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海域文蛤周年性腺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范可章 姚国兴 +2 位作者 陈爱华 杨家新 许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7-32,共6页
江苏文蛤(Meretrix meretrix)属于较为独立的地理种群。为提高江苏文蛤苗种生产能力,于2003年12月到2004年11月在江苏沿海海域的东凌、新港、吕四、大丰等采样点,定期取样,计算文蛤各采样时期的丰满度,并及时测量水温,对性腺进... 江苏文蛤(Meretrix meretrix)属于较为独立的地理种群。为提高江苏文蛤苗种生产能力,于2003年12月到2004年11月在江苏沿海海域的东凌、新港、吕四、大丰等采样点,定期取样,计算文蛤各采样时期的丰满度,并及时测量水温,对性腺进行直接和显微切片观察,以研究其性腺发育特点。观察表明,其发育可分为5个期:形成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及耗尽期。形成期在3-4月,水温10.5~16.5℃;生长期在4~5月.水温18-20.5℃;成熟期在5-6月,水温24-25℃;放散期在6-8月,水温24-32℃;耗尽期在9月以后,直到11月份,水温从24℃左右下降到10℃左右。水温在10℃以下时,文蛤的生长发育处于停滞状态,从11月持续到第二年的3月初。江苏文蛤性腺发育的时间比辽宁文蛤早1个月左右,比广西文蛤迟1个月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海域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性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蛤(Meretrix meretrix)地理种群ISSR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陈大鹏 沈怀舜 +3 位作者 丁亚平 杨家新 沈颂东 许璞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4-77,共4页
 利用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e)技术对文蛤(Meretrixmeretrix)江苏和辽宁两个地理种群进行了PCR扩增.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引物13条,每条引物检测出位点数1到8.平均每条引物可检测到位点数4 6个.实验结果表明:江苏文蛤的位...  利用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e)技术对文蛤(Meretrixmeretrix)江苏和辽宁两个地理种群进行了PCR扩增.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引物13条,每条引物检测出位点数1到8.平均每条引物可检测到位点数4 6个.实验结果表明:江苏文蛤的位点多态性(80 7%)高于辽宁文蛤的位点多态性(68 4%);种群内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 3105±0 090和0 2658±0 044,江苏文蛤也高于辽宁文蛤.从筛选得到的引物可以发现,文蛤简单重复序列中A、G碱基含量较高.通过对不同实验条件的对比,对ISSR 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PCR 文蛤(Meretrix mRretrix)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南部海域文蛤增养殖区底质中硫化物及其与COD的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范可章 孙国铭 +3 位作者 陈爱华 姚国兴 杨家新 许璞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4,共5页
在江苏南部海域设东沙、东凌、新港和吕四4个站位,对文蛤增养殖区底质泥样及底质水样的硫化物与COD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为:在文蛤生长繁殖的主要季节中, 硫化物变化幅度在32.90~131.06 mg/kg之间,平均为81.71 mg/kg;COD变化幅度在1.54~2... 在江苏南部海域设东沙、东凌、新港和吕四4个站位,对文蛤增养殖区底质泥样及底质水样的硫化物与COD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为:在文蛤生长繁殖的主要季节中, 硫化物变化幅度在32.90~131.06 mg/kg之间,平均为81.71 mg/kg;COD变化幅度在1.54~20.59 mg/L之间,平均为4.13 mg/L.回归分析表明:各站位硫化物与COD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有间断特征.东沙和东凌两站位硫化物与COD的相关性在6月中旬和7月上旬之间出现一个间断期,在间断期前后时段中,硫化物与COD呈明显正相关;新港站位的间断期在6月上旬和7月上旬之间,时间稍长;吕四站位的间断期发生在7月上旬和7月中旬之间,发生时间稍晚.硫化物出现高值一般总是稍滞后于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底质 硫化物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蛤密度对养殖水体底质硫化物和COD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可章 姚国兴 +3 位作者 陈爱华 孙国铭 许璞 杨家新 《水产养殖》 CAS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密度梯度设置为50粒/m2、100粒/m2、200粒/m2、400粒/m2、800粒/m2、0粒/m2的文蛤的养殖密度对养殖体系中底质硫化物和水体COD、溶解氧等因子的影响实验表明:文蛤密度加大,硫化物产生的幅度加大,并与COD呈显著线性关系,溶解氧消耗加剧,... 密度梯度设置为50粒/m2、100粒/m2、200粒/m2、400粒/m2、800粒/m2、0粒/m2的文蛤的养殖密度对养殖体系中底质硫化物和水体COD、溶解氧等因子的影响实验表明:文蛤密度加大,硫化物产生的幅度加大,并与COD呈显著线性关系,溶解氧消耗加剧,水质恶化提前,文蛤密度加大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期间,密度在100粒/m2以上时,文蛤发生规模死亡,密度在100粒/m2以下时,文蛤没有发生死亡,但密度在100粒/m2时,有害物质硫化物的量值在实验后期有上升趋势,表明文蛤生存胁迫加大,密度在50粒/m2时,文蛤生长良好,水质变化不大,适于规模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密度 硫化物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经济海藻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敏 李瑞霞 +6 位作者 伊纪峰 沈颂东 胡传明 应上云 汤俊 张涛 许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2,共6页
采用改进的Bligh-Dyer法提取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分离和鉴定,C19:0内标确定总脂及各组分含量,研究了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和红毛菜(Ba... 采用改进的Bligh-Dyer法提取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分离和鉴定,C19:0内标确定总脂及各组分含量,研究了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和红毛菜(Bangia sp.)4种经济海藻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4种海藻都检测出C14-C22脂肪酸,总脂含量在12~19 mg/g之间,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要组成成分,含量均超过60%。不饱和脂肪酸中以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为主,富含n-3和n-6系列PUFAs,n-6与n-3系列PUFAs之比均低于2。比较4种海藻脂肪酸组成特点表明,鼠尾藻以C16、C18和C20为主要组成成分,具褐藻类脂肪酸组成特征;浒苔以C16和C18为主要组成成分,具绿藻类脂肪酸组成特征;龙须菜和红毛菜以C16和C20类脂肪酸为主,具典型红藻类脂肪酸组成特征,同时二者又有不同之处,分别显示真红藻与原始红藻脂肪酸组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红毛菜(Bangia sp.)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蛤、青蛤和四角蛤蜊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大鹏 沈怀舜 +2 位作者 丁亚平 杨家新 许璞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7,共4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 技术,对吕四海区的三种重要的水产贝类:文蛤、青蛤和四角蛤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用 60 个随机引物对三种贝类共 24 个样品进行随机扩增,从中选取了 45 个扩增效果比较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 技术,对吕四海区的三种重要的水产贝类:文蛤、青蛤和四角蛤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用 60 个随机引物对三种贝类共 24 个样品进行随机扩增,从中选取了 45 个扩增效果比较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共得到了 250 个位点。根据 Nei 氏公式计算出 3 种贝类种间和种内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和相对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比较分析,3 种贝类之间的遗传距离差异不大;相对与青蛤和四角蛤蜊,文蛤种内的遗传距离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基因组DNA 四角蛤蜊 青蛤 文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海水虾蟹类养殖水质改良专用微生态制剂研制成功
7
《水产养殖》 CAS 2012年第10期5-5,共1页
2012年8月,在江苏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PJ2010—51)的支持下,由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发的海水虾蟹类养殖专用微生态水质改良剂研发成功。该技术针对海水虾蟹类养殖水质环境中污染物的特点,筛选出一种对海水养殖水质环境具有... 2012年8月,在江苏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PJ2010—51)的支持下,由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发的海水虾蟹类养殖专用微生态水质改良剂研发成功。该技术针对海水虾蟹类养殖水质环境中污染物的特点,筛选出一种对海水养殖水质环境具有良好改良作用的修复菌,并进行了菌种放大工艺的研究,获得了海水虾蟹类养殖专用微生态水质改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改良剂 蟹类养殖 海水虾 微生态 制剂研制 水产研究所 水质环境 工程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