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23·7”特大洪水的永定河系数字孪生流域防洪模型构建
1
作者
马强
王浩雯
+3 位作者
张珂健
杨邦
张晓祥
刘昌军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2,92,共9页
针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永定河系极端暴雨频发、自然水循环异变导致的防洪能力协同性不足问题,基于“23·7”永定河系特大洪水案例,采用融合考虑产汇流机制及水利工程分布特点的水文水动力防洪模型构建策略,开展了数字孪...
针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永定河系极端暴雨频发、自然水循环异变导致的防洪能力协同性不足问题,基于“23·7”永定河系特大洪水案例,采用融合考虑产汇流机制及水利工程分布特点的水文水动力防洪模型构建策略,开展了数字孪生流域框架下兼顾计算效率与精度的普适性防洪模型建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系防洪模型可以准确反映洪水过程中不同区域产汇流机制时空变化特征;模型计算效率及精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全河系24 d逐小时模拟总耗时5 min,官厅山峡区间洪峰模拟误差在6%以内;泛区水动力模拟最大淹没面积与遥感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流域防洪
水文水动力模拟
产汇流机理
“23·7”永定河系特大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强
王莹
+4 位作者
魏琳
史朝旭
王浩雯
张晓祥
刘昌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6-737,共12页
为加深对极端暴雨条件下流域洪水形成机理的理解与认识,以“23·7”海河流域大清河特大洪水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采用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拟方法,分别构建覆盖大清河南、北两支的分布式水文模...
为加深对极端暴雨条件下流域洪水形成机理的理解与认识,以“23·7”海河流域大清河特大洪水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采用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拟方法,分别构建覆盖大清河南、北两支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展分组并行模拟。结果表明:14个站点模拟洪峰误差平均值小于5%,纳什效率系数平均值为0.7,模拟结果较好。“23·7”特大洪水大清河北支平均径流系数为0.55,远高于南支流域(0.27),致灾洪量主要来自北支。北支流域在洪水过程中呈现超渗、蓄满混合产流模式,当该区域累计雨量超过107 mm时,流域出现蓄满地表产流,当小时雨量超过15.3 mm/h时,则可能出现超渗地表产流;对比大清河系南支,北支流域缺少大型控制性水利工程也是导致本次大清河特大洪水灾害发生的另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
分布式模型
产流模式
时空变源
"23·7"特大洪水
大清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23·7”特大洪水的永定河系数字孪生流域防洪模型构建
1
作者
马强
王浩雯
张珂健
杨邦
张晓祥
刘昌军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研究
院防洪抗旱减灾
研究
中心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江苏省流域地理空间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河海大学
地理
与遥感学院
出处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2,9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006702)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SKR-2022034)。
文摘
针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永定河系极端暴雨频发、自然水循环异变导致的防洪能力协同性不足问题,基于“23·7”永定河系特大洪水案例,采用融合考虑产汇流机制及水利工程分布特点的水文水动力防洪模型构建策略,开展了数字孪生流域框架下兼顾计算效率与精度的普适性防洪模型建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系防洪模型可以准确反映洪水过程中不同区域产汇流机制时空变化特征;模型计算效率及精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全河系24 d逐小时模拟总耗时5 min,官厅山峡区间洪峰模拟误差在6%以内;泛区水动力模拟最大淹没面积与遥感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流域防洪
水文水动力模拟
产汇流机理
“23·7”永定河系特大洪水
Keywords
digital twin
basin flood control
hydrological and hydrodynamic simulation
mechanism of runoff generation and confluence
“23·7”catastrophic flood in the Yongding River System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马强
王莹
魏琳
史朝旭
王浩雯
张晓祥
刘昌军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研究
院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江苏省流域地理空间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河海大学
地理
与遥感学院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6-737,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3YFC3006702)
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SKR-2022034)。
文摘
为加深对极端暴雨条件下流域洪水形成机理的理解与认识,以“23·7”海河流域大清河特大洪水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采用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拟方法,分别构建覆盖大清河南、北两支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展分组并行模拟。结果表明:14个站点模拟洪峰误差平均值小于5%,纳什效率系数平均值为0.7,模拟结果较好。“23·7”特大洪水大清河北支平均径流系数为0.55,远高于南支流域(0.27),致灾洪量主要来自北支。北支流域在洪水过程中呈现超渗、蓄满混合产流模式,当该区域累计雨量超过107 mm时,流域出现蓄满地表产流,当小时雨量超过15.3 mm/h时,则可能出现超渗地表产流;对比大清河系南支,北支流域缺少大型控制性水利工程也是导致本次大清河特大洪水灾害发生的另一主要原因。
关键词
暴雨洪水
分布式模型
产流模式
时空变源
"23·7"特大洪水
大清河
Keywords
rainstorm flood
distributed model
runoff generation mechanism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the"23.7"catastrophic flood
Daqinghe River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23·7”特大洪水的永定河系数字孪生流域防洪模型构建
马强
王浩雯
张珂健
杨邦
张晓祥
刘昌军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洪水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马强
王莹
魏琳
史朝旭
王浩雯
张晓祥
刘昌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