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暖对江苏省冬麦苗期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毓华 高苹 +2 位作者 徐萌 陈维新 潘永圣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3-46,共4页
着重讨论了 80年代后期以来气候变暖的特点 ,通过对江苏省 3个地区冬麦播种~越冬期和越冬期温度的对比分析 ,认为江苏气候变暖对冬麦的影响具有 3个特点 :一是从时段而言 ,出现在播种~越冬期 ;二是以地区而言 ,以淮北地区和江南地区... 着重讨论了 80年代后期以来气候变暖的特点 ,通过对江苏省 3个地区冬麦播种~越冬期和越冬期温度的对比分析 ,认为江苏气候变暖对冬麦的影响具有 3个特点 :一是从时段而言 ,出现在播种~越冬期 ;二是以地区而言 ,以淮北地区和江南地区偏暖更为明显 ;三是就高、低温度范围而言 ,最低气温的升高尤为突出。结合本地生产实际 ,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冬麦苗期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麦苗期 气候变暖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夏季持续高温集中程度的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跃男 何金海 姜爱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2,共6页
基于日温度资料提出一种度量持续高温过程集中程度的指标,采用江苏省63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夏季逐日温度资料,研究分析了江苏省夏季持续高温过程集中度和集中期及其相关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在对夏季持续高温过程研究方面,集中度和集... 基于日温度资料提出一种度量持续高温过程集中程度的指标,采用江苏省63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夏季逐日温度资料,研究分析了江苏省夏季持续高温过程集中度和集中期及其相关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在对夏季持续高温过程研究方面,集中度和集中期具有表征高温在时空场上非均匀性的较好分辨力;江苏省夏季持续高温过程出现时,西南部比东北部集中程度稍大、出现的日期稍晚;采用EOF方法对夏季持续高温过程集中度和集中期的距平值进行分析,第一特征向量的变化均呈现同位相,其相应的时间系数变化显示出先减小再增大的总体趋势,趋势谷值出现在1980年代;而夏季降水量与夏季持续高温过程集中度和集中期分别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持续高温过程集中度 夏季持续高温过程集中期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主要作物农田水分盈亏量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汤志成 张旭晖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3-508,共6页
利用江苏省1980~1992年土壤湿度资料,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运用运筹学中的优化技术,结合本省的自然条件和作物生长实际情况,提出有效降水量、下层水分补给量等计算方法,建立了旱地和稻田农田水分盈亏量的计算模式,以便... 利用江苏省1980~1992年土壤湿度资料,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运用运筹学中的优化技术,结合本省的自然条件和作物生长实际情况,提出有效降水量、下层水分补给量等计算方法,建立了旱地和稻田农田水分盈亏量的计算模式,以便应用实时降水和土壤湿度等资料,计算全省农田水分盈亏量,及时提供农业气象情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农田 土壤湿度 水分 盈亏量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代暖冬等气象条件对江苏小麦生产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维新 潘永圣 +1 位作者 黄毓华 高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13,共5页
对90 年代的气象资料分析表明,江苏各麦区呈暖冬态势,冬季日平均温度与常年比较,10 年中有9 年偏暖,累计日平均温度增加30 ~244 ℃。暖冬等气象导致小麦生育进程加快,其中,一般暖冬年份增加01 ~12 张叶片,... 对90 年代的气象资料分析表明,江苏各麦区呈暖冬态势,冬季日平均温度与常年比较,10 年中有9 年偏暖,累计日平均温度增加30 ~244 ℃。暖冬等气象导致小麦生育进程加快,其中,一般暖冬年份增加01 ~12 张叶片,特殊暖冬年份增加15 ~25 张叶片。暖冬对不同区域、品种、播期的影响不同。三个特殊暖冬年中,1994 ~1995 年度为平产年份,1997 ~1998 年度为特大减产年份,1998 ~1999 年度为大增产年份。并明确了湿害是影响江苏麦作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中后期气候条件对麦作产量至关重要。提出了通过适期播种、推广应用综合抗旱抗湿及灾后恢复等措施,争取麦作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冬 小麦生产 生育期 区域 品种 播期 9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1998年夏熟作物减产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炳娟 黄毓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7-49,共3页
江苏省1998年夏熟作物严重减产,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期间出现了罕见的全省性、全程性的涝渍害及冻、病等灾害,危害程度高,不可抗拒。作者对江苏省1998年夏熟作物减产的气象条件作出分析。
关键词 夏熟作物 减产 气象条件 产量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沿海高速公路雾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崔驰潇 包云轩 +3 位作者 袁成松 焦圣明 王琳 谢晓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20,共15页
利用江苏省沿海高速公路2012年6月~2014年5月逐分钟AWMS实时监测数据,按能见度大小和物理成因对雾的发生过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它们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造成各种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江苏省沿海高速公路不同浓度雾... 利用江苏省沿海高速公路2012年6月~2014年5月逐分钟AWMS实时监测数据,按能见度大小和物理成因对雾的发生过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它们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造成各种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江苏省沿海高速公路不同浓度雾的日、年变化特征相似,一天中各种浓度雾均出现在夜间的21时~次日凌晨07时之间,消失在凌晨05时~上午09时之间,持续时长由长到短依次为:重浓雾、浓雾、大雾和雾;一年中,夏季和秋季是各种浓度雾的重发和多发季节;②局地地理环境差异对不同地段雾日数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不同浓度雾的发生频次在空间分布上也有明显差异,能见度为1000~500 m、500 ~ 200 m和200 ~50 m三种浓度雾的多发区均在公路北段;而能见度小于等于50 m的重浓雾频发区出现在高速公路中段;③不同物理成因导致的各类雾的发生频次和时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团雾出现频次最多,辐射雾次之,蒸发雾最少;一天中,团雾出现的时间覆盖范围最宽,平流雾次之,锋面雾最窄;消失的时间跨度为团雾最大,平流雾次之,蒸发雾最窄;持续时间为混合雾最长,锋面雾次之,团雾最短;团雾的频发季节为夏季,辐射雾的多发季节为秋季,平流雾在冬季出现概率最高;④辐射雾多发于北部地区,平流雾多发于南部地区,团雾的空间分布比较复杂,与江苏沿海地区复杂的地形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高速公路 分类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夏季浓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宗晨 钱玮 +4 位作者 包云轩 袁成松 周林义 崔驰潇 王宏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68-977,共10页
利用江苏省70个国家基本站逐10 min连续观测资料,对江苏省夏季浓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夏季浓雾易在气温小于29℃、风速低于3 m·s^-1,且盛行偏东风的条件下形成;低温高湿的梅雨期是夏季浓雾在6月高... 利用江苏省70个国家基本站逐10 min连续观测资料,对江苏省夏季浓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夏季浓雾易在气温小于29℃、风速低于3 m·s^-1,且盛行偏东风的条件下形成;低温高湿的梅雨期是夏季浓雾在6月高发(42.4%)的可能原因。(2)夏季浓雾生消时间与秋、冬季显著不同,主要发生于00-06时,消散集中于05-08时,持续时间主要在6 h以内。(3)夏季浓雾以辐射雾为主,辐射雾、平流雾和锋面雾分别占58. 1%、35. 5%和6.4%。(4)夏季浓雾发生频次呈现从东北部沿海地区向西南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淮北地区夜间降温幅度高于苏南地区是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5)成雾前6~24 h出现的弱降水为近地层提供水汽,此后天气转晴,静稳的大气层结下有利于夏季浓雾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雾 夏季 时空分布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12月江苏省两次连续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顾沛澍 刘端阳 +4 位作者 陈鹏 孙燕 彭小燕 张琪 张树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3-1232,共10页
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AQI(空气质量指数)、ρ(PM2.5)、ρ(PM10)等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对2016年12月江苏省连续出现的两次大范围大气污染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 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AQI(空气质量指数)、ρ(PM2.5)、ρ(PM10)等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对2016年12月江苏省连续出现的两次大范围大气污染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连续污染天气过程可分为颗粒物积聚-清除-再积聚-彻底清除4个阶段,相应地,地面形势表现为均压场-低压倒槽-西路冷空气-东路冷空气.第1次污染天气形成和维持主要是长时间受均压场控制、近地层逆温和高相对湿度有利于颗粒物积聚;第2次污染天气形成和维持主要是因西路冷空气南下、上游重污染地区颗粒物随冷空气向江苏省输送.持续降水和持续2.0 m/s以上偏东风对大气中颗粒物有较明显的清除作用.淮北西部垂直、水平扩散条件差、降水清除时间短,导致该地区在全省污染等级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西路冷空气影响期间,各站颗粒物质量浓度转为快速上升,东部地区在偏西风持续49~58 h后空气质量改善为良,中西部地区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东路冷空气影响7~22 h后,中西部地区空气质量转为良,高压底部持续偏东风使全省颗粒物得到彻底清除,连续污染天气结束.研究显示,西路弱冷空气的输送会加剧江苏省的污染程度,持续较长时间的东路冷空气则可以改善江苏省的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重污染天气 气象条件 冷空气 清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秋冬季强浓雾发展的一些特征 被引量:21
9
作者 朱承瑛 朱毓颖 +2 位作者 祖繁 严文莲 王宏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08-1219,共12页
运用江苏省72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和339个交通气象观测站资料,对2013年12月1-9日、2015年10月23日、12月22日及2016年2月12日出现的四次全省性的以辐射降温为主的强浓雾和特强浓雾过程进行分析,筛选出194个站例,对江苏省秋、冬季强浓... 运用江苏省72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和339个交通气象观测站资料,对2013年12月1-9日、2015年10月23日、12月22日及2016年2月12日出现的四次全省性的以辐射降温为主的强浓雾和特强浓雾过程进行分析,筛选出194个站例,对江苏省秋、冬季强浓雾生消的气候特征、雾爆发增强的微物理特征及雾爆发性增长的触发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雾爆发性增强的本质是雾在很短时间内雾滴增多增大,雾含水量呈几个数量级的增加,从而导致雾区能见度快速下降。(2)夜间辐射降温突然增强、底层弱冷空气入侵、日出后蒸发量加大及湖陆风效应是雾爆发性增长的触发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浓雾 特征 爆发性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Service的分布式交通气象信息共享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焦圣明 严明良 +2 位作者 郭静 钱玮 朱承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200,共5页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交通气象信息共享的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WebService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共享技术方案,并结合交通气象数据源之间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应用服务的中间件。该方案在不改变交通气象原有各应用系统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交通气象信息共享的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WebService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共享技术方案,并结合交通气象数据源之间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应用服务的中间件。该方案在不改变交通气象原有各应用系统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了分布式异构数据的共享问题,并利用GoogleMap的API研制了基于WebGIS的交通气象信息共享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气象 元数据 WEBSERVICE 数据共享 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旭晖 高苹 +3 位作者 居为民 王筛祥 王建林 武金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030-10032,共3页
[目的]准确开展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预报,科学合理地防治小麦赤霉病。[方法]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具有影响的气象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赤霉病致病日,计算赤霉病感病期间逐日诱发修正系数、赤霉病致病日的持续时间诱发修正系数,建立促病... [目的]准确开展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预报,科学合理地防治小麦赤霉病。[方法]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具有影响的气象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赤霉病致病日,计算赤霉病感病期间逐日诱发修正系数、赤霉病致病日的持续时间诱发修正系数,建立促病指数模型,判别小麦赤霉病气象条件适宜程度及发生的等级。[结果]经过42年资料的拟合、验证,模型能够准确判别出气象等级为4级(即赤霉病不流行)的年份。拟舍的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在1~3级的年份各地均超过90%,误差1个等级的占24%~38%,误差2个等级的占0~9%。2007年动态试报结果与实况相符。[结论]该方法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年的发病程度,可投入实际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致病日 气象等级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工程区气象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聪 黄世成 +1 位作者 张忠义 周建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3-6,共4页
根据国内大型桥梁建设工程区对气象安全保障的特殊要求及目前常规气象监测与预报预警的现状 ,笔者提出桥梁工程区气象环境监测、预报预警、安全保障建设的整体思路和技术框架 ,并据此研制成功一个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 ,由工程... 根据国内大型桥梁建设工程区对气象安全保障的特殊要求及目前常规气象监测与预报预警的现状 ,笔者提出桥梁工程区气象环境监测、预报预警、安全保障建设的整体思路和技术框架 ,并据此研制成功一个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 ,由工程区数据采集、分析及预报制作、信息传输、应急措施 4部分组成的桥梁工程区气象安全保障系统。该系统克服了以往桥梁施工气象安全保障中的缺陷 ,满足了建设部门随时随地掌握工程区当前和未来气象环境及其他安全保障对工程区气象基础数据的需求。系统应用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期的气象安全保障中 ,已取得明显实效 ,为该大桥建设规避气象灾害 ,降低不利天气条件影响 ,保障施工安全及施工计划安排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大型桥梁 安全保障系统 桥梁施工 应急措施 施工安全 建设部门 规避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小麦白粉病发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居为民 高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0-53,共4页
根据近 1 0多年来江苏省代表站的小麦白粉病始病期、严重率和同期的气象资料 ,采用滑动相关普查方法 ,分析了气象条件对白粉病发生的影响作用 ,发现气象条件对白粉病始病期和严重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但影响作用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在此... 根据近 1 0多年来江苏省代表站的小麦白粉病始病期、严重率和同期的气象资料 ,采用滑动相关普查方法 ,分析了气象条件对白粉病发生的影响作用 ,发现气象条件对白粉病始病期和严重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但影响作用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白粉病的预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气象条件 预报模式 白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05年江苏省降水变化趋势 被引量:22
14
作者 邱新法 张喜亮 +1 位作者 曾燕 武金岗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88,共7页
以江苏省62个气象站1961—2005年降水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了近45年来江苏省降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1—2005年江苏省年降水量无显著变化趋势,秋季降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冬季降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全省年降水日数呈略有下降趋势,以小... 以江苏省62个气象站1961—2005年降水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了近45年来江苏省降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1—2005年江苏省年降水量无显著变化趋势,秋季降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冬季降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全省年降水日数呈略有下降趋势,以小于10mm的降水日数下降尤为明显。夏季极端强降水总量、极端强降水事件频率为增加趋势,秋季极端强降水事件强度为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气候变化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1998厄尔尼诺与江苏气象灾害及对农业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苹 黄毓华 武金岗 《灾害学》 CSCD 1999年第4期54-58,共5页
1997/1998厄尔尼诺事件在1997~1998年冬春给江苏省带来严重气象灾害, 导致三麦、油菜减产近3成。夏季长江出现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涝, 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大量翔实的数据与灾情资料, 分析了厄尔... 1997/1998厄尔尼诺事件在1997~1998年冬春给江苏省带来严重气象灾害, 导致三麦、油菜减产近3成。夏季长江出现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涝, 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大量翔实的数据与灾情资料, 分析了厄尔尼诺与江苏气象灾害的密切关系, 提请人们关注厄尔尼诺, 预防气象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江苏 气象灾害 农作物 产量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单季晚稻产量预报的分段加权动态模式 被引量:5
16
作者 汤志成 高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30-34,共5页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逐段滑动平均模拟趋势产量y_t,根据单季晚稻的穗数、粒数和粒重对最终产量的贡献确定出生育三个阶段的权重,算出各阶段的气象产量。通过MAICE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建立各介生育阶段末气候产量的预测模式,分段加...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逐段滑动平均模拟趋势产量y_t,根据单季晚稻的穗数、粒数和粒重对最终产量的贡献确定出生育三个阶段的权重,算出各阶段的气象产量。通过MAICE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建立各介生育阶段末气候产量的预测模式,分段加权动态地进行单季晚稻的产量预测。最后还作了1986—1988年产量的试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产量预报 动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近年棉花优质气候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毓华 张旭晖 霍金兰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9-21,共3页
通过近 4年棉花生育气候对比分析 ,得出江苏省棉花优质气候为 ,气温持续偏高 ,日照充足 ,关键生育期水分供求平衡 ,无大范围重大气象灾害 ,并对 2 0 0 0年本省棉花增产 (局部减产 )的气候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江苏 棉花 气象因素 生产期 气温 日照 水分供求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及区域气候模式的江苏省降水变化趋势预估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熠 买苗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7-458,共12页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8个全球耦合气候系统模式的集合平均以及区域气候模式(RegCM4)的结果,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趋势分析、扰动法等方法对模式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对江苏省在未来RCP8.5高端排放情景下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估。结果表...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8个全球耦合气候系统模式的集合平均以及区域气候模式(RegCM4)的结果,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趋势分析、扰动法等方法对模式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对江苏省在未来RCP8.5高端排放情景下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在RCP8.5情景下,至2020、2030和2050年,全球模式模拟的江苏省年平均降水在未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线性增加率约为7mm/(10a)。至2050年,江苏省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左右;区域模式模拟的年平均降水在未来线性增加率为1.5mm/(10a),变化不显著。区域模式模拟的夏季降水在未来有所增加,最多可增加20%~30%,但增幅随时间逐渐减小;全球模式模拟的夏季降水比现在有所减少,至2050年,减少了大约10%。区域模式模拟的冬季降水在未来不同时间段均比现在有所减少,同现在相比,最多可减少30%~40%;而全球模式模拟的冬季降水在未来则是先减少,后增加,至2050年,比现在大约增加10%。对于不同季节,总体而言,南部地区降水量的变化较北部地区显著。对于极端降水事件来说,江苏省未来小雨日数将减少,而暴雨日数则微弱增加。但由于全球模式本身的性能、区域模式对全球模式的依赖性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不确定性使上述预估结果仍具有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模式集合 降水 未来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近40年洪涝灾害概况及防洪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孝祥 《灾害学》 CSCD 1994年第2期74-77,共4页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40a来洪涝灾害概况及1991年特大洪涝受灾情况。针对江苏实际,提出了减灾对策。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减灾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苏南地区高速公路闪电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林 包云轩 +2 位作者 袁成松 焦圣明 李胜云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5-744,共10页
利用江苏省闪电监测定位系统探测2007—2013年地闪观测资料和2013年云闪观测资料,研究了苏南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地闪和云闪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苏南地区高速公路的年、月地闪频次具有西部多于东部的分布特征,其中扬溧高速最多;6—... 利用江苏省闪电监测定位系统探测2007—2013年地闪观测资料和2013年云闪观测资料,研究了苏南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地闪和云闪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苏南地区高速公路的年、月地闪频次具有西部多于东部的分布特征,其中扬溧高速最多;6—8月是地闪出现的高峰期,且西部地区出现峰值时间(7月)早于东部地区(8月);但日地闪频次的峰值出现时间东部(13~16 h)要略早于西部地区(14~18 h)。2)地闪强度(峰值电流)主要集中在20~50 kA,总体趋势是东部大于西部;高速公路地闪强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宁镇丘陵以及太湖、长江沿线附近,其中南京绕城高速、扬溧高速镇江段、宁杭高速南京段、沿江高速无锡段、沪宁高速等都是地闪密度较高路段。3)云闪集中发生在5—9月,西部地区云闪频次波动明显,总体呈双峰型月变化分布特征;东部地区云闪频次相对集中,呈单峰型月变化分布特征;西部地区出现云闪日高频次的时间(13~18 h)要早于东部地区(17~1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地闪 云闪 时空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