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痛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林轮 邵春燕 +1 位作者 徐杰 毛春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93-96,143,共5页
目的 探讨癌痛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7—12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癌痛患者进行临床实践调查,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8),试验组采用基于医共体的医院-家庭过... 目的 探讨癌痛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7—12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癌痛患者进行临床实践调查,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8),试验组采用基于医共体的医院-家庭过渡期照护应用模式(TCM),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干预及一周内电话回访,比较两组用药偏差发生率、用药偏差发生原因及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在出院后1、2个月,试验组用药偏差发生率、用药偏差发生总例数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偏差类型最多是非规律服药,其次为剂量及服药次数的增减;试验组发生偏差类型最多为用药次数增加,其次为用药次数减少和漏服药物;患者用药偏差发生原因包括患者源性原因和医源性原因,其中患者源性原因包括患者自觉无症状,没必要服用等,医源性原因包括开具药物剂量错误、开具患者不耐受的药物等。试验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癌痛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状不理想,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影响因素包含患者源性和医源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医院-家庭过渡期 用药偏差 非规律服药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行永久肠造口术患者造口接受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曹露 朱日祥 +2 位作者 郁烨 杨红生 周敏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24-26,48,共4页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行永久肠造口术(PE)患者造口接受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9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结直肠癌PE患者为调查对象,并采用造口患者适应量表(OAI)调查PE患者造口接受度。收集患者疾病相关资...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行永久肠造口术(PE)患者造口接受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9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结直肠癌PE患者为调查对象,并采用造口患者适应量表(OAI)调查PE患者造口接受度。收集患者疾病相关资料,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直肠癌PE患者造口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出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有效回收率为97.5%。156例PE患者OAI得分为(47.52±10.73)分。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居住地、造口术后时间、自理程度、造口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PE患者的OA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造口术后时间、造口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为结直肠癌PE患者造口接受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造口接受度OAI得分=39.543+2.536×文化程度+2.346×造口术后时间-0.720×造口应对方式-2.917×社会支持度(R~2=0.175,调整后R~2=0.171,F=14.450,P<0.05)。结论 结直肠癌PE患者造口接受度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的造口接受度与文化程度、造口术后时间、造口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直接相关,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永久肠造口术 造口接受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防控式层级化护理对支气管炎患儿功能恢复、预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许丹 丁晓芳 +1 位作者 李圣萍 孙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风险防控层级化护理对支气管炎患儿功能恢复、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儿科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 目的 探讨风险防控层级化护理对支气管炎患儿功能恢复、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儿科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防控式层级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和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和肺活量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发热、喘息、肺部喘鸣音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防控式层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风险防控 层级化护理 肺功能 症状 家属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会诊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母乳喂养和神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英平 丁晓芳 王小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多学科会诊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FIcare)对早产儿母乳喂养和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以简单信封法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及多学科会诊... 目的分析多学科会诊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FIcare)对早产儿母乳喂养和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以简单信封法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及多学科会诊,观察组加用FIcare。对比2组间母乳喂养情况、住院情况、生长发育情况、母亲护理满意度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干预1周和2周后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时间较对照组更早(P均<0.05)。观察组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2周后的体重、身长和头围3项指标的数值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母亲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纠正胎龄40周时,观察组的NBNA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多学科会诊结合FIcare能够提高早产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及其母亲护理满意度,使纯母乳喂养时间更早、早产儿住院时间更短,并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和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多学科会诊 家庭参与式护理 纯母乳喂养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四类通气方式管理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 储红梅 +1 位作者 顾永梅 仲爱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四类通气方式管理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海安市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2例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建... 目的探讨综合四类通气方式管理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海安市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2例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建立人工气道,并保证气道通畅,对照组接受常规人工气道管理治疗,研究组接受综合四类通气方式管理。比较两组人工气道建立时间、平均插管次数、人工气道建立一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情况。结果对四类通气方式人工气道建立时间、平均插管次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四类通气方式复苏成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插管术通气、气管-食管联合插管术通气、喉罩盲插通气的人工气道建立一次成功率均为100%;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吸入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围插管期并发症发生率、30 d内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四类通气方式管理应用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可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四类通气方式管理 急重症颅脑损伤 人工气道建立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92a联合miR-33a对膀胱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刘禹 李天航 徐卫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29a联合miR-33a对膀胱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2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分析膀胱癌患者预后... 目的探讨血清miR-29a联合miR-33a对膀胱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2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分析膀胱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miR-92a、miR-33a水平对膀胱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05例膀胱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36.19%(38/105)。预后不良组肿瘤直径>3 cm、T_(2)~T_(4)期、淋巴结转移、低分化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miR-92a、miR-33a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血清miR-92a、miR-33a为膀胱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92a、miR-33a联合预测膀胱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miR-92a、miR-33a水平可用于预测膀胱癌患者预后,且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miR-92a miR-33a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防护策略的制定及实施效果
7
作者 严缘园 崔荣霞 李晓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 探讨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防护策略的制定及实施效果。方法 纳入94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就诊医院为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 目的 探讨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防护策略的制定及实施效果。方法 纳入94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就诊医院为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AUTI防护策略。比较2组的CAUTI发生率、首次排尿量、首次排尿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并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2周和干预1个月后的血清正五聚体蛋白-3(PTX-3)、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AUT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干预2周及1个月后的血清PCT、PTX-3、NLRP3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血清PCT、PTX-3、NLRP3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的血清IgM、IgA、IgG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gM、IgA、IgG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CAUTI防护策略能有效降低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风险,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早日拔管及恢复自主排尿,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感染防护策略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的护理方案在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凤 杨红生 倪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析造口患者应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理论的护理方案对于造口愈合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 目的探析造口患者应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理论的护理方案对于造口愈合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用基于IKAP理论的护理方案。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评估指标包含造口周围皮肤(DET)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1周、2周和4周后,2组的DET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1周、2周和4周后,对照组、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然更低,对比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造口患者应用基于IKAP理论的护理方案具有确切效果,可以改善造口周围皮肤状态,有利于促进造口愈合,减轻疼痛,并可预防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 造口周围皮肤状态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模式在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穆玉冰 钱湘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4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作模式在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6月,根据2017年7月—12月消毒供应中心处理1314件外来医疗器械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新行业标准,将多部门协作模式运用于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外...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作模式在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6月,根据2017年7月—12月消毒供应中心处理1314件外来医疗器械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新行业标准,将多部门协作模式运用于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多部门协作模式后医疗器械的交接缺陷率由实施前的19.94%降低至2.94%,送达时间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及术后器械送洗率由实施前的68.95%、85.08%、40.87%分别上升至89.96%、97.82%、9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多部门协作模式应用于外来医疗器械管理,有效提高了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降低医疗安全隐患,保障了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模式 外来医疗器械 护理管理 消毒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预后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杭孟平 吴婷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2018年来我院就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n=55)和干预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医学治疗,干预组在常规基础医学治疗的基础上,入院确诊...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2018年来我院就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n=55)和干预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医学治疗,干预组在常规基础医学治疗的基础上,入院确诊后立即采取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及水肿程度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脂质代谢指标、水肿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肾功能指标、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及水肿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可以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及营养健康状况,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个体化营养干预 肾功能 脂质代谢 营养状况评价 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CDKN2B基因rs1063192位点基因型分布及其与rs1063192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宇清 王玲 +2 位作者 徐静 李乐超 蔡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4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CDKN2B基因rs1063192位点基因型分布及本病与该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年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98例汉族人群POAG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不同病...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CDKN2B基因rs1063192位点基因型分布及本病与该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年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98例汉族人群POAG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CDKN2B基因rs1063192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另选取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92名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CDKN2B基因rs1063192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分析CDKN2B基因rs1063192位点基因型与汉族人群POAG发病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青光眼家族史情况、合并高血压情况的POAG患者CDKN2B基因rs1063192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P>0.05)。研究组CDKN2B基因rs1063192位点GG、AG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G等位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携带GG基因型汉族人群POAG发病风险是携带AA汉族人群的3.177倍,携带G等位基因汉族人群POAG发病风险是携带A等位基因汉族人群的2.751倍(P<0.05)。结论CDKN2B基因rs1063192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与汉族人群POAG发病有关,可增加汉族人群POAG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N2B基因 基因多态性 汉族人群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唐佳佳 管义祥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重症脓毒症效果及对微循环指标、血浆多糖包被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20年1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依据治疗方...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重症脓毒症效果及对微循环指标、血浆多糖包被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20年1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乌司他丁+CBP,n=78)和对照组(单纯CBP,n=52)。对比分析2组病情改善指标及治疗前后微循环指标、血浆多糖包被水平,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28d病死率以评价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表(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t=7.835,P<0.00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Ⅱ评分(t=8.264,P<0.001)、舌下总血管密度(t=8.101,P<0.001)、舌下灌注血管密度(t=3.905,P<0.001)、血浆透明质酸(t=2.216,P=0.028)、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1(t=6.792,P<0.001)、血浆硫酸类肝素(t=3.457,P=0.001)、血清降钙素原(t=2.994,P=0.003)、血清白细胞介素-6(t=9.003,P<0.001)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7(t=6.414,P<0.001)均降低,观察组舌下灌注血管比例(t=4.739,P<0.001)和舌下流动指数(t=2.467,P=0.015)较高;观察组住院天数及28d病死率均短/低于对照组(t/χ^(2)=2.219,4.670;P=0.028,0.031)。结论在CBP治疗基础上对重症脓毒症患者使用乌司他丁可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缓解机体炎症反应程度、抑制血浆多糖包被降解,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脓毒症 微循环 多糖包被 疾病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接受度、病耻感及负性情绪调查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葛一凡 杨红生 +2 位作者 梅广红 王凤 陈秋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62-66,共5页
目的调查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PC)患者自我接受度、病耻感及负性情绪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选取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结直肠癌PC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接纳问卷(SAQ)、社会影响量表... 目的调查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PC)患者自我接受度、病耻感及负性情绪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选取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结直肠癌PC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接纳问卷(SAQ)、社会影响量表(SI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C患者的自我接受度、病耻感、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21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回收率为94.3%。198例患者SAQ、SIS、SAS与SDS得分依次为(29.03±3.95)、(68.74±12.91)、(49.06±7.11)分与(47.45±7.6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个月内是否发生粪便泄漏、漏味、排气声响是PC患者SAQ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近1个月内是否发生漏味、排气声响,有无自觉形象改变是PC患者SI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医保类型,近1个月内是否发生漏味、排气声响是PC患者SA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配偶状况、近1个月内是否发生排气声响、有无自觉形象改变是PC患者SD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PC患者自我接受度不高,而病耻感和负性情绪较高,患者自我接受度、病耻感、负性情绪与性别、医疗花费、配偶状况、粪便泄漏、排气声响、漏味、自觉形象改变等有关,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自我接受度 病耻感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决策轮及等级评估在ICU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14
作者 钱小丽 周玲华 +1 位作者 王敏 管义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7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究约束决策轮及等级评估在ICU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ICU意识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约束,观察组给予约束... 目的探究约束决策轮及等级评估在ICU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ICU意识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约束,观察组给予约束决策及等级评估进行约束,比较两组身体约束使用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身体约束使用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临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约束决策轮及等级评估用于ICU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可有效降低其身体约束使用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决策轮 等级评估 ICU 意识障碍 身体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修补方式选择 被引量:19
15
作者 戴敏 张德进 +1 位作者 王晓龙 薄祥坤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7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修补方法的选择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8年5月60例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的临床病例资料及手术情况,根据修补方法分"8"字缝合组(5例)、间断缝合组(34例)和连...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修补方法的选择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8年5月60例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的临床病例资料及手术情况,根据修补方法分"8"字缝合组(5例)、间断缝合组(34例)和连续缝合组(21例),对比各组平均穿孔大小(mm)、平均缝合时间(min)、缝合过程中出血量(ml)、轻微并发症(腹胀、发热、腹泻和呕吐)及黑便发生例数.结果"8"字缝合组缝合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后两组,但仅适用于≤5.0 mm穿孔;连续缝合组平均缝合时间14.27 min、缝合过程中出血量12.34 ml明显少于间断缝合组(32.34 min和30.25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在平均穿孔大小、轻微并发症发生例数和黑便例数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5.0 mm穿孔建议采用"8"字缝合法,操作简便,缝合迅速;对于>5.0 mm穿孔应用连续缝合具有高效、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穿孔 腹腔镜 连续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动力学干预应用于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崔益鸿 王德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期194-196,F0003,共4页
目的探究团体动力学干预应用于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团体... 目的探究团体动力学干预应用于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团体动力学干预为指导方案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各项生化指标、创伤后成长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白蛋白、血磷、血钙、血钾、肌酐及尿素氮等生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创伤后成长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干预1个月后WHOQOL-100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 <0.05),且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WHOQOL-100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团体动力学干预应用于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白蛋白、血磷等生化指标水平,对于改善其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动力学干预 中青年 血液透析 创伤后成长评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储红梅 桑盛敏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了解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青年冠心病患者120例,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评估研究对象的健康行为。结果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评分为(126.67±13.72)分。... 目的了解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青年冠心病患者120例,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评估研究对象的健康行为。结果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评分为(126.67±13.7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居住地、文化程度、曾经努力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家人关心督促少5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职业、曾经努力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家人关心督促少是影响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处于一般水平。医护工作者对体力劳动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督促患者摒弃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中青年 健康促进 生活方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敷结合超短波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8
作者 储晓伟 邓海鹏 +1 位作者 焦黛妍 沈蓉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结合超短波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结合超短波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药外敷联合超短波进行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程度、膝关节肿胀程度和膝关节萎缩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第2周、第4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萎缩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第4周低于第2周(P<0.05),治疗后第2周、第4周两组膝关节活动程度大于治疗前,且第4周大于第2周(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VAS评分、膝关节活动程度、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萎缩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第4周观察组VAS评分、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萎缩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2周、第4周观察组膝关节活动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外敷结合超短波可有效促进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超短波治疗 中药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支持及人格特质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梅 崔益鸿 王德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4期69-72,共4页
目的综合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格特质、家庭支持情况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0例,分析患者人格特质、家庭支持与生存质量间的关系。结果... 目的综合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格特质、家庭支持情况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0例,分析患者人格特质、家庭支持与生存质量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与家庭支持量表(PSS-Fa)评分分别为(57.64±9.82)、(40.71±6.27)分,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量表中掩饰性(L)得分为(5.37±1.06)分,神经质(N)得分为(5.92±1.71)分,内外向(E)得分为(7.32±3.02)分,精神质(P)得分为(6.21±2.49)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L与家庭支持及生存质量呈正相关(r>0,P<0.05),而P、N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P<0.05)。多元回归结果显示,E、L与家庭支持及生存质量呈正相关,N、P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L、E与家庭支持呈正相关,P与家庭支持呈负相关(P<0.05)。效应分解显示,N、P与生存质量存在负向效应,L、E与生存质量存在正向效应(P<0.05)。EPQ-RSC对PSS-Fa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PSS-Fa对SF-36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EPQ-RSC对SF-36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家庭支持及人格特质都具有相关性,应通过人格特质分析及家庭支持社会度的提升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家庭支持 人格特质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示安全标志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明霞 张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8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究警示安全标志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室2016年12月—2017年7月急诊留观患者194例,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1例患者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7年4月—7月收治的93例为观察组。对... 目的探究警示安全标志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室2016年12月—2017年7月急诊留观患者194例,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1例患者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7年4月—7月收治的9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误吸预防宣传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警示安全标志的误吸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警示安全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急诊留观患者的误吸发生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示标识 急诊 留观 误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