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区域教育名片——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完美教育”路径探索
1
作者 王东 《江苏教育》 2017年第90期21-22,共2页
区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的必然选择。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着眼于县域教育的发展,基于'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校园文化价值判断,探索多元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在地方文化土壤中自然生长,在... 区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的必然选择。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着眼于县域教育的发展,基于'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校园文化价值判断,探索多元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在地方文化土壤中自然生长,在学校文化重构中自发滋生,在区域教育实践中自主创生,使得姜堰教育呈现出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发展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判断 地方文化 学校文化 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创新 大收获——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创新之路
2
作者 刘秀凤 《江苏教育》 2017年第82期27-29,共3页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人,促进国家课程更好地校本化实施的抓手就是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充分调动教师的智慧和潜能。姜堰区教育局从顶层推动着手,解放教师思想,助力课程实施'私人定制';注重过程指导,帮助教师明确努力...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人,促进国家课程更好地校本化实施的抓手就是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充分调动教师的智慧和潜能。姜堰区教育局从顶层推动着手,解放教师思想,助力课程实施'私人定制';注重过程指导,帮助教师明确努力方向,防止课程实施'人在囧途';创新评价机制,护卫试水探航,确保课程实施'纵横四海';借助成果辐射,提振教师信心,增强课程实施'地心引力'。实践表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幸福成长,实现了区域基础教育改革新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实施 创新 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新时代“乐学课堂”的姜堰实践
3
作者 陈兵 《江苏教育》 2024年第38期11-13,共3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智慧教学创新实践”从泰州学派王艮“乐学思想”中汲取营养,全面启动了“数智赋能新时代‘乐学课堂’的实践”。姜堰区将“有技术、有意思、有意义、有品质”作为“乐学课堂”的时代表征,强化智慧教育环境建设、新...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智慧教学创新实践”从泰州学派王艮“乐学思想”中汲取营养,全面启动了“数智赋能新时代‘乐学课堂’的实践”。姜堰区将“有技术、有意思、有意义、有品质”作为“乐学课堂”的时代表征,强化智慧教育环境建设、新型教师队伍培养、教育教学治理转型,为“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提供了典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乐学课堂 智慧教育 区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植泰州学派的“M-IT课堂”区域实践
4
作者 陈艳丽 《江苏教育》 2024年第14期51-53,共3页
泰州学派的平等思想、身本思想、自由思想、乐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姜堰教育。姜堰在推进根植泰州学派的“M-IT课堂”中,将“意义学习”作为最高境界,建构了“M-IT课堂”的教学范式,并将“有技术、有意思、有意义、有品质”作为新时代“M... 泰州学派的平等思想、身本思想、自由思想、乐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姜堰教育。姜堰在推进根植泰州学派的“M-IT课堂”中,将“意义学习”作为最高境界,建构了“M-IT课堂”的教学范式,并将“有技术、有意思、有意义、有品质”作为新时代“M-IT课堂”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州学派 “M-IT课堂” 区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校园建设与学校信息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孔志业 《长江信息通信》 2022年第12期155-157,共3页
智慧校园建设依托云计算、云存储、虚拟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优势,是一个贯穿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全方位的信息化探索过程,是“十四五”时期,中小学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信息时代中... 智慧校园建设依托云计算、云存储、虚拟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优势,是一个贯穿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全方位的信息化探索过程,是“十四五”时期,中小学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信息时代中小学高质量发展出发,建设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型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并能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进行洞察和预测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学校信息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校园 信息化发展 网络安全 智慧教学 智慧科研 智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需要教师走向现代化
6
作者 叶荣根 《江苏教育》 2022年第20期1-1,共1页
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吹响了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新时代教育的号角。该计划期望实现技术素养观、教育技术观等五个方面的转变。达成这些目标不仅需要技术的进步和支撑,更需要重视人的素质提升... 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吹响了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新时代教育的号角。该计划期望实现技术素养观、教育技术观等五个方面的转变。达成这些目标不仅需要技术的进步和支撑,更需要重视人的素质提升。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人的现代化。就教师来说,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提升素养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新时代教育 人的现代化 技术素养 五个方面 教育技术观 素养和能力 人的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书月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3,共4页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落实这一维度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需要增强学生的语感意识,促进学生对古诗词语用规律的学习与内化。这一点也是我们目前需要特别关注的。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语言建构 教学策略 系统工程 语用规律 学生 内化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课程整合的探索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东 《江苏教育》 2017年第2期39-40,共2页
小学课程整合是基于国家课程进行再造,向着儿童生长的方向,探索实施'主题统整、跨界融合、选课走班'等整合策略,建立起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新课程体系,构建配套的支持系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价值追求 行动策略 理性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课堂文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秀凤 《江苏教育》 2020年第73期39-42,共4页
数学课堂文化是基于数学课堂的一种教学文化,是一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习惯、数学学习行为或数学学习观等。良好的数学课堂文化有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要构建促进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文化,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建立伙伴关系,触动学生心... 数学课堂文化是基于数学课堂的一种教学文化,是一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习惯、数学学习行为或数学学习观等。良好的数学课堂文化有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要构建促进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文化,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建立伙伴关系,触动学生心灵,引发深度参与;融合多维对话,激活意义炼制,促进深度加工;培育合作素养,体验社会性情绪,助力主动学习;应用质性评价,涵养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文化 深度学习 伙伴关系 多维对话 合作素养 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民歌进课堂对民歌的传承意义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越 《北方音乐》 2017年第24期124-124,131,共2页
随着当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一些民歌文化较为丰富的地区为了对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先后将地方民歌融入了中小学音乐课堂,这一政策的落实,使我国民歌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了发展和提升。针对这种情... 随着当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一些民歌文化较为丰富的地区为了对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先后将地方民歌融入了中小学音乐课堂,这一政策的落实,使我国民歌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了发展和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报以肯定的态度对一问题展开研究,进一步阐述在当前社会地方中小学在对民歌音乐进行传承的意义,希望对这一教育工作的开展能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民歌 民歌 传承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智能化教学的应用与拓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书月 《江苏教育》 2017年第91期16-18,共3页
科学有效运用'互联网+'技术与手段,积极探索和尝试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智能化教学得以应用与拓展的具体举措,在一定意义上,没有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没有智能化教学。混合式教学中的转换模式、弹性模式、菜单模式、增强... 科学有效运用'互联网+'技术与手段,积极探索和尝试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智能化教学得以应用与拓展的具体举措,在一定意义上,没有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没有智能化教学。混合式教学中的转换模式、弹性模式、菜单模式、增强性虚拟模式各有其独特的结构,每个模式内部的结构优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交融组合,构成不同的应用与拓展流程,使我们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能够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潮流,从而产生新的教学思想、方式、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应用与拓展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其培养 被引量:1
12
作者 沙华中 《教育视界》 2023年第20期32-34,共3页
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合理的表达样态是健康审美情趣的内涵。培养健康审美情趣,要从具体的、积极的语言实践出发,具体包括五种教学策略:在诵读中触发审美情感、在辩... 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合理的表达样态是健康审美情趣的内涵。培养健康审美情趣,要从具体的、积极的语言实践出发,具体包括五种教学策略:在诵读中触发审美情感、在辩论中强化审美观念、在表演中增强审美体验、在寻访中接受审美熏陶、在写作中完善审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健康审美情趣 学科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T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双林 唐杰 《江苏教育》 2022年第76期12-15,共4页
新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应当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应当由整合应用、融合应用走向融合创新。“M-IT课堂”融合信息技术,强调逆向设计、任务驱动,关注表现评价,建构课堂新样态。通过“整合”与“翻转”,精准实施差异化教学,... 新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应当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应当由整合应用、融合应用走向融合创新。“M-IT课堂”融合信息技术,强调逆向设计、任务驱动,关注表现评价,建构课堂新样态。通过“整合”与“翻转”,精准实施差异化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实现了学生个体生命、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的意义建构。“M-IT课堂”研究有效提升了区域课堂教学品质,针对理性建构不足的问题,在理论层面进行更加科学性的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范式,全面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课堂范式 “M-IT课堂” 意义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用绘本图片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教学
14
作者 黄洁 殷婷婷 《教育视界》 2022年第15期44-47,共4页
绘本图文结合的表达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英语绘本The Three Goats为例,教师可以依托绘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培养思维的预见性;捕捉细节,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探究主题,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创编故事,培养思维的独创性,从而... 绘本图文结合的表达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英语绘本The Three Goats为例,教师可以依托绘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培养思维的预见性;捕捉细节,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探究主题,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创编故事,培养思维的独创性,从而实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同步发展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绘本教学 绘本图片 思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科学教育要注重生活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东 《江苏教育》 2018年第89期76-77,共2页
小学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是指以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为起点,引导其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实现小学科学教育与学生当下生活的融通。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是指以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为起点,引导其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实现小学科学教育与学生当下生活的融通。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营造生活化的科学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科学教师要选用那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来打造生活化的科学课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生活化 亲历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良性评价激活精神生命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秀凤 《江苏教育》 2016年第58期47-49,共3页
良性的教育评价制度,应该指向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引领学校、教师,关注人性、体现人道、助力人生。江苏省姜堰教育开启了小学评价方式改革之路:'快乐游考''变脸文考''试水免考'。'快乐游考',即通过游戏... 良性的教育评价制度,应该指向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引领学校、教师,关注人性、体现人道、助力人生。江苏省姜堰教育开启了小学评价方式改革之路:'快乐游考''变脸文考''试水免考'。'快乐游考',即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学科素养。'变脸文考'即语文、外语两门文科考试的试卷变脸,侧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试水免考包括学困生免考、资优生免考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免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核心素养 教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保2.0标准下校园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孔志业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3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智慧校园建设是中小学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中小学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中小学面临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不完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充分等各种风险,易带来数据泄露、网络瘫痪等网络安全... 智慧校园建设是中小学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中小学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中小学面临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不完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充分等各种风险,易带来数据泄露、网络瘫痪等网络安全问题。基于等级保护2.0标准,针对当前中小学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首先深入分析等保2.0新标准的特点和变化,然后根据新标准的要求,就校园网络安全的风险可能出现的人工验证测试、工具测试、实施过程中敏感信息的泄漏等问题,采取预先备份相关系统启动必须的配置文件、严格查看各线路与接口的接驳状态、更换接头或线缆、实时监测网络负载、用过的帐户口令做集中管理、测评实施结束后,集中修改口令与安全访问策略等方法。新标准下校园网络安全的风险的策略,有效的避免了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保护 校园网络安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驶向文学审美的深处——评丁晶晶老师《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
18
作者 沙华中 《教育视界》 2023年第32期42-43,共2页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语言、小艇形象及所营设的意境都有独特的魅力,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丁晶晶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注重挖掘文本中的多重美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注重激发多元理解,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感受;注重引发情感...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语言、小艇形象及所营设的意境都有独特的魅力,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丁晶晶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注重挖掘文本中的多重美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注重激发多元理解,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感受;注重引发情感共鸣,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审美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的小艇》 文学审美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深度学习的动手实践——兼评两则《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设计
19
作者 刘秀凤 《教育视界》 2021年第23期56-57,共2页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发的、自主性的学习动机,并依靠探究兴趣维持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性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的学习方式。当下的课堂逐渐注重动手实践,让学...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发的、自主性的学习动机,并依靠探究兴趣维持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性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的学习方式。当下的课堂逐渐注重动手实践,让学生动手去剪、画、量、折,但依然存在"只做不想"的"盲目做"现象。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分析,动手实践决不能单纯强调动手,而应更重视如何以动手促进学生积极动脑,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品格。具体地,指向深度学习的动手实践应该注重认知经验连续、知识结构关联和学习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方形 《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 动手实践 教学设计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学视角的散文审美
20
作者 陈志明 《教育视界》 2022年第32期26-29,共4页
散文审美,是以审美感知为前提,结合个体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和审美态度鉴赏散文的语言、情感、意境等,以获得深层次审美体验。基于教学视角的散文审美,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语言审美,通过涵泳字词、赏析修辞、比较品析,品悟潜在文字背后... 散文审美,是以审美感知为前提,结合个体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和审美态度鉴赏散文的语言、情感、意境等,以获得深层次审美体验。基于教学视角的散文审美,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语言审美,通过涵泳字词、赏析修辞、比较品析,品悟潜在文字背后的意蕴美;情感审美,通过还原场景、揣摩品读、巧借意象,体察作者内心的情思美;意境审美,通过创设特定情境、指引多感官美读、激发创生性想象等方式,体悟情景交融的共鸣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审美 阅读教学 语言审美 情感审美 意境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