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降水融合数据的江苏省降雨侵蚀力时空特征
1
作者 鞠艳 杨星 +2 位作者 齐斐 夏骑兵 张雯叶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50,共10页
[目的]研究江苏省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的降雨侵蚀力及其侵蚀密度特征,为区域降雨侵蚀力预测和土壤侵蚀控制的重要参考。[方法]基于江苏省96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降雨数据和GPM IMERG,ERA5降水产品,研发了一种基于站点—卫星降水融合的降雨... [目的]研究江苏省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的降雨侵蚀力及其侵蚀密度特征,为区域降雨侵蚀力预测和土壤侵蚀控制的重要参考。[方法]基于江苏省96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降雨数据和GPM IMERG,ERA5降水产品,研发了一种基于站点—卫星降水融合的降雨侵蚀力计算方法,重建了江苏省2001—2023年降雨侵蚀力,并进一步研究其侵蚀密度及易发区划分。[结果]①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融合降雨侵蚀力相较于卫星降雨侵蚀力和站点降雨侵蚀力,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较小的偏差和均方根误差,能有效捕捉降雨侵蚀力的高值,减少不确定性和误差。②2001—2023年江苏省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4709.39 MJ·mm/(hm^(2)·h·a),空间分布为北低南高,季节差异明显,夏季多冬季少。③2001—2023年江苏省年降雨侵蚀力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季节存在差异,春季、夏季和秋季研究区南部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北部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冬季反之。④江苏省年侵蚀密度为4.96 MJ/(hm^(2)·h),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降雨侵蚀最易发区为徐州市东部、连云港市北部和镇江市西部、南京市北部零星地区,不易受侵蚀的区域为扬州市和泰州市地区。[结论]基于站点—卫星降水融合方法估算区域降雨侵蚀力较为可靠,减少不确定性和误差,提高了卫星遥感反演降水在土壤水蚀领域的应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IMERG ERA5 降水融合数据 侵蚀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弯河段岸坡冲刷主控因子研究
2
作者 朱明成 王茂枚 +1 位作者 左利钦 朱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1-233,267,共4页
急弯河段凹岸岸坡冲刷现象普遍,影响区域防洪、通航与生态安全。以淮河入江水道下游典型急湾河段为例,在对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局部正态物理模型,设置多组水位、流量边界条件,研究典型急弯河段边坡冲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急弯河段凹岸岸坡冲刷现象普遍,影响区域防洪、通航与生态安全。以淮河入江水道下游典型急湾河段为例,在对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局部正态物理模型,设置多组水位、流量边界条件,研究典型急弯河段边坡冲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岸坡多年冲刷强度与沿岸流速梯度变化、迎水面动水压强的脉动强度等表现出明显正相关性,边坡最大冲深位置位于下游动水压强和局部比降最大时的区域。研究成果可为急弯河段岸坡防护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河段 岸坡冲刷 动水压强 流速梯度 正态模型 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圩(田)还湖(湿)长效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固城湖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冬梅 刘劲松 +1 位作者 戴小琳 王春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3-26,共4页
一直以来,退圩还湖受庞大资金需求的限制,实施困难,难以实现多方受益。以长江中下游大型湖泊——固城湖退圩还湖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退圩还湖的长效机制。在固城湖退圩还湖措施研究中,综合考虑湖泊水资源条件、生态敏感区布局、沿湖地区... 一直以来,退圩还湖受庞大资金需求的限制,实施困难,难以实现多方受益。以长江中下游大型湖泊——固城湖退圩还湖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退圩还湖的长效机制。在固城湖退圩还湖措施研究中,综合考虑湖泊水资源条件、生态敏感区布局、沿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管理与保护需求,科学规划了退圩还湖方案。通过人工修复措施,重塑湖泊水域地形和岸线,改善河湖水力联系,提升水质水环境;通过排泥场的利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退圩还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形成了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的退圩(田)还湖(湿)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圩还湖 长效机制 大型湖泊 固城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马湖水质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文广 陈伟 +3 位作者 王金东 王轶虹 吴勇锋 祁诣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170,共10页
研究以骆马湖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卫星影像、实测水质数据和光谱数据,采用数学统计和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骆马湖透明度和悬浮物的遥感反演模型,综合比较两种模型在水质反演中的性能,最终选取了最优模型对骆马湖水质的空间分布特性... 研究以骆马湖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卫星影像、实测水质数据和光谱数据,采用数学统计和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骆马湖透明度和悬浮物的遥感反演模型,综合比较两种模型在水质反演中的性能,最终选取了最优模型对骆马湖水质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Sentinel-2等效遥感反射率与水质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波段组合后的相关性相比单波段均有显著提升,透明度与B3/B4相关性最高(0.85),悬浮物浓度与B5/B4相关性最高(0.68);(2)相较于基于数学统计回归的反演模型,透明度与悬浮物浓度在机器学习模型中有着更高的反演精度,透明度(测试集:R2=0.85,RMSE=7.25,MAE=5.25)与悬浮物浓度(测试集:R2=0.87,RMSE=3.36,MAE=2.49)的最优反演模型均为GA-XGBoost模型;(3)骆马湖水质反演结果表明,东北部近岸地区悬浮物含量较高,透明度较低,可能与该地区仍存在鱼塘养殖等人为活动有关;(4)通过对2018-2022年反演结果的长时序分析发现,骆马湖水质呈现显著的季节性特征。春秋季节悬浮物浓度较高,透明度较低;冬季则悬浮物浓度下降,透明度提升。2018-2020年期间,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大部分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小幅波动,仅因季节或天气影响出现过几次较大波动。2021年和2022年,因骆马湖北部清退圈圩和围网,湖底沉积物扰动导致悬浮物浓度上升,透明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马湖 遥感反演 透明度 悬浮物 机器学习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固土作用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刘超 胡晓东 +5 位作者 杨星 吴沛沛 吴苏舒 翁松干 李志清 徐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92,100,共4页
为探索河道不同生态护坡的固土作用及效果,以江苏省河道生态护坡调查为背景,选取草皮生态护坡、石笼生态护坡和生态袋护坡,采用室内试验研究草皮生态护坡的抗剪强度。结果表明,草皮根系明显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且土体抗剪强度随含水... 为探索河道不同生态护坡的固土作用及效果,以江苏省河道生态护坡调查为背景,选取草皮生态护坡、石笼生态护坡和生态袋护坡,采用室内试验研究草皮生态护坡的抗剪强度。结果表明,草皮根系明显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且土体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复合根系的固土效果比垂直、水平根系好。采用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从位移等值线和边坡安全稳定系数方面对比三种生态护坡的固土作用和稳定性,与无草边坡相比,草皮生态护坡、石笼生态护坡、生态袋护坡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小土体的滑动区域范围,提升整体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坡 固土作用 直剪试验 三维有限元模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高邮灌区水稻需水量时频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侯苗 杨星 +4 位作者 齐斐 翁松干 鞠艳 张雯叶 王志寰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水稻需水量研究面临多方面挑战,包括海量数据处理、时空尺度变化的复杂性,这使得采用单一方法难以捕捉其关键特征。因此,为解决单一方法难以捕捉水稻需水量变化的关键特征的困难,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需水量关键影响因素... 水稻需水量研究面临多方面挑战,包括海量数据处理、时空尺度变化的复杂性,这使得采用单一方法难以捕捉其关键特征。因此,为解决单一方法难以捕捉水稻需水量变化的关键特征的困难,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需水量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基于7个气象指数、4个环流指数,研究了高邮灌区1980—2021年水稻生育期内作物需水量(crop water requirement,ET_(c))和灌溉需水量(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IR)特征,并从时频域角度,综合Pearson相关性、小波、投影长度和M-K检验等分析方法,结合能量分区,提出了水稻需水量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识别水稻需水量关键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ET_(c)和IR多年均值分别为532.88、285.04 mm/a;年际距平显示,ET_(c)和IR在2000年由偏少向偏多转变;月度变化显示,每年8月需水量最高,10月最低;2)ET_(c)和IR存在2个主能量区(Ⅰ、Ⅱ区),Ⅰ区相对Ⅱ区,时间尺度更大、周期更长;ET_(c)在Ⅰ、Ⅱ区分别受到相对湿度、日照时长主导,其中相对湿度领先ET_(c)约1/2周期,日照时长与ET_(c)无相位差;IR在Ⅰ、Ⅱ区均受降水量主导,二者相位差均为1/2周期;3)从能量分区及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来看,ET_(c)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日照时长和相对湿度,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IR的关键影响因素是降水量,两者呈显著负相关。总体来看,ET_(c)和IR与关键影响因素呈现了一种“主震有序、余震不断”的特点;4)ET_(c)和IR呈现缓慢震荡上升趋势,在2005年后更为明显。研究提出的需水量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可为高邮灌区水稻及其他区域作物合理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需水量 时频域 PENMAN-MONTEITH公式 相关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湖泊水生植物优势种对氮、磷去除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晓东 王俊 +3 位作者 吴苏舒 徐继雄 郭刘超 吴沛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1,共4页
为研究江苏省典型湖泊优势种对氮、磷的去除效果,选取江苏省6大典型湖泊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长荡湖、滆湖以及邵伯湖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地区水生植物分布情况筛选出6种优势种,对地表Ⅴ类标准(TN:2 mg/L;TP:0.2 mg/L)水体中氮、磷... 为研究江苏省典型湖泊优势种对氮、磷的去除效果,选取江苏省6大典型湖泊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长荡湖、滆湖以及邵伯湖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地区水生植物分布情况筛选出6种优势种,对地表Ⅴ类标准(TN:2 mg/L;TP:0.2 mg/L)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进行探究。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湖泊适应性较强的6种优势种分别为芦苇、茭草、穗状狐尾藻、轮叶黑藻、野菱、荇菜。净化试验表明:茭草和芦苇对TP、TN去除率较其他水生植物高,穗状狐尾藻去除氨氮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水生植物优势种 氮磷去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控湖泊水生植物恢复的敏感生态水位研究——以固城湖为例
8
作者 谢得宝 周敏 +3 位作者 冯俊 姚亚芹 郭刘超 陆海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4,共11页
水位变化对湖泊水生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分析了固城湖2006—2023年水位、2013—2021年水生植物变化特征,探讨了固城湖水生植物对水位变化的响应关系,提出了基于水生植物恢复的闸控湖泊敏感期生态水位。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 水位变化对湖泊水生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分析了固城湖2006—2023年水位、2013—2021年水生植物变化特征,探讨了固城湖水生植物对水位变化的响应关系,提出了基于水生植物恢复的闸控湖泊敏感期生态水位。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1年固城湖平均水位为8.47m;2012年新建出入湖水闸投入使用,为提高水资源利用量,固城湖汛后蓄水位由8.50m提高到9.50m,2012—2015年平均水位达到9.69m;2016年以来,受芜申航道通航影响,湖泊水位年内波动较大,2016—2023年平均水位为8.98m。(2)2013—2021年固城湖水生植物种类呈下降趋势;优势种由菹草、竹叶眼子菜、荇菜转变为菹草,水生植物群落逐渐趋向单一化,存在由草型湖泊向藻型湖泊转变的趋势。(3)固城湖3—4月、12月—次年4月水位超过9.00m的天数与5月份水生植物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水生植物萌发的关键时期保持较高的水位状态,是水生植物生物量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4)2024年水碧桥泵站的建成启用为进一步加强固城湖水资源精细化调度提供客观条件,为恢复水生植物多样性,初步拟定7.50m作为固城湖水生植物萌发的敏感生态水位,湖泊水位在敏感期(3—4月)可根据水生植物萌发情况在7.50~8.50m之间适当调整,使之与湖泊水资源利用及通航需要相协调。建议加强湖区水生态监测,进一步确定水生植物恢复的关键时期和重点区域;加强水利枢纽工程调度管理,制定精细化的调度方案,营造有利于恢复水生植物的水位变化过程,统筹实现防洪、供水、灌溉、生态、航运等多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控湖泊 敏感生态水位 水生植物 固城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原河网水文水动力模型的兴化市退圩还湖方案研究
9
作者 姜海 石一凡 蒋志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0,170,共7页
退圩还湖作为重要的生态修复手段,通过清除湖泊湖荡内的圈圩围网、重塑湖底地形,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水质条件。基于平原河网产流模型,与河网水动力模型耦合,经过模型概化、边界条件、下垫面产流分配和模型率定验... 退圩还湖作为重要的生态修复手段,通过清除湖泊湖荡内的圈圩围网、重塑湖底地形,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水质条件。基于平原河网产流模型,与河网水动力模型耦合,经过模型概化、边界条件、下垫面产流分配和模型率定验证后,嵌套里下河地区水文资料,模拟2006年里下河洪水过程中兴化市里下河湖泊湖荡4种不同退圩还湖方案下的滞洪效果。4种清退方案分别为湖区全部清退,恢复湖泊自由水面153.32 km2;清退湖区面积10 km2以上的湖泊湖荡,恢复湖泊自由水面95.96 km2;清退所有湖区面积的50%,恢复湖泊自由水面76.66 km2;清退湖区面积10km2以上的湖泊湖荡面积的50%,恢复湖泊自由水面47.98 km2。对比模型4种不同的退圩还湖方案模拟结果得出,兴化市里下河湖区湖泊湖荡清退滞涝时,将有效降低里下河地区洪水期河网水位,并对兴化里下河湖泊湖荡水位、水深及蓄水量显著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清退湖泊方案滞洪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清退的湖泊湖荡面积越大,对河网洪水期水位影响越明显,20个湖泊湖荡全部清退时,兴化整体水位可降低约0.19 m,盐城、阜宁、溱潼等典型站水位也有一定程度降低。由于洪水过程中参与外河网调蓄,兴化里下河湖泊湖荡最高水位、水深对比清退前普遍增加1.0 m以上,蓄水量也有一致性变化并且最大蓄量接近原始蓄量的1倍。因此开展退圩还湖能有效降低滞洪风险,有必要对兴化市整个里下河湖区开展退圩还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圩还湖 平原水网 水文水动力模型 兴化市 滞洪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竖井排盐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闫少锋 吴玉柏 +3 位作者 俞双恩 潘德峰 陈凤 代文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2-44,共3页
探讨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通过竖井抽排水试验,研究地下水位动态以及土壤脱盐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竖井排水,研究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布设竖井排水的区域土壤盐分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52%;未布设竖井排水的区域土壤表层出现返盐现... 探讨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通过竖井抽排水试验,研究地下水位动态以及土壤脱盐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竖井排水,研究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布设竖井排水的区域土壤盐分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52%;未布设竖井排水的区域土壤表层出现返盐现象,土壤盐分上升41%。可见竖井排水是一种有效的土壤脱盐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排水 土壤脱盐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江苏段河床沉积物渗透系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程春龙 束龙仓 +2 位作者 王茂枚 张春艳 唐然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66,211,共4页
针对由特征粒径推求渗透系数的经验公式均具有局限性的问题,以长江江苏段河床沉积物为例,对其进行颗粒分析,得到沉积物的粒组成分及有关特征粒径,采用Darcy渗透试验测定沉积物的渗透系数为0.2~5.0m/d,并对河床沉积物的渗透系数与特征... 针对由特征粒径推求渗透系数的经验公式均具有局限性的问题,以长江江苏段河床沉积物为例,对其进行颗粒分析,得到沉积物的粒组成分及有关特征粒径,采用Darcy渗透试验测定沉积物的渗透系数为0.2~5.0m/d,并对河床沉积物的渗透系数与特征粒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系数与特征粒径d10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所建立的回归公式能较好地应用于长江江苏段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沉积物 渗透系数 特征粒径 回归分析 长江江苏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植被措施因子试验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明逸 朱成立 +3 位作者 韩以振 吴玉柏 金秋 李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植被是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定量评价不同植被措施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自然降雨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观测试验,利用国内水力侵蚀抽样调查中植被措施因子计算方法,对沙土区几种常见的植被措施因子的取值和影响因素进行了... 植被是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定量评价不同植被措施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自然降雨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观测试验,利用国内水力侵蚀抽样调查中植被措施因子计算方法,对沙土区几种常见的植被措施因子的取值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小区的年产流产沙量表现为:裸地>撂荒地>林草地>灌草地>混种草地>人工草皮,植被对产沙的影响更大,纯草本措施更具直接拦沙作用;(2)降雨侵蚀力和地表覆盖程度是影响植被措施因子的主要因素,降雨侵蚀力集中的月份其植被措施因子值占到了年值的64.52%~70.83%,随植被覆盖增加,降雨的影响明显减弱,植被的保土作用逐渐增强;(3)撂荒地、混种草、人工草皮、林草地和灌草地的植被措施因子年值(B)为0.499,0.184,0.048,0.266,0.224,说明后4种植被措施拥有良好的土壤保护能力,其抑制土壤侵蚀的效益指标均在70%以上,其中人工草皮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沙土区 产流产沙 降雨侵蚀力 植被措施因子值 水土保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县域水利现代化建设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代文君 吴玉柏 +1 位作者 郝树荣 张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8-140,144,共4页
从分析方法的角度探讨江苏县域水利现代化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江苏省射阳县为例,分析了该县水利现状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提出采用SWOT分析法研究县域水利现代化建设策略,并对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威胁进... 从分析方法的角度探讨江苏县域水利现代化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江苏省射阳县为例,分析了该县水利现状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提出采用SWOT分析法研究县域水利现代化建设策略,并对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建立SWOT策略,以此基础来制订射阳县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江苏作为全国水利现代化唯一试点省份,射阳县水利现代化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制订对其他省份及县域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现代化 建设策略 SWOT分析 射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固碳计量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海波 刘佳璇 +5 位作者 丁冬霞 周红卫 陈凤 刘鑫宇 马冰 胡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69,共12页
森林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还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以往的研究也探讨了森林固碳计量方法,但大多数集中在地上部分,且缺乏对基础理论的深入探讨。本研究针... 森林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还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以往的研究也探讨了森林固碳计量方法,但大多数集中在地上部分,且缺乏对基础理论的深入探讨。本研究针对前人研究的不足,从基础理论分析出发,探讨森林固碳的特点、过程及其影响机制,重点分析了植物、土壤和凋落物的固碳计量方法。综述了各方法在不同测算尺度下的应用效果,系统比较了各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最后,讨论了当前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各种森林固碳计量方法皆有一定的局限性,估算精度各异。因此,研究者应根据现有数据、计量尺度和精度需求,合理选择最适宜的计量方法。本文有助于深入理解森林固碳机制、掌握森林固碳计量方法,可为森林经营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碳储量 生物量 计量方法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典型湖泊饮用水源地安全综合评价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杜云彬 陈求稳 +5 位作者 王智源 王冬梅 刘俊杰 陈诚 杨延梅 樊兆航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8,92,共9页
为探究变化环境条件对饮用水源地安全的影响,基于水源地安全内涵,从水质、水量、生态、环境风险和建设达标度5个方面,构建了包含水资源量、富营养化指数、底栖动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强度等12项指标的江苏省湖泊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 为探究变化环境条件对饮用水源地安全的影响,基于水源地安全内涵,从水质、水量、生态、环境风险和建设达标度5个方面,构建了包含水资源量、富营养化指数、底栖动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强度等12项指标的江苏省湖泊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客观结合的综合权重计算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利用赋分法对江苏省13个典型湖泊饮用水源地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典型湖泊饮用水源地整体安全状况较好,影响水源地综合安全的关键指标为水质指标和生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湖泊 饮用水源地 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小型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建平 宋炜 +2 位作者 刘烨 康艳萍 周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91-294,共4页
为了构建江苏省小型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对总体框架、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水雨情自动测报、数据交换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以及应用系统等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了分析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并将其应用到了江苏全省... 为了构建江苏省小型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对总体框架、网络通信、数据传输、水雨情自动测报、数据交换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以及应用系统等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了分析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并将其应用到了江苏全省852座小型水库中。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在确保水库防汛调度、安全运行以及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江苏省小型水库防汛通信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网络与数据的传输流程、构建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以及该系统的主要应用成果等方面的情况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通信 预报预警 小型水库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洗条件下土壤改良剂对江苏沿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德峰 闫少锋 +1 位作者 尚洁 洪佳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3,37,共4页
通过土柱模拟试验,在空白以及添加3种不同土壤改良剂处理中,通过淋洗对江苏沿海地区盐渍土脱盐效果的研究。发现在淋洗作用下配合施用3种改良剂,均能对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起促进作用。通过施用土壤改良剂,盐渍土脱盐效果显著差异于空白... 通过土柱模拟试验,在空白以及添加3种不同土壤改良剂处理中,通过淋洗对江苏沿海地区盐渍土脱盐效果的研究。发现在淋洗作用下配合施用3种改良剂,均能对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起促进作用。通过施用土壤改良剂,盐渍土脱盐效果显著差异于空白组,土壤脱盐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淋洗脱盐 土壤改良剂 方差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资源利用与干旱风险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任杰 李士军 +2 位作者 徐毅 孙晓斌 高坤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4,共9页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提出过境水依赖度指标用以描述本地水资源量与用水量之间的矛盾,并采用过境水依赖度和用水均衡度指标分析江苏省水资源利用结构;从农业干旱灾害风险与城镇干旱灾害风险两方面分析江苏省干旱灾害风险特征。结果表明:...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提出过境水依赖度指标用以描述本地水资源量与用水量之间的矛盾,并采用过境水依赖度和用水均衡度指标分析江苏省水资源利用结构;从农业干旱灾害风险与城镇干旱灾害风险两方面分析江苏省干旱灾害风险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本地水资源不足,2017—2020年平均过境水依赖度为1.70,供水对长江的依赖度很大;2017—2020年全省平均用水量中农业和工业用水占比分别为47%与42%,省内各设区市用水均衡度差异较大,最大为0.746,最小为0.346;江苏省农业干旱灾害风险主要分布于徐州市、连云港市等调水工程末梢区域,以及苏南的宁镇宜溧山区,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分布没有明显的空间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水资源利用 旱灾风险 过境水依赖度 空间分布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江苏省水域面积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高士佩 梁文广 +3 位作者 王冬梅 王春美 杨印 钱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2-135,143,共5页
为准确掌握江苏省水域面积,结合江苏省水利普查数据、1∶10 000水系数据等相关参考资料,利用2012年江苏全省0.3 m空间分辨率航片,提取了2012年度江苏全省8大类别水域面积。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江苏水域面积为22 433.2 km^2,包含湖... 为准确掌握江苏省水域面积,结合江苏省水利普查数据、1∶10 000水系数据等相关参考资料,利用2012年江苏全省0.3 m空间分辨率航片,提取了2012年度江苏全省8大类别水域面积。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江苏水域面积为22 433.2 km^2,包含湖泊(不含省管湖泊圈圩)6 271.0 km^2、省管湖泊圈圩637.5 km^2、河流5 042.9 km^2、水库480.4 km^2、塘坝39.8 km^2、洪泽湖滞涝圩1 590.0 km^2、里下河滞涝圩595.4 km^2、鱼塘5 322.5 km^2和沟渠2 453.8 km^2。该成果精度较高、客观真实,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为今后省级和地方政府水域岸线动态监管、定期开展全省水面变化监测和水利基本现代化进程考核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下一步研制全省水域面积管理行政执法协同监管系统提供了监测数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水域面积 遥感监测 航片 水域分类 水利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传感测量软体排变形应变传递效率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祥龙 徐伟 +4 位作者 左利钦 杨涵苑 王茂枚 袁赛瑜 高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8-193,共6页
软体排与传感光纤之间的应变传递效率是应用光纤传感技术监测软体排变形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软体排变形时,排体与传感光纤之间的应变传递效率及其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表明,在线性拉伸条件下,应变能够高效地从... 软体排与传感光纤之间的应变传递效率是应用光纤传感技术监测软体排变形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软体排变形时,排体与传感光纤之间的应变传递效率及其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表明,在线性拉伸条件下,应变能够高效地从排体传递至光纤,低传递效率线以下的区域主要位于传感光纤的边缘;而在弯曲变形条件下,变形测量误差与相对定点间距R呈线性相关,R=1.2时测量平均误差在-4%以内,而R=2.4~4.8时测量误差范围在-15%~-30%之间。研究成果可为河工模型试验测量技术以及光纤传感监测排体变形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排 应变传递 变形测量 光纤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