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州市姜堰区3种水稻种植方式的调查分析
1
作者 刘晓霞 王显 +1 位作者 李亚伟 殷琴 《中国稻米》 2014年第6期76-77,共2页
对姜堰区246户农户、125.38 hm2水稻不同种植方式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在高产水平上,机插秧的产量略低于抛秧,但比直播稻高31.0 kg/667 m2;在中、低产水平上,机插秧的产量略高于抛秧,比直播稻高50.0 kg/667 m2左右。机插秧的成本... 对姜堰区246户农户、125.38 hm2水稻不同种植方式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在高产水平上,机插秧的产量略低于抛秧,但比直播稻高31.0 kg/667 m2;在中、低产水平上,机插秧的产量略高于抛秧,比直播稻高50.0 kg/667 m2左右。机插秧的成本比抛秧、直播方式低,而净效益却比抛秧高48.2元/667 m2,比直播稻高166.8元/667 m2。表明机插是姜堰区目前3种主要种植方式的最佳选择,也是今后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产量 成本 净效益 姜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杜华章 钱宏兵 钱素文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6年第6期65-75,共11页
在构建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与分析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0-2014年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2个分类指标... 在构建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与分析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0-2014年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2个分类指标评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对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评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资源环境安全指标评价值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两者成为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障碍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投入因素,资源环境安全因素次之,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两个因素障碍度很小或为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障碍因素 对策建议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杜华章 杨元青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7年第2期11-23,共13页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现阶段江苏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任务之一。运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方法,实证分析2000~2015年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13个地级市和42个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通过农业产业...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现阶段江苏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任务之一。运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方法,实证分析2000~2015年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13个地级市和42个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江苏省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农业产业区位商变化趋势各具特点;各地级市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大差异;全省42个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优势区域数量与强度、调整幅度与调整方向等方面。基于此,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供给结构适应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差别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等推进江苏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区位商分析法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
4
作者 杜华章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137-141,145,共6页
利用2013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和2003~2013年江苏省的相关统计数据,从农业技术推广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个方面构建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3年江苏省13个市和近10年全省农技推... 利用2013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和2003~2013年江苏省的相关统计数据,从农业技术推广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个方面构建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3年江苏省13个市和近10年全省农技推广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制定江苏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及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绩效评价 熵值法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杜华章 刘仪影 +1 位作者 钱素文 魏圣林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5年第1期26-32,共7页
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江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问题。从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农民收入结构非农化趋势等三个方面阐明江苏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求。以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 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江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问题。从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农民收入结构非农化趋势等三个方面阐明江苏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求。以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五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分析江苏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苏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顶层设计,构建配套的顶层制度体系;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职业农民,扩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加大扶持力度,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现实需求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华章 赵桂平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5年第3期31-39,共9页
为分析研究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消费规律及消费结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2003年和2013年江苏省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的两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到其消费特征和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信息。结果... 为分析研究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消费规律及消费结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2003年和2013年江苏省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的两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到其消费特征和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信息。结果表明,现阶段江苏低收入农村居民在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比重加大;中等收入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与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食品和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等消费类别关系密切;高收入农村居民在居住、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较大,且远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农户。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水平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等对策建议,为江苏制定农村消费政策,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对应分析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华章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6年第3期51-59,共9页
为准确把握江苏省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特征及差异性,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2014年江苏省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在收入结构上有较大差异。苏... 为准确把握江苏省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特征及差异性,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2014年江苏省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在收入结构上有较大差异。苏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家庭经营净收入关系密切;苏中及苏南部分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苏南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苏中苏北部分地区农民转移净收入比重相对较高,全省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比重相对较低。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农村居民收入与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关系密切;中等收入及中高收入农村居民收入与工资性收入联系紧密;高收入农村居民收入与财产净收入和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江苏省农民增收及优化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结构 对应分析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文化消费实证分析
8
作者 杜华章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5年第5期70-78,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层次发生深刻变化。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2013年不同收入水平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收入水平下农村居民在文化消费结构层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层次发生深刻变化。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2013年不同收入水平江苏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收入水平下农村居民在文化消费结构层次上的差异较大。低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层次较低,以低值易耗文化娱乐消费品消费为主;中等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层次相对较高,在教育等发展型文化消费的支出比重较大;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农村居民在休闲娱乐和旅游等文化消费支出比重较大,文化消费结构层次不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农民收入、调整文化消费结构、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和转变农民文化消费观念等对策建议,为江苏省制定提升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文化消费 对应分析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居民就业结构差异性分析
9
作者 杜华章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1期88-94,共7页
为准确把握江苏省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就业结构特征及差异性,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2014年江苏省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就业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在就业结构上具有较大差... 为准确把握江苏省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就业结构特征及差异性,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对2014年江苏省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就业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在就业结构上具有较大差异。低收入农户与农林牧渔业就业关系密切;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农户与建筑业就业关系相对密切;中高收入农户与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就业关系密切;高收入农户与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三产行业就业关系密切。苏北地区农村居民就业与农林牧渔业关系密切;苏中地区农村居民在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相对较高;苏南地区农村居民就业与工业关系密切,其在工业行业内就业人员比重相对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江苏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就业结构 收入水平 对应分析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物联网应用“四园一体”模式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建伟 黄奇 +1 位作者 康翠萍 冉珈畅 《耕作与栽培》 2017年第4期55-56,共2页
姜堰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区,农业改革与创新成效显著。姜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应用农业物联网于大田种植、设施园艺、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文章介绍了模式的特点、应用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 姜堰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区,农业改革与创新成效显著。姜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应用农业物联网于大田种植、设施园艺、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文章介绍了模式的特点、应用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为其它地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 四园一体 物联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堰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建议
11
作者 丁传美 钱宏俊 刘裕岭 《上海蔬菜》 2016年第6期1-3,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蔬菜在人们的食物构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蔬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水平已经成为1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志。
关键词 蔬菜产业 保健意识 社会经济 食物构成 经济状况 消费水平 蔬菜产品 生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华章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1-96,共6页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问题。从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农民收入结构非农化趋势等三个方面阐明江苏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求。以农业专业大...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问题。从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农民收入结构非农化趋势等三个方面阐明江苏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求。以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五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阐述了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顶层设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训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营建优良的政策环境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华章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4年第2期18-23,31,共7页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强省之一,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转型升级加速推进过程中,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江苏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选取一组衡量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区域城乡协调发...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强省之一,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转型升级加速推进过程中,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江苏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选取一组衡量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和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因子分析法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农村就业结构与农民收入关系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华章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51-55,共5页
以江苏省1990—2011年农民收入和农村就业结构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分析江苏农民收入及农村就业结构变化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农村就业结构与农民收入及构成的各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就业主导型结构成为决定农民增收的关键;... 以江苏省1990—2011年农民收入和农村就业结构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分析江苏农民收入及农村就业结构变化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农村就业结构与农民收入及构成的各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就业主导型结构成为决定农民增收的关键;农业就业主导型结构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甚微。因此,江苏要在加快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江苏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就业结构 农民收入 因子分析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堰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效益及应用建议
15
作者 严桂珠 孙飞 《耕作与栽培》 2017年第5期61-64,共4页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将传统的水稻种植与水产(畜禽)养殖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模式,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增收途径主要来源于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的收入。沈高镇河横汉土家庭农场稻田养鸭、鱼、虾种养结合示范应用,稻田养鸭、养鱼、养...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将传统的水稻种植与水产(畜禽)养殖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模式,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增收途径主要来源于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的收入。沈高镇河横汉土家庭农场稻田养鸭、鱼、虾种养结合示范应用,稻田养鸭、养鱼、养龙虾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61.7%、215.2%、255.5%,经济效益显著,据此提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综合种养 经济效益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堰地方特色品种香荷芋的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16
作者 钱宏俊 丁传美 刘裕岭 《上海蔬菜》 2017年第1期6-7,共2页
1香荷芋的品种特性及种植现状 香荷芋别称香梗芋、香沙芋、红香芋等,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通扬河以南蒋垛镇、顾高镇等地农民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
关键词 香沙芋 产业现状 特色品种 种植现状 品种特性 草本植物 天南星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地力水平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朱德进 张辉 +2 位作者 黄卉 宁运旺 张永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3-76,共4页
通过在姜堰地区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大量营养元素缺施、微量元素增施、氮肥不同用量处理以及农民习惯施肥)在不同地力水平条件下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施氮、磷、钾中任何一种养分时均能引起油菜产量... 通过在姜堰地区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大量营养元素缺施、微量元素增施、氮肥不同用量处理以及农民习惯施肥)在不同地力水平条件下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施氮、磷、钾中任何一种养分时均能引起油菜产量的显著降低,对产量的影响为氮>磷>钾,而缺氮处理与CK处理相比则增产不增收;(2)硼肥、锌肥增施与氮磷钾处理相比,对姜堰地区的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没有显著影响,与FFP相比,增施硼肥增产增收,而增施锌肥增产减收;(3)产量和经济效益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当氮肥施用量提高到270 kg/hm2时,继续提高施氮量反而会降低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最高产量施氮量以及最佳经济施氮量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低、中、高地力土壤推荐施氮量分别为239、250、246 kg/hm2,与当地习惯施氮量(195 kg/hm2)相比,在该地区油菜施肥中应适当提高氮肥施用量,以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4)不同地力水平下,为了获得油菜高产,氮、磷肥的施用量可以相同,钾、硼、锌肥用量在低地力水平下可以适当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力 施肥 油菜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营养水平对中筋小麦扬麦16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钱宏兵 朱德进 于倩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3,共3页
2010—2011年,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三野村潮土上研究了氮素营养水平对中筋小麦扬麦16籽粒产量、氮素积累与运转,以及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量,籽粒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氮收获... 2010—2011年,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三野村潮土上研究了氮素营养水平对中筋小麦扬麦16籽粒产量、氮素积累与运转,以及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量,籽粒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超过适宜值则下降。实现7 000 kg/hm2左右产量水平时,施氮量宜控制在243.75 kg/hm2,氮肥表观利用率为4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产量 氮肥表观利用率 施氮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35
19
作者 严桂珠 孙飞 《中国稻米》 2018年第1期83-86,共4页
稻田综合种养主要是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通过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收入来增收。在泰州,主要示范应用技术模式为稻田养鸭、稻田养鱼和稻田养小龙虾,相比单纯种稻,这3种模式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61.7%、215.2%和255.5%。但稻田综合... 稻田综合种养主要是在稳定水稻单产的基础上,通过稻谷的优质优价和养殖收入来增收。在泰州,主要示范应用技术模式为稻田养鸭、稻田养鱼和稻田养小龙虾,相比单纯种稻,这3种模式综合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61.7%、215.2%和255.5%。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也增加了农户养殖生产成本和风险,建议各地应根据生产实际选择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种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综合种养技术模式 效益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中稻武运粳24号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德进 宋亚 +1 位作者 黄卉 王艳蓉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690-1693,共4页
以姜堰一季中稻武运粳24号为研究对象,优化氮肥施用量和施肥次数,研究施氮策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SPAD值对氮肥用量反应较灵敏。分蘖期叶片SPAD值以FFP+N(农民习惯加氮)处理最高,2年平均为42.9;在孕穗期和成熟期则以... 以姜堰一季中稻武运粳24号为研究对象,优化氮肥施用量和施肥次数,研究施氮策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SPAD值对氮肥用量反应较灵敏。分蘖期叶片SPAD值以FFP+N(农民习惯加氮)处理最高,2年平均为42.9;在孕穗期和成熟期则以OPT(农民习惯减氮且优化施肥比例)处理最高,2年均值分别为39.3和37.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OPT处理的穗数、穗粒数以及结实率有明显提高,2年产量分别达7 855.0和8 366.6 kg·hm^(-2),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OPT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相对FFP分别提高23.6%、237.7%和9.5%。该试验区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同时增加氮肥后期施用比例,可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方式 施氮量 氮肥利用率 武运粳24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