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杭国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3-62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ITVH)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采用ITVH病例55例(研究组),并与同期TAH50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 目的:探讨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ITVH)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采用ITVH病例55例(研究组),并与同期TAH50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早。结论:ITVH拓宽了传统全子宫切除的方式和适应证,手术难度不大、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符合微创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旁间隙断层解剖与CT影像研究
2
作者 肖日国 徐银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033-1034,1038,共3页
目的:为咽旁间隙疾病的影像识别和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成人尸体头颈部20例,CT扫描后制成横断切面,经咽隐窝等层面观察咽旁间隙及咽旁结构的解剖学关系,测量咽旁间隙的面积。结果:咽隐窝层面的咽旁间隙呈近似三角形,横断面... 目的:为咽旁间隙疾病的影像识别和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成人尸体头颈部20例,CT扫描后制成横断切面,经咽隐窝等层面观察咽旁间隙及咽旁结构的解剖学关系,测量咽旁间隙的面积。结果:咽隐窝层面的咽旁间隙呈近似三角形,横断面及CT面积分别为(447.6±2.18)mm2(左)、(446.4±2.10)mm2(右)和(42.6±3.12)mm2(左)、(43.1±2.96)mm2(右),两侧咽旁间隙及咽旁结构呈对称性。自茎突至咽隐窝的连线将咽旁间隙分为咽旁前、后间隙,CT图像能较好显示咽旁后间隙内各结构的相互关系。结论:咽旁脂肪组织、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茎突、翼内肌是CT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咽旁间隙 断层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