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淮河流域水功能区达标评价及限排总量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方圆 梁忠民 +2 位作者 张建华 王嵘 刘俊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4,82,共5页
选取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作为双指标,采用测次法对江苏省淮河流域2012年的水功能区达标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湖泊型水功能区达标率远高于河流型水功能区;地区之间达标率差异较大,徐州地区达标率较低。根据水功能区现状入河排污量和... 选取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作为双指标,采用测次法对江苏省淮河流域2012年的水功能区达标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湖泊型水功能区达标率远高于河流型水功能区;地区之间达标率差异较大,徐州地区达标率较低。根据水功能区现状入河排污量和纳污能力,提出了规划水平年(2020年、2030年)纳污红线的限制排污总量分别为:2020年COD 4.35万t,氨氮0.43万t;2030年COD 3.20万t,氨氮0.25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水功能区 测次法 纳污能力 限排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河流生态健康预警 被引量:20
2
作者 徐伟 董增川 +3 位作者 付晓花 谈娟娟 刘倩 杜芙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加强河流管理,在已有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河流生态健康预警模型,并对滦河河流未来健康状况进行了预警。结果表明:滦河在未来20年内河流生态健康状况将有所好转,其中近期水平年2015年为轻度疾病状... 为加强河流管理,在已有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河流生态健康预警模型,并对滦河河流未来健康状况进行了预警。结果表明:滦河在未来20年内河流生态健康状况将有所好转,其中近期水平年2015年为轻度疾病状态,为中警级别;中期水平年2020年与远期水平年2030年均为亚健康状态,为轻警级别。此外针对河流未来的警情状态,从警源分析角度提出了节水、优化水源工程、减污等关于滦河河流生态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 河流生态健康预警 BP人工神经网络 水污染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的5点技术思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庆芳 王银堂 +2 位作者 徐海波 刘勇 崔婷婷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52-153,共2页
鉴于目前学术界对于什么是海绵城市以及如何构建海绵城市尚未取得充分共识,笔者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5个方面的技术思考。1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目前业界提及海绵城市时,言必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甚至将维持城市开发前... 鉴于目前学术界对于什么是海绵城市以及如何构建海绵城市尚未取得充分共识,笔者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5个方面的技术思考。1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目前业界提及海绵城市时,言必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甚至将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规划 防洪排涝 技术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采用的经济手段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文静 吴泽毅 方国华 《水利经济》 2003年第5期25-27,共3页
综合分析了我国目前水环境保护工作中所采用的经济手段,并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排污收费制度,征收水资源保护补偿费,开展水权交易,制定合理水价等建议。
关键词 中国 水环境保护 排污收费制度 水资源保护补偿费 水权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赫淑杰 梁忠民 +2 位作者 张建华 王嵘 刘俊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54,共4页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12年淮安市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水质满足饮用水标准;同时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了该水源地水体中污染物由饮水途径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度,结果表...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12年淮安市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水质满足饮用水标准;同时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了该水源地水体中污染物由饮水途径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度,结果表明,化学致癌物质的个人年风险度远大于非致癌物质,各污染物的风险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s>Pb>氟化物>硝酸盐>Mn>Fe>氨氮。研究成果可为二河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市 二河水源地 多指标综合评价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磷释放的太湖生态清淤时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晓东 张建华 +1 位作者 吴沛沛 骆成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8-61,72,共5页
为研究生态清淤的时间效应,对太湖生态清淤完成2个月、1年、3年、5年和未清淤区域底泥采样,在室内设置5℃、25℃和35℃三种环境温度,开展氮、磷释放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氮、磷释放量与试验温度和清淤完成时间呈正相关,且清淤5年区与未... 为研究生态清淤的时间效应,对太湖生态清淤完成2个月、1年、3年、5年和未清淤区域底泥采样,在室内设置5℃、25℃和35℃三种环境温度,开展氮、磷释放模拟试验。结果显示,氮、磷释放量与试验温度和清淤完成时间呈正相关,且清淤5年区与未清淤区底泥氮、磷释放量非常接近,清淤效果已经不明显。所得成果可为湖泊清淤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淤 时间效应 磷释放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覆盖对沉积物水界面钴和镍的吸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翔宇 徐瑶 +4 位作者 游洋 张洋 王晓惠 陈翔 燕文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揭示纳米材料原位覆盖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影响规律,开展室内培养原位沉积物柱试验,利用微界面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平衡式间隙水采集技术(HR-Peeper)和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探究纳米Fe_(3)O_(4)原位覆盖对表层沉积物中Co、Ni释放的... 为揭示纳米材料原位覆盖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影响规律,开展室内培养原位沉积物柱试验,利用微界面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平衡式间隙水采集技术(HR-Peeper)和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探究纳米Fe_(3)O_(4)原位覆盖对表层沉积物中Co、Ni释放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在纳米Fe_(3)O_(4)覆盖下沉积物pH值较对照组逐渐增大,Eh值先减小后增大;纳米Fe_(3)O_(4)覆盖可有效吸附间隙水中的溶解态Co和Ni,间隙水中的溶解态Co和Ni最大有效吸附率分别为27.07%及26.42%,有效影响深度分别为30 mm和10 mm;纳米Fe_(3)O_(4)覆盖有效抑制了沉积物中有效态Co和Ni向间隙水和上覆水扩散,沉积物中有效态Co和Ni含量分别降低了50.26%和1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_(3)O_(4) 覆盖 沉积物水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差修正在白水坑水库实时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旭滢 包为民 +2 位作者 王玉丽 游洋 钟华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1-4,共4页
在水库洪水预报中,由实测库水位、出库流量、水位库容曲线反推后得到的水库入库流量曲线多呈现"锯齿"状,带有波动误差,这种是不服从正态分布的粗差,因此无法通过分析其分布情况对预报值进行修正,给水库预报系统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水库洪水预报中,由实测库水位、出库流量、水位库容曲线反推后得到的水库入库流量曲线多呈现"锯齿"状,带有波动误差,这种是不服从正态分布的粗差,因此无法通过分析其分布情况对预报值进行修正,给水库预报系统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尝试将抗差理论引入水库入库洪水预报实时校正中.本文以浙江白水坑水库为例,选择三水源新安江模型、马斯京根河道汇流模型,对白水坑水库入库洪水进行模拟,对实测入库洪水抗差修正后再进行实时校正.结果表明,抗差能够有效阻止非正常信息进入预报系统,从而提高洪水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差 洪水预报 实时校正 白水坑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