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实以“学”之本,扩展小学体验式习作的效益 被引量:2
1
作者 施英豪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24期148-148,共1页
新课标指出:习作是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重要途径。习作教学应该积极倡导"我手写我心",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和表达欲望。因此,教师需要强化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体验感受,确立以学生之学为中心的体验活动,帮助... 新课标指出:习作是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重要途径。习作教学应该积极倡导"我手写我心",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和表达欲望。因此,教师需要强化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体验感受,确立以学生之学为中心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在即时倾吐、直抒胸臆的基础上自由写作,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嬉戏中体验,唤醒内在的表达兴趣习作表达是生命内在生动意识的集中体现,教师要善于将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程纳入到学生的童年生活之中,融入到学生的表达体系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活动 习作教学 自由写作 学为中心 习作能力 表达欲望 表达体系 生命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刍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萍 《成才之路》 2018年第31期39-39,共1页
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要以"多元朗读、反复诵读""启发想象、迁移表达""拓展训练、学用结合""听说读写、互动促进"为抓手,着重培养学... 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要以"多元朗读、反复诵读""启发想象、迁移表达""拓展训练、学用结合""听说读写、互动促进"为抓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感 能力培养 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竹笛教学中常见的气息技巧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春华 《黄河之声》 2019年第2期87-87,共1页
文章主要介绍了竹笛演奏中几个常见的气息技巧,在阐述技巧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同技巧在不同作品风格中的相关应用,通过论证得出在表现音乐作品的时候要根据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而选择合适的技巧,从而使二次创作出来的音乐具有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 竹笛演奏 气息技巧 音乐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体悟中激发学习内驱力,发展核心素养——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习作教学为例
4
作者 施英豪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8期26-27,共2页
《课标》对中年级习作要求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课标》对中年级习作要求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也刚好适合在情境体悟中参与、探究、习作。这样习作,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习作核心素养,享受习作带来的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内驱力 不拘形式 核心素养 习作教学 统编教材 乐于表达 有话可说 中年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学情 活化方法 引领成长
5
作者 倪娟 《成才之路》 2013年第36期15-15,共1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生的数学学情,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因需而导,在激情引趣中滋生学生的数学情感,在创新策略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在联系生活中检验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在情景交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生的数学学情,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因需而导,在激情引趣中滋生学生的数学情感,在创新策略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在联系生活中检验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在情景交融、兴致盎然的情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素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情感 小学数学教学 活化 数学教学方法 学习知识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诗赏析教学三部曲
6
作者 袁娟 《成才之路》 2013年第35期95-95,共1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以儿童为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最有韵律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以儿童为对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最有韵律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优美的旋律、跳动的文字拨动了儿童的心弦,走进了儿童的心灵。因此,培养学生儿童诗的赏析能力便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诗 三部曲 《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 文学作品 精神世界 审美特点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7
作者 徐淼 《成才之路》 2018年第13期18-18,共1页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力地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不同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激发创新意识;打开思维空间,养成创新习惯;追求不断超越,提升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核心素养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动辞发培养学生写话能力
8
作者 樊闵闵 《成才之路》 2013年第32期34-34,共1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围绕阅读兴趣,组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写”的兴趣,让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围绕阅读兴趣,组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写”的兴趣,让写话发生在孩子需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话 生活实际 绘本阅读 快乐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