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文海 潘月勤 李昌友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1期1948-1949,共2页
目的观察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患者30例,行切开复住内固定术。手术采用内、外侧切口,直视下处理内、外踝骨折,经外踝骨折间隙复位后踝,固定顺序是后踝、内踝、外踝和下... 目的观察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患者30例,行切开复住内固定术。手术采用内、外侧切口,直视下处理内、外踝骨折,经外踝骨折间隙复位后踝,固定顺序是后踝、内踝、外踝和下胫腓联合。术中辅以C型臂X线机荧屏监视证实三踝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可靠内固定。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术后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骨不连、畸形愈合等并发症。随访时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2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86.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巧妙利用内、外侧切口,可减少组织创伤,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外旋型 三踝 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两种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昌友 黄文海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比较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太宇医院骨科近年来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与DHS组。用抗旋股骨近... 目的:比较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太宇医院骨科近年来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与DHS组。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PFNA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DHS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骨折愈合的时间、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及其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的评分。结果 :与DHS组患者相比,PFNA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均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和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的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相比,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手术持续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改善其髋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S结合加压螺钉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3
作者 黄文海 潘月勤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0期1739-1740,共2页
目的 探讨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加压螺钉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手术技巧.方法 对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C臂机透视下采用DHS结合加压螺钉手术治疗的55例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 目的 探讨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加压螺钉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手术技巧.方法 对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C臂机透视下采用DHS结合加压螺钉手术治疗的55例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出现拉力螺钉松动2例,髋关节轻度内翻1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4.6%.结论 重视骨折的分型,提高手术技巧,经典的DHS加以改良术式,对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