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PFNA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症回顾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玉林 何锡彬 +2 位作者 杨国进 王国喜 张志信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6期191-192,194,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总结其适应症,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采用PFNA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的老龄股骨粗隆间骨...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总结其适应症,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采用PFNA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的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两组:A组(47例)采用PFNA内固定术;B组(33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80例获随访10~38个月,平均26.5个月。A组手术时间(41±12)min,B组(65±23)min、术中显性出血量A组为(65±35)m L,B组(410±100)m L,A组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扶拐下地活动时间A组平均(16±2)d,B组平均(3.5±1.0)d,A组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A组(92.6±2.1)分;B组(93.3±2.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固定失败病例5例,B组未有手术失败病例发生,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内固定失败的发生,与骨折的类型与老年骨质疏松有明显的相关性。两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与内科合并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对大多数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言,PFNA具有创伤小,效果良好的特点;而粗隆间骨折线波及股骨颈囊内,粗隆间骨折伴内科合并症,以及高龄重度骨质疏松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微创 PFNA 髋关节置换 老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童汉明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4例,随机将24例患者分成2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中复...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4例,随机将24例患者分成2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内固定取出时间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有效缩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身体机能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锁定钢板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与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童汉明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观察经肌间隙入路与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观察组(n=25)和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对照组(n=25... 目的:观察经肌间隙入路与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观察组(n=25)和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对照组(n=25)。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了解其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更佳(P<0.05)。但手术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剥离竖脊肌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相比,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 剥离竖脊肌入路 椎弓根钉固定术 椎体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PVP术对OVCF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及疼痛程度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崔志远 毛兆虎 +1 位作者 刘玉林 王国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8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的椎体高度恢复及疼痛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VP治疗的胸腰椎单椎体OVCF患者84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的椎体高度恢复及疼痛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VP治疗的胸腰椎单椎体OVCF患者84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其中单侧组48例,双侧组3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短与双侧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于双侧组,骨水泥注入量低于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 d、术后1年的VAS、ODI评分的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两组术后3 d及1年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术后1年均低于术后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侧组术后3 d的VAS、ODI评分均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 d、术后1年的椎体高度、Cobb角的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两组术后3 d及术后1年椎体高度均高于术前,Cobb角小于术前,且术后1年椎体高度低于术后3 d,Cobb角大于术后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单侧与双侧PVP治疗OVCF,均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单侧入路更具有优势,其在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双侧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骨折合并高血糖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韩萍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7期152-153,共2页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护理骨折合并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骨折合并高血糖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结合用药指导...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护理骨折合并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骨折合并高血糖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结合用药指导。结果 在接受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和血糖变化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接受相应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得分情况存在差异,观察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接受相应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也存在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折合并高血糖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和行为能力,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合并高血糖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植皮手术后的外伤所致皮肤缺损或皮肤感染坏死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陆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3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接受植皮手术后的外伤所致皮肤缺损或皮肤感染坏死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植皮手术的100例外伤所致皮肤缺损或皮肤感染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接受植皮手术后的外伤所致皮肤缺损或皮肤感染坏死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植皮手术的100例外伤所致皮肤缺损或皮肤感染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50)与对比组(n=50)。术后,分别采用全面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对研究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及负性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Ⅲ度疼痛+Ⅳ度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植皮手术后的外伤所致皮肤缺损或皮肤感染坏死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能显著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改善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皮手术 外伤 皮肤缺损 皮肤感染坏死 全面护理 负性情绪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