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向学生文本特质内化的小学语文文体转化路径
1
作者 乔新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4-38,47,共6页
在文本特质教学中,要想使文本特质内化于心、外转成能,离不开语言的运动。促进文本语言运动的机制有许多,文体转化是颇为有效的一种,其实施路径如下:诗歌(新诗)与散文的相互转化;短篇小说与舞台剧(以情景剧为主)的相互转化;记叙文的“... 在文本特质教学中,要想使文本特质内化于心、外转成能,离不开语言的运动。促进文本语言运动的机制有许多,文体转化是颇为有效的一种,其实施路径如下:诗歌(新诗)与散文的相互转化;短篇小说与舞台剧(以情景剧为主)的相互转化;记叙文的“事件”与议论文的“论据”的相互转化;科学小品、说明文与科学童话、科幻小说的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转化 语言运动 特质内化 “远距离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地取材”: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敬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2,共3页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围绕教材,从课文题目、文章背景、课文主题、学习方法等角度,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语文课程资源 资源开发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教学中知性与价值耦合的维度
3
作者 乔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72-75,共4页
长期以来,由于受功利主义和主知主义的影响,阅读教学客观存在着囿于知性教育的倾向——偏重于传授文本中的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语法、修辞、逻辑、文法之类的“语文知识”,课文内容以及与考试分数关系密切、主要靠死记硬背获得的知... 长期以来,由于受功利主义和主知主义的影响,阅读教学客观存在着囿于知性教育的倾向——偏重于传授文本中的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语法、修辞、逻辑、文法之类的“语文知识”,课文内容以及与考试分数关系密切、主要靠死记硬背获得的知性内容。这种“唯认知论”的知性教育,是一种残缺的“单面教育”。笔者主张阅读教学应推行“双面教育”——在知性教育的同时,融入价值教育。“价值”的外延较为宽泛,包括思想、道义、伦理、情感、人格、境界、精神、美感等,因此,知性与价值耦合呈现出多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文内容 考试分数 主知主义 事实性知识 语文知识 阅读教学 程序性知识 认知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教学性阅读与常态性阅读
4
作者 乔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61-64,共4页
从行为目的与阅读场所的角度来看,阅读可以分为“教学性阅读”和“常态性阅读”。前者亦称“集体性阅读”,指受教育者为了练就阅读技能,依靠老师,伴随着同伴而展开的阅读;后者亦称“生活化阅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个人的消遣、... 从行为目的与阅读场所的角度来看,阅读可以分为“教学性阅读”和“常态性阅读”。前者亦称“集体性阅读”,指受教育者为了练就阅读技能,依靠老师,伴随着同伴而展开的阅读;后者亦称“生活化阅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个人的消遣、兴趣或职业的需要而自主进行的阅读。学会高质量的常态性阅读,是教学性阅读孜孜以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性 阅读技能 常态性 阅读场所 生活化阅读 集体性 受教育者 浅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语文课堂的思维场——对“语文主题学习”中思维训练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向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7-48,共2页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多处提到学生语文思维的问题,比如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多处提到学生语文思维的问题,比如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足以说明语文学习中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语言与思维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场 思维训练 天游峰 形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的“质感”
6
作者 袁向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3-64,共2页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指出,“目前的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还是读书太少。课内读得少,课外读得也少,主要是应对考试……”语文主题学习立足“大语文”的理念,推进“海量阅读”,旨在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的目标...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指出,“目前的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还是读书太少。课内读得少,课外读得也少,主要是应对考试……”语文主题学习立足“大语文”的理念,推进“海量阅读”,旨在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的目标,让课外阅读课内化,努力通过大量阅读引发学生语文学习的质变。语文主题学习的探索,从当初的迷茫,到今天的清晰;从曾经的机械整合,到今天的有效融合;从原来的泛读教学,到今天的精准阅读……课堂发生着变化,教学发生着变化,学生的学习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学的“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语文 语文教学 泛读教学 语文主题学习 海量阅读 语文教材 温儒敏 教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剔透”的视角,读出文本的“玲珑”
7
作者 李文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9-61,共3页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解读文本是实现有效对话的重要前提,任何精彩的课堂都首先来自教师对文本深度的研读。教师有了深刻的思考,才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有了多元的解读,才能关注学生的多元感悟。那么,我们在...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解读文本是实现有效对话的重要前提,任何精彩的课堂都首先来自教师对文本深度的研读。教师有了深刻的思考,才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有了多元的解读,才能关注学生的多元感悟。那么,我们在文本解读时,立足点落在哪里,才能真正引领学生理解与感悟文本,生成智慧与激情共生的精彩课堂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文本 有效对话 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教师 学生 才能 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