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下游典型生态河道水土保持措施调查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
4
1
作者
朱芸
陈杭
+5 位作者
谭林
刘霞
高山
杨逸辉
常耀文
吴傲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4期10-14,共5页
为明确生态河道建设中面临的水土保持问题,指导生态河道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及管护,以江苏省生态河道建设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收集、无人机航摄、野外实测及现场座谈等方法,开展了典型生态河道水土保持措施调查。基于因素空间...
为明确生态河道建设中面临的水土保持问题,指导生态河道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及管护,以江苏省生态河道建设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收集、无人机航摄、野外实测及现场座谈等方法,开展了典型生态河道水土保持措施调查。基于因素空间分异特征,综合考虑河道工程断面和措施配置,确定宜兴洑西河、宝应大溪河和宿迁黄河故道宿城段为典型生态河道建设工程,统计分析了生态河道建设工程中实施的措施类型及种类,结果表明,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有21种,其中16种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且典型生态河道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和投入在初步设计和验收阶段存在较大差异。针对生态河道建设中存在的不重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植物种类选择不合理、河道边坡耕垦现象及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文化挖掘和植被多样性以及与环境景观的协调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河道
空间分异性
水土保持功能
水土保持措施
长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区节水贡献率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凯
沈建强
+5 位作者
刘敏昊
杨开静
白明皓
雷波
徐立荣
翟林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4-240,254,共8页
为挖掘灌区节水目标实现路径,提高灌区用水效率,研究分析了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护对节水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以江苏省为例,选取6个典型灌区,收集了2015-2022年统计数据,分别计算渠系工程、田间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节水潜力,并据此...
为挖掘灌区节水目标实现路径,提高灌区用水效率,研究分析了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护对节水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以江苏省为例,选取6个典型灌区,收集了2015-2022年统计数据,分别计算渠系工程、田间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节水潜力,并据此计算灌区总节水潜力。以水利工程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技术进步作为自变量,灌区总节水潜力作为因变量,利用改进C-D生产函数来构建“双对数模型”。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运用步进法剔除无关变量后建立最优方程,通过弹性系数测算不同变量对节水目标的贡献率大小。结果表明,在灌区总节水潜力组成中,渠系工程节水占比最大,田间工程节水占比最小;水利工程投入、土地投入、技术进步对节水目标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5%、30.4%、5.2%,但技术进步贡献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水利工程收入贡献率先减小后增大。大型灌区水利工程对灌区节水的贡献率高于中型灌区。该研究将C-D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到节水评价当中,结果较为合理可靠,可为大中型灌区节水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节水潜力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态-生产-生活协同的小流域分类方法与实证
3
作者
谭露
郑伊铃
+5 位作者
张嫱
周璐
刘霞
杨逸辉
张雪
王海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192,共10页
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促进小流域生态、生产、生活协同发展。立足于生态保护与生产-生活功能发展的协同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逐级判别法等建模方法,开展小流域分类方法与实证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提出小流...
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促进小流域生态、生产、生活协同发展。立足于生态保护与生产-生活功能发展的协同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逐级判别法等建模方法,开展小流域分类方法与实证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提出小流域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从生态安全出发,分为生态高敏感型、中敏感型和低敏感型,二级类以生产-生活主导功能为依据,分为产业集聚型、绿色发展型、城镇宜居型、美丽乡村型、景观休闲型和生态保育型。2)从生态、生产、生活3个维度确定14项指标,构建小流域分类的生态敏感性多准则判别模型和生产-生活主导功能逐级判别模型。3)对江苏省3909条小流域进行分类,一级类中生态低敏感型占62.98%;二级类中绿色发展型、生态保育型和景观休闲型分别占23.92%、23.10%和20.13%,美丽乡村型和城镇宜居型分别占17.32%和10.69%,产业集聚型仅占4.83%。实地调研发现,分类结果符合小流域实际状况,针对各类型小流域提出的综合治理主导方向与发展重点可为小流域分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分类
生态敏感性
功能识别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下游典型生态河道水土保持措施调查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
4
1
作者
朱芸
陈杭
谭林
刘霞
高山
杨逸辉
常耀文
吴傲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
水土
保持
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
水利
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省
水利
工程建设局
江苏省水利厅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4期10-14,共5页
基金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21060,2021061)。
文摘
为明确生态河道建设中面临的水土保持问题,指导生态河道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及管护,以江苏省生态河道建设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收集、无人机航摄、野外实测及现场座谈等方法,开展了典型生态河道水土保持措施调查。基于因素空间分异特征,综合考虑河道工程断面和措施配置,确定宜兴洑西河、宝应大溪河和宿迁黄河故道宿城段为典型生态河道建设工程,统计分析了生态河道建设工程中实施的措施类型及种类,结果表明,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有21种,其中16种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且典型生态河道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和投入在初步设计和验收阶段存在较大差异。针对生态河道建设中存在的不重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植物种类选择不合理、河道边坡耕垦现象及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文化挖掘和植被多样性以及与环境景观的协调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生态河道
空间分异性
水土保持功能
水土保持措施
长江下游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区节水贡献率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凯
沈建强
刘敏昊
杨开静
白明皓
雷波
徐立荣
翟林鹏
机构
中国
水利
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利
研究所
江苏省水利厅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
济南大学
水利与
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4-240,254,共8页
基金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22069)。
文摘
为挖掘灌区节水目标实现路径,提高灌区用水效率,研究分析了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护对节水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以江苏省为例,选取6个典型灌区,收集了2015-2022年统计数据,分别计算渠系工程、田间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节水潜力,并据此计算灌区总节水潜力。以水利工程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技术进步作为自变量,灌区总节水潜力作为因变量,利用改进C-D生产函数来构建“双对数模型”。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运用步进法剔除无关变量后建立最优方程,通过弹性系数测算不同变量对节水目标的贡献率大小。结果表明,在灌区总节水潜力组成中,渠系工程节水占比最大,田间工程节水占比最小;水利工程投入、土地投入、技术进步对节水目标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5%、30.4%、5.2%,但技术进步贡献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水利工程收入贡献率先减小后增大。大型灌区水利工程对灌区节水的贡献率高于中型灌区。该研究将C-D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到节水评价当中,结果较为合理可靠,可为大中型灌区节水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灌区
节水潜力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贡献率
Keywords
irrigation district
water-saving potential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contribution rate
分类号
S27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态-生产-生活协同的小流域分类方法与实证
3
作者
谭露
郑伊铃
张嫱
周璐
刘霞
杨逸辉
张雪
王海洋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
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南京
水利
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水利厅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192,共10页
基金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江苏省小流域建设类型划分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配置技术研究”(20210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坡式经济林地土壤水分运移动态及内在机理”(32071840)。
文摘
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促进小流域生态、生产、生活协同发展。立足于生态保护与生产-生活功能发展的协同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逐级判别法等建模方法,开展小流域分类方法与实证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提出小流域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从生态安全出发,分为生态高敏感型、中敏感型和低敏感型,二级类以生产-生活主导功能为依据,分为产业集聚型、绿色发展型、城镇宜居型、美丽乡村型、景观休闲型和生态保育型。2)从生态、生产、生活3个维度确定14项指标,构建小流域分类的生态敏感性多准则判别模型和生产-生活主导功能逐级判别模型。3)对江苏省3909条小流域进行分类,一级类中生态低敏感型占62.98%;二级类中绿色发展型、生态保育型和景观休闲型分别占23.92%、23.10%和20.13%,美丽乡村型和城镇宜居型分别占17.32%和10.69%,产业集聚型仅占4.83%。实地调研发现,分类结果符合小流域实际状况,针对各类型小流域提出的综合治理主导方向与发展重点可为小流域分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分类
生态敏感性
功能识别
江苏省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mall watershed classification
ecological sensitivity
function identification
Jiangsu province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下游典型生态河道水土保持措施调查分析及对策
朱芸
陈杭
谭林
刘霞
高山
杨逸辉
常耀文
吴傲
《中国水土保持》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区节水贡献率研究
徐凯
沈建强
刘敏昊
杨开静
白明皓
雷波
徐立荣
翟林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生态-生产-生活协同的小流域分类方法与实证
谭露
郑伊铃
张嫱
周璐
刘霞
杨逸辉
张雪
王海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