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洪泽湖河蚬资源科学管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蒋高中 陈林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共2页
一、洪泽湖河蚬产业管理现状 河蚬又称黄蚬、金蚶、扁螺等,是双壳类软体动物,属于瓣鳃纲、真瓣鳃目、异齿亚目、蚬科、蚬属,是洪泽湖重要的水生生物资源之一。
关键词 水生生物资源 洪泽湖 科学管理 河蚬 产业管理 软体动物 真瓣鳃目 双壳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江苏湖泊鳙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李大命 刘燕山 +4 位作者 唐晟凯 张增 王超群 穆欢 王华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掌握江苏湖泊鳙群体的遗传资源状况,利用COⅠ基因序列研究了6个湖泊(太湖、滆湖、长荡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在分析的630 bp COⅠ基因片段中,碱基A+T含量(55.3%)高于C+G含量(44.7%)。22... 为掌握江苏湖泊鳙群体的遗传资源状况,利用COⅠ基因序列研究了6个湖泊(太湖、滆湖、长荡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在分析的630 bp COⅠ基因片段中,碱基A+T含量(55.3%)高于C+G含量(44.7%)。223条COⅠ序列检测出14个变异位点,定义9个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494~0.665,核苷酸多样性为0.0009~0.0019,总体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576和0.0012,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特点,表明6个湖泊鳙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99.39%),总遗传分化指数为0.0061,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0228~0.0445,遗传距离为0.0012~0.0027,表明群体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和网络结构图显示,单倍型在6个群体中混杂分布,未形成特定的湖泊分支。中性检验和歧点分布分析表明,整个鳙群体经历过显著的种群扩张。结果表明,江苏湖泊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结构趋于同质化,需要采取措施提高鳙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Ⅰ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增殖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渔政:三方联手,守护大美湖泊
3
作者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0期88-88,共1页
近日,江苏省洪泽湖渔政监督支队渔政二大队(下称“洪泽湖渔政二大队”)聚焦湖泊渔业资源保护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联合盱眙县官滩镇人民政府和盱眙县公安局官滩派出所,扎实开展“三无”船舶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 近日,江苏省洪泽湖渔政监督支队渔政二大队(下称“洪泽湖渔政二大队”)聚焦湖泊渔业资源保护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联合盱眙县官滩镇人民政府和盱眙县公安局官滩派出所,扎实开展“三无”船舶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协商共治,打非治违“强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保护 渔政 生命财产安全 洪泽湖 盱眙县 非法捕捞 阶段性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Cytb和COⅠ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大命 李康 +6 位作者 张彤晴 唐晟凯 刘燕山 刘小维 穆欢 黄越峰 潘建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31,共7页
为揭示我国洪泽湖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遗传多样性现状,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大银鱼种质资源,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基因(COⅠ)序列,分析了洪泽湖40尾大银鱼的遗传多样性。通过PCR扩增与序列... 为揭示我国洪泽湖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遗传多样性现状,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大银鱼种质资源,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基因(COⅠ)序列,分析了洪泽湖40尾大银鱼的遗传多样性。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分别获得了长度为1141 bp和630 bp的Cytb和COⅠ基因序列。40条Cytb基因序列碱基A、T、G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7%、29.3%、16.7%和32.3%,检出6个变异位点,定义7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75和0.00129,碱基平均差异数为1.469。40条COⅠ基因序列碱基A、T、G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6%、26.0%、19.2%和33.2%,检出5个变异位点,定义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00和0.00207,平均碱基差异数是1.303。Cytb及COⅠ基因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且NJ系统进化树聚为一支,说明大银鱼单倍型没有出现遗传分化。Fu’s F_s中性检验结果和碱基歧点分布图均表明,洪泽湖大银鱼近期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细胞色素B基因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大银鱼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2种表型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大命 张彤晴 +5 位作者 唐晟凯 钟立强 黄越峰 穆欢 刘燕山 刘小维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117,共7页
采用形态学分析(壳长、壳宽和壳高)和分子标记技术(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COI)对洪泽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黄色和黑色2个群体的形态和遗传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形态参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个群体的形态特征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经PC... 采用形态学分析(壳长、壳宽和壳高)和分子标记技术(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COI)对洪泽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黄色和黑色2个群体的形态和遗传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形态参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个群体的形态特征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经PCR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614 bp COI基因序列,2个群体的COI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高度一致,均表现出A+T的含量(64.8%)明显高于G+C的含量(35.2%)。28个黑色个体发现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94和0.04274;30个黄色个体发现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607和0.02825。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2-0.091之间,其NJ和MP系统发生树表明,COI基因单倍型聚为2个明显分支。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F_(st)=0.21736(P<0.01),21.74%的变异来自群体间,78.26%的变异来自群体内,2个群体之间有显著的遗传分化。研究表明,应将洪泽湖河蚬黑色和黄色群体分别作为独立单元进行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细胞色素氧化酶I 遗传多样性 分子方差分析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河蚬网围增殖法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燕山 张彤晴 +5 位作者 唐晟凯 李大命 刘小维 王莲莲 穆欢 黄越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4,共6页
为了提高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资源量,增加经济效益,2014年12月以鲢、鳙为混养对象,在洪泽湖用网围增殖法进行了河蚬的增殖实验,于2015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16年2月(冬)对网围区和自然水域的河蚬的生长以及水体的总氮... 为了提高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资源量,增加经济效益,2014年12月以鲢、鳙为混养对象,在洪泽湖用网围增殖法进行了河蚬的增殖实验,于2015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16年2月(冬)对网围区和自然水域的河蚬的生长以及水体的总氮、总磷进行了比较分析,估算了增殖区鲢、鳙、蚬的经济效益,从而对河蚬网围增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监测期间除春季,网围增殖区河蚬的生物量、密度、形态指标和重量均显著大于自然水域,增殖区水体的总磷值(0.017~0.067 mg/L)小于自然水域(0.056~0.109 mg/L),网围增殖区每公顷的经济效益达34 597元。分析表明,该网围增殖法既能保护水体环境质量,又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湖泊网围增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网围法 增殖 生长 总氮和总磷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河蚬种群生长方程估算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燕山 张彤晴 +4 位作者 唐晟凯 李大命 刘小维 穆欢 黄越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89,共8页
2015年4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6年2月(冬季),对洪泽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进行了采样调查,共设置30个样点,从各采样点分别随机选取30个河蚬,记录不同壳长、壳宽、壳高和体重的河蚬数量,计算其年龄组成和分布频率,... 2015年4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6年2月(冬季),对洪泽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进行了采样调查,共设置30个样点,从各采样点分别随机选取30个河蚬,记录不同壳长、壳宽、壳高和体重的河蚬数量,计算其年龄组成和分布频率,并统计不同壳长组的年龄分布情况,以期为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形态指标和体重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壳长、壳宽、壳高、体重和年龄范围分别为1.47~40.82 mm、3.93~27.81 mm、8.46~37.40 mm、0.43~20.56 g和1~5龄,壳长、壳宽、壳高、体重和年龄的优势组分别为15~35 mm(92.6%)、12~20 mm(83.2%)、15~31 mm(88.8%)、2~10 g(79.6%)和2~3龄(76.50%);其相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壳长-体重关系式为W=1.5×10^(-3)L^(2.5795)(R^2=0.900),Von Bertalanffy壳长和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_t=39.42×[1-e^(-0.33(t+0.6))]和W_t=22.574×[1-e^(-0.33(t+0.6))]~3;拐点年龄为2.73龄,对应的体重和壳长分别为6.69 g和26.28 mm。分析表明,洪泽湖有适宜河蚬生长的环境条件,且秋季为最佳捕捞季节;年龄与壳长和体重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河蚬的壳长和体重来估测其年龄;其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1~2龄为快速生长期,2~3龄为稳定期,3~5龄为衰老期。建议将拐点年龄所对应的壳长26.28 mm作为洪泽湖河蚬开捕壳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形态学参数 生长方程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范》发布
8
作者 《科学养鱼》 2024年第7期86-86,共1页
日前,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江苏省地方标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范》(DB 32/T 4800-2024)。该标准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起草。该标准于2024年6月16日起实施。
关键词 江苏省农业 渔业管理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市场监督管理局 建设与管理 洪泽湖 发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蟹博士”:送科技下乡 助力“水上春耕”
9
作者 《科学养鱼》 2025年第4期89-89,共1页
日前,由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泗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泗洪县渔业协会、江苏泗洪大闸蟹科技小院等单位水产技术专家和科技人员组成的洪泽湖“蟹博士”志愿服务队,来到泗洪县临淮镇、半城镇等主要河蟹养殖区,开展送科技下... 日前,由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泗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泗洪县渔业协会、江苏泗洪大闸蟹科技小院等单位水产技术专家和科技人员组成的洪泽湖“蟹博士”志愿服务队,来到泗洪县临淮镇、半城镇等主要河蟹养殖区,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助力洪泽湖“水上春耕”。水产技术专家们为养殖户集中讲解早春河蟹养殖技术要点,着重讲解如何挑选优质扣蟹、早期肥水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蟹博士 洪泽湖 早春养殖 送科技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网围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研究
10
作者 常国亮 潘正军 +4 位作者 吴楠 穆欢 李亚成 黄越峰 董继友 《科学养鱼》 2018年第2期33-34,共2页
2016―2017年,我们在洪泽县高良涧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网围河蟹养殖基地开展了河蟹网围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实验,实现了河蟹64.8千克/亩,平均规格雌蟹120.1克、雄蟹164.5克,南美白对虾24.4千克/亩,与传统网围养殖河蟹相比增加效益600元... 2016―2017年,我们在洪泽县高良涧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网围河蟹养殖基地开展了河蟹网围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实验,实现了河蟹64.8千克/亩,平均规格雌蟹120.1克、雄蟹164.5克,南美白对虾24.4千克/亩,与传统网围养殖河蟹相比增加效益600元/亩以上。现将技术总结如下。一、养殖前期准备1.网围条件在洪泽县高良涧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网围河蟹养殖基地,选择围网河蟹养殖区2个,面积均为35亩,共70亩。网围养殖区水质良好、水深1.5米(最低水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网围养殖 养殖技术 河蟹 套养 养殖基地 水产养殖 前期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网围套养罗氏沼虾养殖技术研究
11
作者 常国亮 吴法龙 +4 位作者 穆欢 李亚成 黄越峰 赵长华 董继友 《当代水产》 2018年第7期90-91,共2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又名大闸蟹(以下简称河蟹),是我国一种非常重要的养殖蟹类,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养殖范围不断扩大,江苏、湖北、河南、山东、安徽、辽宁、新疆等诸多省份均有养殖...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又名大闸蟹(以下简称河蟹),是我国一种非常重要的养殖蟹类,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养殖范围不断扩大,江苏、湖北、河南、山东、安徽、辽宁、新疆等诸多省份均有养殖,2016年产量已达81.21万t,年产值已近500亿元,其中仅江苏省产量即达35.4万t(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7年),约占全国产量的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技术 罗氏沼虾 河蟹 套养 网围 中华绒螯蟹 营养丰富 年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蚬竹筏吊养技术要点
12
作者 吴丛迪 张建琦 +3 位作者 白志毅 徐灿 陈林 汪桂玲 《科学养鱼》 2019年第2期34-35,共2页
河蚬又称黄蚬、金蚬、扁螺、沙蜊等,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湖泊、江河中,天然资源丰富。它们穴居于水底泥土,以浮游生物为食料,生长快,繁殖能力强。是一种重要的小型淡水经济贝类,在我国的大、中、小湖泊内均有广泛的分布。除了天然的资源外... 河蚬又称黄蚬、金蚬、扁螺、沙蜊等,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湖泊、江河中,天然资源丰富。它们穴居于水底泥土,以浮游生物为食料,生长快,繁殖能力强。是一种重要的小型淡水经济贝类,在我国的大、中、小湖泊内均有广泛的分布。除了天然的资源外,河蚬也适宜进行人工养殖。河蚬的养殖既适用于湖泊大、中型水面放流增殖,也适用于小型水面或者池塘投饲、投肥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