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去γ-羧基凝血酶原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陆枫林
陈洪
高明军
黄锦
-
机构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1-364,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BK2006100)~~
-
文摘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去γ-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17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5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51例)及HCC组(76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DcP浓度,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血清AFP浓度,对比分析DCP、AFP及两者联合检测对HCC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对HCC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浸润及背景肝病等临床病理特征与DCP、AFP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的DCP平均浓度分别为17.72±9.59、26.12±12.64、37.45±18.26和806.71±639.79mAU/ml,可见DCP浓度在四组间呈递增趋势(P<0.05),且HCC组DCP浓度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1)。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AFP平均浓度分别为7.93±5.42、14.59±11.91、16.29±14.10和547.47±544.98ng/ml,HCC组AFP浓度也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统计分析显示血清DCP、AFP对HCC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8.95%、73.68%,而两项联合使用对HCC诊断阳性率提高至89.47%。较大病灶(>5cm)、门静脉癌栓(PVI)阳性Hcc患者的DCP浓度高于小病灶、PVI阴性HCC患者;HBSAg阳性HCC患者DCP浓度高于HBSAg阴性HCC患者。结论:DCP对HCC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浓度与HCC的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不受HBV感染的影响,适用于我国以HBV感染为背景肝病的HCC诊断,其灵敏度及特异度较AFP高,联合DCP、AFP检测能明显提高HCC的诊断率。
-
关键词
去γ-羧基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
肝细胞癌
诊断
-
Keywords
Des-gamma-carboxy prothrombin (DCP)
Alpha-fetoprotein (AFP)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iagnosis
-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