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穗分化期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颖花分化与退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文廷刚 王伟中 +5 位作者 杨文飞 顾大路 钱新民 施洪泉 孙爱侠 吴传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4-522,共9页
以南粳9108为材料,在水稻生长的第一苞分化期(Ⅰ期)、枝梗及颖花分化期(Ⅱ期)、颖花分化-雌雄蕊形成期(Ⅲ期)、雌雄蕊形成-减数分裂期(Ⅳ期)喷施乙烯利(Eth,10×10^-3mol/L)和多效唑(PP333,300mg/L),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时期... 以南粳9108为材料,在水稻生长的第一苞分化期(Ⅰ期)、枝梗及颖花分化期(Ⅱ期)、颖花分化-雌雄蕊形成期(Ⅲ期)、雌雄蕊形成-减数分裂期(Ⅳ期)喷施乙烯利(Eth,10×10^-3mol/L)和多效唑(PP333,300mg/L),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时期外源调节剂处理对稻穗一次枝梗颖花和二次枝梗颖花的分化、退化以及穗部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在幼穗分化各时期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水稻总颖花分化数和退化数,但每穗颖花数均表现为降低,尤以Ⅳ期每穗颖花数降低最多,其中主要降低了二次枝梗颖花数。多效唑在幼穗分化前期(Ⅰ和Ⅱ期)处理总颖花分化数、总颖花退化数和每穗颖花数均表现为增加;而在后期(Ⅲ和Ⅳ期)处理则相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稻结实率和实粒数与二次枝梗颖花数关系更紧密,而总颖花数和千粒质量与一次枝梗颖花数关系更紧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处理和调节剂处理以及不同时期处理与调节剂处理的交互作用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乙烯利处理通过减少一次枝梗颖花数和二次枝梗颖花数,从而降低了每穗颖花数和实粒数,空秕粒数增加,导致了结实率、千粒质量和产量的下降。多效唑前期(Ⅰ和Ⅱ期)处理通过提升一次枝梗颖花数和二次枝梗颖花数,促进了每穗颖花数的增加,从而提高了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最终提高了产量;但在后期(Ⅲ和Ⅳ期)处理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物生长调节剂 穗分化期 颖花分化与退化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chards方程的水稻强、弱势籽粒灌浆特征对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控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文廷刚 贾艳艳 +9 位作者 杜小凤 尤杰 殷小冬 文章荣 杨文飞 施洪泉 高怀中 诸俊 孙爱侠 顾大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7-1116,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Richards方程分析水稻强、弱势粒的灌浆参数对不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PGR)处理的响应,为外源PGR在调控籽粒灌浆,特别是弱势粒灌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南粳9108’为研究材料,在齐穗期喷施脱落酸(ABA)和乙烯利(ET...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Richards方程分析水稻强、弱势粒的灌浆参数对不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PGR)处理的响应,为外源PGR在调控籽粒灌浆,特别是弱势粒灌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南粳9108’为研究材料,在齐穗期喷施脱落酸(ABA)和乙烯利(ETH),以清水为对照。利用Richards方程对强、弱势粒进行灌浆拟合,并通过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对强、弱势粒灌浆参数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外源PGR对其的调控作用。[结果]采用Richards方程能较好拟合出‘南粳9108’的强、弱势粒灌浆过程。在外源PGR处理下,强势粒的灌浆起始势(R_(0))、渐增期灌浆速率(V_(1))、快增期灌浆速率(V_(2))和持续时间(T_(2))与粒重提升紧密相关,而弱势粒则以快增期灌浆速率(V_(2))与粒重的增加最密切。ABA处理能有效提高强势粒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速率;而ETH处理对弱势粒的灌浆和干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ABA主要通过提高强势粒的灌浆起始势和渐增期灌浆速率来促进籽粒的灌浆和充实度,ETH则通过提高最大灌浆速率以及平均灌浆速率,特别是快增期灌浆速率来增加弱势粒的粒重。[结论]‘南粳9108’为强、弱势粒异步灌浆型品种。ABA处理有利于强势粒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而ETH则在弱势粒的籽粒灌浆和干物质积累上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灌浆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 RICHARD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9
3
作者 顾大路 朱云林 +1 位作者 杨文飞 王伟中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69-171,174,共4页
剖析了当前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的市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加快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推广和销售的对策。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市场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玉米田杂草群落演变和防除技术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钱新民 王伟中 +3 位作者 徐建明 吴传万 顾大路 杜小凤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6,共2页
概述了江苏玉米田杂草群落的变化和防除技术的进展 ,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对策。
关键词 玉米田 杂草群落 杂草防除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9
5
作者 吴传万 杜小凤 +1 位作者 徐建明 王伟中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1-88,共8页
评述了近年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抑(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类型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苷类、皂甙、醌类、香豆素、木脂素、芪类、胺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甾类、有机酸及精油类等化合物,分析了在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中存... 评述了近年来源于植物中的具有抑(杀)菌作用的化学成分,其结构类型涉及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苷类、皂甙、醌类、香豆素、木脂素、芪类、胺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甾类、有机酸及精油类等化合物,分析了在开发植物源杀菌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与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 结构类型 植物源杀菌剂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期耐热性评价指标及防御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文廷刚 杜小凤 +4 位作者 刘京宝 杨文飞 顾大路 罗玉明 王伟中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240,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开展不同类型玉米在花期高温胁迫下的耐热性评价,并探求高温胁迫防御技术。[方法]以10个淮北地区常用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玉米花期高温为主处理,玉米品种为副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 [目的]本文旨在开展不同类型玉米在花期高温胁迫下的耐热性评价,并探求高温胁迫防御技术。[方法]以10个淮北地区常用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玉米花期高温为主处理,玉米品种为副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筛选出耐热能力强的品种,并研究抗高温调理剂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耐热性的影响。[结果]玉米花期高温胁迫主要影响玉米产量、结实率、秃尖长和气生根数。通过对不同品种的耐热性综合评价及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百粒重、结实率、气生根数和穗上节长占株高比这4个指标可作为评价不同类型玉米花期耐热性的鉴定指标;并筛选出‘粤甜27’‘苏玉糯11号’‘粤甜710’和‘郑单309’4个高度耐热型品种。此外,抗高温调理剂能显著提高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结实率和气生根数,降低秃尖长,显著增强玉米抗高温能力。抗高温调理剂使3种耐热型玉米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其中高度耐热型玉米穗位叶中SOD、P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46.3%、39.8%和37.2%;热敏感型玉米在高温胁迫下的花粉活力和结实率也显著提升,分别达26.7%和34.1%。[结论]选择耐热性较强的玉米品种以及喷施抗高温调理剂是应对高温胁迫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温胁迫 耐热性评价 抗高温调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水稻生长后期施用“劲丰”对水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顾大路 吴传万 +3 位作者 杜小凤 杨文飞 文廷刚 王伟中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劲丰"可以降低水稻株高0.9 cm以上,可以使穗茎节、倒二节分别缩短0.77~5.16、0.75~1.13 cm;可以使水稻的茎粗、壁厚以及茎节干重鲜重均比对照有所增加,根系活力也比对照...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劲丰"可以降低水稻株高0.9 cm以上,可以使穗茎节、倒二节分别缩短0.77~5.16、0.75~1.13 cm;可以使水稻的茎粗、壁厚以及茎节干重鲜重均比对照有所增加,根系活力也比对照有显著增强;可以提高水稻千粒重和产量,一般可以使水稻产量增加1.88%~1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劲丰 性状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皮色素提取方法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文廷刚 杜小凤 +2 位作者 杨文飞 吴传万 王伟中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35,共4页
研究了瓜蒌皮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乙醇-乙醚(1:1,V/V)的提取效率最高,瓜蒌皮质量与提取液的料液比为1:15g/ml为宜。光谱特性与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瓜蒌皮色素在pH2~5稳定;加热温度低于60℃时,具一定热稳定性;有光照... 研究了瓜蒌皮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乙醇-乙醚(1:1,V/V)的提取效率最高,瓜蒌皮质量与提取液的料液比为1:15g/ml为宜。光谱特性与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瓜蒌皮色素在pH2~5稳定;加热温度低于60℃时,具一定热稳定性;有光照情况下降解加快;Fe3+对瓜蒌皮色素的不良影响大于Zn2+、Ca2+;高浓度蔗糖、葡萄糖对该色素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色素 提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24
9
作者 杜小凤 吴传万 +2 位作者 王伟中 杨文飞 钱新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93-195,共3页
根据当前农村新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机制、经费投入、技术人员素质结构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就如何创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基质对辣椒苗期生长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杜小凤 吴传万 +3 位作者 文廷刚 钱新民 杨文飞 王伟中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79-80,83,共3页
以鸡粪、食用菌下脚料、草炭、蛭石为供试材料,按体积比2∶3∶2∶3和2∶3∶0∶5分别复配成基质A和基质B,以1∶5的草炭和蛭石作为对照1(CK1),以菜园土为对照2(CK2),通过人工接种发病的方式,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不同基质对辣椒苗期生长与发... 以鸡粪、食用菌下脚料、草炭、蛭石为供试材料,按体积比2∶3∶2∶3和2∶3∶0∶5分别复配成基质A和基质B,以1∶5的草炭和蛭石作为对照1(CK1),以菜园土为对照2(CK2),通过人工接种发病的方式,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不同基质对辣椒苗期生长与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A的辣椒出苗率为99.7%,与CK1无明显差异,但显著高于CK2。盆栽30 d后辣椒的干物重、根活性等以基质A为最高,基质B次之。基质A和基质B对辣椒苗期猝倒病均具明显的抑制作用,发病率均显著低于两个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基质 辣椒 苗期 生长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顾大路 杨文飞 +3 位作者 吴传万 王伟中 徐建明 杜小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685-685,共1页
试验结果表明 :康绿功臣 75 0g/hm2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较好 ,达 78.3 5 %~ 95 .46% ,显著高于 18%杀虫双水剂 3 75 0ml/hm2的 67.94%~ 69.2 7% ;持效期 5d。
关键词 杀虫剂 稻纵卷叶螟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破壁超微粉碎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传万 杜小凤 +3 位作者 杨文飞 顾大路 文廷刚 王伟中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35-137,148,共4页
在苦豆子的加工过程中,为使苦豆子的有效成分能够得到充分释放利用,采用可调参数式球磨机对苦豆子进行了超微化破壁试验研究。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的方法,建立了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优化计算得... 在苦豆子的加工过程中,为使苦豆子的有效成分能够得到充分释放利用,采用可调参数式球磨机对苦豆子进行了超微化破壁试验研究。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的方法,建立了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苦豆子超微化破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转速340 r/m in,粉碎时间2.44 h,球料比8,物料含水率5.16%,此时苦豆子破壁率达100%,为苦豆子的实际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超微粉碎 破壁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他灵8号对大豆增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进成 杜小凤 +2 位作者 钱新民 徐建明 王伟中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6-37,48,共3页
维他灵8 号在大豆上应用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维他灵8 号在初花期进行叶面喷雾,以375 ml/h m 2 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单株成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及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89 % 、537 % 、918 ... 维他灵8 号在大豆上应用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维他灵8 号在初花期进行叶面喷雾,以375 ml/h m 2 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单株成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及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89 % 、537 % 、918 % 、304 % 和778 % 。其他使用浓度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说明维他灵使用浓度范围较宽。维他灵8 号对大豆进行拌种处理,具有同样显著的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维他灵8号 增产效应 抗逆能力 拦种处理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源农药1.1%苦参碱粉剂的应用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传万 杜小凤 +3 位作者 杨文飞 顾大路 王伟中 徐建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45,57,共3页
简要介绍了天然源农药 1.1%苦参碱粉剂 (商品名 :康绿功臣 )的应用技术 ,结果表明 ,用 1.1%苦参碱粉剂 5 0~ 10 0g/ 6 6 7m2 可有效防治棉花红蜘蛛、菜蚜、菜青虫、水稻二化螟等害虫 。
关键词 天然源农药 农业害虫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结线虫病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文廷刚 刘凤淮 +2 位作者 杜小凤 吴传万 王伟中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9期183-184,75,共3页
综述了根结线虫病的研究现状,对蔬菜根结线虫的生物习性、危害症状、鉴定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对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根结线虫病的研究方向作一展望。
关键词 根结线虫病 防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杨林间瓜蒌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小凤 杨文飞 +3 位作者 吴传万 文廷刚 钱新民 王伟中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9期129-130,共2页
瓜篓,作为一种新兴高效经济作物,且是淮安市地道药材,发展瓜篓种植与产业化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与技术基础,尤其是利用意杨林间空地发展瓜篓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加工与越冬管理等栽培环节介绍了瓜篓在... 瓜篓,作为一种新兴高效经济作物,且是淮安市地道药材,发展瓜篓种植与产业化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与技术基础,尤其是利用意杨林间空地发展瓜篓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加工与越冬管理等栽培环节介绍了瓜篓在意杨林间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篓 意杨林间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菜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伟中 杜小凤 +3 位作者 王连臻 周青 文廷刚 吴传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31-133,共3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蒲菜叶总黄酮水提法和醇提法,并优化了醇提法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蒲菜叶总黄酮提取以醇提法为宜,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40、用70%乙醇作提取溶剂、回流提取3 h、连续提取3次。
关键词 蒲菜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世宝在小麦、大麦、玉米作物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文飞 王伟中 +2 位作者 顾大路 朱云林 王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123-124,共2页
烯世宝是江苏省淮安市飞龙技术贸易公司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理剂,具有降低作物株高、促进光合作用.增加产量的作用。小麦、玉米是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而啤酒大麦随啤酒工业的发展其种植面积也在扩大,但小麦、大麦、玉米生... 烯世宝是江苏省淮安市飞龙技术贸易公司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理剂,具有降低作物株高、促进光合作用.增加产量的作用。小麦、玉米是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而啤酒大麦随啤酒工业的发展其种植面积也在扩大,但小麦、大麦、玉米生产上易发生倒伏现象,使其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且增加收获难度。为探索防倒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啤酒大麦 玉米生产 烯世宝 小麦 应用 植物生长 贸易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倒伏原因及防止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顾大路 吴传万 +2 位作者 杜小凤 朱云林 王伟中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5期9-11,共3页
综述水稻倒伏的原因和防止措施,分析防止水稻倒伏措施的不足,探索新的防止水稻措施,从而为水稻生产获得高产优质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倒伏 防止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苗床调理剂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杜小凤 王伟中 +3 位作者 文廷刚 杨文飞 钱新民 吴传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46-49,共4页
以宁粳4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塑盘育秧方式,研究了3种水稻苗床调理剂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陵"和"诚信"水稻苗床调理剂与对照相比,能显著降低苗高、加快出叶速度、缩小最大叶长、扩大最大叶宽,增加茎... 以宁粳4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塑盘育秧方式,研究了3种水稻苗床调理剂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陵"和"诚信"水稻苗床调理剂与对照相比,能显著降低苗高、加快出叶速度、缩小最大叶长、扩大最大叶宽,增加茎基宽、根系重量、根冠比、盘结力和发根能力;而"春泉"水稻苗床调理剂明显增加苗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茎基宽和地上部重量,加快出叶速度,对根冠比、盘结力和发根能力影响不大。海陵和诚信水稻苗床调理剂能提高机插秧秧苗素质,延长秧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苗床调理剂 秧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