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转折期前后无锡站年际旱涝周期水文特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秦建国 张涛 +1 位作者 孙磊 徐日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7,共7页
在人类影响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气候转折期前后无锡站年际降雨序列水文特性的对比分析,探索旱涝周期演化的自然规律。研究表明,无锡站年际降雨过程线的外观和内在特征,在1978年前后发生了突变,证实了笔者"气候成因不同特征不... 在人类影响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气候转折期前后无锡站年际降雨序列水文特性的对比分析,探索旱涝周期演化的自然规律。研究表明,无锡站年际降雨过程线的外观和内在特征,在1978年前后发生了突变,证实了笔者"气候成因不同特征不同"的猜想,也是气候转折期存在的有力证据;无锡站年际旱涝周期性特征是水文自然演化规律的一部分,其时间序列的一致性,并未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分段法的提出打破了旱涝无规律的传统思维定势,国家气候中心对气候转折期的研究成果是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本次研究解决了无锡站年际旱涝周期性分析的难题,首次实现了旱涝趋势预测模拟,可推进太湖地区中长期水文预报和气候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 周期 趋势 预测模拟 分段法 气候转折期 无锡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区域无锡段沿江土壤质量研究及水土流失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骊 程建敏 +1 位作者 陈娟 任小龙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无锡市响应党中央关于长江大保护精神,选取江阴沿长江区域,开展水土保持分析监测,采集沿长江区域不同植物条件土壤样品,分析其理化特性,采用实地监测和遥...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无锡市响应党中央关于长江大保护精神,选取江阴沿长江区域,开展水土保持分析监测,采集沿长江区域不同植物条件土壤样品,分析其理化特性,采用实地监测和遥感解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水土流失监测。从而了解无锡沿长江区域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性质,摸清水土流失变化情况,以期从水土保持角度,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保护母亲河,为长江大保护提供水土保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水土保持 土壤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双重管理体制下无锡市水文站网规划设计
3
作者 戈礼宾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91,共3页
无锡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在江苏省率先正式批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增挂"无锡市水文局"牌子,实行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管理体制,并明确了无锡市水文局为地方服务的七项职责。无锡水文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下,水文站网... 无锡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在江苏省率先正式批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无锡分局增挂"无锡市水文局"牌子,实行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管理体制,并明确了无锡市水文局为地方服务的七项职责。无锡水文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下,水文站网规划设计应该紧紧围绕无锡水利、服务无锡水利、融入无锡水利,才能发挥水文体制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管理的最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站网 站网布设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太湖江苏段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与湖区水质的响应关系 被引量:26
4
作者 吕文 杨惠 +6 位作者 杨金艳 马倩 高晓平 蒋如东 王晓杰 徐勇 聂青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54-1462,共9页
基于2008-2018年环太湖江苏段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及湖区水质数据,从时空变化及相关关系两个方面探讨了入湖污染物通量与湖区水质的响应关系,并分析了污染物进入湖体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太湖污染减排已见成效,氨氮、总氮、高锰... 基于2008-2018年环太湖江苏段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及湖区水质数据,从时空变化及相关关系两个方面探讨了入湖污染物通量与湖区水质的响应关系,并分析了污染物进入湖体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太湖污染减排已见成效,氨氮、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入湖污染物通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分别为8.0%、2.0%、1.6%和2.2%,湖体氨氮和总氮时间格局响应较好,年均下降率分别为2.1%和2.3%.湖体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与入湖污染物通量整体由西北部、西部湖区向东南部、东部湖区递减,空间格局上响应基本一致.全湖区年尺度总氮、氨氮浓度与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影响湖区总氮、氨氮的主要因子为入湖河道的总氮、氨氮浓度,其次为入湖河道浓度与原湖区水质差值,因此亟需加强入湖河道水质浓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通量 太湖 水质 环太湖入湖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站年际降雨趋势、特征与预报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秦建国 洪国喜 +4 位作者 张涛 孙磊 张彦杰 沈顺中 吴朝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6,共5页
针对近年极端灾害性气候频发的现状,对暖冬影响下无锡站降雨年际变化趋势、历史演变特征和近几年水文预报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暖冬影响下,无锡站降雨年际间呈现出干旱—湿润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具有水文旋回的性质,在太湖地区有... 针对近年极端灾害性气候频发的现状,对暖冬影响下无锡站降雨年际变化趋势、历史演变特征和近几年水文预报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暖冬影响下,无锡站降雨年际间呈现出干旱—湿润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具有水文旋回的性质,在太湖地区有代表性,可作为该时段的降雨预报模型;该模型打破了年际降雨无规律的传统思维定式,与历史演变法相结合,能提高预报效率与精度;水文旋回的发现和降雨预报模型的建立,可推动水文气象长期预报与气候展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冬 无锡站 年际降雨 水文旋回 预报 模型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利工程对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水位影响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朱骊 乐峰 +2 位作者 张建平 贾小网 秦建国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6,共5页
根据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历年河流水位与降水量的关联,结合城市水利工程,分析了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水位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2003年前后水位变化的形成机制,推求出水利工程和气候条件下水位的变化特点,总结了城市水利工程对京杭大运河流向产... 根据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历年河流水位与降水量的关联,结合城市水利工程,分析了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水位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2003年前后水位变化的形成机制,推求出水利工程和气候条件下水位的变化特点,总结了城市水利工程对京杭大运河流向产生的影响。为本地区研究城市水利工程影响下河流水位变化情况及防汛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水利工程 水位 降水量 流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突变点前后无锡站年际降水序列历史演化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秦建国 吴朝明 +5 位作者 姚华 任小龙 尤征懿 朱骊 朱前维 严维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0,共5页
为推动中长期预报工作,在发现气候突变点的基础上,采用历史演变法对无锡站年际降水序列的5种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由于认知上的缺陷,以前的序列分析方法不能真正完成其历史使命,必须与气候突变理论及相关辅助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弥... 为推动中长期预报工作,在发现气候突变点的基础上,采用历史演变法对无锡站年际降水序列的5种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由于认知上的缺陷,以前的序列分析方法不能真正完成其历史使命,必须与气候突变理论及相关辅助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弥补其分辨率较低的弱点;②1978年前后无锡站年际降水过程线的5种特征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了“气候成因不同特征不同”的猜想,也是气候突变点存在的有力证据;③无锡站的突变点可分为2个量级,分别为周期性突变点和气候突变点,这是旱涝演化的自然选择。本研究首次完成了气候突变的应用研究和单站单要素年际序列特征的精细化分析,为历史演变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太湖及周边地区开展中长期预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序列 气候突变 历史演变法 单要素分析 无锡站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洪国喜 杜明成 郑建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40-44,55,共6页
基于2010~2017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太湖无锡水域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蓝绿藻密度和入湖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太湖主要水质监测指标总体呈好转趋势,除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外,pH值、溶解氧、高锰... 基于2010~2017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太湖无锡水域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蓝绿藻密度和入湖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太湖主要水质监测指标总体呈好转趋势,除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外,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均达到了国家Ⅲ类水标准;②各湖区比较发现,2012年以后,湖心的总磷浓度明显上升,其他指标平稳或有所下降;③藻类密度与pH值(r=0.685)和总磷(r=0.677)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氨氮(r=-0.536)和总氮(r=-0.548)呈显著负相关(P<0.05);④入湖氮污染物是太湖主要污染来源,太湖总氮、氨氮浓度随入湖污染物浓度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太湖蓝绿藻密度与pH值、氨氮、总氮、总磷的相关性较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氨氮和总氮呈负相关关系,与总磷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此外,蓝绿藻密度的变化趋势较总磷浓度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总氮 蓝绿藻 相关性分析 无锡水域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城区降雨特征对径流污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洪国喜 袁梦琳 尤征懿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38,66,共7页
选择无锡市沈巷小区、广丰三村、槐古豪庭三个经过雨污分流改造的排水区(以下简称"排水达标区")作为研究区域,对2014年7月1日至9月23日13次降雨事件中研究区域的降雨径流排水过程进行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分析了无锡城区主要地... 选择无锡市沈巷小区、广丰三村、槐古豪庭三个经过雨污分流改造的排水区(以下简称"排水达标区")作为研究区域,对2014年7月1日至9月23日13次降雨事件中研究区域的降雨径流排水过程进行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分析了无锡城区主要地表径流污染物类型,比较了降雨特征(降雨历时、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前期累计晴天)与污染物次径流平均浓度EMC的相关性大小,选取典型降雨事件,研究了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结果分析表明:虽然排水达标区已经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但降雨径流污染仍然很严重,主要污染物为COD、NH3-N、TP;降雨强度与EMC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余降雨特征与EMC的相关性不明显;降雨初期的降雨强度对初期冲刷效应的影响较大,降雨初期雨强大,则初期冲刷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表径流污染 降雨特征 次径流平均浓度 初期冲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降雨侵蚀力分布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敏 陈晶晶 +1 位作者 于文祥 焦芳芳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3期51-53,共3页
以无锡市21处雨量站1992-2016年的日雨量数据等为基础,运用章文波等修订的日雨量侵蚀力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分析了无锡市降水时空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基于年侵蚀性降雨量的降雨侵蚀力简化算法。结果表明,无锡市降雨侵蚀力随月份先增加后减... 以无锡市21处雨量站1992-2016年的日雨量数据等为基础,运用章文波等修订的日雨量侵蚀力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分析了无锡市降水时空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基于年侵蚀性降雨量的降雨侵蚀力简化算法。结果表明,无锡市降雨侵蚀力随月份先增加后减小;随年份总体呈增加的变化规律,但不是单一增长,而是三段式变化;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南部高于东北部,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5倍。利用无锡市10个站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年侵蚀性降雨量与年降雨侵蚀力之间的三次曲线拟合方程作为简化算法,经验证可以用于无锡市年降雨侵蚀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时空分布 简化算法 无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沿江、环湖特定区域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估分析
11
作者 朱骊 吴朝明 任小龙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9期61-63,共3页
在长江大保护、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背景下,选取江阴市长江段恢复绿化或栽植芦苇地段和太湖周边环湖公园地块作为特定区域,基于遥感监测数据,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特定区域2018、2020年土壤侵蚀模数,分析水土流失年度消长情况,并通过... 在长江大保护、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背景下,选取江阴市长江段恢复绿化或栽植芦苇地段和太湖周边环湖公园地块作为特定区域,基于遥感监测数据,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特定区域2018、2020年土壤侵蚀模数,分析水土流失年度消长情况,并通过预防和减少土壤流失价值量、提高土壤肥力价值量、拦蓄地表径流价值量等评估特定区域保护水土资源效益。总结了无锡市特定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为无锡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 评估 特定区域 无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频率分析计算软件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盛龙寿 朱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2-,27,共2页
江苏省水利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水文频率计算时,配套计算软件缺陷较多,为此,开发研制一种简单实用的水文频率计算软件。介绍了软件的组成,主程序各模块的功能、具体的使用原理和流程等。该软件目前的实际运用结果表明,其计算成果准确,可... 江苏省水利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水文频率计算时,配套计算软件缺陷较多,为此,开发研制一种简单实用的水文频率计算软件。介绍了软件的组成,主程序各模块的功能、具体的使用原理和流程等。该软件目前的实际运用结果表明,其计算成果准确,可以广泛应用于无锡市各类防洪影响评价分析和水文水资源规划等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要素 计算软件 程序编制 PⅢ频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要素有效位数处理方法
13
作者 盛龙寿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7-18,21,共3页
为了研发编制一个适用于规范要求的水文要素有效位数处理的自定义函数,介绍了利用VB6.0开发平台编制流量有效位数处理自定义函数的基本思路、主要技术方法,并提供了程序源代码,可供编制流量、径流系数、水面比降、相关因素(比值)、输沙... 为了研发编制一个适用于规范要求的水文要素有效位数处理的自定义函数,介绍了利用VB6.0开发平台编制流量有效位数处理自定义函数的基本思路、主要技术方法,并提供了程序源代码,可供编制流量、径流系数、水面比降、相关因素(比值)、输沙率、泥沙颗粒、平均沉速等水文要素的计算程序和资料整编程序时调用,对于上述水文要素计算和整编的规范化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 有效位数 VB6.0 自定义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多光谱影像的河道碍洪物遥感AI识别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祝军 刘斌 +6 位作者 朱骊 丘仕能 任小龙 吴家晟 肖斌 廖广慧 姚露露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89,共6页
河道碍洪物是洪涝灾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其进行高效精准监管需引起高度重视。传统的人工巡查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应用需求,因此结合人工智能(AI)的遥感技术应用是必经之路。然而诸多的AI模型在遥感应用中的表现尚不清晰,亟待深入探讨。... 河道碍洪物是洪涝灾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其进行高效精准监管需引起高度重视。传统的人工巡查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应用需求,因此结合人工智能(AI)的遥感技术应用是必经之路。然而诸多的AI模型在遥感应用中的表现尚不清晰,亟待深入探讨。本文以广西大藤峡库区为例,研究河道碍洪物遥感AI识别模型构建方法。基于GF-1遥感影像,构建碍洪物训练样本集,以ResNet101为核心网络,采用当前主流的6种语义分割模型,包括PSPNet、PAN、MANet、FPN、DeepLabV3+和UNet++,进行碍洪物识别模型训练,进而评估其精度和效率。结果表明:①利用ResNet101作为骨干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在河道碍洪物识别中表现优异,所有模型的F1得分均大于0.70,交并比(IoU)均大于0.58。其中,结合洞卷积和全局池化技术的DeepLabV3+模型的F1得分为0.82,IoU为0.72,体现了其在捕捉上下文信息和微观特征方面的显著优势。②PSPNet在参数量较低的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精度,每批次能处理8个样本,帧率高达10.49。综上,DeepLabV3+在精确识别和轮廓描绘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而PSPNet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上显示出巨大潜力。研究结果可为AI遥感模型构建提供参考,并为河道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 多光谱 碍洪物 人工智能 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山丘区典型实验小流域产汇流研究
15
作者 尤征懿 朱前维 +2 位作者 吴朝明 陈娟 朱骊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共7页
《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以下简称《84图集》)是江苏省水文工作的重要参考文件,被广泛应用于防洪规划、径流预报等工作。然而,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84图集》已无法满足现状条件下的流域产汇流预报需求。为修订《84图集》中苏... 《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以下简称《84图集》)是江苏省水文工作的重要参考文件,被广泛应用于防洪规划、径流预报等工作。然而,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84图集》已无法满足现状条件下的流域产汇流预报需求。为修订《84图集》中苏南山丘区的产汇流参数,以典型实验小流域——大港河上游流域(楚山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场次洪水资料,研究流域产汇流特性,建立优化参数的流域产流计算方案,并设置不同的汇流参数优化方案,通过2020—2023年洪水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优化参数后的产流计算方案在2021年和2023年的洪水径流深误差均保持在25%以内,平均径流深误差为12.3%,产流计算精度达甲级。(2)优化参数后的汇流计算方案较原始《84图集》方法的汇流计算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同时优化瞬时单位线两个参数的方案精度最高,平均纳什效率系数为0.73、洪峰误差合格率为62%,汇流预报精度达丙级。由此可见,参数优化可有效地提高产汇流计算精度。研究成果不仅可为江苏省的《84图集》修订提供借鉴,同时也可为山丘区小流域的产汇流规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山丘区 产汇流 参数优化 降雨径流 退水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沉积物再悬浮模拟方法 被引量:41
16
作者 尤本胜 王同成 +5 位作者 范成新 朱龙喜 钟继承 李宝 尹洪斌 胡春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1-617,共7页
由于风浪对浅水湖泊底泥的强烈扰动作用,底泥再悬浮的生态效应研究成为目前国际研究热点之一.但方法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有关底泥再悬浮环境效应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应用一种新的沉积物再悬浮装置,模拟了太湖南部长兜港水域不同风浪影响下... 由于风浪对浅水湖泊底泥的强烈扰动作用,底泥再悬浮的生态效应研究成为目前国际研究热点之一.但方法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有关底泥再悬浮环境效应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应用一种新的沉积物再悬浮装置,模拟了太湖南部长兜港水域不同风浪影响下悬浮物的垂向分布,获得水柱总悬浮物量(T)与扰动频率(n)的定量关系:T=19.77×exp(n/ 2.61)-71.7.结合现场实测风情下的水柱总悬浮物量,建立了室内水动力条件、水柱总悬浮物量和现场风情的定量关系.研究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太湖全年代表性小风、中风及大风与再悬浮装置的扰动频率对应关系,估算了小风、中风和大风常规风情引起的总悬浮物量分别为159、230、425g/m^2.结果表明,模拟获得的太湖悬浮物垂向分布规律与现场状况较为接近,是目前较为适用的浅水水体沉积物再悬浮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再悬浮 风浪作用 垂向分布 模拟 发生装置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底泥疏浚环境效应:Ⅰ.内源磷释放控制作用 被引量:68
17
作者 钟继承 刘国锋 +3 位作者 范成新 张路 丁士明 任小龙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93,共10页
通过为期一年的疏浚模拟试验,在试验室培养疏浚与对照柱样研究了底泥疏浚对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结果发现,疏浚表层30cm能够有效的消减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与孔隙水中PO_4^(3-)-P含量.在一年的试验周期内,疏浚和对照柱沉积物-水界面... 通过为期一年的疏浚模拟试验,在试验室培养疏浚与对照柱样研究了底泥疏浚对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结果发现,疏浚表层30cm能够有效的消减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与孔隙水中PO_4^(3-)-P含量.在一年的试验周期内,疏浚和对照柱沉积物-水界面的PO_4^(3-)-P通量分别为-143.8至14.4与-237.3至3047.6μg/(m^2·d),疏浚柱沉积物-水界面的磷通量总体上低于未疏浚对照的磷通量,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月份,从2006年3-10月疏浚柱沉积物-水界面磷释放通量显著低于未疏浚对照柱,疏浚沉积物的磷的释放潜力低于未疏浚对照沉积物研究结果表明,在外源磷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底泥疏浚是消减研究区内源磷负荷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疏浚 磷形态 磷释放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不同湖区风浪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震 吴挺峰 +4 位作者 邹华 贾小网 黄列 梁朝荣 张志浩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7-224,共8页
为明晰太湖风浪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在湖心区设立波浪观测站,利用其记录的波浪数据证明SWAN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太湖风浪.基于所建模型,对2013年自然风场条件下太湖不同湖区风浪季节动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受岸线、地形和岛屿等地... 为明晰太湖风浪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在湖心区设立波浪观测站,利用其记录的波浪数据证明SWAN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太湖风浪.基于所建模型,对2013年自然风场条件下太湖不同湖区风浪季节动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受岸线、地形和岛屿等地理因素影响,大太湖的风浪总是最强,其有效波高均值为0.523 m;而东太湖风浪最小,有效波高均值为0.305 m.受盛行风场季节变化影响,太湖春、夏季有效波高均值明显大于秋、冬季.太湖波浪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风场,其有效波高随风速增大而增大,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风向则可以通过改变风区长度来影响风浪生消.在偏东风作用下,太湖湖西区的风浪大于东部湖区;而受盛行于冬季的偏北风影响,太湖南部水域风浪要大于北部.同时,太湖风浪的时空分布特征是造成太湖水质参数、沉积物和水生植物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分区 风浪 季节动态 空间分布 SWAN模型 水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平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高斌 许有鹏 +3 位作者 王强 杨洁 沈顺忠 徐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6-1191,共6页
为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太湖流域水质状况的影响,以太湖腹部平原区为例,基于典型年地表河流水质监测数据,结合TM影像解译结果所反映的土地利用状况,分别从区域和水质站点周边缓冲区两个方面,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状况的灰色关联... 为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太湖流域水质状况的影响,以太湖腹部平原区为例,基于典型年地表河流水质监测数据,结合TM影像解译结果所反映的土地利用状况,分别从区域和水质站点周边缓冲区两个方面,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状况的灰色关联序,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水质的影响,为太湖腹部平原区的土地利用与水污染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河流水质整体上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灰色关联度最大的是城镇用地,其次是水田和旱地,水域和林地的灰色关联度最低;丰水期、枯水期的不同水质指标与土地利用的灰色关联序有一定区别,而水质站点缓冲区土地利用为样本时,水质指标受城镇用地影响最大,其次为耕作用地,最低为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质 土地利用 缓冲区 丰水期 枯水期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虞河引长江水入太湖水体的总磷、总氮分析 被引量:31
20
作者 马倩 田威 吴朝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太湖流域实施的调水引流,提高了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发挥了水利工程在改善水环境方面的综合效益,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望虞河引江水量与入湖水量及入湖水体流经太湖湖湾水体水质变化情势的基础上,... 太湖流域实施的调水引流,提高了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发挥了水利工程在改善水环境方面的综合效益,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望虞河引江水量与入湖水量及入湖水体流经太湖湖湾水体水质变化情势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2007年以来的调水引流期间,望虞河入太湖水体总磷、总氮浓度值与太湖贡湖湾、梅梁湾、湖西及江苏省其它主要入太湖河道的总磷、总氮浓度值,并通过监测结果分析了入太湖水体总磷、可溶性总磷的衰减趋势,从而得出,长江是优质水源,调引长江水为增加太湖水环境容量、改善太湖及区域水环境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总氮 调水引流 望虞河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