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含低放射性废渣清洁解控技术规范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程 朱晓翔 +3 位作者 蒋若澄 胡建伟 周健 戴耀东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4期60-64,共5页
以江苏省稀土行业废渣实际情况为背景,基于国内外对天然放射性物质(NORM)的管理限值水平,通过理论研究和模型构建,建立了废渣中放射性核素质量活度与现场γ剂量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现场实验和样品γ谱核素分析结果进行模型修正,在留有足... 以江苏省稀土行业废渣实际情况为背景,基于国内外对天然放射性物质(NORM)的管理限值水平,通过理论研究和模型构建,建立了废渣中放射性核素质量活度与现场γ剂量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现场实验和样品γ谱核素分析结果进行模型修正,在留有足够安全冗余的情况下确定现场γ剂量率筛选水平,并提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NORM废物γ剂量率筛选现场检验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放射性物质 稀土废渣 γ剂量率筛选 清洁解控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γ射线探伤辐射安全风险与对策 被引量:10
2
作者 韦正 宋永忠 +2 位作者 黄昕 刁端阳 朱晓翔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分析了移动γ射线探伤辐射安全事故的风险,包括固有风险、贮存风险、运输风险、作业风险、退役或换源风险、管理风险、违规风险、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等,比较了各类风险的高低,提出了降低风险的措施。结合目前有关移动γ射线探伤的辐射... 分析了移动γ射线探伤辐射安全事故的风险,包括固有风险、贮存风险、运输风险、作业风险、退役或换源风险、管理风险、违规风险、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等,比较了各类风险的高低,提出了降低风险的措施。结合目前有关移动γ射线探伤的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提出了核安全文化宣贯、人员培训和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在线监控、信用和联合惩戒、公众沟通等6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γ射线探伤 辐射安全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磷剂及覆盖技术对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静 朱广伟 +3 位作者 张晓松 许海 杨桂军 朱梦圆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8-366,共9页
为探索城郊污染河道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技术,选择无锡市城郊河道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农田区、农田支流区、生活区、工业区、一期修复区、二期修复区、一期修复支流区),采集底泥原状泥柱,进行锁磷剂和黄沙覆盖控磷技术处理,室内培养3周... 为探索城郊污染河道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技术,选择无锡市城郊河道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农田区、农田支流区、生活区、工业区、一期修复区、二期修复区、一期修复支流区),采集底泥原状泥柱,进行锁磷剂和黄沙覆盖控磷技术处理,室内培养3周,测定磷的控制效果.结果发现,长广溪不同污染类型河段底泥中磷的释放速率具有明显差异,农田区、农田支流区、生活区、工业区、一期修复区、二期修复区、一期修复支流区的底泥磷的释放速率分别为:0.767、0.383、0.317、0.672、0.370、0.027、0.458μg P·m-2·d-1.除二期修复区外,所有河段的水体磷含量及底泥释放量均较高,生态修复时有必要进行底泥磷释放控制,其中农田区及工业区底泥污染最重,磷的释放速率也最高.锁磷剂和黄沙覆盖对所有河段底泥的磷释放均有较强的控制作用,锁磷剂的控制效率在81.25%—100%之间,黄沙的控制效率在62.50%—93.24%之间;对于农田区、农田支流区、一期修复区及一期修复支流区河段,黄沙和锁磷剂均能有效将底泥磷释放控制到较低水平,满足河道磷控制的目标,但对于工业区和生活区河段,只有锁磷剂能够达到控制目标,黄沙的控制效果不理想.研究表明,在太湖流域的城郊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中,锁磷剂和黄沙均可作为底泥磷控制材料使用,黄沙在部分类型水体可以替代锁磷剂,而锁磷剂的效果稳定,作用持久,操作简便,是相对更好的底泥控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广溪 内源释放 锁磷剂 底泥覆盖技术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人工载体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睿 张晓松 +3 位作者 戴江玉 高光 汤祥明 陈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2-690,共9页
通过野外模拟实验,对比3种不同理化性状人工载体(立体填料、生物绳和尼龙纱网)净化太湖梅梁湾富营养化水体的能力,并探讨影响人工载体水质净化能力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结果表明:(1)所选择的3种人工载体均能显著降低水体的浊度,其中尼龙... 通过野外模拟实验,对比3种不同理化性状人工载体(立体填料、生物绳和尼龙纱网)净化太湖梅梁湾富营养化水体的能力,并探讨影响人工载体水质净化能力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结果表明:(1)所选择的3种人工载体均能显著降低水体的浊度,其中尼龙纱网处理组中水体浊度下降了94.2%,其单位质量载体净化量最高(36.18 NTU/g);(2)与对照组相比,各人工载体处理组中,水体中藻类的生长都受到极显著抑制;(3)3种人工载体对水体中TN、TP的去除效果差异极显著,其对TN累积去除率分别为25.55%、10.21%、51.54%,对TP累积去除率分别为38.93%、38.33%、62.98%;(4)载体理化性状、附着藻类与细菌的生物量和活性、挂载量以及载体上溶解态营养盐的释放是影响人工载体水质净化能力的重要因素.综上,尼龙纱网因具备单位质量附着生物的生物量与活性高、自身滞留溶解态营养盐少以及质量轻且价格经济等优势成为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较为理想的人工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氮磷 人工载体 附着生物 水质净化 太湖 梅梁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辛烷叔胺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钍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健 胡建伟 +1 位作者 徐萍 王利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9年第1期51-53,共3页
采用氢氧化铁共沉淀载带水中钍,经浓硝酸溶解沉淀后,采用三辛烷基叔胺(N-235)混匀溶液萃取,盐酸反萃取,进一步纯化分离钍,与铀试剂Ⅲ形成络合物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在0. 05 mg/L~0. 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 025μg... 采用氢氧化铁共沉淀载带水中钍,经浓硝酸溶解沉淀后,采用三辛烷基叔胺(N-235)混匀溶液萃取,盐酸反萃取,进一步纯化分离钍,与铀试剂Ⅲ形成络合物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在0. 05 mg/L~0. 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 025μg/L,探测下限为0. 10μg/L。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7. 0%~19. 6%,回收率为90. 0%~9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辛烷叔胺 萃取 分光光度法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谱无源效率刻度法测量IAEA国际比对样品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程 蒋若澄 +3 位作者 胡建伟 周健 刘晓平 陈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利用γ谱无源效率刻度法对IAEA在2010年-2012年间提供的6个水样、3个土壤样和1个生物灰中的^(241)Am、^(133)Ba、^(60)Co、^(134)Cs、^(137)Cs、^(152)Eu、^(228)Ac、^(40)K、^(208)Tl、^(226)Ra、^(214)Bi、^(212)Pb、^(214)Pb、^(238)... 利用γ谱无源效率刻度法对IAEA在2010年-2012年间提供的6个水样、3个土壤样和1个生物灰中的^(241)Am、^(133)Ba、^(60)Co、^(134)Cs、^(137)Cs、^(152)Eu、^(228)Ac、^(40)K、^(208)Tl、^(226)Ra、^(214)Bi、^(212)Pb、^(214)Pb、^(238)U等核素进行了活度浓度分析。测试结果与IAEA的参考值相比,报送的41个数据总体接受率为100%。通过比对结果分析,验证了γ谱无源效率刻度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该方法在环境辐射监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谱 环境样品 无源效率刻度 国际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