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61个树种木材燃烧热的测定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育民 汪企明 +4 位作者 王新 袁绍西 黄水明 郭士林 华宏 《江苏林业科技》 1992年第2期6-12,共7页
测定了江苏省61个树种26科树木木材燃烧热,为本省营造薪炭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薪炭林 木材 燃烧热 测定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复合农林业水杉林带生物量估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季永华 张纪林 康立新 《江苏林业科技》 1997年第2期1-4,17,共5页
根据海岸带复合农林业不同立地类型(旱作田和水旱轮作田)水杉林带生物量的测定资料,建立了水杉林带树干、树枝、树叶、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全株生物量模型。经择优分析,确认数学模型lny=a+b·lnx为水杉林带各器官生... 根据海岸带复合农林业不同立地类型(旱作田和水旱轮作田)水杉林带生物量的测定资料,建立了水杉林带树干、树枝、树叶、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全株生物量模型。经择优分析,确认数学模型lny=a+b·lnx为水杉林带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模型;以树冠体积(c2h)估测枝、叶量的效果好于以树干体积(D2H)的估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 生物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铅笔柏生长及其个体变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汪企明 傅紫芰 +3 位作者 杨净 吴崇义 秦邦彦 严志清 《江苏林业科技》 1989年第1期16-21,15,共7页
对历年引种的2-73年生铅笔柏生长和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铅笔柏能适应江苏不同气候带和土壤。在丘陵、平原、石灰岩山地和滨海盐碱土,都能良好生长,开花结实。早期速生。32年以后生长缓慢或停滞。作用材和防护林经营应提高初植密度,32... 对历年引种的2-73年生铅笔柏生长和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铅笔柏能适应江苏不同气候带和土壤。在丘陵、平原、石灰岩山地和滨海盐碱土,都能良好生长,开花结实。早期速生。32年以后生长缓慢或停滞。作用材和防护林经营应提高初植密度,32年前后可行主伐。有性后代单株变异大,分化强烈,可分为5种类型。其中圆锥和圆柱形生长快,干形好,抗病力强,是优良类型,塔形和卵形生长较慢,干形差。刺叶形容易受到病害感染。可采用综合评分法选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笔柏 个体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北亚热带森林防火林带营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沈国华 吴遗成 +6 位作者 郦振平 赵元刚 仲志勤 方长怀 陈震云 徐康宝 王生华 《江苏林业科技》 1997年第3期1-6,共6页
从1988年开始,开展江苏北亚热带地区防火树种的选择,并在试点营建多种结构的防火林带。研究结果认为,防火性较好的树种是杨梅、木荷、女贞、油茶、茶树;复层防火林带以杨梅+油茶、杨梅+茶树、木荷+油茶为好。
关键词 北亚热带 防火树种 防火林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能源状况及薪炭林区划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育民 王新 汪企明 《江苏林业科技》 1989年第1期1-9,共9页
文章深入地论述了目前江苏农村能源状况及其消费结构。认为从70年代后期到现在,农村的烧柴矛盾已有缓和。1986年全省农村生活人均年耗秸秆,薪柴量已达286公斤标准煤,合计用能为1680.62万吨标煤,占农村总能耗2809.18万吨标煤的59.83%;农... 文章深入地论述了目前江苏农村能源状况及其消费结构。认为从70年代后期到现在,农村的烧柴矛盾已有缓和。1986年全省农村生活人均年耗秸秆,薪柴量已达286公斤标准煤,合计用能为1680.62万吨标煤,占农村总能耗2809.18万吨标煤的59.83%;农村生产用能1128.5万吨,占40.17%。农村生活用能仍以薪柴,秸秆生物质能源为主,煤、电、燃油等商品能源为辅。其发展趋势是商品能源消耗和生产用能逐年上升。同时,在较好地分析了薪炭林在农村能源中的作用,地位和对现实薪材年产量、2000年薪材年产量测算的基础上,对江苏省薪炭林类型区进行了科学地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能源 薪炭林区划 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江苏省室内观叶植物产业化的构想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坚勇 倪竞德 韩杰峰 《江苏林业科技》 1997年第2期56-58,共3页
论述了室内观叶植物的兴起与发展,江苏发展室内观叶植物产业的条件,提出了江苏室内观叶植物产业化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 观叶植物 产业化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混剂防治几种林业害虫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福元 王泰哲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0,共3页
通过对农药混剂的毒力测定分析及飞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氯杀混剂(氯氰菊酯+杀虫脒)对柳兰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敌抗磷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其单剂比较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使用氯杀混剂可同... 通过对农药混剂的毒力测定分析及飞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氯杀混剂(氯氰菊酯+杀虫脒)对柳兰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敌抗磷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其单剂比较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使用氯杀混剂可同时防治多种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混剂 防治 林业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林业科技文献数据库研建初报 被引量:1
8
作者 孙体如 王育民 《江苏林业科技》 1996年第3期50-51,共2页
阐述了江苏林业科技文献数据库的研建方法,建库软件,建库内容以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 林业 科技文献 数据库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在江苏地理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汪企明 于金柱 +7 位作者 吴政民 孙玉林 石有光 冯沛熙 许德钰 张济凡 葛坤山 张新坤 《江苏林业科技》 1989年第3期1-8,共8页
1981、1983年先后二次引进美国火炬松36个地理种源,选择能代表江苏丘陵山区气侯、土壤条件的南京市老山林场、江宁县东善桥林场东善、云台分场和东海县李埝林场等地造林试验。经多年观察研究,初步掌握了火炬松在江苏的地理变异规律,初... 1981、1983年先后二次引进美国火炬松36个地理种源,选择能代表江苏丘陵山区气侯、土壤条件的南京市老山林场、江宁县东善桥林场东善、云台分场和东海县李埝林场等地造林试验。经多年观察研究,初步掌握了火炬松在江苏的地理变异规律,初选出了适合江苏不同地区生长的优良种源6个。其高、径、材积生长量比对照(湖北火炬松)大21.35—83.33%。进一步证明火炬松优于湿地松和马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地理变异 种源 选择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在江苏地理变异及优良种源的研究
10
作者 汪企明 冯沛熙 +4 位作者 许德钰 余金柱 吴政民 孙玉林 石有光 《江苏林业科技》 1990年第3期1-10,共10页
在江苏3个试验点连续9年(1981~1989)对美国39个湿地松种源(包括2个不同树种)研究表明:不同种原、树种间生长、形态性状变异显著.但变异与种源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相关不显著而与造林地的土壤条件密切相关.变异主要来源于林分和单株.7年... 在江苏3个试验点连续9年(1981~1989)对美国39个湿地松种源(包括2个不同树种)研究表明:不同种原、树种间生长、形态性状变异显著.但变异与种源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相关不显著而与造林地的土壤条件密切相关.变异主要来源于林分和单株.7年生时优良种源高、径生长量遗传增益为19.14~85.38%.初选优良种源4个(S_(14)、S_(11)、S_(17)、S_1).分布于佛罗里达州北部、德克萨斯州东部和北卡州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地理变异 种源 遗传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树早期诊断的研究 Ⅰ.马尾松、黑松松材线虫病树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伟 杨宝君 +3 位作者 徐福元 葛明宏 张培 王成法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5-460,共6页
树脂分泌停止是松树受松材线虫危害的主要症状之一。对南京地区黑松、马尾松接种树调查表明,20~30a黑松春季接种14d后以异常树为标准作早期诊断可使准确率达100%,夏季接种25d诊断准确率为93%,30d准确率100... 树脂分泌停止是松树受松材线虫危害的主要症状之一。对南京地区黑松、马尾松接种树调查表明,20~30a黑松春季接种14d后以异常树为标准作早期诊断可使准确率达100%,夏季接种25d诊断准确率为93%,30d准确率100%;秋季30d准确率100%。10~15a黑松不论接种季节20d后准确率即达100%。马尾松接种线虫后随不同树龄、不同接种时间流胶情况差别较大,使准确率达100%的接种天数普遍比黑松迟10d左右。溴酚蓝、二甲基黄染色剂用于病树早期诊断反应不明显。据流胶试验,在松材线虫病新发现区可用流胶法作早期诊断,以尽早清理病树并达彻底清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 马尾松 松材线虫病 流胶法 早期诊断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木材基本密度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3 位作者 王伟 王敏敏 陈志银 蒋志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利用设置在分布区北缘江苏宁镇丘陵(句容、江宁)的各种试验测定林所收集的24个种源、50个江苏当地种源优树半同胞子代、17个产地间杂交组合子代490株平均木选择材料,以及融水种源山洼、山谷、山坡3种栽植立地,3000、... 利用设置在分布区北缘江苏宁镇丘陵(句容、江宁)的各种试验测定林所收集的24个种源、50个江苏当地种源优树半同胞子代、17个产地间杂交组合子代490株平均木选择材料,以及融水种源山洼、山谷、山坡3种栽植立地,3000、4950、6000株·hm-23种栽植密度,以及6、8、10、15、18a等5个年龄组林分275株样木材料研究杉木木材的基本密度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杉木全分布区试验不同种源,江苏种源优树自由受粉子代家系,江苏江宁×四川德昌种源产地杂交组合子代间有显著的遗传变异(依次为:F=6.71**>F0.01=2.40;F=3.87**>F0.01=2.19;F=2.63*>F0.05=2.36),具有选择改良潜力。栽植立地对融水种源幼龄材基本密度没有明显影响;林龄与栽植密度是引起木材基本密度变异的重要因素。供试测定材料基本密度与材积生长没有统计置信的负相关关系,性状间影响弱。杉木材性改良及生长与材性联合改良,可按“生长(材积)、材性(基本密度)两阶段独立选择法”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木材 基本密度 密度变异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对松材线虫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杨宝君 胡凯基 +3 位作者 王秋丽 孙玉林 吴政民 汪企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9-255,共7页
通过23种松树、5种松树的105个种源及13种非松属树木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松树的抗性差异很大,火炬松、班克松、刚松均未感病。马尾松1年生幼苗感病,2、4年生幼苗及10年生幼树抗病。湿地松3年... 通过23种松树、5种松树的105个种源及13种非松属树木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松树的抗性差异很大,火炬松、班克松、刚松均未感病。马尾松1年生幼苗感病,2、4年生幼苗及10年生幼树抗病。湿地松3年生幼苗感病,10年生幼树未感病。美国五针松在不同地方的抗病性差异很大。其它17种均不同程度地感病。华山松21个种源均严重感病,油松21个种源均感病。马尾松、火炬松及湿地松的供试种源均未感病。除雪松外,其它12种非松属树木均感病。环境条件影响松树的抗性。低温不利病害发展。不同来源的松材线虫对同种松树的致病力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的线虫致病性差异要大于地理位置相同、寄主不同的松材线虫。接种量和松树枯死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树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海堤林带树木根系固土功能研究 被引量:61
14
作者 张金池 康立新 +2 位作者 卢义山 冷书法 冯福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3-47,55,共6页
该文通过对海堤林带树木根系及土壤抗冲、抗蚀和渗透性的测定分析,发现同一地段土壤的抗冲、抗蚀指数表土层大于底土层,树木根系,尤其是根径≤2mm的细根有较强的固持土壤功能,抗冲指数与根长、根量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单相关系数... 该文通过对海堤林带树木根系及土壤抗冲、抗蚀和渗透性的测定分析,发现同一地段土壤的抗冲、抗蚀指数表土层大于底土层,树木根系,尤其是根径≤2mm的细根有较强的固持土壤功能,抗冲指数与根长、根量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9326和0.8256。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抗蚀性强,抗蚀指数大,与有机质含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8931,与细根的根长和根量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6和0.7479。土壤孔隙率对渗透性的影响较大,表土层的稳渗系数高于底土层,且达到稳渗所需时间也较短,稳渗系数与土壤总孔隙率间的相关系数为0.8637。现有造林树种中,刺槐、刚竹、淡竹和柳杉林地土壤的抗蚀能力最大,护堤、护坡功能最强,水杉林地次之,杉木林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堤林带 树木 根系 固土功能 苏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针褐斑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叶建仁 解春霞 +1 位作者 王永银 程淑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用小麦粒固体培养基和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培养松针褐斑病菌,其培养物粗提液可以使湿地松、马尾松和黑松针叶褪绿,使蕃茄苗、烟草苗萎蔫。说明松针褐斑病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并分泌出对植物组织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种有毒物质(毒素)... 用小麦粒固体培养基和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培养松针褐斑病菌,其培养物粗提液可以使湿地松、马尾松和黑松针叶褪绿,使蕃茄苗、烟草苗萎蔫。说明松针褐斑病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并分泌出对植物组织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种有毒物质(毒素)可能是松针褐斑病菌致病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该毒素物质具有非寄主专化特性。应用乙醇脱水沉淀法将其分为非蛋白质部分和蛋白质部分,仅非蛋白质部分能使松针褪绿,使蕃茄苗、烟草苗萎蔫,可见毒素物质是非蛋白质。将非蛋白质部分进一步层析分离,应用3种溶剂系统,每系统下都可分出3~4个组分,且都有一个组分能使湿地松针叶褪绿。在几种松针中对毒素最敏感的是湿地松的针叶,其次是马尾松的针叶,再次为黑松的针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褐斑病 致病机制 毒素 松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年生马尾松39个种源对松材线虫抗性变异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汪企明 徐福元 +2 位作者 葛明宏 王章荣 陈天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29-34,共6页
1984年在南京近郊营造了马尾松不同种源以及其他松树试验林。1995年7月对该试验林(13年生)39个马尾松种源以及6种其他松树进行了松材线虫接种。线虫是从当地由于松材线虫病死亡的马尾松树材中提取的。每个种源或树种接... 1984年在南京近郊营造了马尾松不同种源以及其他松树试验林。1995年7月对该试验林(13年生)39个马尾松种源以及6种其他松树进行了松材线虫接种。线虫是从当地由于松材线虫病死亡的马尾松树材中提取的。每个种源或树种接种3株,共接135株树木。每株接线虫约5000条。马尾松不同种源和不同松树对松材线虫的抗性及感病进程变异很大。5个强抗性种源(广东高州、英德、信宜,广西忻城和湖北远安)抗性显著高于其他种源,也高于黑松和晚松,但低于高抗性的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刚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育种 松材线虫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胡海波 康立新 +1 位作者 梁珍海 仇才楼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研究了苏北淤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磷酸酶活性的特点以及几种酶活性的分布(剖面、水平)规律。结果表明:(1)滨海潮土中磷酸酶以碱性磷酸酶为主,占总磷酸酶活性的62.6%,因而可用碱性磷酸酶活性反映整个磷酸酶活性(y);总磷酸酶(... 研究了苏北淤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磷酸酶活性的特点以及几种酶活性的分布(剖面、水平)规律。结果表明:(1)滨海潮土中磷酸酶以碱性磷酸酶为主,占总磷酸酶活性的62.6%,因而可用碱性磷酸酶活性反映整个磷酸酶活性(y);总磷酸酶(y)和碱性磷酸酶(x1)活性关系式为:y=-0.04765+1.67426x1,r=0.9731。(2)土壤酶活性在剖面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林地而言,取样深度60cm即满足精度要求(α=0.05),取样数为3~4个;当取样深度为40cm时,取样数至少4个。(3)水平方向上土壤酶活性也存在显著差异,林地和农田均大于滩地;在林地中,林龄越大其土壤酶的活性越高;农田的土壤酶活性与林粮间作的幼林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海岸 防护林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桐花的化学成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永芳 罗嘉梁 +1 位作者 倪善庆 王双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65-272,共8页
本文报道了生长在南京地区三种泡桐花的营养成分。泡桐花具有芳香气味,用石油醚提取三种泡桐花,得到的浸膏以兰考泡桐花的得率最高;但评香的结果毛泡桐花浸膏的香气较浓郁。对三种泡桐花精油成份进行了GC/MS分析,共分离出17个组份,用质... 本文报道了生长在南京地区三种泡桐花的营养成分。泡桐花具有芳香气味,用石油醚提取三种泡桐花,得到的浸膏以兰考泡桐花的得率最高;但评香的结果毛泡桐花浸膏的香气较浓郁。对三种泡桐花精油成份进行了GC/MS分析,共分离出17个组份,用质谱鉴定出13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花 浸膏 氨基酸 精油 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树早期诊断的研究 Ⅱ.松树品种、接种量及线虫来源对流胶法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杨宝君 刘伟 +2 位作者 徐福元 张培 曲花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1-255,共5页
1997~1998年用不同量的松材线虫接种黑松和马尾松,用3个来源的松材线虫接种马尾松,用松材线虫接种7种松树,接种后对松树的流胶情况定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接种量小的,松树流胶异常出现得晚,全部供试松树流胶出现异常... 1997~1998年用不同量的松材线虫接种黑松和马尾松,用3个来源的松材线虫接种马尾松,用松材线虫接种7种松树,接种后对松树的流胶情况定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接种量小的,松树流胶异常出现得晚,全部供试松树流胶出现异常的时间长;用南京的松材线虫接种的松树和用其它来源松材线虫接种的松树相比较,其流胶异常出现得快,全部供试松树表现流胶异常的时间短;感病松树流胶异常出现后,很快全部供试松树均表现异常并死亡。中度感病松树流胶异常出现后,到全部供试松树流胶表现异常的时间长,部分死亡。抗病松树的全部供试植株表现流胶异常的时间长,而且流胶异常的等级低,无松树死亡。虽然各处理中流胶异常的时间不同,但98%以上的供试松树在感染松材线虫后流胶均出现异常。这进一步证明了流胶法可作为松材线虫病树的早期诊断方法。冬季为清理病死树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流胶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加温处理病死木防治松材线虫、媒介昆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徐福元 李广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9-185,共7页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在我国江苏南京、镇江、安徽马鞍山、和县和广东深圳等地普遍发生。江苏发生的面积达30余万亩,被害树种有黑松(Pinus thunbergii)、马尾松(P.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海岸松(P.pinast...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在我国江苏南京、镇江、安徽马鞍山、和县和广东深圳等地普遍发生。江苏发生的面积达30余万亩,被害树种有黑松(Pinus thunbergii)、马尾松(P.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海岸松(P.pinaster)、黄松(P.thunbergiixp.massoniana)、千头赤松(P.densifloraxp.umbraculif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媒介昆虫 热水水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