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基于江苏省海安县的调查 |
徐健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2
|
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研究 |
徐健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3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江苏省生源地学生资助状况的分析 |
曹鸿骅
徐健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4
|
江苏“十二五”高中阶段教育生源状况及中职教育发展策略 |
徐健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5
|
对话:一种重要的教育研究方式 |
柳夕浪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6
|
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
徐健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7
|
发挥中学地理课程的国防教育价值 |
丁生军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8
|
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程广友
|
《教育管理研究》
|
1994 |
0 |
|
9
|
用心诠释爱的真义——海安县西场中学班主任范钦梅的故事 |
陈萍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0
|
关于建立教育人事代理制度的构想 |
王少华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2001 |
0 |
|
11
|
职业教育吸引力:解析、描述与生成 |
徐健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2
|
县级职业教育教研部门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
徐健
|
《职教论坛》
|
2008 |
1
|
|
13
|
关于中小学生礼仪行为的调查研究 |
柳夕浪
王少华
|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4
|
地方课程管理:地位、作用与策略 |
柳夕浪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15
|
教师研究的失范与规范 |
柳夕浪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16
|
分层推进与合作学习:面对差异的两项革新试验 |
柳夕浪
|
《当代教育科学》
|
1999 |
8
|
|
17
|
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模式”——以交往活动课程的开发实验为例 |
柳夕浪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8
|
尊重多样性——教师研究成果的评价 |
柳夕浪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9
|
教学团队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个案研究 |
朱永侃
|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20
|
社会交往:社会课程建构的核心 |
柳夕浪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