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替普酶溶栓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13
1
作者 曹红梅 康小燕 《北方药学》 2014年第12期59-59,共1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对1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运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运用NIHS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15例效果理想,3例不理想。结论:运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在溶栓前...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对1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运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运用NIHS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15例效果理想,3例不理想。结论:运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在溶栓前、中、后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溶栓 急性脑梗塞 临床应用及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志梅 《北方药学》 2013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脑卒中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患肢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下肢周径...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脑卒中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患肢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下肢周径、D-二聚体浓度变化改善情况。结果: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后患者的下肢周径、D-二聚体浓度变化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穿刺方法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中的应用
3
作者 马霞 冯国琴 王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5年第4期63-64,6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尼莫地平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置管,观察组采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尼莫地平静脉注射,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置管,观察组采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观察2组导管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和患者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1),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3.13±4.58)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10±0.92)d(P<0.01)。观察组无痛19例、轻度疼痛9例、中度疼痛2例,对照组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15例、重度疼痛8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静脉注射尼莫地平时采用PICC置管,可延长置管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尼莫地平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受涛 毛新蕾 孙丰 《安徽医学》 2002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的诊断。方法 对 2 4例AL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 ,病程呈进行性发展 ,肯定ALS为 17例 ,拟诊ALS 6例 ,可能ALS1例。结论 临床症状、体征以... 目的 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的诊断。方法 对 2 4例AL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 ,病程呈进行性发展 ,肯定ALS为 17例 ,拟诊ALS 6例 ,可能ALS1例。结论 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肌电图是诊断ALS的依据。肌电图和肌活检是ALS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肌电图 核磁共振 ALS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