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于苏北沿海滩涂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绿肥粉垄耦合种植模式研究
1
作者 刘冲 洪立洲 +5 位作者 郁凯 董静 陈环宇 彭昊 卢明海 邢锦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6-221,共6页
为探索利于苏北沿海滩涂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绿肥粉垄耦合种植模式,在苏北沿海滩涂设置:裸地+常规深耕(15 cm)(对照)、裸地+粉垄(20 cm)、裸地+粉垄(30 cm)、裸地+粉垄(40 cm)、种植苕子+常规深耕翻压(15 cm)、种植苕子+粉垄翻压(20 cm)、... 为探索利于苏北沿海滩涂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绿肥粉垄耦合种植模式,在苏北沿海滩涂设置:裸地+常规深耕(15 cm)(对照)、裸地+粉垄(20 cm)、裸地+粉垄(30 cm)、裸地+粉垄(40 cm)、种植苕子+常规深耕翻压(15 cm)、种植苕子+粉垄翻压(20 cm)、种植苕子+粉垄翻压(30 cm)、种植苕子+粉垄翻压(40 cm) 8种种植模式试验,研究对比8种模式土壤有机碳固定表现以及下季玉米产量。结果表明:粉垄耕作降低了沿海滩涂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2.00 mm、>0.25~2.00 mm粒级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数,降低了0.05~0.25 mm、<0.05 mm粒级团聚体质量百分数。粉垄耕作可使沿海滩涂土壤物理结构,尤其是大团聚体结构得以有效改善。绿肥粉垄耦合模式下,土壤养分及可溶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碳库指数、碳库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显著上升,土壤>2.00 mm、>0.25~2.00 mm粒级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数提高,0.05~0.25 mm、<0.05 mm粒级团聚体质量百分数降低,且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2.00 mm、>0.25~2.00 mm团聚体中有机碳贡献率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显著增加,其中,种植苕子+粉垄翻压(30 cm)模式可较大程度地结合绿肥提供有机碳,粉垄耕作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的优势,最有利于滩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固定以及玉米产量的增加,从而达到改善沿海滩涂土壤碳封存、提高滩涂土壤耕地质量、实现沿海滩涂地区增产增收的目的。该模式操作简单、见效快,可在苏北沿海滩涂区域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绿肥 粉垄 有机碳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寒潮低温环境下黄金鲫苗种培育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建华 朱冠登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83,共2页
淡水鱼苗种培育对环境要求较严,一般要求选择池塘3~5亩,水深50厘米左右,风力小于3~4级,水温保持在18℃以上时方可进行苗种培育生产。但由于春季4—5月为寒潮多发季节,而鱼苗出池时间又不能被推迟,这样就会出现鱼苗下池后遭遇大... 淡水鱼苗种培育对环境要求较严,一般要求选择池塘3~5亩,水深50厘米左右,风力小于3~4级,水温保持在18℃以上时方可进行苗种培育生产。但由于春季4—5月为寒潮多发季节,而鱼苗出池时间又不能被推迟,这样就会出现鱼苗下池后遭遇大风寒潮低温环境的情况。笔者现对江苏省射阳县东湖特种水产养殖场2012年黄金鲫苗种培育遭遇大风寒潮低温环境影响下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种培育技术 低温环境 寒潮 沿海地区 金鲫 水产养殖场 环境影响 淡水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滩软体排对潮滩碱蓬湿地修复的影响研究——以江苏条子泥为例
3
作者 张刚 周曾 +5 位作者 陈杰峰 徐晓 曹浩冰 左利钦 潘毅 张长宽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4,共11页
河口海岸潮滩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近年来国家海岸带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的重点关注区域。江苏条子泥潮滩湿地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潮滩湿地保护修复和海堤工程维护的统筹协调等问题。护岸工程... 河口海岸潮滩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近年来国家海岸带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的重点关注区域。江苏条子泥潮滩湿地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潮滩湿地保护修复和海堤工程维护的统筹协调等问题。护岸工程软体排是河口海岸工程常用的维护措施,但其对潮滩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野外调查、碱蓬移栽和播种试验,分析了护滩软体排工程临近区域的高程、水动力、沉积物等环境参数对盐地碱蓬(Suaeda salsa)湿地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1)软体排对潮滩地貌影响明显,软体排内滩面稳定,软体排外亦有掩护效果,两月内促进盐沼植被区高程增量达29 cm,软体排外光滩高程变化剧烈;软体排建造后,海堤附近滩面地形有助于碱蓬植被定植,形成的高滩上移栽碱蓬存活率达55%,而在低处潮滩无法存活。2)碱蓬植被密度和株高受到盐度、高程、中值粒径环境因子的显著影响(P<0.05,P为显著性水平),高程与碱蓬植被密度、株高正相关;盐度和中值粒径与碱蓬植被密度负相关;流速与碱蓬植被密度负相关;有效波高与碱蓬株高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潮滩软体排护滩工程的实施、碱蓬盐沼植被定植机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滩工程 潮滩 碱蓬湿地 软体排 生态修复 海岸工程 江苏条子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围垦区替代传统农业的生态产业效益研究——以江苏东台条子泥垦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尚辉 苏伟霞 +4 位作者 姚宇阗 张弛 郑金海 孟天竹 陈立华 《水利经济》 2020年第4期21-27,82,共8页
依据滨海新围垦区——江苏条子泥垦区内产业模式的规划和建设,从直接经济利益、环境污染成本、生态效益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滨海围垦区传统农业产业模式和生态产业模式的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地利用规模下,相较于传统农业产业模式... 依据滨海新围垦区——江苏条子泥垦区内产业模式的规划和建设,从直接经济利益、环境污染成本、生态效益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滨海围垦区传统农业产业模式和生态产业模式的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地利用规模下,相较于传统农业产业模式,生态产业模式的直接经济利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分别增加了1.37、1.65和2.05倍,同时环境污染成本减少了100%。通过生态产业模式替代传统农业产业模式,显著提升了滨海围垦区直接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研究成果可以为滨海围垦区传统农业产业模式转型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产业模式 生态产业模式 效益评估 滨海围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管排水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向日葵产量品质与盐碱土改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彦晶 章二子 +3 位作者 姚宇阗 陈超 常婷婷 金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0,共8页
为揭示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协同改良盐碱土的效果,明确滨海农区向日葵生产适宜暗管埋设间距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研究设计10 m(S1)、15 m(S2)和20 m(S3)3种不同暗管间距和100%有机肥(100%OF)、75%有机肥+25%无机肥(75%OF)、50%有机肥+... 为揭示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协同改良盐碱土的效果,明确滨海农区向日葵生产适宜暗管埋设间距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研究设计10 m(S1)、15 m(S2)和20 m(S3)3种不同暗管间距和100%有机肥(100%OF)、75%有机肥+25%无机肥(75%OF)、50%有机肥+50%无机肥(50%OF)、25%有机肥+75%无机肥(25%OF)、100%无机肥(0%OF)和不施肥(CK)6种施肥处理,观测向日葵产量、品质、氮素利用和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全盐含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暗管间距下,25%OF施肥处理增产效应最为明显,而相同施肥处理下,S2间距向日葵产量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处理以S2条件下25%OF施肥处理向日葵产量最高,达到3.82 t/hm^(2);有机肥施用比例提升有利于增加向日葵籽粒粗脂肪、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施肥处理明显增加了向日葵植株氮素吸收量,S1、S2和S3间距下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18.1%~47.2%、8.6%~40.5%和8.8%~34.5%;向日葵氮素利用效率随有机肥比例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S2-25%OF和S1-25%OF处理处于较高水平,分别达到44.2%和43.9%;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有机肥施用比例呈正相关,S1-S3间距下有机肥处理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CK平均高22.0%、2.4%和26.4%。暗管间距越小、有机肥施用比例越高,耕层土壤盐分消减率越高,S1间距下100%OF处理盐分消减率达42.6%。综合产量、品质、氮肥利用效率等因素,推荐以15 m暗管间距下25%有机肥施用比例作为盐碱地向日葵生产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向日葵 暗管排水 有机肥 土壤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深度学习的紫菜水分无损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雯雯 胡亚东 +5 位作者 孙文珂 潘明轩 沈照鹏 周兴虎 钱津 王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0-197,共8页
为探索近红外光谱结合深度学习网络对紫菜水分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检测并收集了479组干条斑紫菜的光谱数据和水分含量数据,分别使用四种方法对其中的光谱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并在全波段下建立了四种传统定量水分预测模型和一种卷积神... 为探索近红外光谱结合深度学习网络对紫菜水分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检测并收集了479组干条斑紫菜的光谱数据和水分含量数据,分别使用四种方法对其中的光谱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并在全波段下建立了四种传统定量水分预测模型和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s,CNN)深度学习水分预测模型。对比五种模型预测结果后发现,在S-G平滑结合二阶导数的预处理方法下所建立的CNN模型预测效果最佳,其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值为0.456,预测集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of Prediction,R_(p)^(2))值为0.990,优化后,该模型的RMSEP值降至0.342,R_(p)^(2)值可以达到0.994(>0.8),同时,外部验证相对误差(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 for Validation,RPD)值达6.155(>3),证明了模型实际应用于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可能性。该CNN模型能够快速、准确、无损地预测条斑紫菜的水分含量,提高了紫菜水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相关干制水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水分含量 近红外光谱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物料对滩涂盐碱地有机碳损失·重金属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汪帆 彭昊 +3 位作者 李文平 陈超 傅鹏霄 姚宇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83-85,91,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照CK、鸡粪T_(1)、羊粪T_(2)、菌菇渣T_(3)、生物腐植酸T_(4))在等有机碳投入量下滩涂盐碱地中有机碳损失、土壤各类有机质分布及其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施入...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照CK、鸡粪T_(1)、羊粪T_(2)、菌菇渣T_(3)、生物腐植酸T_(4))在等有机碳投入量下滩涂盐碱地中有机碳损失、土壤各类有机质分布及其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施入土壤后,T_(1)、T_(2)、T_(3)、T_(4)有机碳损失率分别为64.52%、58.69%、47.04%和29.56%;未损失部分转化为土壤有机质,虽然T_(3)处理有机碳损失率较低,但土壤中的活性有机质占比低于其他处理。T_(3)、T_(4)能降低滩涂盐碱地土壤中的有效态汞、砷、镉、铅、铬含量,其中以T_(4)效果最好,T_(1)、T_(2)处理能降低汞、镉、铬有效态含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增加有效态砷、有效态铅含量。T_(1)~T_(4)对水稻有效穗、穗粒数有显著提高作用,较对照分别增产10.17%、14.03%、6.65%和24.52%,其中T_(4)能显著增加水稻穗粒数。由此可见,在滩涂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中,生物腐植酸在有机碳损失率、增加土壤活性有机质、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提高水稻产量方面具有较显著优势,是滩涂盐碱地改良的优良有机物料投入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盐碱地 有机碳损失率 有机物料 重金属含量 水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地碱蓬覆被对滨海滩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立华 张欢 +3 位作者 姚宇阗 张弛 郑金海 张风革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7,共9页
以滨海滩涂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inn.)Pall.〕的覆被度(VC)为标准划定低覆被区(30%<VC≤50%)、中覆被区(50%<VC≤80%)和高覆被区(80%<VC≤100%),并以光滩区(0%≤VC≤30%)为对照,对各样地的盐地碱蓬生长指标和土壤理化指标... 以滨海滩涂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inn.)Pall.〕的覆被度(VC)为标准划定低覆被区(30%<VC≤50%)、中覆被区(50%<VC≤80%)和高覆被区(80%<VC≤100%),并以光滩区(0%≤VC≤30%)为对照,对各样地的盐地碱蓬生长指标和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了盐地碱蓬生长状况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覆被区盐地碱蓬的总生物量、植株密度和株高均有显著(P<0.05)差异,但茎直径则无显著差异;随覆被度增大,盐地碱蓬的各项生长指标依次升高。各覆被区的土壤容重总体上显著低于光滩区,土壤的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总体上显著高于光滩区,其中,高覆被区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幅最大。随土层加深,各覆被区的土壤pH值总体呈升高趋势,但土壤的含水量和水溶性盐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而各样地的各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不同的变化趋势。随覆被度增大,土壤pH值呈降低趋势,而土壤的含水量、水溶性盐和有机质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与光滩区相比,各覆被区0~20 cm土层的土壤pH值和土壤全氮含量升高、土壤水溶性盐含量降低,各覆被区各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程度升高、土壤速效磷含量不同程度降低;此外,高覆被区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及中覆被区各土层的土壤全氮含量均高于光滩区,各覆被区40~60 cm土层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光滩区。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生长指标与土壤的容重和pH值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与土壤的总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光滩区,盐地碱蓬覆被区的土壤结构明显改善,土壤的持水能力以及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提示盐地碱蓬适度覆被有利于改善滨海滩涂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特别是对浅层土壤的理化性质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滩涂 盐地碱蓬 覆被度 土壤理化指标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短期/长期综合干旱指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卢金利 徐向红 +2 位作者 王国平 虞美秀 刘小龙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1-688,共8页
西南地区雨水充沛、气候湿润,但近年来,该地区严重干旱频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干旱评估作为干旱灾害监测与防御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准确评价并预测研究区域的旱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西南地区南盘江小龙潭以上流... 西南地区雨水充沛、气候湿润,但近年来,该地区严重干旱频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干旱评估作为干旱灾害监测与防御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准确评价并预测研究区域的旱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西南地区南盘江小龙潭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日降水、日蒸发、日均气温等水文气象资料,采用栅格化的新安江模型,对研究流域进行日尺度模拟,根据模型计算的栅格土壤含水量以及栅格产水量分别计算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和标准化径流干旱指数,综合改进的帕默尔指数、帕默尔水文干旱指数、帕默尔水分距平指数、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研制基于新安江水文模型的短期/长期综合干旱指数并探讨了其在南盘江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短期综合干旱指数和长期干旱指数均能很好识别并评价南盘江流域的历史干旱。该研究成果可为西南地区及其他地区建立和健全干旱监测与预警系统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长期 综合干旱指数 标准化径流指数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淤泥和堆肥蛭石混合发酵制备基质及其育苗效果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立华 姚宇阗 +4 位作者 尚辉 刘娟 潘德峰 常义军 许有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28-234,共7页
农村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体量大、有机物浓度高,处置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现代农业的工厂化育苗需求大量的营养土,就地取土导致耕地退化。该研究利用功能微生物发酵淤泥制备育苗基质,研究不同菌株发酵基质的物理和生物学性状,基质培育... 农村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体量大、有机物浓度高,处置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现代农业的工厂化育苗需求大量的营养土,就地取土导致耕地退化。该研究利用功能微生物发酵淤泥制备育苗基质,研究不同菌株发酵基质的物理和生物学性状,基质培育西瓜苗的生长、生理参数和抗逆性能。结果表明:微生物处理均能够提升淤泥基质物理和生物学性能,同时能够提升育苗质量。其中Trichoderma harzianum T83(T83)、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IAE(BIAE)菌株发酵基质性能最好。相较于对照处理基质的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通气孔隙度,T83处理分别增加了64.25%、52.65%、45.05%、56.11%;BIAE处理分别增加了101.17%、45.43%、61.43%、38.14%。相较于对照处理西瓜苗的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根际真菌、细菌数量,T83处理分别增加了66.85%、52.07%、72.16%、43.13%、54.93%、110.62倍、1.63倍;BIAE处理分别增加了80.40%、57.34%、82.37%、54.88%、46.40%、67.26%、2.60倍、2.94倍。T83和BIAE处理西瓜苗叶片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显著增加,根系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真菌菌株T. harzianum T83和细菌菌株B. amyloliquefaciens IAE发酵淤泥,能够显著提升其农用品质,为淤泥高附加值化农用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处理 基质 堆肥 发酵 木霉 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定植提升滨海盐土质量的研究——以覆盖条件下的甜高粱定植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立华 苏伟霞 +6 位作者 姚宇阗 郭士伟 韩瑞 尚辉 周龙祥 王栋 张风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36-2342,共7页
通过开展田间试验,探究了耐盐作物甜高粱单个生长季(4月中旬~8月中旬)定植对新围垦滩涂盐土土壤理化、生物性状以及地表生物量提升作用.结果表明:高粱定植对垦区盐土土壤理化性状有显著改良效果.与NP(无覆盖+无甜高粱定植)和NPC(有覆盖... 通过开展田间试验,探究了耐盐作物甜高粱单个生长季(4月中旬~8月中旬)定植对新围垦滩涂盐土土壤理化、生物性状以及地表生物量提升作用.结果表明:高粱定植对垦区盐土土壤理化性状有显著改良效果.与NP(无覆盖+无甜高粱定植)和NPC(有覆盖+无甜高粱定植)处理相比,PC(有覆盖+甜高粱定植)显著降低了土壤含盐量、土壤容重,而显著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有机质含量(P<0.05);PC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的数量;甜高粱收获前,PC土壤呼吸强度较NP和NPC分别增加35.71%、26.67%(P<0.05);PC处理的地表生物量较NP和NPC处理分别增加3.86倍和3.16倍(P<0.05).甜高粱定植可有效提升盐土土壤地力和生物功能,为新围垦区土地农业化利用提供一条生态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定植 土壤 微生物 地表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改良基质对新围垦海涂盐土改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尚辉 颜安 +5 位作者 韩瑞 姚宇阗 常义军 杨花蕾 陈立华 孟天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126,共7页
海涂围垦区是陆海过渡带,围垦区土壤的传统洗盐和培肥技术易威胁近海生态环境,因此,探索新型、生态的盐土改良技术十分重要。该研究初步研究了新型微生物改良基质的盐土改良功能,结果表明微生物改良基质效果显著。相较于对照处理,微生... 海涂围垦区是陆海过渡带,围垦区土壤的传统洗盐和培肥技术易威胁近海生态环境,因此,探索新型、生态的盐土改良技术十分重要。该研究初步研究了新型微生物改良基质的盐土改良功能,结果表明微生物改良基质效果显著。相较于对照处理,微生物改良基质处理水稻产量增加了83.2%(P<0.05);土壤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分别增加了13.80%、20.00%、6.80%、2.30倍、53.00%、31.00%(P<0.05);土壤容重降低了6.90%;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10.30、11.20和3.18倍;水稻生育期累积灌溉水量减少了35.20%;0~10和>10~20cm土层可溶性盐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61.10%和54.40%。微生物改良基质能够在短期内加速盐分洗脱,提升土壤质量,是海涂新围垦区盐土改良的生态高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水分 海涂新围垦区 微生物改良基质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种植和灌排淋洗改良滨海盐碱地的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冬 姚宇阗 +5 位作者 陈超 汪帆 彭昊 侯毛毛 钟凤林 金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0-95,109,共7页
灌排淋洗是盐碱土降盐的重要水利工程措施,在滨海土壤改良上应用广泛且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协同改良滨海盐碱地的研究较为匮乏。为了寻求沿海盐碱地植物和工程协同改良方案,设计0.9 m(D1)、1.2 m(D2)埋深和15 m(S1)... 灌排淋洗是盐碱土降盐的重要水利工程措施,在滨海土壤改良上应用广泛且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协同改良滨海盐碱地的研究较为匮乏。为了寻求沿海盐碱地植物和工程协同改良方案,设计0.9 m(D1)、1.2 m(D2)埋深和15 m(S1)、20 m(S2)间距的不同暗管布局方式,同时设种植向日葵(Y)和未种植向日葵(N)处理,观测不同暗管布局方案下土壤含水率、剖面土壤全盐含量、向日葵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暗管间距越小、埋深越浅,土壤含水率总体上越低,种植向日葵有利于提升生育期尤其是生育后期耕层土壤含水率;暗管排水基础上种植向日葵对盐碱地0~100 cm土体盐分有明显的消减作用,成熟期向日葵处理土体平均含盐量为2.27~2.74 g/kg,而无向日葵处理土体平均含盐量为2.81~3.09 g/kg;向日葵株高和茎粗总体表现为D1S1Y最高,移栽后120 d分别达到183 cm和38.1 mm,而D2S2Y处于最低水平,分别为162 cm和32.7 mm;不同暗管布置方式对向日葵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D1S1Y处理向日葵产量最高,达到2.73 t/hm^(2),显著(p<0.05)高于D2S2Y处理;D1S1Y对主根区盐分的去除效果最优,0~20 cm和20~40 cm盐分消减效率分别达到50.3%和43.4%。推荐以种植向日葵协同埋深0.9 m、间距15 m的暗管布局作为适宜盐碱土改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暗管排水 暗管布置 植物措施 土壤改良 洗盐 滨海盐碱地 淋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生物制剂对有机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严羽 王维建 +4 位作者 姚宇阗 陈宸 仇俊 张晓伟 陈夕军 《农学学报》 2022年第7期5-11,共7页
稻瘟病是有机水稻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几种生物制剂对有机水稻稻瘟病的防控效果及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种子处理和叶面喷施后,调查田间发病情况,检测水稻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及稻米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几... 稻瘟病是有机水稻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几种生物制剂对有机水稻稻瘟病的防控效果及稻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种子处理和叶面喷施后,调查田间发病情况,检测水稻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及稻米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几种生物制剂浸种处理+叶片喷施对稻叶瘟病均有较好防效,枯草芽孢杆菌、申嗪霉素和春雷霉素对叶瘟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可达62.84%、58.11%、54.05%和81.07%、56.49%、46.11%;对穗瘟防效较差,病穗防效与穗期病指防效分别仅为63.63%、54.62%、54.05%和48.92%、34.23%、29.85%。用生物制剂处理后,水稻体内防御酶活性有明显提高,且多在处理后1~7天内酶活性达最大值;与产量相关因子如单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明显增加;稻谷的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有小幅增加;米粒中垩白粒率和青米率显著下降,直链淀粉和蛋白含量略有增加。说明施用生物制剂可有效防控稻瘟病并提高有机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品质 防效 稻瘟病 有机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pH和SO_(4)^(2−)含量对设施菜地土壤障碍强还原处理修复的响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旭丽 姚宇阗 +2 位作者 陈超 黄新琦 孟天竹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8-1225,共8页
设施蔬菜地常面临硫酸根(SO_(4)^(2−))累积等次生盐渍化问题。强还原土壤消毒方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能够有效改良退化土壤,但RSD处理过程中SO_(4)^(2−)转化产物及RSD对次生盐渍化的长期改良效果尚不清楚。为探究土壤... 设施蔬菜地常面临硫酸根(SO_(4)^(2−))累积等次生盐渍化问题。强还原土壤消毒方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能够有效改良退化土壤,但RSD处理过程中SO_(4)^(2−)转化产物及RSD对次生盐渍化的长期改良效果尚不清楚。为探究土壤初始pH和SO_(4)^(2−)含量对RSD处理过程中SO_(4)^(2−)去除效果、转化产物及种植作物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无处理对照、淹水+紫花苜蓿粉(RSD)、RSD+石灰调节土壤pH至7.30、RSD+SO_(4)^(2−)(添加量为4000 mg·kg^(−1))、RSD+石灰+SO_(4)^(2−)(同上),处理结束后盆栽种植二茬黄瓜(Cucumis sativus L.),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RSD处理后,土壤pH显著升高,EC值降低,土壤可溶性SO_(4)^(2−)-S含量降低了330-728 mg·kg^(−1),未施和施用SO_(4)^(2−)处理可溶性SO_(4)^(2−)含量分别降低了83.6%-93.3%、35.0%-42.1%。未施SO_(4)^(2−)处理中土壤总硫和SO_(4)^(2−)沉淀含量基本不变,吸附态SO 42−含量略有降低,表明减少的SO_(4)^(2−)主要转化为有机态硫,且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H可促进SO_(4)^(2−)转化为有机硫。土壤在晾干和后续种植作物过程中,RSD处理转化的有机硫再次矿化为SO_(4)^(2−),导致土壤盐分回升和pH值降低。种植一茬黄瓜后,各处理SO_(4)^(2−)含量已上升至处理前水平。同时,RSD处理后由于NO3−的完全脱除土壤面临缺氮风险,种植过程中施用了大量铵态氮肥,导致土壤进一步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种植两茬黄瓜后,各处理土壤pH值降低了2.02-2.36,EC值增加了0.201-0.233 mS·cm−1。综上,对于SO_(4)^(2−)初始含量高的土壤,由于有机硫迅速矿化,RSD处理后土壤将面临盐分回升及再次盐渍化风险。RSD处理后应选用合适的肥料品种结合科学施肥方式,以维持RSD处理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长期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强还原土壤修复方法 土壤酸化 土壤次生盐渍化 石灰 SO_(4)^(2−)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子泥一期工程对条子泥发育影响及工程防护措施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才俊 徐向红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12,共8页
通过历史和现场观测资料并结合遥感卫片资料,对条子泥匡围一期工程两年多的建设过程中,由工程所引起对条子沙洲西大港、东大港、条鱼港等主要的潮沟,及相应的潮盆系统和二分水的剧烈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潮沟摆动治理经验。治理方... 通过历史和现场观测资料并结合遥感卫片资料,对条子泥匡围一期工程两年多的建设过程中,由工程所引起对条子沙洲西大港、东大港、条鱼港等主要的潮沟,及相应的潮盆系统和二分水的剧烈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潮沟摆动治理经验。治理方法主要为丁坝群结合砼连锁块镇压排布防护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子泥 辐射沙洲 匡围 潮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