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元堤段洪泽湖大堤风险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晓忠 彭雪辉 +2 位作者 张友明 杨德玮 盛金保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3-147,共5页
以洪泽湖大堤为例,提出了以单元堤段为基本单元的堤防工程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方法,并将此风险评估成果应用于正在进行的洪泽湖大堤加固工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 堤防工程 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 单元堤段 洪泽湖大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中低水位下泄流能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薛联青 成诚 +2 位作者 汪露 张敏 张开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38,共7页
为研究淮河中下游发生中小洪水时洪泽湖的泄流能力,建立淮河蚌埠至洪泽湖出湖口三河闸段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模拟分析了重点河段切滩对洪泽湖中低水位下泄流能力的影响及切滩前后的流域行洪过程。结果表明:在5年一遇洪水过程下,洪峰... 为研究淮河中下游发生中小洪水时洪泽湖的泄流能力,建立淮河蚌埠至洪泽湖出湖口三河闸段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模拟分析了重点河段切滩对洪泽湖中低水位下泄流能力的影响及切滩前后的流域行洪过程。结果表明:在5年一遇洪水过程下,洪峰时刻淮河干流蚌埠、临淮关、香庙、浮山和洪山头等水文站水位较切滩前分别下降0.02 m、0.07 m、0.21 m、0.55 m和0.70 m,漫滩时间分别减少1 d、4 d、9 d、9 d和17 d;洪泽湖三河闸站水位最高值为13.33 m,相比切滩之前升高0.07 m,湖泊对应的下泄流量为8300 m^(3)/s,较切滩前增大800 m^(3)/s,泄流能力提高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洪模拟 泄流能力 切滩工程 漫滩时间 水动力模型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大堤不同植物群落的护堤防蚀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施钦 芦治国 +3 位作者 徐铭 张锐 华建峰 陈昌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研究洪泽湖大堤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稳定性、水土保持功能及抗冲能力,为洪泽湖大堤植物的选择及功能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称重法、重铬酸钾外加热氧化法、环刀法、湿筛法、索波列夫抗冲仪和静水崩解法测定洪泽湖大堤杨树... [目的]研究洪泽湖大堤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稳定性、水土保持功能及抗冲能力,为洪泽湖大堤植物的选择及功能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称重法、重铬酸钾外加热氧化法、环刀法、湿筛法、索波列夫抗冲仪和静水崩解法测定洪泽湖大堤杨树、杨树与水杉混交林、水杉、朴树和狗牙根等不同植物群落的根系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容重、水稳定性团聚体、抗冲性和水稳性指数。[结果]在所有的植物群落中,杨树的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和郁闭度均最高。随着土层深度(0—45 cm)的增加,5种植物群落的根系生物量逐渐降低,而且朴树根系生物量在各土层中均高于其他植物群落,其次为杨树和狗牙根(除第3土层外)。大多数情况下,杨树和朴树群落可以有效提高大堤3个土层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此外,0—15 cm和15—30 cm土层中,杨树群落的<0.25 mm团聚体含量,以及朴树群落的>0.25 mm团聚体含量高于其他植物群落。不同植物群落对地表土壤的护堤防蚀效应明显不同。狗牙根和杨树群落的土壤抗冲性和水稳性指数最高,其次为杨树×水杉和朴树群落,水杉群落显著低于其他群落。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群落的护堤防蚀效应(土壤抗冲与水稳性指数)与根系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容重、总孔隙度显著正相关。[结论]杨树、朴树和狗牙根群落土壤稳定性较高,护堤防蚀能力突出,针对目前以杨树为主的防护林,可进行合理的林相改造、加强群落配置,从而提升洪泽湖大堤防护林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大堤 植被 护堤防蚀 土壤 抗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沿海平原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物配置利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帆 岳亮 +1 位作者 刘红升 张祯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7年第5期22-24,共3页
江苏沿海平原区生产建设项目增加,对区域水土流失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区域土壤、降雨、植被类型等自然概况分析,选择适宜于项目区自然条件,易活易长易管理的植物种类,并采取有效的造林种植、抚育管理措施,积极利用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美化... 江苏沿海平原区生产建设项目增加,对区域水土流失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区域土壤、降雨、植被类型等自然概况分析,选择适宜于项目区自然条件,易活易长易管理的植物种类,并采取有效的造林种植、抚育管理措施,积极利用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美化自然生态环境,使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植物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过水性湖泊——洪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评价 被引量:69
5
作者 吴天浩 刘劲松 +6 位作者 邓建明 戴小琳 唐荣桂 彭凯 邹伟 蔡永久 龚志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0-448,共9页
大型过水性湖泊——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湖泊,在气候调节、防洪抗旱、旅游休闲、水资源和水产品供应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体健康状态,于2015年8月-2016年7月,对洪泽湖浮游植物进行了逐... 大型过水性湖泊——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湖泊,在气候调节、防洪抗旱、旅游休闲、水资源和水产品供应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体健康状态,于2015年8月-2016年7月,对洪泽湖浮游植物进行了逐月野外采样.共鉴定浮游植物147种,隶属于8门,其中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物种最多.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全湖年平均值为5.35×10~7±4.67×10~7cells/L,生物量平均值为14.24±8.52 mg/L.洪泽湖浮游植物分布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空间格局上,北部成子湖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最高,绿藻门为优势门类;西部溧河洼湖区丰度次高,蓝藻门为优势门类;湖心区及南部丰度较低,大部分点位蓝藻门或绿藻门为优势门类.季节动态上,夏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高,蓝藻门是主要的优势门类;冬季细胞丰度较低,硅藻门是主要的优势门类.与1980s的调查相比,近年来浮游植物种(属)数有所下降,丰富度、均匀度等也低于早期调查结果.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质生物评价的结果显示,洪泽湖总体上处于β-中污带,与周边水体相比,洪泽湖富营养化水平低于骆马湖,但高于淮河、高邮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8年洪泽湖水质时空变化与原因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颖 张祯 +6 位作者 程建华 邹亮华 张庆吉 张敏 龚志军 谢世友 蔡永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5-726,共12页
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为评估水环境长期变化,于2012-2018年开展逐月水质监测.结合水文气象与淮河水质水量数据,分析洪泽湖水质长期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2012-2018年,洪泽湖总氮、总磷多年平均浓度为1... 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为评估水环境长期变化,于2012-2018年开展逐月水质监测.结合水文气象与淮河水质水量数据,分析洪泽湖水质长期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2012-2018年,洪泽湖总氮、总磷多年平均浓度为1.74和0.081 mg/L,分别为Ⅴ类水和Ⅳ类水,透明度均值为0.48 m,下降趋势不显著,而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多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13和0.008 mg/L,呈显著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过水区总氮、总磷浓度显著高于成子湖、溧河洼;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浓度则相对较低,透明度则是成子湖较高,溧河洼和过水区相近.3个湖区的叶绿素a浓度下降明显,但过水区的高锰酸盐指数呈上升趋势.洪泽湖与淮河水质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洪泽湖总氮、总磷浓度与淮河水质呈强相关性,特别是过水区各个水质指标与淮河水质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成子湖、溧河洼水质与淮河水质相关性较弱.广义可加模型(GAM)显示,过水区的总氮、总磷浓度等参数与淮河营养盐、高锰酸盐指数及悬浮物浓度变化的关系显著,成子湖和溧河洼的水质指标影响因素差异较大,成子湖、过水区的叶绿素a浓度与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较强,而溧河洼的叶绿素a浓度与降水、透明度关系显著.相关性和GAM模型表明淮河对于洪泽湖,尤其是对过水区的水质影响极为明显,是洪泽湖维持较高营养水平和水质空间分异的重要原因.尽管不同湖区叶绿素a浓度下降趋势表明洪泽湖营养状态有所降低,但其氮、磷浓度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存在富营养化风险.应持续关注淮河入湖水质变化,削减污染物输入,压缩湖泊围网、圈圩养殖规模,通过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域空间管控保障洪泽湖水环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淮河流域 富营养化 趋势分析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流域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昌仁 张敏 +1 位作者 徐铭 汪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了对洪泽湖流域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构建了洪泽湖流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计算了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出流域的综合风险值,分析了影响流域生态健康风险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 为了对洪泽湖流域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构建了洪泽湖流域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计算了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出流域的综合风险值,分析了影响流域生态健康风险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结果表明:现状年洪泽湖流域的综合生态风险值为0.7649,生态风险评估等级为四级,处于较低水平,整体而言呈现生态良好的状态;生物多样性、干旱灾害指数和湖泊面积萎缩指数对湖泊的风险贡献最高,对洪泽湖流域更易造成风险,因此推动洪泽湖湿地保育工作、加强流域干旱灾害风险防范以及湖泊面积变化监控可为洪泽湖的生态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洪泽湖流域 流域生态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风生流对风场和水位变化响应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彭兆亮 汪院生 +7 位作者 胡维平 陈昌仁 张怡辉 崔健 万骏 吴晓兵 许诺 徐佳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5-1939,共15页
深入认识大型湖泊在不同风速、风向和水位下三维风生流结构特征对于湖泊污染控制、生态恢复及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构建笛卡尔坐标系下洪泽湖三维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利用2次全湖30个点位流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精度.基于1... 深入认识大型湖泊在不同风速、风向和水位下三维风生流结构特征对于湖泊污染控制、生态恢复及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构建笛卡尔坐标系下洪泽湖三维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利用2次全湖30个点位流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精度.基于1975-2020年长系列风场观测数据,确定了洪泽湖典型风速风向.在此基础上,模拟了16种不同风向,13种不同风速和20种不同水位工况条件下洪泽湖三维风生流结构.结果表明:水动力模型可以较好地刻画洪泽湖三维湖流变化特征.洪泽湖风生流结构随风向变化呈现出较大空间差异.风生流流速随着风速的升高呈加速上升趋势,其中表层水体流速上升幅度远高于其他水层.在2.4 m/s东风驱动下,溧河洼、成子湖和南部湖区垂向平均流速随着水位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个湖区分别在12.7、12.4和12.2 m水位下流速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风生流 数值模拟 风场 水位 三维风生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洪泽湖与巢湖河流出入湖水体追踪计算 被引量:4
9
作者 彭兆亮 陈昌仁 +4 位作者 万骏 吴晓兵 张怡辉 胡维平 崔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5-1287,共13页
利用耦合北斗和GPS双定位系统的拉格朗日随体法水质点追踪仪,在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开展了总数为18次的洪泽湖和巢湖主要河流河水入湖后表层、中层和底层水体运移同步追踪观测,研究了两个湖泊河水入湖后的运移轨迹和速度特征。结... 利用耦合北斗和GPS双定位系统的拉格朗日随体法水质点追踪仪,在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开展了总数为18次的洪泽湖和巢湖主要河流河水入湖后表层、中层和底层水体运移同步追踪观测,研究了两个湖泊河水入湖后的运移轨迹和速度特征。结果表明:淮河主河道河水入洪泽湖后流向南北两侧;徐洪河河口处水体表层流速在洪泽湖5条河道出入湖口处为最大;巢湖双桥河河口处水体流速受巢湖闸运行影响强烈,各层流速在7条入湖河流中最大。洪泽湖、巢湖入湖水体流速由表层至底层逐渐降低,洪泽湖各层水体流速大于巢湖。洪泽湖河口处表层水体8次测量平均流速为6.11cm/s;巢湖为5.51cm/s;二者中层流速分别为5.32和3.85cm/s;底层则分别为4.96和3.67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 质点追踪 洪泽湖 巢湖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湖区转产上岸承载力分析
10
作者 陈昌仁 史安娜 +3 位作者 张敏 刘永进 夏文灏 汪露 《水利经济》 2021年第2期30-34,96,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泽湖地区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区渔民转产上岸成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经济、资源和环境3个维度建立TOPSIS模型,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泽湖地区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区渔民转产上岸成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经济、资源和环境3个维度建立TOPSIS模型,分析了湖区6个县(区)的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及综合承载力,为洪泽湖地区渔民转产上岸的安置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转产上岸 承载力 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宗志华 陆美凝 李帆 《水利经济》 2016年第4期69-72,76,共4页
在参考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模型以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淮安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淮安市国家... 在参考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模型以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淮安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淮安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综合隶属度值为0.362,评语值为较好,但景区管理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 水利风景区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旅游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修补材料在三河闸维修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从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81-82,90,共3页
介绍了5种新型修补材料在三河闸工程中的应用。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碳纤维布,提高了其抗剪、抗弯性能;Ha Flex LV材料,与水接触时浆液膨胀,在接缝或裂缝中形成柔弹性的填充物,较好地解决了混凝土伸缩缝渗水的问题;优止水高效防水剂(U-Seal)... 介绍了5种新型修补材料在三河闸工程中的应用。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碳纤维布,提高了其抗剪、抗弯性能;Ha Flex LV材料,与水接触时浆液膨胀,在接缝或裂缝中形成柔弹性的填充物,较好地解决了混凝土伸缩缝渗水的问题;优止水高效防水剂(U-Seal)和SP优水装饰涂料涂装在混凝土表面,其生存物渗入混凝土的微孔和缝隙中,堵塞过水通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附着力强的碱基保护层,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碳化;优龙防腐涂料直接在水下涂装,与水、锈在金属面发生瞬间化合作用,钝化金属表面,产生极其优异的防水、抗渗透功能,能够经济、可靠地为水下金属结构提供长效防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材料 加固工程 维修 三河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感潮段闸站工程摩阻型拦船设施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钱福军 周和平 夏卫中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320,共8页
为解决传统直线型拦船设施拦截能力弱,在遭受船舶撞击后易损坏、维修难,并且在水位变幅较大时,拦河钢绳的张紧度不好控制这一工程实际问题,以江苏泰州引江河高港闸站工程为例,对感潮段闸站工程摩阻型拦船设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 为解决传统直线型拦船设施拦截能力弱,在遭受船舶撞击后易损坏、维修难,并且在水位变幅较大时,拦河钢绳的张紧度不好控制这一工程实际问题,以江苏泰州引江河高港闸站工程为例,对感潮段闸站工程摩阻型拦船设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力学计算,介绍了保持拦船设施适应水位变化的张拉系统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船舶撞击钢丝绳为平面直线运动及撞击点在钢绳中点的数学模型而设计的带张拉功能的摩阻型拦船设施是可行的.该设施能保证船舶撞击钢丝绳的情况下,对船舶实施渐进加力拦截,确保船舶与钢丝绳撞击后均无损伤,方便船舶自救及拦截设施功能恢复;吊锤式恒张力张拉系统能使拦船设施适应感潮河段水位变化,使钢丝绳始终处于良好的张紧待机状态.这对于保证感潮河段闸站工程口门过往船舶及闸站工程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船设施 摩阻机 水流力 拦截能力 恒张力 张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水闸变形实时风险率量化模型
14
作者 陆美凝 罗翔 +2 位作者 马福恒 娄本星 俞扬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9,共9页
变形监测数据实时反映了水闸结构性态及所受荷载的特性,若能根据水闸变形监测资料确定其失效风险概率,将得到更可靠的结果。将原位监测资料融入水闸失效概率分析中,提出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水闸变形实时风险率量化模型,在考虑水闸各部... 变形监测数据实时反映了水闸结构性态及所受荷载的特性,若能根据水闸变形监测资料确定其失效风险概率,将得到更可靠的结果。将原位监测资料融入水闸失效概率分析中,提出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水闸变形实时风险率量化模型,在考虑水闸各部位监测效应量差异性与关联性的基础上,将单测点变形风险率提升为多测点变形风险率,进而实现水闸整体变形风险率的实时量化分析。实例分析表明,模型实现了水闸变形实测效应量与风险率的动态转化,对水闸变形实时风险率进行了整体分析;所得结果符合水闸整体变形风险率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客观事实,可有效解读工程监测信息和直观反映工程运行性状,可为水闸工程的运行管理和安全监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COPULA函数 变形风险 风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嵌套网格模型及其在三河闸大修工况泄流流态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章羽 马晓忠 +3 位作者 王玲玲 张友明 成高峰 胡孜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3-658,共6页
针对三河闸启闭系统更新及土建附属工程实施时63扇闸门半侧开启泄流、半侧关闭更换启闭机的方案,构建三河闸枢纽泄流数学模型,采用结构网格疏密嵌套及2D-3D同步嵌套方法对计算区域进行离散。计算结果表明:(a)大修方案将使枢纽上下游产... 针对三河闸启闭系统更新及土建附属工程实施时63扇闸门半侧开启泄流、半侧关闭更换启闭机的方案,构建三河闸枢纽泄流数学模型,采用结构网格疏密嵌套及2D-3D同步嵌套方法对计算区域进行离散。计算结果表明:(a)大修方案将使枢纽上下游产生大范围的回流区,局部单宽流量增大;(b)枢纽上游快活岭对过闸水流流态有重要影响;(c)与闸门全开工况相比,半开工况入闸水流存在明显偏流,北侧泄流时平均入流偏角最大,达到27.35°。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改善入闸水流流态的建议,为三河闸大修时水闸的调度、运行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河闸 半侧开启泄流 复杂嵌套网格 偏流 泄流流态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国平 叶燕华 +1 位作者 陈莉 刘霞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3,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应力-应变全曲线等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并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各强度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棱柱体抗压... 为进一步了解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应力-应变全曲线等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并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各强度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棱柱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以及抗折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式.结果表明:试验方法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较大影响;自密实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全曲线 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资源协调配置问题中双层规划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国浩 陆美凝 宗志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6,共5页
为解决水资源配置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层次性问题,开发出具有层次关系的双层优化模型,其中以经济效益为上层目标,配水量为下层目标。将所开发的双层优化模型应用于北京市大兴区的水资源配置系统,并运用模糊满意度算法和Lingo软件对模型... 为解决水资源配置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层次性问题,开发出具有层次关系的双层优化模型,其中以经济效益为上层目标,配水量为下层目标。将所开发的双层优化模型应用于北京市大兴区的水资源配置系统,并运用模糊满意度算法和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双层优化结果表明,2016、2021、2026年该地区水资源配置系统的经济效益分别达到5.28×10~8、7.42×10~8、8.42×10~8元,配水总量分别达到21 923×10~4、24 768×10~4、26 817×10~4 m^3,相应的COD排放量分别为4 199.2、4 700.3、4 649.1t;其次,82%的水量来源于地表水和南水北调水源。对比双层优化结果与两个单目标优化结果,可为决策者提供不同情景下的优化方案,并为决策者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不确定性 层次性 双层优化模型 决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家坝30°斜式轴流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润根 马晓忠 詹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针对黄家坝30°斜式轴流泵装置,设计和制作模型泵装置,测得5个叶片角度下模型泵装置的动力特性、3个叶片角度下的空化性能和叶片角-4°下的飞逸特性,并按照相似理论,换算得到黄家坝原型泵装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轴流泵装置... 针对黄家坝30°斜式轴流泵装置,设计和制作模型泵装置,测得5个叶片角度下模型泵装置的动力特性、3个叶片角度下的空化性能和叶片角-4°下的飞逸特性,并按照相似理论,换算得到黄家坝原型泵装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轴流泵装置具有较高的装置效率,在叶片角-4°时的最高效率可达83%,较大范围运行工况下的空化性能优良,事故飞逸转速安全,适用于低扬程大型泵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轴泵站 泵装置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河闸水电站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进东 杨登俊 周永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1,共3页
在许多大中型水闸附属设施中均建有小水电站,由于不是水闸主体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各方面技术条件考虑不足,机组运行工况和安装精度较差,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水电站存在较多的问题。就三河闸水电站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水电站改造的... 在许多大中型水闸附属设施中均建有小水电站,由于不是水闸主体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各方面技术条件考虑不足,机组运行工况和安装精度较差,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水电站存在较多的问题。就三河闸水电站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水电站改造的必要性和技术方面的可行性,以及改造后的工程效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河闸水电站 改造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开敞式泵装置模型试验与内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晓忠 陈松山 睢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6-119,共4页
针对新型开敞式轴流泵装置,设计和制作模型泵装置,测得5个叶片角度下模型泵装置的动力特性、3个叶片角度下的汽蚀特性和叶片角-2°下的飞逸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形式轴流泵装置在装置扬程1.86~3.8m具有较高的装置效率,在叶片角-4&#... 针对新型开敞式轴流泵装置,设计和制作模型泵装置,测得5个叶片角度下模型泵装置的动力特性、3个叶片角度下的汽蚀特性和叶片角-2°下的飞逸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形式轴流泵装置在装置扬程1.86~3.8m具有较高的装置效率,在叶片角-4°时的最高效率可达74.4%,较大范围运行工况下的汽蚀性能优良,单位飞逸转速298.7r/min,事故飞逸安全。利用三维湍流数值模拟得到了叶片角度0°整体泵装置外特性和内部流动特征,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两者较吻合,偏离设计工况有一定偏差,但效率偏差均小于1.6%;钟形进水流道流态较好,但出水流道存在两个漩涡流,流态相对较差。研究结果对大型排涝泵站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装置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