掌 教学思维 教学效能 课堂生活 课堂教学 折痕 思维方法 铺垫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一样的设计,不一样的课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课异构赏析
15
作者 席爱勇 《教育视界》 2015年第12期64-65,共2页
最近,有幸观摩了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同课异构教学,听后印象深刻,颇受启发。同样的教学内容,三位教师不一样的教学设计,演绎了不一样的数学课堂,成就了学生不一样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异分母分数 同课异构 数学素养 五年级 苏教版 小数乘法 算理 分数单位 汇报交流 分类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要管理:一种基于内隐的发现
16
作者 任建波 《教育视界》 2015年第Z1期118-119,共2页
需要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所提出的要求在大脑中的反映)。心理学家也把促成人们各种行为动机的欲望称为需要。通俗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 需要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所提出的要求在大脑中的反映)。心理学家也把促成人们各种行为动机的欲望称为需要。通俗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事(物)或某种状态的一种向往。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需要也是一种奇特的潜在资源,尤其是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研修方面。懂得教师需要的来龙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研修 动力基础 学校管理过程 行为动机 社会生活 学校教师队伍 潜在资源 个人成长 校本培训 调研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植目的感:建立教师成长的自我逻辑
17
作者 任建波 《教育视界》 2015年第11期40-41,共2页
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人的实践活动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目的感就是人对所要达到的目标、结果... 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人的实践活动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目的感就是人对所要达到的目标、结果或某种实践关系的具有常态性的主观感知。目的感强的人往往能够达成事半功倍、持续发展的愿景。在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培养目的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自我发展 实践关系 主观感知 行为目标 常态性 行为主体 课堂教学水平 教育理想 同伴互助 课堂教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联系:从数学知识走向数学素养——以《9的乘法口诀》教学为例
18
作者 席爱勇 《教育视界》 2015年第20期66-68,共3页
【教学片段1】师:(出示图1)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多少个方格?生:1、2、3、4、5、6、7、8、9、10。师:闭起眼睛,在心中想一想,一排有多少个方格?师:(出示图2)睁开眼睛看一看,有多少个五角星?生:9个五角星。师:你怎么一口就报出有9个五角星?生... 【教学片段1】师:(出示图1)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多少个方格?生:1、2、3、4、5、6、7、8、9、10。师:闭起眼睛,在心中想一想,一排有多少个方格?师:(出示图2)睁开眼睛看一看,有多少个五角星?生:9个五角星。师:你怎么一口就报出有9个五角星?生:一排有10个方格,有1个方格没有五角星,所以五角星就有10-1=9(个)。师:一排有9个五角星,我们就说有1个9,它比10少1,是9。(出示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素养 示图 教学思考 数一 它比 应用意识 可真 类比联想 上数 探究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再认识:让成长更扣“靶心”
19
作者 李月红 《教育界》 2022年第33期125-127,共3页
观察是教师为儿童提供适宜性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问题驱动,从观察儿童行为的角度出发,形成儿童行为观察的问题清单,提出观察和评价儿童行为的方法与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提升观察能... 观察是教师为儿童提供适宜性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问题驱动,从观察儿童行为的角度出发,形成儿童行为观察的问题清单,提出观察和评价儿童行为的方法与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提升观察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 价值认同 问题清单 观察方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家访中的“望、闻、问、切”
20
作者 胡浩 《江苏教育》 2016年第39期63-64,共2页
家访作为家庭与学校合作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是建立家校联系的最佳切入点。家访在很大意义上促进了良好家校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做好家校之间的沟通,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一定要做好家访中的'望、闻、问、切'... 家访作为家庭与学校合作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是建立家校联系的最佳切入点。家访在很大意义上促进了良好家校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做好家校之间的沟通,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一定要做好家访中的'望、闻、问、切',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合作 家访 沟通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