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毅凡 何胜虎 +1 位作者 张晶 朱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84-1890,共7页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筛选关于SGLT2i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16643例AMI患者。相较于PCI术后常规的二级预防,SGLT2i的加用不能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OR=0.88,95%CI=0.61~1.29,P=0.052)、心源性死亡率(OR=1.04,95%CI=0.83~1.30,P=0.735)、全因再入院率(OR=1.00,95%CI=0.91~1.14,P=0.952)和患者二次血运重建的发生(OR=0.87,95%CI=0.58~1.30,P=0.486),但可以有效降低AMI患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OR=0.71,95%CI=0.60~0.83,P<0.01),并且不增加重度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OR=0.99,95%CI=0.91~1.09,P=0.903)。结论加用SGLT2i可安全、有效地降低A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对于其他MACEs的影响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运重建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东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现代医院管理 统计信息 信息时代 强化管理 信息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肾出血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大忠 黄海 +3 位作者 顾有梅 朱汉洲 刘海日 殷建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肾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创伤性肾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 ,采用明胶海绵或 (和 )钢丝圈进行肾动脉栓塞。 14例患者损伤在肾动脉一级分支以下 ,作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6例患者肾动...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肾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创伤性肾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 ,采用明胶海绵或 (和 )钢丝圈进行肾动脉栓塞。 14例患者损伤在肾动脉一级分支以下 ,作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6例患者肾动脉分支主干损伤或无法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者 ,作肾动脉主干或一级分支主干栓塞。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 3~ 5d肉眼血尿消失。平均随访 2 9个月 ,无肾出血复发 ,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术后复查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组 ,患肾未栓塞部分肾功能恢复 ,肾外形基本正常 ;非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组 ,2例患肾无功能 ,4例患肾部分肾功能恢复 ,肾外形明显缩小。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 ,能最大限度保护病肾功能 ,是治疗Ⅰ型、Ⅱ型闭合性肾损伤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治疗组 肾出血 创伤性 患者 肾功能恢复 并发症 术后 损伤 明胶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8
4
作者 吴凯 叶军 +1 位作者 卢慧宇 段德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43-94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例正常对照、35例缓解期和29例急性加重COPD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CD19+B细胞、...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例正常对照、35例缓解期和29例急性加重COPD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CD19+B细胞、CD16+56+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变化,分析与患者病程、吸烟指数和住院天数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缓解组和急性加重组CD3+T细胞、CD4+T细胞数均显著降低,急性加重组CD4+/CD8+显著降低;急性加重组CD16+56+NK细胞显著升高;②与COPD缓解组比较,急性加重组CD4+T细胞数降低更显著,CD16+56+NK细胞数显著升高;③CD3+CD4+T细胞与吸烟指数成负相关,住院天数与CD3+CD4+T细胞、CD4+/CD8+呈负相关,而与CD3+CD8+T、CD16+56+NK细胞成正相关。结论:CD3+CD4+T细胞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与COPD的发病和严重程度、治疗密切相关。CD4+/CD8+、CD16+56+NK细胞与COPD的急性发作、治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细胞免疫 吸烟指数 病程 住院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4
5
作者 梁苏东 吕高飞 +2 位作者 阮亚石 郑明华 牛天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0期2783-2786,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8),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8),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1d两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应激激素[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术前,两组间IL-10、CRP、WBC、COR、ACTH、NE、MDA及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术前水平相比,两组术后1dIL-10、CRP、WBC、COR、ACTH、NE、MDA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SOD水平均显著低于组内术前水平,且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相比,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小,更有利于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应激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大明 沈雷 +2 位作者 宗文宏 姜继军 黄祖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24-1726,共3页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26例HFMD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HFMD患儿共52例(5.9%),男女...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26例HFMD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HFMD患儿共52例(5.9%),男女性别比2.1∶1。平均年龄(2.5±2.1)岁,略低于普通的HFMD患儿(P<0.05)。高热发生率为51.9%,高于普通的HFMD患儿(P<0.05)。神经系统损害典型的症状依次是精神差、头痛、呕吐、易惊、嗜睡、颈抵抗、肢体抖动、肌阵挛、无力或瘫痪和共济失调等。52例患儿白细胞计数异常24例,血糖升高16例,均要高于普通的HFMD患儿(P<0.05)。EV71阳性率72.7%,也高于普通的HFMD患儿(P<0.05)。治疗痊愈49例,遗留左上肢无力1例,2例死于心跳停搏。死亡率也高于普通的HFMD患儿(P<0.05)。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月龄越小、平时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人照看、家庭月平均收入低,是HFMD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神经系统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年龄较小的手足口病患儿,当出现高热、发呆、发抖时,要高度怀疑并发神经系统损害;而对于月龄越小、平时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人照看、家庭月平均收入低这类患儿,更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损害 并发症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荣宁 郭曲练 +1 位作者 向凯 许毓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镇痛应用 剂量 伤害性感受器 中枢敏化 术后疼痛 超前镇痛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超声在预测老年患者术中不同液体治疗策略下肺损伤程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长松 钱涛 +6 位作者 李小静 申小勤 吉小丽 朱雅斌 徐玉民 宋后恩 孙灿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6-99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液体治疗策略对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肺功能的影响,探讨肺超声预测肺损伤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73例,男38例,女35例,年龄65~8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 目的观察不同液体治疗策略对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肺功能的影响,探讨肺超声预测肺损伤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73例,男38例,女35例,年龄65~8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目标组(G组,n=37)和对照组(C组,n=36)。G组以每搏变异度(SVV)、MAP为指导,将CI≥2.5 L·min^-1·m^-2作为目标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C组以MAP、CVP、术中尿量为指导行常规输液。记录开气腹前(T0)、开气腹后(T1)、肠吻合时(T2)、关气腹前(T3)、关气腹后(T4)的PaCO2、PaO2、氧合指数(OI)、气道峰压(PIP),记录肺损伤程度评分、晶体入量、胶体入量、液体总入量、出血量、输血情况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与C组比较,T2-T4时G组PaCO2明显降低,PaO2和OI明显升高(P<0.05);T3-T4时G组PIP明显降低,肺损伤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晶体入量、胶体入量、液体总入量、出血量、术中需输血例数和术后肺水肿例数明显减少(P<0.05)。肺损伤程度评分与术后肺部并发症总例数呈明显正相关(r=0.534,P<0.001)。结论老年患者术中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肺损伤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少,同时联合肺超声技术,可及时准确评估肺损伤程度,更利于围术期肺保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超声 老年 液体治疗策略 肺损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抗感染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亮 张文捷 +1 位作者 赵春明 倪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6-1030,共5页
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是脊柱手术的一种少见并发症,由Turnbull最早于1953年报道,发生率在0.7%~2.8%,一般于术后4周左右发病.可发生存任何对椎间盘有创操作中。目前认为术后椎间隙感染是术中细菌的直接播种所致,多数可通过有... 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是脊柱手术的一种少见并发症,由Turnbull最早于1953年报道,发生率在0.7%~2.8%,一般于术后4周左右发病.可发生存任何对椎间盘有创操作中。目前认为术后椎间隙感染是术中细菌的直接播种所致,多数可通过有针对性抗感染治疗获得治愈、但椎间盘为无血供组织,治疗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笔者就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抗感染治疗方面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椎间隙感染 抗感染治疗 腰椎 少见并发症 脊柱手术 有创操作 进展综述 椎间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谢国柱 王荣宁 +3 位作者 卞丽玉 钱涛 顾政 孙灿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40-842,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浓度范围内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变化。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36例,应用靶控输注系统给予逐渐增加的丙泊酚和舒芬太尼浓度,第一阶段随机给予三个浓度梯度丙泊酚或舒芬太尼,第... 目的观察临床浓度范围内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变化。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36例,应用靶控输注系统给予逐渐增加的丙泊酚和舒芬太尼浓度,第一阶段随机给予三个浓度梯度丙泊酚或舒芬太尼,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同时给予随机浓度组合的丙泊酚与舒芬太尼,浓度达稳态后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血压。浓度效应数据用于计算相互作用指数(α)。结果 BIS与血压变化的直线方程显示,丙泊酚与舒芬太尼两者相互作用指数α与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浓度范围内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药效学指标仅表现为简单的相加作用,因此两药联合应用不必减少各自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舒芬太尼 药效学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阿奇霉素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亚明 徐祖龙 +2 位作者 胡建军 俞桂顺 张居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8-320,F0003,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国产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16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0例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剂量按10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中,配制成≤1.0mg/ml的浓度,静脉滴注1~3h,连... 目的评价使用国产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16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0例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剂量按10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中,配制成≤1.0mg/ml的浓度,静脉滴注1~3h,连用3~5d。以进口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150例作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的变化和对各种致病菌的清除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临床痊愈率分别为93.92%、73.65%,对照组分别为91.95%、73.15%,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临床症状与体征如退热时间、咳嗽、气急及音等改善或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0例中分离到致病菌59株,细菌清除率为89.83%(53/59);对照组55例中分离到致病菌53株,细菌清除率为88.68%(47/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10/150),对照组为3.3%(5/150),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对儿童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阿奇霉素 头孢呋辛钠 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联合常规方案治疗脓毒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梅海峰 梁宗敏 +1 位作者 叶纪录 朱志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常规方案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0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53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CRRT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常规方案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0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53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CRRT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CRRT。以治疗前和治疗后7 d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IL-10反映感染情况,以心率和血乳酸水平反映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情况,以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后7 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反映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治疗前WBC、PCT、CRP、TNF-α、IL-1β、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 d WBC、PCT、CRP、IL-1β、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 d 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心率为(80.3±7.2)次/min,低于对照组的(95.3±7.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7,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血乳酸水平(1.05±0.36)mmol/L,低于对照组(1.51±0.3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4,P<0.05)。两组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联合常规治疗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感染状况,控制机体炎性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组织灌注,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7
13
作者 申海燕 袁燕 +1 位作者 孙灿林 申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9-63,共5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顽固性慢性疼痛为特征。PHN在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多发,年龄是PHN的风险因素。PHN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因其发病机制目前不十分明确,故临床治疗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顽固性慢性疼痛为特征。PHN在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多发,年龄是PHN的风险因素。PHN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因其发病机制目前不十分明确,故临床治疗困难,目前很多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均为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其中神经阻滞疗法对于治疗PHN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值得临床普遍应用和推广。本文就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进行归纳,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假腺样结构的黏液型肾上腺皮质腺瘤6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戴桂红 魏雪 +3 位作者 吴楠 夏秋媛 周晓军 沈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 探讨伴假腺样结构的黏液型肾上腺皮质腺瘤(myxoid adrenocortical adenoma,MA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例MACA中vimentin、Syn、α-inhibin和Melan-A等的表达,回顾性分析MA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目的 探讨伴假腺样结构的黏液型肾上腺皮质腺瘤(myxoid adrenocortical adenoma,MA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例MACA中vimentin、Syn、α-inhibin和Melan-A等的表达,回顾性分析MA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年龄31-64岁,男女比为1∶2。4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肿块重15-150g,最大径2-11cm。MACA肿瘤间质显著黏液变性(30%-100%),瘤细胞黏附性差,呈假腺腔样结构排列,或呈梁索状、微囊状、簇状等形态。黏液型与经典型皮质腺瘤混合。MACA不同程度表达vimentin、Syn、α-inhibin和Melan-A。间质黏液样物质阿尔辛蓝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术后随访11-72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MACA临床罕见,肿瘤组织结构多样,需与其他肿瘤鉴别,完整切除肿瘤后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假腺样 黏液 腺瘤 肾上腺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Smad7基因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对Ⅰ、Ⅲ型胶原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6
15
作者 于鸿 陈琦 +2 位作者 刘晔 赵仲华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Smad7基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Ⅰ、Ⅲ型胶原(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为试图运用Smad7对肾纤维化进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Smad7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用G418筛选及Northern blot、Western b... 目的探讨Smad7基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Ⅰ、Ⅲ型胶原(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为试图运用Smad7对肾纤维化进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Smad7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用G418筛选及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法鉴定;又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阳性MsC克隆ColⅠ、ColⅢ表达改变。结果成功建立稳定高表达Smad7的阳性MsC克隆(S-22与S-26),并证实两阳性MsC克隆ColⅠ及ColⅢ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被明显抑制,其中S-22克隆ColⅠ及ColⅢmRNA表达分别降低47%和56%,其蛋白表达分别降低65%和54%。结论Smad7可能通过抑制组织内ColⅠ及ColⅢ的生成而起到减轻肾纤维化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细胞 SMAD 7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上段良恶性狭窄及食管-胃吻合口瘘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富强 朱汉洲 刘海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金属内支架 治疗 食管上段良恶性狭窄 食管-胃吻合口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伤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陆奇峰 唐根林 +2 位作者 张文捷 郭曙光 李昌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116-3118,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发生伤椎相邻椎体骨折的临床因素。方法:对212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仅5个指标...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发生伤椎相邻椎体骨折的临床因素。方法:对212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仅5个指标影响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影响力大小依次是术后Cobb角(b′=-1.255)、术后椎体高度(b′=1.089)、性别(b′=1.018)、骨水泥注射量(b′=-0.908)、抗骨质疏松治疗(b′=0.688)。结论:术后Cobb角、术后椎体高度、性别、骨水泥注射量、抗骨质疏松治疗显著影响术后伤椎相邻椎体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内固定、内窥镜下减压、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7
18
作者 陆奇峰 唐根林 +3 位作者 张文捷 郭曙光 刘红光 陈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4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Sextant)、内窥镜(METRx)辅助X-tube通道结合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障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选...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Sextant)、内窥镜(METRx)辅助X-tube通道结合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障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选择31例无神经系统症状、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监视及引导下,采用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内窥镜辅助X-tube通道完成椎管减压、骨折复位及跨伤椎的二椎体四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并经单侧或双侧伤椎椎弓根向复位的椎体内注入CPC。手术前后及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骨折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椎管横截面积等影像学指标情况。结果:本组31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5min,平均出血量210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5d。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中央高度及后凸畸形得到明显恢复(P<0.01);术后经过12~36个月随访,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伤椎内CPC充填量良好,未见有CPC椎管内和椎间孔内泄漏,无内固定置入及椎体成形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损伤。结论:微创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内窥镜辅助X-tube通道结合CPC椎体成形术治疗无神经障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腰骶肌肉剥离范围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能够有效、安全地恢复爆裂性骨折椎体的高度,复位椎管内骨块,且术中即时重建椎体强度,可满足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继发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微创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 椎体成形术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A_(1C)在住院患者隐性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彭海林 金梅 +1 位作者 钱锦 黄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86-238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作为住院患者中隐性糖尿病患者筛查方法的效率及经济效能。方法通过电子病历选择合适的住院患者:要求成年人(年龄≥18周岁),因糖尿病住院的患者除外,排除半年内有过输血史者;利用患者血细胞计数常规检查...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作为住院患者中隐性糖尿病患者筛查方法的效率及经济效能。方法通过电子病历选择合适的住院患者:要求成年人(年龄≥18周岁),因糖尿病住院的患者除外,排除半年内有过输血史者;利用患者血细胞计数常规检查的标本进行随机HbA_(1C)的检测,以HbA_(1C)的水平为诊断依据,筛查出隐性糖尿病患者。结果共检测HbA_(1C)1 012例,其中入院前已知糖尿病患者78例,从未诊断过糖尿病者934例;在这934例患者中,按照HbA_(1C)≥6.5%(48 mmol/mol)作为诊断标准,共筛查出隐性糖尿病患者51例,住院患者中隐性糖尿病患病率约为5.46%,平均每筛查出一名隐性糖尿病患者花费1 098元。结论 HbA_(1C)作为一项方便、经济的筛查指标,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诊断效率;及时发现早期患者,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医疗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HBA1C 诊断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29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单俊杰 曹国平 +4 位作者 韩芷敏 俞学群 窦裕平 董丽丽 时辉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467-467,共1页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