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苏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
3
1
作者
叶利芹
刘俊
+2 位作者
熊大斌
成聪
陈志银
《江苏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25-28,33,共5页
主要阐述了2018年江苏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并对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2018年该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5.09万hm2,属于中等偏轻、局部成灾。松材线虫病连续14 a实现发生面积与病死株数"双下降";美国白蛾...
主要阐述了2018年江苏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并对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2018年该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5.09万hm2,属于中等偏轻、局部成灾。松材线虫病连续14 a实现发生面积与病死株数"双下降";美国白蛾疫情险情不断,但控制及时有效;杨树食叶虫害呈偏重发生,局部暴发成灾;其他病虫害危害有所加重。结合气象、林情、虫情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2019年该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约16万hm2,并提出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发生趋势预测
松材线虫
美国白蛾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林业植物检疫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
4
2
作者
成聪
解春霞
马阅
《江苏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55-57,共3页
回顾和阐述江苏省林业植物检疫的现状,对新形式下林业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植物检疫
现状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松材线虫病40年发生历程与防控实践
被引量:
6
3
作者
解春霞
仲磊
+3 位作者
徐克勤
刘云鹏
熊大斌
郑华英
《中国森林病虫》
2022年第4期30-35,共6页
江苏省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景区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疫情经历了迅猛扩散、流行遏制、跳跃发生、稳定下降4个阶段。在40年的防控实践中,通过采取宣传发动、制定法规、建立组织、封锁疫区、控制疫木等系列行政措施,实施包括物理、化学、...
江苏省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景区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疫情经历了迅猛扩散、流行遏制、跳跃发生、稳定下降4个阶段。在40年的防控实践中,通过采取宣传发动、制定法规、建立组织、封锁疫区、控制疫木等系列行政措施,实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营林措施在内的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持续控制疫情蔓延、减轻疫情危害、保护松林特质景观与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森林健康等成效。同时,也为全国各地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防控实践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人机(UAV)施药防控美国白蛾的飞行参数及防治效果
被引量:
7
4
作者
高悦
仇才楼
+2 位作者
王光标
解春霞
成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7-152,共6页
【目的】精准有效地解决常规森防器械难以进入林地核心区、施药量大、效率低等问题,掌握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施药飞行参数。【方法】在林间利用曙红水基染色法对YM-V6型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飞行施药的雾滴飘移距离、雾滴密度、穿透...
【目的】精准有效地解决常规森防器械难以进入林地核心区、施药量大、效率低等问题,掌握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施药飞行参数。【方法】在林间利用曙红水基染色法对YM-V6型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飞行施药的雾滴飘移距离、雾滴密度、穿透性、均匀度等进行测定。【结果】当无人机距离树冠顶端2.5~3.5 m施药时,无人机施药飞行速度在1.5~3 m·s^(-1)范围内,雾滴飘移距离较小,可控在2~3 m以内,施药穿透力可以达到10 m,雾滴密度较高,雾滴均匀度好,施药效果好。在无人机航高为距树冠顶端3.0 m,并以2.5 m·s^(-1)速度作业时,对林间上、中、下部靶标的雾滴沉积效果进行了分析,林间上部的雾滴直径较大,雾滴均匀度低,中、下部雾滴直径较小,但均匀度高,雾滴在上、中、下部的沉积密度差异显著。【结论】无人机在距树冠顶端2.5~3.5 m、飞行速度为1.5~3 m·s^(-1)时,施药效果好。使用无人机分别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美国白蛾,施药后24、48和72 h虫口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0%、50%和70%左右,无人机喷洒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的防效高于1.8%阿维菌素乳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施药防治
美国白蛾
森林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灭钉螺微生物初步筛选试验
被引量:
5
5
作者
郑华英
成聪
+3 位作者
解春霞
刘云鹏
高悦
徐明
《江苏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从钉螺体内分离到2株有较高灭螺作用的真菌菌株D1和D2,室内浸泡杀螺,24 h钉螺死亡率均为60%以上,48 h后钉螺死亡率均为100%。2株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测定,初步确定为木霉属真菌和毛霉属真菌。
关键词
微生物
钉螺
灭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蛾黑基啮小蜂的人工繁殖及其对杨小舟蛾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
20
6
作者
郭同斌
王虎诚
+5 位作者
徐克勤
仇才楼
熊大斌
杜伟
杨中林
颜学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6,共6页
调查了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的生活史,并利用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和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蛹进行了室内人工繁殖与林间释放试验。结果表明:白蛾黑基啮小蜂在江苏徐...
调查了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的生活史,并利用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和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蛹进行了室内人工繁殖与林间释放试验。结果表明:白蛾黑基啮小蜂在江苏徐州1a可完成6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蛹壳内越冬。第1~5代小蜂羽化期均与各代杨小舟蛾蛹期相吻合,可逐代追踪寄生杨小舟蛾蛹。以杨小舟蛾和柞蚕蛹为寄主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最佳蛹蜂比分别为1∶3(或1∶4)和1∶100。释放30枚·hm-2柞蚕蛹所繁出的小蜂,对越冬蛹的平均寄生率高达(36.21±5.26)%,与对照和15枚·hm-2放蜂量处理相比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与60枚·hm-2的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利用该寄生蜂防治杨小舟蛾越冬蛹的最佳释放量为30枚·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黑基啮小蜂
杨小舟蛾
人工繁殖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州市葛藤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
3
7
作者
蒋景德
成聪
孙伟
《现代园艺》
2012年第21期74-74,共1页
本文探讨了有害植物葛藤在苏州的发生和危害情况,提出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大面积有效控制葛藤在苏州地区的为害。
关键词
葛藤
危害
综合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整地方式对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及其亲本幼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雪萍
边黎明
+1 位作者
陈金慧
施季森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1,共3页
在南京市浦口区选择两丘陵岗地,采取人工挖穴和机械全垦两种不同的整地方式,种植1年生杂交鹅掌楸体胚苗、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等5种不同遗传材料。3年生时,观测树高和离地10 cm处直径,并计算树干体积。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板结的岗地,经机...
在南京市浦口区选择两丘陵岗地,采取人工挖穴和机械全垦两种不同的整地方式,种植1年生杂交鹅掌楸体胚苗、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等5种不同遗传材料。3年生时,观测树高和离地10 cm处直径,并计算树干体积。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板结的岗地,经机械全垦方式整地的鹅掌楸林,无论是树高、地径还是树干体积指标,都明显要优于人工挖穴造林的生长量。在机械全垦整地方式下,以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杂交鹅掌楸生长最好;在人工穴垦整地方式下,美国种内杂种1~3号生长与杂交鹅掌楸虽有差异,但在统计上没有显著性。说明在土壤板结的丘陵岗地,通过整地方式改善土壤疏松性和透气性,对于鹅掌楸的生长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同时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整地方式下,树高、地径和树干体积均以中国马褂木的生长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鹅掌楸
体胚苗
实生苗
整地方式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及亲本种造林比较试验
被引量:
2
9
作者
李雪萍
赵胜杰
+3 位作者
边黎明
陈金慧
施季森
张卉
《江苏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5-7,共3页
对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及其亲本种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实生苗在连云港地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鹅掌楸造林当年的新梢生长量可达83.93 cm,3年生时平均树高达459.30 cm,平均胸径达4.74 cm,其生长量显著大于亲本种,尤其显著超过母...
对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及其亲本种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实生苗在连云港地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鹅掌楸造林当年的新梢生长量可达83.93 cm,3年生时平均树高达459.30 cm,平均胸径达4.74 cm,其生长量显著大于亲本种,尤其显著超过母本种鹅掌楸,3年生时树高和胸径分别比鹅掌楸增加22.7%和26.1%。初步结果表明杂交鹅掌楸体胚苗能适应连云港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较快,具有一定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鹅掌楸
体胚苗
造林
生长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和赤霉素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
10
10
作者
李雪萍
李乃伟
+1 位作者
李和平
周义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19-122,共4页
为提高薰衣草种子发芽率,研究了赤霉素和温度等外部因子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均对薰衣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00mg...
为提高薰衣草种子发芽率,研究了赤霉素和温度等外部因子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均对薰衣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00mg·L-1 GA3浸种8h最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提高发芽势,缩短发芽时间,促使有活力种子发芽率达到94.77%。15℃温度环境下,薰衣草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25℃和30℃。破除薰衣草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发芽的较优处理方法是15℃条件下利用300mg·L-1 GA3浸种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种子
休眠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小舟蛾成虫和蛹自然发育进度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杨中林
熊大斌
+2 位作者
郭同斌
王虎诚
杜伟
《江苏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5,11,共6页
采用灯诱成虫和地面化蛹进度调查的方法,系统监测了1998,1999年杨小舟蛾成虫和2010年成虫及蛹的自然发育进度。结果表明:春季气温变化可显著影响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的出现及第1,2代害虫的生长发育速度;降雨量偏多可导致害虫发...
采用灯诱成虫和地面化蛹进度调查的方法,系统监测了1998,1999年杨小舟蛾成虫和2010年成虫及蛹的自然发育进度。结果表明:春季气温变化可显著影响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的出现及第1,2代害虫的生长发育速度;降雨量偏多可导致害虫发育历期延长,种群数量显著下降;夏季异常气候会引起害虫种群数量发生显著变化,干旱高温的异常气候可导致害虫种群数量显著上升,造成害虫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该文还探讨了杨小舟蛾林间自然发育历期和实验法求得的发育历期在害虫测报中的应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小舟蛾
成虫
蛹
发育进度
测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
3
1
作者
叶利芹
刘俊
熊大斌
成聪
陈志银
机构
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出处
《江苏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25-28,33,共5页
基金
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LYKJ[2018]31)
文摘
主要阐述了2018年江苏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并对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2018年该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5.09万hm2,属于中等偏轻、局部成灾。松材线虫病连续14 a实现发生面积与病死株数"双下降";美国白蛾疫情险情不断,但控制及时有效;杨树食叶虫害呈偏重发生,局部暴发成灾;其他病虫害危害有所加重。结合气象、林情、虫情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2019年该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约16万hm2,并提出防控对策。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发生趋势预测
松材线虫
美国白蛾
江苏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林业植物检疫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
4
2
作者
成聪
解春霞
马阅
机构
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江苏省
林业
科学研究院
出处
《江苏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55-57,共3页
文摘
回顾和阐述江苏省林业植物检疫的现状,对新形式下林业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植物检疫
现状
思考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松材线虫病40年发生历程与防控实践
被引量:
6
3
作者
解春霞
仲磊
徐克勤
刘云鹏
熊大斌
郑华英
机构
江苏省
林业
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2022年第4期30-35,共6页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与分类治理技术集成示范”(苏[2021]TG05)。
文摘
江苏省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景区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疫情经历了迅猛扩散、流行遏制、跳跃发生、稳定下降4个阶段。在40年的防控实践中,通过采取宣传发动、制定法规、建立组织、封锁疫区、控制疫木等系列行政措施,实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营林措施在内的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持续控制疫情蔓延、减轻疫情危害、保护松林特质景观与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森林健康等成效。同时,也为全国各地的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防控实践
江苏省
Keywords
pine wil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actice
Jiangsu province
分类号
S763.16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人机(UAV)施药防控美国白蛾的飞行参数及防治效果
被引量:
7
4
作者
高悦
仇才楼
王光标
解春霞
成聪
机构
江苏省
林业
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江苏省
新沂市森林病虫
防治
检疫
站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7-152,共6页
基金
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LYSX[2015]09)
文摘
【目的】精准有效地解决常规森防器械难以进入林地核心区、施药量大、效率低等问题,掌握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施药飞行参数。【方法】在林间利用曙红水基染色法对YM-V6型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飞行施药的雾滴飘移距离、雾滴密度、穿透性、均匀度等进行测定。【结果】当无人机距离树冠顶端2.5~3.5 m施药时,无人机施药飞行速度在1.5~3 m·s^(-1)范围内,雾滴飘移距离较小,可控在2~3 m以内,施药穿透力可以达到10 m,雾滴密度较高,雾滴均匀度好,施药效果好。在无人机航高为距树冠顶端3.0 m,并以2.5 m·s^(-1)速度作业时,对林间上、中、下部靶标的雾滴沉积效果进行了分析,林间上部的雾滴直径较大,雾滴均匀度低,中、下部雾滴直径较小,但均匀度高,雾滴在上、中、下部的沉积密度差异显著。【结论】无人机在距树冠顶端2.5~3.5 m、飞行速度为1.5~3 m·s^(-1)时,施药效果好。使用无人机分别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美国白蛾,施药后24、48和72 h虫口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0%、50%和70%左右,无人机喷洒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的防效高于1.8%阿维菌素乳油。
关键词
无人机
施药防治
美国白蛾
森林保护
Keywords
UAV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yphantria cunea
forest protection
分类号
S763.306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灭钉螺微生物初步筛选试验
被引量:
5
5
作者
郑华英
成聪
解春霞
刘云鹏
高悦
徐明
机构
江苏省
林业
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出处
《江苏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文摘
从钉螺体内分离到2株有较高灭螺作用的真菌菌株D1和D2,室内浸泡杀螺,24 h钉螺死亡率均为60%以上,48 h后钉螺死亡率均为100%。2株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测定,初步确定为木霉属真菌和毛霉属真菌。
关键词
微生物
钉螺
灭螺作用
Keywords
Microbe
Oncomelania hupensis
Molluscicide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蛾黑基啮小蜂的人工繁殖及其对杨小舟蛾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
20
6
作者
郭同斌
王虎诚
徐克勤
仇才楼
熊大斌
杜伟
杨中林
颜学武
机构
徐州市森林病虫
防治
检疫
站
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湖南省
林业
科学院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6,共6页
基金
江苏省林业三项工程项目(lysx(2009)08)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三批资助项目(06-G-015)
徐州市高层次人才项目(2007-13)
文摘
调查了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的生活史,并利用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和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蛹进行了室内人工繁殖与林间释放试验。结果表明:白蛾黑基啮小蜂在江苏徐州1a可完成6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蛹壳内越冬。第1~5代小蜂羽化期均与各代杨小舟蛾蛹期相吻合,可逐代追踪寄生杨小舟蛾蛹。以杨小舟蛾和柞蚕蛹为寄主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最佳蛹蜂比分别为1∶3(或1∶4)和1∶100。释放30枚·hm-2柞蚕蛹所繁出的小蜂,对越冬蛹的平均寄生率高达(36.21±5.26)%,与对照和15枚·hm-2放蜂量处理相比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与60枚·hm-2的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利用该寄生蜂防治杨小舟蛾越冬蛹的最佳释放量为30枚·hm-2。
关键词
白蛾黑基啮小蜂
杨小舟蛾
人工繁殖
防治试验
Keywords
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
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
artificial production
control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州市葛藤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
3
7
作者
蒋景德
成聪
孙伟
机构
江苏省
苏州市
林业
站
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出处
《现代园艺》
2012年第21期74-74,共1页
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SYN201021)
江苏省林业三项工程项目(lysx[2010]50)资助
文摘
本文探讨了有害植物葛藤在苏州的发生和危害情况,提出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大面积有效控制葛藤在苏州地区的为害。
关键词
葛藤
危害
综合
防治
分类号
S45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整地方式对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及其亲本幼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8
作者
李雪萍
边黎明
陈金慧
施季森
机构
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南京
林业
大学林木遗传与
生物
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1,共3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珍贵用材树种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编号:2012BAD01B005)
文摘
在南京市浦口区选择两丘陵岗地,采取人工挖穴和机械全垦两种不同的整地方式,种植1年生杂交鹅掌楸体胚苗、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等5种不同遗传材料。3年生时,观测树高和离地10 cm处直径,并计算树干体积。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板结的岗地,经机械全垦方式整地的鹅掌楸林,无论是树高、地径还是树干体积指标,都明显要优于人工挖穴造林的生长量。在机械全垦整地方式下,以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杂交鹅掌楸生长最好;在人工穴垦整地方式下,美国种内杂种1~3号生长与杂交鹅掌楸虽有差异,但在统计上没有显著性。说明在土壤板结的丘陵岗地,通过整地方式改善土壤疏松性和透气性,对于鹅掌楸的生长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同时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整地方式下,树高、地径和树干体积均以中国马褂木的生长量最小。
关键词
杂交鹅掌楸
体胚苗
实生苗
整地方式
生长量
Keywords
Liriodendron chinense × L.tulipifera
emblings
seedling
site preparation methods
growth
分类号
S792.2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及亲本种造林比较试验
被引量:
2
9
作者
李雪萍
赵胜杰
边黎明
陈金慧
施季森
张卉
机构
南京
林业
大学林木遗传和
生物
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连云港花果山景区管理处
出处
《江苏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5-7,共3页
文摘
对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及其亲本种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实生苗在连云港地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鹅掌楸造林当年的新梢生长量可达83.93 cm,3年生时平均树高达459.30 cm,平均胸径达4.74 cm,其生长量显著大于亲本种,尤其显著超过母本种鹅掌楸,3年生时树高和胸径分别比鹅掌楸增加22.7%和26.1%。初步结果表明杂交鹅掌楸体胚苗能适应连云港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较快,具有一定杂种优势。
关键词
杂种鹅掌楸
体胚苗
造林
生长比较
Keywords
Liriodendron chinense × L.tulipifera
Somatic embryogenesis seedlings
Afforestation
Growth comparison
分类号
S792.2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和赤霉素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
10
10
作者
李雪萍
李乃伟
李和平
周义峰
机构
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江苏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江苏省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19-122,共4页
文摘
为提高薰衣草种子发芽率,研究了赤霉素和温度等外部因子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均对薰衣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00mg·L-1 GA3浸种8h最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提高发芽势,缩短发芽时间,促使有活力种子发芽率达到94.77%。15℃温度环境下,薰衣草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25℃和30℃。破除薰衣草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发芽的较优处理方法是15℃条件下利用300mg·L-1 GA3浸种8h。
关键词
薰衣草
种子
休眠
赤霉素
Keywords
Lavandttla angustifolia
seed
dormancy
gibherellin
分类号
S573.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小舟蛾成虫和蛹自然发育进度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杨中林
熊大斌
郭同斌
王虎诚
杜伟
机构
徐州市森林病虫
防治
检疫
站
徐州市林政资源管理
站
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
出处
《江苏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5,11,共6页
基金
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人工繁殖释放白蛾黑基啮小蜂等杨树害虫生物防治新技术"(BRA2010027)
江苏省林业三项工程项目"杨舟蛾和草履蚧等杨树重大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LYSX(2009)08]
徐州市科技项目"人工繁殖释放白蛾黑基啮小蜂等杨树害虫生物防治新技术"(XF10C001)
文摘
采用灯诱成虫和地面化蛹进度调查的方法,系统监测了1998,1999年杨小舟蛾成虫和2010年成虫及蛹的自然发育进度。结果表明:春季气温变化可显著影响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的出现及第1,2代害虫的生长发育速度;降雨量偏多可导致害虫发育历期延长,种群数量显著下降;夏季异常气候会引起害虫种群数量发生显著变化,干旱高温的异常气候可导致害虫种群数量显著上升,造成害虫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该文还探讨了杨小舟蛾林间自然发育历期和实验法求得的发育历期在害虫测报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杨小舟蛾
成虫
蛹
发育进度
测报
Keywords
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
Adult
Pupa
Developmental progress
Forecast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苏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及趋势预测
叶利芹
刘俊
熊大斌
成聪
陈志银
《江苏林业科技》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苏林业植物检疫现状及思考
成聪
解春霞
马阅
《江苏林业科技》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江苏省松材线虫病40年发生历程与防控实践
解春霞
仲磊
徐克勤
刘云鹏
熊大斌
郑华英
《中国森林病虫》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无人机(UAV)施药防控美国白蛾的飞行参数及防治效果
高悦
仇才楼
王光标
解春霞
成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灭钉螺微生物初步筛选试验
郑华英
成聪
解春霞
刘云鹏
高悦
徐明
《江苏林业科技》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白蛾黑基啮小蜂的人工繁殖及其对杨小舟蛾的防治效果
郭同斌
王虎诚
徐克勤
仇才楼
熊大斌
杜伟
杨中林
颜学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苏州市葛藤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
蒋景德
成聪
孙伟
《现代园艺》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整地方式对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及其亲本幼林生长的影响
李雪萍
边黎明
陈金慧
施季森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杂交鹅掌楸体胚苗及亲本种造林比较试验
李雪萍
赵胜杰
边黎明
陈金慧
施季森
张卉
《江苏林业科技》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温度和赤霉素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李雪萍
李乃伟
李和平
周义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杨小舟蛾成虫和蛹自然发育进度研究
杨中林
熊大斌
郭同斌
王虎诚
杜伟
《江苏林业科技》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