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电网下计及用户侧互动的发电日前调度计划模型 被引量:133
1
作者 刘小聪 王蓓蓓 +2 位作者 李扬 姚建国 杨胜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8,共9页
需求响应是智能电网框架下的重要互动资源,在综合考虑供应侧和需求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需求响应纳入发电调度,建立智能电网下计及用户侧互动的发电调度模型。考虑了用户用电模式的多样性和选择的意愿性,以基于消费者心理学的分时电价... 需求响应是智能电网框架下的重要互动资源,在综合考虑供应侧和需求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需求响应纳入发电调度,建立智能电网下计及用户侧互动的发电调度模型。考虑了用户用电模式的多样性和选择的意愿性,以基于消费者心理学的分时电价用户响应原理预测的负荷曲线为基础,考虑可中断备用与发电侧备用的协调优化,综合衡量各方利益,选取使发电成本最低的最优分时电价和最优可中断备用容量,并以此制定发电调度方案。IEEE 24节点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有效降低了发电成本,证明了考虑用户侧互动下将发电侧和需求侧的资源进行综合规划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需求响应 分时电价 可中断负荷 机组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中心化的配电网市场交易机制、模型与技术实现 被引量:13
2
作者 窦晓波 曹水晶 +3 位作者 刘之涵 蔡超 韩俊 陈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4-112,共9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进行推动了双边开放电力市场的发展,新结构下市场成员间的互动行为更加灵活多变。为引导市场成员理性报价,鼓励各成员间开展良性竞争,首先,构建了综合成员利益和系统网损的能量优化模型。其次,提出了弱中心化的新...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进行推动了双边开放电力市场的发展,新结构下市场成员间的互动行为更加灵活多变。为引导市场成员理性报价,鼓励各成员间开展良性竞争,首先,构建了综合成员利益和系统网损的能量优化模型。其次,提出了弱中心化的新型市场机制,该机制设计了市场交易成员、框架和流程。在市场成员中,配电网系统运营商作为超级用户参与市场的监管工作,并与普通用户共同参与市场出清。普通用户在出清过程中可权衡利弊多次修改自身报价,还原了电力市场自由竞争、分散决策的特性。然后,利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进行市场出清,市场成员间只需传递少量信息即可通过并行计算达到市场均衡,抑制了成本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恶意报价行为。最后,针对所提交易机制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以太坊智能合约方案,通过算例和部署在以太坊私有链上的智能合约,验证了所提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开放市场 市场机制 弱中心化 信息不对称 交替方向乘子算法 以太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电场式无线电能传输四极板耦合器的建模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成 曲小慧 +1 位作者 孔凡雷 马春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02-1912,I0024,共12页
相较于常被视为绝缘体的空气,水介质中离子浓度影响其导电性,进而水下电场式无线电能传输耦合器的模型与空气中不同,极板间可同时存在电容和电导,且为防腐蚀而引入极板的绝缘介质层亦会带来额外电容,为耦合器建模带来挑战。考虑实际应... 相较于常被视为绝缘体的空气,水介质中离子浓度影响其导电性,进而水下电场式无线电能传输耦合器的模型与空气中不同,极板间可同时存在电容和电导,且为防腐蚀而引入极板的绝缘介质层亦会带来额外电容,为耦合器建模带来挑战。考虑实际应用场景中淡水和海水的电导率,文中以常用的四极板耦合器为对象,提出其等效模型。首先,经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得到可忽略水域容纳的频率范围,推导出耦合器无绝缘介质层时的六电导及其简化Π电导模型,并给出模型中参数计算与测量方法;接着,考虑绝缘介质层产生的电容,基于简化Π电导模型,提出完整的耦合器模型。模型中耦合器等效电容仅与绝缘层材料与厚度相关,不受水域中传输距离的影响,可有效指导耦合器和补偿网络的设计。最后,搭建实验样机,模拟实际淡水和海水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式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器建模 水下环境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40
4
作者 蒋玮 周赣 +1 位作者 王晓东 杨永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3,52,共7页
混合储能系统同时具有功率型和能量型储能设备的优点,适用于微电网中平抑波动性功率。采用直流母线并联方式的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由蓄电池储能单元稳定直流母线电压,超级电容器储能单元跟踪参考电流,从而达到功率的动态分... 混合储能系统同时具有功率型和能量型储能设备的优点,适用于微电网中平抑波动性功率。采用直流母线并联方式的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由蓄电池储能单元稳定直流母线电压,超级电容器储能单元跟踪参考电流,从而达到功率的动态分配。在混合储能系统功率损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兼顾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和储能系统损耗的功率分配策略。将该策略用于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平抑,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功率分配 功率损耗 荷电状态 微电网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动态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182
5
作者 黄学良 王维 谭林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4,141,共14页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由于其独特的自身优势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重点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应用现状,介绍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无线电能传输技...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由于其独特的自身优势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重点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应用现状,介绍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机理模型、关键技术、电磁环境、技术标准及相关应用中的瓶颈问题等。最后,在深入探讨当前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对该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式 建模方法 技术动态 电磁安全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接入的电源电网协调规划 被引量:47
6
作者 高赐威 吴天婴 +1 位作者 何叶 胡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0-35,共6页
风电出力存在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可控性差等问题,使得风电并网不仅仅是单纯的电网规划问题,还体现在对系统调峰、调频能力的需求方面。文中针对风电随机性的特点进行了电源规划,确定调节机组配置。在此基础上,将调节机组选址问题... 风电出力存在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可控性差等问题,使得风电并网不仅仅是单纯的电网规划问题,还体现在对系统调峰、调频能力的需求方面。文中针对风电随机性的特点进行了电源规划,确定调节机组配置。在此基础上,将调节机组选址问题与电网规划问题相结合,建立了针对风电并网问题的电源电网协调规划模型。采用IEEE-RTS算例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出电源电网协调规划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电网规划 电源规划 协调规划 调节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网中潮流控制器电路拓扑比较 被引量:18
7
作者 陶以彬 朱旭 +3 位作者 陈武 余豪杰 李春来 桑丙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32-239,共8页
构建直流电网能有效解决大规模新能源电力的可靠接入,弥补现有交流电网的不足。如何有效控制直流电网内线路潮流是构建直流电网时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直流电网中节点数的增加和网络结构的复杂化,仅靠换流站控制将无法实现整个直流电网... 构建直流电网能有效解决大规模新能源电力的可靠接入,弥补现有交流电网的不足。如何有效控制直流电网内线路潮流是构建直流电网时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直流电网中节点数的增加和网络结构的复杂化,仅靠换流站控制将无法实现整个直流电网潮流的优化分配及有效控制。在直流电网中引入潮流控制器可有效达到控制潮流的目的。文中对现有直流潮流控制器电路拓扑进行了详细比较分析,指出了各类直流潮流控制器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线间直流潮流控制器。随后分别从4类直流潮流控制器中选出一种,在一个五端直流电网仿真模型中分别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各类直流潮流控制器的特性。最后,指出了直流潮流控制器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直流潮流控制器 拓扑比较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蓄能用电技术节能评价及优化 被引量:19
8
作者 高赐威 罗海明 +2 位作者 朱璐璐 刘福潮 韩永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0-148,共9页
蓄能用电技术的调峰特性使得其应用比较广泛,但对于蓄能用电技术的节能效果却少有量化的分析。提出、推导了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节点煤耗率指标,基于交流最优潮流进行了节点煤耗率的求解;基于节点煤耗率理论,提出了蓄能用电技术节能评价... 蓄能用电技术的调峰特性使得其应用比较广泛,但对于蓄能用电技术的节能效果却少有量化的分析。提出、推导了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节点煤耗率指标,基于交流最优潮流进行了节点煤耗率的求解;基于节点煤耗率理论,提出了蓄能用电技术节能评价的节点用电煤耗指标,利用该指标构建并研究了蓄能用电的节能优化控制模型。IEEE14节点系统算例分析了节点煤耗率指标的时间空间特性以及用于电力系统能效评估的可行性;冰蓄冷系统算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蓄能用电节能优化控制可有效降低系统的整体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评估 节点煤耗率 节点用电煤耗 蓄能用电 节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污染气体排放的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多目标运行优化 被引量:104
9
作者 顾伟 吴志 王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77-185,共9页
热电联供系统由于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针对由光伏电池、蓄电池、蓄热槽、微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以及热电负荷组成的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综合考虑了微型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制热效率和... 热电联供系统由于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针对由光伏电池、蓄电池、蓄热槽、微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以及热电负荷组成的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综合考虑了微型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制热效率和污染排放特性,蓄电池采用KiBaM模型并考虑其最低荷电状态,最终建立了计及光伏、热电负荷随机性,综合考虑运行费用、CO排放量以及NOx排放量最小的多目标机会规划模型。采用随机模拟技术和Pareto最优解集处理多目标机会约束规划问题,并提出采用局部和全局记忆体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为微电网优化配置提供建议,实现微源动态调度,有效减少运行费用及污染气体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节能减排 经济运行 热电联供 多目标优化 机会约束规划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不确定时滞的有源配电网无功电压鲁棒控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窦晓波 葛浦东 +4 位作者 全相军 季宇 吴在军 顾伟 张从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90-1301,共12页
受外界环境影响,分布式光伏出力具有波动性、不确定性且难以预测,其高渗透接入会带来局部过电压问题,同时其分散化接入的方式进一步加大了控制的难度。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计及不确定时滞的有源配电网无功电压鲁棒控制方法,该方法充分... 受外界环境影响,分布式光伏出力具有波动性、不确定性且难以预测,其高渗透接入会带来局部过电压问题,同时其分散化接入的方式进一步加大了控制的难度。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计及不确定时滞的有源配电网无功电压鲁棒控制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光伏的无功调节能力,解决含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配电网局部过电压问题;首先,采用含光伏和负荷出力不确定性的多胞体模型设计H∞电压鲁棒控制器,实现对电压越限的抑制;其次,构建不确定时滞补偿模型来解决通信延迟和闭环控制带来的控制滞后性问题;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PG&E 69节点仿真模型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控制方法可适应有源配电网运行状态变化,提高配电网控制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时滞 不确定性 H∞鲁棒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聚合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7
11
作者 孙玲玲 高赐威 +1 位作者 谈健 崔高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9-167,共9页
用户侧可控负荷调度灵活且对用户舒适度影响较小,经聚合其参与系统调度潜力巨大,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文中从负荷聚合目的出发,阐述了负荷聚合的必要性,介绍了4种被动负荷聚合方法,着重对主动负荷聚合对象分类及控制方式、主动负荷... 用户侧可控负荷调度灵活且对用户舒适度影响较小,经聚合其参与系统调度潜力巨大,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文中从负荷聚合目的出发,阐述了负荷聚合的必要性,介绍了4种被动负荷聚合方法,着重对主动负荷聚合对象分类及控制方式、主动负荷聚合建模,以及主动负荷聚合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从负荷聚合的不确定性量化、负荷动态聚合建模和负荷聚合模型控制指令分解3个方面探讨了负荷聚合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目的 被动聚合方法 主动聚合对象 主动聚合建模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优化调度通用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陆婷婷 高赐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00-2707,共8页
针对基于电池租赁的换电模式下充换电网络的运营调度问题,首先建立了充换电网络中3种类型服务站的通用模型,用以表征服务站的行为与状态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然后对电动汽车用户的换电行为进行研究,建立换电服务的排队模型以计算... 针对基于电池租赁的换电模式下充换电网络的运营调度问题,首先建立了充换电网络中3种类型服务站的通用模型,用以表征服务站的行为与状态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然后对电动汽车用户的换电行为进行研究,建立换电服务的排队模型以计算服务站的实际服务能力,并据此对采用统计学方法获得的初始换电曲线进行修正;最后,基于分时电价建立充换电网络的运营调度模型,在满足用户换电池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联合优化电池组的充电方案、调配方案以及物流方案,使得充换电网络的日运营总费用最小。算例分析表明:物流车辆运费越低,集中型充电站对充换电站的满电池组支持作用体现得越明显,日运营总费用越小;此外电池配比率是影响充换电网络运营调度的关键因素,配比率越高,日运营总费用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换电网络 排队论 通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宽频振荡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29
13
作者 冯双 崔昊 +2 位作者 陈佳宁 汤奕 雷家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7889-7904,共16页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双高”电力系统的形成,其中的振荡问题也日趋复杂,呈现出显著的宽频域、强时变性、强非线性、多模态以及广域传播等特征,目前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人工智能由于具有对系...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双高”电力系统的形成,其中的振荡问题也日趋复杂,呈现出显著的宽频域、强时变性、强非线性、多模态以及广域传播等特征,目前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人工智能由于具有对系统模型的低依赖性,对大量数据之间非线性复杂关系的强大学习能力以及对随机时变环境的快速适应性,有助于解决电力系统宽频振荡问题。该文首先根据宽频振荡在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和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分析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宽频振荡问题的可行性与优势。然后,分别从宽频振荡的辨识、振荡源定位与抑制方法3个方向分析提炼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宽频振荡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抽象出对应的典型框架。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以上3个研究领域面临的样本完整性、方法可迁移性和鲁棒性、广域互联系统中的算法收敛性等方面挑战。最后,结合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与宽频振荡的研究动态,从样本获取、算法可解释性及其与宽频振荡特性相融合等角度指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宽频振荡问题中的一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人工智能 宽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电量函数法的含DG配电网接线方式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淼 高赐威 苏卫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00-2206,共7页
在传统等效电量函数法的基础上,引入了DG的出力模型与负荷的持续曲线模型,并以此计算出含DG的负荷的失负荷概率与系统失负荷电量期望值。再与常见的配电网网架结构相结合,将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等效为具有等效故障率... 在传统等效电量函数法的基础上,引入了DG的出力模型与负荷的持续曲线模型,并以此计算出含DG的负荷的失负荷概率与系统失负荷电量期望值。再与常见的配电网网架结构相结合,将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等效为具有等效故障率的常规电源,进而计算线路可靠性指标。算例比较了常见接线方式接入DG后的可靠性指标变化,分析了DG容量与模型参数对等效故障率的影响,探讨了接入DG后不同配电网接线方式可靠性的改善情况,分析了通过选择接线方式或配置合理的DG容量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电量函数法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接线方式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惯性时间常数对互联电网小干扰稳定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中 殷大朋 +2 位作者 朱英凯 周涛 施志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6,共6页
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是不变的物理参数,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推广与应用使得系统惯性时间常数具有可变性和可调性,继而有可能影响互联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论文以VSC-HVDC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建模,然后基于特征... 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惯性时间常数是不变的物理参数,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推广与应用使得系统惯性时间常数具有可变性和可调性,继而有可能影响互联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论文以VSC-HVDC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建模,然后基于特征分析法,对等值联网系统求解低频振荡衰减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不同场景下惯性时间常数对小干扰稳定水平的影响程度,发现当惯性时间常数与阻尼系数在同一个数量级时对小干扰稳定有较大影响。最后在两区四机经典模型中验证了结论,对于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整定和研究互联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 互联交流电网 惯性时间常数 特征分析法 虚拟同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车-库-网多层级协调控制系统的电动汽车多时段可调度域的构建和分析
16
作者 张睿骐 阳辉 +2 位作者 王子睿 谢文强 孙鄞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256-4275,共20页
电动汽车集群(EVA)在不同区域中的可调度潜力往往难以准确量化,现有的调控系统也未能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整体性。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首先提出一种考虑用户决策依赖特性的多时段电动汽车可调度域(MEVDR)构建方法,该方法将可调度域划分... 电动汽车集群(EVA)在不同区域中的可调度潜力往往难以准确量化,现有的调控系统也未能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整体性。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首先提出一种考虑用户决策依赖特性的多时段电动汽车可调度域(MEVDR)构建方法,该方法将可调度域划分为可调度能量域(DER)和可调度功率域(DPR),从而全面反映了EVA在特定时间段内的能量与功率调度特性;其次,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MM)对不同区域和时段的电动汽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拟合出各类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构建并探讨了不同区域和时间段内EVAMEVDR的差异及其对电力系统的潜在影响;然后,为进一步优化调控策略,考虑MEVDR模型和车-库-网等多个层级的特征,构建了车-库-网多层级协调调控系统(VGGMCCS);最后,将所提方法与对比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VGGMCCS能在保障电力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同时,有效降低用户用车成本,提高车库的经济收益和电网运行效率,实现用户、车库运营商和电网公司的多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辆到电网 可调度域 有序调控 多区域 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三相不平衡配电网状态估计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魏书珩 徐俊俊 +2 位作者 吴在军 程彦喆 胡敏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67-2376,共10页
针对实际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的运行特点,首先分析并简化配电网的三相线路结构,推导三相节点导纳矩阵的计算方法。随后针对系统的不良数据检测机制,分析并构建有效的注入攻击向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三相不平衡配电网状态估计的虚假数... 针对实际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的运行特点,首先分析并简化配电网的三相线路结构,推导三相节点导纳矩阵的计算方法。随后针对系统的不良数据检测机制,分析并构建有效的注入攻击向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三相不平衡配电网状态估计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方法。最后,对改进IEEE三相不平衡配电系统进行两种运行场景下的仿真,并将所提攻击方法与两种传统攻击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网络处于正常运行场景下,所提出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具有较高估计精度;而网络遭受虚假数据攻击时,所构建的虚假注入数据攻击方式能够成功躲避系统的不良数据检测,并有效篡改状态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状态估计 信息物理系统 虚假数据注入 网络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的重构与孤岛划分统一模型 被引量:59
18
作者 汤一达 吴志 +3 位作者 顾伟 余鹏 杜进桥 罗欣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731-2737,共7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大量接入配电网,配电网在发生故障之后可以进行重构和孤岛划分,提高故障恢复的水平。为此,提出了一种同时包含重构与孤岛划分的故障恢复方法。建立包含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和储能的多时间段故障动态恢... 随着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大量接入配电网,配电网在发生故障之后可以进行重构和孤岛划分,提高故障恢复的水平。为此,提出了一种同时包含重构与孤岛划分的故障恢复方法。建立包含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和储能的多时间段故障动态恢复模型,考虑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的黑启动能力,并计及故障恢复时间和检修次序。利用二阶锥技术将所建模型转换成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在PG&E69系统上对该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故障恢复方法计算速度更快,故障恢复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恢复 网络重构 孤岛划分 混合整数二阶锥模型(MISOCP) 分布式电源(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加州2020年轮流停电事故分析及其对中国电网的启示 被引量:62
19
作者 胡秦然 丁昊晖 +3 位作者 陈心宜 陈涛 丁一原 李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1-18,共8页
2020年8月14日至8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下文简称加州)发生轮流停电事故,同年8月17日至8月18日和9月5日至9月6日,加州电网进入紧急状态,至少81万居民用户的正常用电受到影响。加州电力系统运营商(CAISO)关于该事件的事故分析报告指出... 2020年8月14日至8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下文简称加州)发生轮流停电事故,同年8月17日至8月18日和9月5日至9月6日,加州电网进入紧急状态,至少81万居民用户的正常用电受到影响。加州电力系统运营商(CAISO)关于该事件的事故分析报告指出,此次事故由一系列因素共同导致。文中结合CAISO的公开报告,梳理并总结了事故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此次事故的成因,最后结合中国电网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提前预防极端天气、重点关注需求响应常态化、合理推进2060年碳中和发展战略、稳步提升跨区域电力调度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利福尼亚州电网 轮流停电 紧急状态 安全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阻并联避雷器接地方式的柔性直流配电网保护方法 被引量:11
20
作者 贾勇勇 高尚 +3 位作者 司鑫尧 石勇 詹昕 王建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6-173,共8页
针对柔性中压直流配电网系统直流线路单极接地故障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阻并联避雷器接地的新型接地方式及其包含自适应放大系数的保护策略。首先讨论了现有的柔性直流配电网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联结变压器中性点经高阻并... 针对柔性中压直流配电网系统直流线路单极接地故障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阻并联避雷器接地的新型接地方式及其包含自适应放大系数的保护策略。首先讨论了现有的柔性直流配电网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联结变压器中性点经高阻并联避雷器的新型接地方式。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分析了新型接地方式在交直流侧接地故障下的过电压机理和故障特征,根据不同故障下的电压电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直流线路保护策略,实现了差动保护在直流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准确快速地进行故障识别和故障选线。最后以仿真实例验证了新型接地方式的有效性和所提出的保护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雷器 接地 柔性直流配电网 过电压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