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灌河口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士虎 王洪斌 +4 位作者 阎斌伦 金学萍 肖龙海 徐加涛 郑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094-5098,共5页
根据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连云港灌河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及季节变化特征,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77属205种,其中有硅藻(139种)、甲藻(28种)、蓝藻(9种)、金藻(3种)、绿藻(16种)、黄藻(6种)、裸藻(4... 根据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连云港灌河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及季节变化特征,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77属205种,其中有硅藻(139种)、甲藻(28种)、蓝藻(9种)、金藻(3种)、绿藻(16种)、黄藻(6种)、裸藻(4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季节变化较大,最高值出现在2012年2月(1.154 9×106个/m3),最低值出现在2011年8月(2.007×105个/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密度 种群 灌河口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芋14-3-3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分析
2
作者 任文才 岳杨 +2 位作者 丁柏水 高秀美 周兆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7-488,共12页
[目的]本文旨在鉴定菊芋14-3-3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它们对高温、低温、盐和干旱胁迫响应的表达模式,为研究14-3-3蛋白功能及菊芋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克隆和生物信息学研究基因性质,采用RNA-seq数据分析和RT-qPCR研究基因对非生物胁... [目的]本文旨在鉴定菊芋14-3-3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它们对高温、低温、盐和干旱胁迫响应的表达模式,为研究14-3-3蛋白功能及菊芋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克隆和生物信息学研究基因性质,采用RNA-seq数据分析和RT-qPCR研究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模式。[结果]从菊芋中克隆到14-3-3基因家族的10个成员HtGRF1—HtGRF10,GenBank登录号为OP132618—OP132627。根据进化关系将其分为2个亚家族:HtGRF1—HtGRF7属于非ε组,HtGRF8—HtGRF10属于ε组,通常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组织表达分析表明,HtGRF2/3/6/9在芽、根、茎、叶中的表达丰度较高,HtGRF3/5/9在块茎发育过程中前高后低。综合分析根和叶中HtGRF对非生物胁迫响应时发现,HtGRF6表达水平在高温、盐和干旱胁迫下下降;HtGRF2/3/7/8/9表达水平在盐胁迫下下降,而在干旱胁迫下上升;HtGRF1表达水平在低温胁迫下上升;HtGRF4/5表达水平在干旱胁迫下下降;而HtGRF10表达水平变化不显著。[结论]菊芋14-3-3蛋白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多基因编码家族,在菊芋的生长发育和适应复杂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14-3-3蛋白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α-葡萄糖苷酶的克隆表达及其制备高纯潘糖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轶群 薛陆州 +4 位作者 倪豪 蒋蕾 亢新鑫 盘赛昆 王淑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58-165,共8页
潘糖是含α-1,6糖苷键的低聚异麦芽糖,α-葡萄糖苷酶是制备潘糖的关键酶制剂。本研究对深海热液口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iculi HJ21)中的α-葡萄糖苷酶序列进行合成,并克隆入载体pET29a,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通过His Trap HP层析... 潘糖是含α-1,6糖苷键的低聚异麦芽糖,α-葡萄糖苷酶是制备潘糖的关键酶制剂。本研究对深海热液口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iculi HJ21)中的α-葡萄糖苷酶序列进行合成,并克隆入载体pET29a,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通过His Trap HP层析柱纯化获得纯酶,以SDS-PAGE电泳测定α-葡萄糖苷酶分子量,并研究了酶的性质和其转糖苷作用。结果表明:该基因为729 bp,编码242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7.2 kDa。该酶最适催化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6.0。在以果糖为受体,与麦芽糖的比例为1:9,反应10 h时,其潘糖的生成量最高可以达到79.1%。研究结果为古细菌α-葡萄糖苷酶制备高纯度潘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克隆表达 低聚异麦芽糖 转糖苷 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赤潮生物夜光藻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奕帆 王君玥 +4 位作者 王英豪 李秋萍 何森浩 申欣 姬南京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5-1086,共12页
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是形成赤潮的典型物种之一,其种群的暴发性增殖或聚集不仅使水产养殖业损失惨重,还严重破坏了海域的环境稳态。近年来,由夜光藻引发的赤潮规模和频次在世界多个海域均呈现增加趋势,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温... 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是形成赤潮的典型物种之一,其种群的暴发性增殖或聚集不仅使水产养殖业损失惨重,还严重破坏了海域的环境稳态。近年来,由夜光藻引发的赤潮规模和频次在世界多个海域均呈现增加趋势,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温度、盐度、营养盐和水动力等环境因子变化均会影响夜光藻赤潮的发生。本文主要从夜光藻的基本生物学、生态学研究和赤潮治理等方面对该物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另外,针对该物种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夜光藻有性繁殖发生机制、摄食多样性、分子生态学及赤潮预警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夜光藻赤潮的发生机制研究及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藻 赤潮 基础生物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北部滨海盐土盐肥耦合对菊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黄增荣 隆小华 +4 位作者 李洪燕 辛本荣 李青 刘玲 刘兆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9-714,共6页
在江苏北部滨海盐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分含量土壤上盐肥耦合对菊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菊芋株高显著下降,菊芋茎粗、块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随土壤盐分的增加变化趋势与菊芋株高相似。随着... 在江苏北部滨海盐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分含量土壤上盐肥耦合对菊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菊芋株高显著下降,菊芋茎粗、块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随土壤盐分的增加变化趋势与菊芋株高相似。随着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增加,菊芋主茎高度显著增加,菊芋茎粗随氮肥施用量增加变化不明显,而块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随肥料用量增加变化趋势与菊芋株高相似。(2)随着施氮、磷量增加,在各盐分含量土壤上菊芋主茎普遍长高,随着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氮和磷效应越明显,菊芋茎粗、块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在不同土壤盐分含量下,其变化趋势与菊芋主茎高度变化趋势相似。(3)各处理措施均能影响菊芋块茎产量,经方差分析,土壤盐分含量、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盐肥交互作用、氮磷肥交互作用均呈极显著关系,从处理间区别看,影响菊芋块茎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盐分含量,氮肥和磷肥次之。其中S1N2P3处理所获得的产量最高,此处理土壤盐分含量为0.9~1.5gkg-1,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均为6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土 盐肥耦合 菊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钾对长春花盛花期盐胁迫效应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姗姗 刘玲 +1 位作者 隆小华 刘兆普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5-1419,共5页
在温室土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KCl处理对长春花盛花期盐胁迫效应以及对文多灵、长春质碱、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等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现实:(1)3‰NaCl胁迫下,施入一定量KCl,将Na+/K+调为20:1(K2)时可显著缓解盐胁迫对长春花的危害,与... 在温室土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KCl处理对长春花盛花期盐胁迫效应以及对文多灵、长春质碱、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等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现实:(1)3‰NaCl胁迫下,施入一定量KCl,将Na+/K+调为20:1(K2)时可显著缓解盐胁迫对长春花的危害,与不施KCl(K1)相比,长春花的鲜质量、株高、根长和相对含水量均显著提高,而长春花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Na+/K+为20:1(K2)时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当Na+/K+为10:1(K3)与5:1(K4)时,盐胁迫的危害又显著加剧.(2)Na+/K+为20:1处理的长春花盛花期文多灵、长春质碱、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为20.88、30.18、2.53和5.12mg?g-1.研究表明,Na+/K+为20:1比例施用钾肥可最大限度地降低NaCl胁迫对盛花期长春花生长造成的伤害,并显著促进其生物碱的代谢,显著提高长春花盛花期4种主要生物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花 盛花期 KCL NaCl胁迫效应 Na^+/K^+ 生物碱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海洋石油降解菌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苏莹 陈莉 刘兆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6,共5页
从胜利油田石油污染水体中分离出的一株石油降解菌HB-1(Acinetobactersp.),在人工海水条件下,对该菌株的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石油组分降解前后的变化规律,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①菌株HB-1... 从胜利油田石油污染水体中分离出的一株石油降解菌HB-1(Acinetobactersp.),在人工海水条件下,对该菌株的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石油组分降解前后的变化规律,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①菌株HB-1降解石油烃所需优势氮源为NH4NO3,氮磷比〔ρ(氮)/ρ(磷)〕约为3.18,转速200 r/min,φ(石油)为1.0%时为最佳降解条件;②菌株HB-1在淡水和海水中均能生长,但在海水中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显著;③GC-MS分析表明,菌株HB-1对长链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④表面活性剂Tween 80能强化菌株HB-1对石油的降解,推断菌株在培养过程中产生了某种生物表面活性剂促使烃类易于为细胞吸收所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菌 石油烃 海水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海洋细菌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解效应及其溶藻特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汪辉 刘玲 +1 位作者 牛丹丹 刘兆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977,共7页
从山东胶州湾分离得到1株海洋溶藻菌,暂将其命名为JZ-1.根据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JZ-1属于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研究表明,菌株JZ-1对中肋骨条藻具有很好的溶解效果,它能够破坏藻细胞膜内物质的结构和细胞膜的完整... 从山东胶州湾分离得到1株海洋溶藻菌,暂将其命名为JZ-1.根据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JZ-1属于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研究表明,菌株JZ-1对中肋骨条藻具有很好的溶解效果,它能够破坏藻细胞膜内物质的结构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膜内物质流出导致藻细胞死亡.溶藻现象发生在细菌培养液的上清液和0.2μm的过滤液中,而不是在细菌菌体中,这表明菌株JZ-1通过分泌代谢物对中肋骨条藻产生溶解作用,且当菌株JZ-1由对数生长期向稳定期过渡时,其代谢物的溶藻率达到最大.代谢物分子量<5kD,具有热稳定性、耐酸性,但不耐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富营养化 中肋骨条藻 溶藻细菌 溶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鲤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秦国民 张晓君 +2 位作者 陈翠珍 房海 阎斌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115-8117,共3页
[目的]报道锦鲤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对5尾发病及新鲜病死的锦鲤病变组织进行细菌检查及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健康锦鲤的人工... [目的]报道锦鲤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对5尾发病及新鲜病死的锦鲤病变组织进行细菌检查及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健康锦鲤的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根据2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其为气单胞菌属的维氏气单胞菌,其代表菌株HC050630A-1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57bp。人工感染试验表明,HC050630A-1株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HC050630A-1菌株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拉定等16种高度敏感,对头孢唑啉等13种敏感,对青霉素G等8种药物耐药。[结论]该研究为对该病的有效检验与防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维氏气单胞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色氨酸对海水胁迫下长春花幼苗生长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冲 刘玲 +1 位作者 刘兆普 王景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35-2040,共6页
以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色氨酸对不同浓度海水处理14d后长春花幼苗生长及吲哚生物总碱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20%海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色氨酸,长春花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而丙二... 以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色氨酸对不同浓度海水处理14d后长春花幼苗生长及吲哚生物总碱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20%海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色氨酸,长春花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而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色氨酸脱羧酶(TDC)活性、吲哚生物总碱含量均显著增加;(2)40%海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色氨酸,TDC活性、吲哚生物总碱含量也得到显著提高,但幼苗生长受到严重伤害,生物产量显著降低,吲哚生物总碱的产量太低。研究表明,外源色氨酸能显著提高海水胁迫下长春花吲哚生物总碱的含量,而且用20%的海水中加入500mg/L的色氨酸最有利于生物碱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花 幼苗 海水 色氨酸 吲哚生物总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木霉NJAU4742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种植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瑞霞 陈巍 +3 位作者 蔡枫 赵政 高仁维 隆小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4-472,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贵州木霉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种植的促生作用及其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江苏盐城大丰设施盐土大棚内进行,以‘合作903’番茄和贵州木霉NJAU4742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处理(CK...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贵州木霉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种植的促生作用及其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江苏盐城大丰设施盐土大棚内进行,以‘合作903’番茄和贵州木霉NJAU4742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处理(CK)、农户习惯施肥处理(CF)、75%的农户习惯施肥量配施木霉NJAU4742生物有机肥处理(BF)、75%的农户习惯施肥量配施普通有机肥处理(OF)、75%的农户习惯施肥量配施木霉孢子悬液处理(SS)。[结果]相对于CF处理,BF处理番茄增产15%以上,且番茄果实中蛋白质、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硝酸盐含量降低。接种木霉的BF和SS处理,根际土壤中木霉的数量显著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BF和OF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此外,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也显著增加。[结论]减施25%的化肥同时配施功能木霉菌NJAU4742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可以通过调控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区系来改善盐土的可耕种性,从而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木霉 生物有机肥 促生作用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苯和间苯二酚对3种海洋微藻的毒理效应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洪斌 花文凤 +2 位作者 李信书 李士虎 阎斌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44,共6页
通过研究硝基苯和间苯二酚对海洋微藻的毒理效应,旨在提示化工废水污染对水环境破坏的严重性,揭示海洋微藻类净化废水的潜在应用。本试验用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和绿色巴夫藻(Pavl... 通过研究硝基苯和间苯二酚对海洋微藻的毒理效应,旨在提示化工废水污染对水环境破坏的严重性,揭示海洋微藻类净化废水的潜在应用。本试验用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和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为供试藻种,以微藻生长量及叶绿素a的变化为参数,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硝基苯和间苯二酚对3种海洋微藻的毒理效应。结果表明:硝基苯对塔玛藻和巴夫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2mg/L时抑制率分别为22.9%和20.04%,但对海链藻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作用。间苯二酚对海链藻和巴夫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2mg/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26.11%和23.6%,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巴夫藻而言,在硝基苯质量浓度为3mg/L时,叶绿素a含量均达到最低,其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8.6%和50.9%,对于海链藻,硝基苯对其叶绿素a的影响波动不大。间苯二酚对3种海洋微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为绿色巴夫藻>海链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其叶绿素a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1%,24.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 间苯二酚 海洋微藻 叶绿素A 毒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鳍真鲨源哈氏弧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房海 秦国民 +2 位作者 陈翠珍 张晓君 葛慕湘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5,共7页
从两尾病死的观赏用长鳍真鲨Oceanic whitetip shark,Carcharhinus longimanus L.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同时,测定了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 从两尾病死的观赏用长鳍真鲨Oceanic whitetip shark,Carcharhinus longimanus L.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同时,测定了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8株供试纯培养菌(编号:HQ050226-1至HQ050226-4、HQ050227-1至HQ050227-4)为弧菌属(Vibrio Pacini 1854)的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 Johnson and Shunk 1936)。所扩增的16SrRNA基因序列长度(不包括引物结合区),HQ050226-1株为1463bp(GenBank登录号:EF635305)、HQ050227-1株为1464bp(GenBank登录号:EF635306),与GenBank数据库中哈氏弧菌的同源性在98%及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G等4种耐药,对头孢唑啉等33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真鲨 哈氏弧菌 生物学性状 系统发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病原鱼肠道弧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晓君 陈翠珍 +3 位作者 阎斌伦 房海 秦国民 徐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8-1125,共8页
对引起红鳍东方鲀发病死亡的病原细菌进行了分离和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病原性、形态特征、理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K抗原及耐药性等。结果表明,引起红鳍东方鲀发病死亡的病原细菌为弧菌... 对引起红鳍东方鲀发病死亡的病原细菌进行了分离和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病原性、形态特征、理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K抗原及耐药性等。结果表明,引起红鳍东方鲀发病死亡的病原细菌为弧菌属(VibrioPacini 1854)的鱼肠道弧菌(V.ichthyoenteri Ishimaru,et al.1996),2株代表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611424和EF635304)与GenBank数据库中鱼肠道弧菌的同源性在98%—100%,且在构建的MP系统发生树中与鱼肠道弧菌聚为一个分支。分离菌不具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DNA酶、脲酶、明胶酶和卵磷脂酶活性,且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不溶血。不具有K抗原。人工感染试验中分离菌对红鳍东方鲀表现出明显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苯唑青霉素和杆菌肽2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肠道弧菌 生物学特性 系统发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细菌GM-1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及抗病机制初探 被引量:7
15
作者 汪晶晶 暴增海 +3 位作者 马桂珍 王淑芳 王军强 周向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研究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GM-1菌株对水稻的促生防病作用及其对抗性相关物质的影响,为GM-1菌株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未拌GM-1菌剂的水稻种子播种在未接种水稻纹枯病菌的土壤中(CK)、未拌GM-1菌剂的水稻种子播种在... 【目的】研究海洋解淀粉芽孢杆菌GM-1菌株对水稻的促生防病作用及其对抗性相关物质的影响,为GM-1菌株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未拌GM-1菌剂的水稻种子播种在未接种水稻纹枯病菌的土壤中(CK)、未拌GM-1菌剂的水稻种子播种在接种水稻纹枯病菌的土壤中(处理1)及GM-1菌剂与水稻种子拌种后播种在接种水稻纹枯病菌的土壤中(处理2)3种处理,水稻出苗后定期调查不同处理水稻纹枯病的病情指数,计算防病效果,出苗后46 d测定水稻株高、根长、须根数和鲜重,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时期水稻幼苗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结果】GM-1菌剂拌种处理后,水稻的株高、须根数、根长和鲜重均显著提高(P<0.05),对水稻纹枯病的防病效果明显,不同时期的防效均在70.00%以上;GM-1菌剂处理后的水稻叶片中PAL和PPO活性及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明显提高;不同抗性相关物质出现的高峰期不同,PAL、PPO活性及总酚含量在第11 d达到最大值,类黄酮含量在第7 d达到最大值。【结论】海洋细菌GM-1菌株对水稻幼苗有明显的促生防病作用,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海洋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多酚氧化酶(P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研究苏北沿海滩涂盐土上不同油菜品种生物学特征和产量构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海燕 隆小华 刘兆普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3-986,共4页
以实验室自育的5个油菜品种(系)及其他6份油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这11份油菜品种(系)在轻(中)度盐化土中的越冬性状、生物学特性、产量构成特性,得出如下结论:南盐油系列品系(种)在盐土上植株生长势强,从基部开始分枝,分枝多;南... 以实验室自育的5个油菜品种(系)及其他6份油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这11份油菜品种(系)在轻(中)度盐化土中的越冬性状、生物学特性、产量构成特性,得出如下结论:南盐油系列品系(种)在盐土上植株生长势强,从基部开始分枝,分枝多;南盐油系列品种(系)茎粗与宁油16、三北98、秦油66和秦油9号差异不明显,但高于宝杂油1号和秦油33;各品种(系)株高差异不大;荚长与荚宽差异也不大。南盐油系列品系(种)产量显著高于对比的宝杂油1号、秦油66、秦油9和秦油33,一次与二次分枝数与菜籽产量的回归分析显示其R2均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耐盐性 产量 株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滩涂围垦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博 赵耕毛 +1 位作者 刘兆普 郑青松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1-464,共4页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方法,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围垦王竹垦区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块金基台比介于7.9%~19%之间,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土壤pH值、全氮、全钾、速效钾的块金基台...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方法,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围垦王竹垦区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块金基台比介于7.9%~19%之间,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土壤pH值、全氮、全钾、速效钾的块金基台比值介于29.8%~49.9%之间,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土壤pH值、全氮、全磷、全钾的空间分布呈带状,以较大区域变异为主;碱解氮、速效钾的空间渐变性稍差,以中等大小区域变异为主;有机质、速效磷的空间分布呈团状,以较小区域变异为主。土壤各养分的空间分布图可直观表示出各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和丰歉程度,样区有机质含量处于中低水平,碱解氮含量极低,速效钾、速效磷含量较高。建议多施氮肥和有机肥,少施或不施钾肥和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GIS 地统计学 王竹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普钠对NaCl胁迫下长春花幼苗光合及生物碱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凡波 隆小华 +1 位作者 刘玲 刘兆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4-1050,共7页
在温室沙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50 mmol L-1NaCl胁迫下长春花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生物碱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用0.05~2.0 mmol L-1 SNP缓解50 mmol L-1NaCl胁迫中,0.1mmol L-1 SNP缓解效果最好,长春花幼... 在温室沙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50 mmol L-1NaCl胁迫下长春花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生物碱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用0.05~2.0 mmol L-1 SNP缓解50 mmol L-1NaCl胁迫中,0.1mmol L-1 SNP缓解效果最好,长春花幼苗的鲜重、干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较S1(50 mmol L-1NaCl)处理显著增加18.8%、13.9%、20.7%、19.1%、8.5%和32.6%,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较S1处理显著降低10.3%。(2)当SNP浓度增加到0.5mmol L-1时,色氨酸脱羧酶(TDC)活性、吲哚总碱、长春碱、长春质碱、长春新碱和文多灵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较S1显著增加33.4%、26.9%、32.3%、27.4%、68.8%和50.2%。综上所述:在50 mmol L-1NaCl胁迫下,0.1 mmol L-1SNP对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增加生物量的作用最显著;而0.5 mmol L-1 SNP则对提高TDC活性,促进吲哚总碱和4种主要生物碱合成积累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NACL胁迫 长春花 光合作用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雷 宋晓凯 +1 位作者 王淑军 秦松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87,共6页
恶性肿瘤是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大杀手,抗肿瘤药物研发一直是药物开发的重点领域。与日益枯竭的陆生资源相比,海洋生物具有种类的多样性、生存环境(高温、高压、高盐、低温、无氧等)的特殊性,造就了其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复杂性... 恶性肿瘤是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大杀手,抗肿瘤药物研发一直是药物开发的重点领域。与日益枯竭的陆生资源相比,海洋生物具有种类的多样性、生存环境(高温、高压、高盐、低温、无氧等)的特殊性,造就了其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海洋生物资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成为药物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领域,特别是在海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上。已经发现海洋来源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有数千种,包括核苷酸类、酰胺类、聚醚类、大环内酯类等化合物,其中阿糖胞苷(Ara.C)已形成药物,有近20多种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作者就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海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概况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资源 抗肿瘤药物 临床 抗肿瘤活性物质 药物开发 大环内酯类 恶性肿瘤 药物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对重金属Pb^(2+)的生物吸附及其生理反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明 郭赣林 +3 位作者 刘兆普 徐军田 徐静 陈建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1-684,共4页
研究了浒苔对Pb2+的生物吸附能力及不同浓度Pb2+对浒苔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暴露72h后,浒苔对Pb2+的去除率平均为(84.44±0.99)%,本试验范围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绿素a、b含量... 研究了浒苔对Pb2+的生物吸附能力及不同浓度Pb2+对浒苔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暴露72h后,浒苔对Pb2+的去除率平均为(84.44±0.99)%,本试验范围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绿素a、b含量在Pb2+不同质量浓度处理下呈现一定波动,但叶绿素a/b的比值变化不大。可溶性糖含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总体上增加,而蛋白质含量总体上略有减少,但两者均有随着Pb2+质量浓度不断上升先升后降的趋势。浒苔对Pb2+具有较好的去除率和一定的生理抗性,可以用作低质量浓度含铅废水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PB2+ 生物吸附 可溶性糖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