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控制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护理策略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陈娟
彭兰兰
金绍梅
吴云飞
王飞
-
机构
江苏省泗洪儿童医院感染科
江苏省丹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江苏省宿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98-3200,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索轮状病毒(RV)的传播途径,制定出切实可行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并评价该措施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RV感染患儿,对所有与其接触前和接触后物品的表面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寻找RV的传播途径,根据结果制定了以"手消毒"为核心的消毒隔离措施,并应用于2011年,比较2010年、2011年RV患儿院内感染情况,以评价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2011年组RV感染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较2010年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年组和2011年组工作人员手部、布类用品、暖箱、听诊器、奶瓶R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106例(98.1%)RV感染患儿康复出院,2例(1.9%)患儿死亡;2011年69例(98.6%)RV感染患儿康复出院,1例(1.4%)患儿放弃治疗出院,0例死亡。结论 RV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接触传播,早产儿是RV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手消毒为核心的防控措施可以降低RV院内感染。
-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婴儿
新生
交叉感染
-
Keywords
Rotavirus infections
Infant, newborn
Cross infection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的早期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施学文
闫钢风
邵雷
-
机构
江苏省泗洪儿童医院儿童感染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
-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6-1019,共4页
-
文摘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的早期预测因素,并探讨避免重复进行腰椎穿刺的可行性。方法将2010至2012年住院治疗的375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病情分为合并脑膜炎组174例和常规组201例,总结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发现有价值的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的早期临床特征性指标,对脑膜炎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的26项单因素分析中,9项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9项指标均被选入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36月、发热>3 d且热峰逐渐升高、精神软弱、呕吐、惊跳、肢体抖动是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的独立风险因素。具有1项及以上风险因素的患儿合并脑膜炎的概率为77.52%(169/218),阳性预测值为77.52%,阴性预测值为96.82%,灵敏度为97.13%,特异度为75.62%,诊断符合率为85.6%。结论具备1项或多项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高度警惕合并病毒性脑膜炎;不具备危险因素者,若重复进行腰穿复查,盲目延长疗程,无临床意义。
-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脑膜炎
危险因素
腰椎穿刺
儿童
-
Keywords
hand-food-mouth disease
aseptic meningitis
risk factor
lumber puncture
child
-
分类号
R725.1
[医药卫生—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