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联注意力及脑连接驱动的虚拟现实晕动症识别模型研究
1
作者 化成城 周占峰 +3 位作者 陶建龙 杨文清 刘佳 付荣荣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1171,共11页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是阻碍虚拟现实技术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检测VRMS水平是研究并克服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所以该文引入并改进了一种脑电端到端识别模型定量识别用户在使用虚拟现实时的VRMS水平。该模型首先利用1维卷积神经网络(CNN...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是阻碍虚拟现实技术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检测VRMS水平是研究并克服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所以该文引入并改进了一种脑电端到端识别模型定量识别用户在使用虚拟现实时的VRMS水平。该模型首先利用1维卷积神经网络(CNN)对脑电信号进行滤波,然后计算导联间相关性构成功能脑网络,最后利用CNN和全连接层提取脑网络特征和回归分析。该文通过优化1维卷积核大小及加入一种新型导联注意力结构来增强该模型特征提取能力。最后采用虚拟现实场景《VRQ test》诱发受试者产生VRMS并记录受试者脑电信号及主观评价VRMS水平(模拟器眩晕量表SSQ),所得数据用于验证该模型。结果显示经过10折交叉验证该方法检测到的VRMS水平与真实值之间平均均方误差为15.10,平均拟合优度为:96.63%。该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模型可用于虚拟现实晕动症的检测,该脑电检测方法有望成为一种通用的虚拟现实产品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 脑电(EEG) 功能脑网络 导联注意力 模拟器眩晕量表(SS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纹理摩擦建模与触觉渲染方法研究
2
作者 陈大鹏 丁益 +2 位作者 娄隽铖 刘佳 宋爱国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9-351,共13页
作为纹理的重要触觉感知维度,摩擦特征对于虚拟纹理的触觉真实感有显著影响。已有的研究已经利用传统的物理摩擦模型对表面摩擦进行建模,但这类方法常伴随较高的计算复杂度和参数设定的繁琐性。为了避免复杂的纹理建模过程,并实时预测... 作为纹理的重要触觉感知维度,摩擦特征对于虚拟纹理的触觉真实感有显著影响。已有的研究已经利用传统的物理摩擦模型对表面摩擦进行建模,但这类方法常伴随较高的计算复杂度和参数设定的繁琐性。为了避免复杂的纹理建模过程,并实时预测与虚拟纹理交互时需要向用户反馈的滑动摩擦力,本研究以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编码器-解码器为主体,建立了一个端到端的纹理摩擦预测模型(TFPM)。该模型以前一段时间摩擦力数据与用户动作信息作为输入,能够高精度地生成实时摩擦力信号,并在应对常见纹理时展现出较强的泛化效果。继而开发了一种具备实时采集操作信息(按压力与滑动速度)功能的触觉设备,通过与Touch设备进行组合来采集与70个真实纹理交互时的数据,并与SENS3数据库一同用于对模型进行训练。为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针对测试集中的纹理样本进行了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高质量地渲染虚拟纹理的摩擦属性(均方根误差为0.0257),并能有效地对数据库之外的纹理进行触觉建模。最后,通过心理物理实验确定了各类虚拟纹理摩擦信号的最佳增益参数,并据此开展了3项用户体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获得了当前最高的感知平均相似度评分(6.25),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真实的虚拟纹理交互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纹理建模 摩擦再现 动作信息 深度学习 力触觉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空间功能连通性分析的虚拟现实晕动症检测研究
3
作者 化成城 周占峰 +1 位作者 柴立宁 刘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7-278,共12页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是掣肘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的因素,为解决VRMS引发的不友好体验和健康安全风险,检测用户是否出现VRMS是前提。本研究基于源空间功能连通性分析,从大脑皮层各区域协同作用的角度解释VRMS相关神经活动机制,并提供检...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是掣肘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的因素,为解决VRMS引发的不友好体验和健康安全风险,检测用户是否出现VRMS是前提。本研究基于源空间功能连通性分析,从大脑皮层各区域协同作用的角度解释VRMS相关神经活动机制,并提供检测VRMS的有效指标。使用频域溯源、相位滞后指数(PLI)计算和图论量化脑功能网络的方法,提取20位受试者的VRMS脑电特征。PLI结果表明VRMS发生时受试者theta、alpha频段连通性强度较正常状态有显著差异(P<0.05);图论量化的结果表明VRMS发生时受试者在theta频段节点效率和传递性显著增大(P<0.01),在alpha频段聚类系数和节点效率显著增大(P<0.01)。本研究将所有受试者两种状态采集的每组数据均分为10段,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在样本数为400的数据集上验证上述特征的有效性,平均AUC为0.97,平均准确率为94.40%。基于源空间功能连通性分析有望成为检测VRMS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晕动症 脑电信号 溯源分析 功能连通性分析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节律能量与模糊熵的VR诱发晕动症水平检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占峰 化成城 +3 位作者 柴立宁 严颖 刘佳 付荣荣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0-500,共11页
晕动症一直是影响虚拟现实用户体验及限制虚拟现实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虚拟现实晕动症对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并利用脑电特征对晕动症水平进行检测。为得到可度量眩晕水平的特征,记录受试者在体验眩晕测... 晕动症一直是影响虚拟现实用户体验及限制虚拟现实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虚拟现实晕动症对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并利用脑电特征对晕动症水平进行检测。为得到可度量眩晕水平的特征,记录受试者在体验眩晕测试场景前及过程中的脑电信号,计算节律能量和模糊熵,并利用统计分析进行特征选择,最后分类验证该特征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受试者产生晕动症时,CP4和Oz的θ、α频段能量及C4的β、γ频段能量显著降低(p<0.01);在模糊熵方面,δ频段有FC4、Cz模糊熵值显著升高(p<0.0001),β频段有O1模糊熵值显著降低(p<0.0001)。对比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算法的分类效果较好,它在节律能量和模糊熵上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9%和91%。本研究表明脑电节律能量及模糊熵有望成为晕动症水平检测的有效指标,为研究虚拟现实晕动症成因及缓解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晕动症 脑电信号 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图像和用户动作信息的纹理触觉再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大鹏 陈庚 +2 位作者 刘佳 方映平 张运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4,共10页
近年来,对虚拟表面纹理进行工具介导的振动触觉再现已经成为触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已有的纹理触觉渲染方法还存在适用范围窄、泛化能力弱、交互真实感低等问题,以改进后的MelGAN为基本网络,构建了一种新的纹理触觉渲染模型。该... 近年来,对虚拟表面纹理进行工具介导的振动触觉再现已经成为触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已有的纹理触觉渲染方法还存在适用范围窄、泛化能力弱、交互真实感低等问题,以改进后的MelGAN为基本网络,构建了一种新的纹理触觉渲染模型。该模型以纹理图像和用户的实时动作信息为输入,在能够高保真地生成振动触觉信号的同时,对常见纹理图像拥有更好的泛化能力。此外,设计了一款具有动作信息实时采集和振动触觉表达功能的笔式装置。在采集了数据库之外的真实纹理表面的振动触觉信号后,比较了提出的模型与已有方法在信号生成方面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模型实现了最低的均方根误差(0.173),验证了其对未建模纹理进行触觉渲染的能力。最后,使用笔式装置进行了两项用户实验。平均6.01的主观相似度评分说明,即使是数据库之外的新纹理,模型也能为用户提供较高的纹理交互真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触觉渲染 深度学习 动作信息 笔式交互 振动触觉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化相位编码的阶梯级次修正方法
6
作者 严飞 文杰 +2 位作者 路长秋 肖雨倩 刘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3,共8页
传统相位编码在测量物体时,由于系统内外噪声的影响,导致截断处的相位和级次错误映射,引入相位跳变。为解决上述误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细化相位编码的阶梯级次修正方法用于三维测量。首先将2倍条纹周期的阶梯嵌入相位域中以获取... 传统相位编码在测量物体时,由于系统内外噪声的影响,导致截断处的相位和级次错误映射,引入相位跳变。为解决上述误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细化相位编码的阶梯级次修正方法用于三维测量。首先将2倍条纹周期的阶梯嵌入相位域中以获取细化相位编码条纹,再通过相位解码获取细化的阶梯级次,然后利用上下舍入解码对细化的阶梯级次进行错位取整,获取两组错位半个条纹周期的正常阶梯级次,最后通过两组码字在相位截断处错位互补,从而消除相位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投影幅数情况下,文章拟合标准球半径均方根误差为0.1465 mm,相较于传统相位编码降低82.2%;同时,在精度相同的情况下,该文相位展开的时间成本为0.5215 s,相比于附加二值条纹的相位编码降低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编码 互补光栅 相位误差 阶梯级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特征交互适应的3D双手网格重建方法
7
作者 刘佳 张家辉 陈大鹏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1302,共12页
从单张RGB图像中实现双手的3D交互式网格重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双手之间的相互遮挡以及局部外观相似性较高,导致部分特征提取不够准确,从而丢失了双手之间的交互信息并使重建的手部网格与输入图像出现不对齐等问题。为了解... 从单张RGB图像中实现双手的3D交互式网格重建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双手之间的相互遮挡以及局部外观相似性较高,导致部分特征提取不够准确,从而丢失了双手之间的交互信息并使重建的手部网格与输入图像出现不对齐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包含两个部分的特征交互适应模块,第一部分特征交互在保留左右手分离特征的同时生成两种新的特征表示,并通过交互注意力模块捕获双手的交互特征;第二部分特征适应则是将此交互特征利用交互注意力模块适应到每只手,为左右手特征注入全局上下文信息。其次,引入三层图卷积细化网络结构用于精确回归双手网格顶点,并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对齐模块增强顶点特征和图像特征的对齐,从而增强重建的手部网格和输入图像的对齐。同时提出一种新的多层感知机结构,通过下采样和上采样操作学习多尺度特征信息。最后,设计相对偏移损失函数约束双手的空间关系。在InterHand2.6M数据集上的定量和定性实验表明,与现有的优秀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显著提升了模型性能,其中平均每关节位置误差(Mean Per Joint Position Error,MPJPE)和平均每顶点位置误差(Mean Per Vertex Position Error,MPVPE)分别降低至7.19 mm和7.33 mm。此外,在RGB2Hands和EgoHands数据集上进行泛化性实验,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环境背景下的手部网格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手重建 注意力机制 特征交互适应 特征对齐 图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加速度信息的触觉纹理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大鹏 朱栋梁 +2 位作者 刘佳 宋爱国 陈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当手持刚性工具在材料表面滑动时,用户可以通过工具的振动来感受材料表面的纹理特征。这些振动加速度数据包含了丰富的纹理类别信息,为纹理的分类提供了基础。利用触觉进行纹理分类对于力触觉人机交互、机器人精细化操作等应用具有重要... 当手持刚性工具在材料表面滑动时,用户可以通过工具的振动来感受材料表面的纹理特征。这些振动加速度数据包含了丰富的纹理类别信息,为纹理的分类提供了基础。利用触觉进行纹理分类对于力触觉人机交互、机器人精细化操作等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手工设计与纹理相关的特征以及借助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简单的特征提取等方法已经被应用于触觉纹理分类。然而,这些方法未能关注时间尺度的选择和触觉序列数据间的时间依赖性,还存在触觉数据特征提取不充分和分类精度不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由多尺度卷积网络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相结合的融合模型,以便同时捕获触觉信号多尺度的几何局部空间特征和时间依赖特征。所提出的模型从公开的触觉数据集中学习材料表面纹理的触觉特征,并在公开的纹理振动加速度数据库上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稳健且高效地实现最高92.1%的纹理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纹理分类 深度学习 振动加速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语言信息增强和对比学习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佳 宋泓 +2 位作者 陈大鹏 王斌 张增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72-3381,共10页
因具有突出的表征和融合能力,深度学习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多模态情感分析领域。已有的研究大多利用文字、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多模态信息对人物的情绪进行分析,并主要使用复杂的融合方法。然而,现有模型在长时间序列中未充... 因具有突出的表征和融合能力,深度学习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多模态情感分析领域。已有的研究大多利用文字、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多模态信息对人物的情绪进行分析,并主要使用复杂的融合方法。然而,现有模型在长时间序列中未充分考虑情感的动态变化,导致情感分析性能不佳。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非语言信息增强和对比学习的多模态情感分析网络模型。首先,使用长程文本信息去促使模型学习音频和视频在长时间序列中的动态变化,然后,通过门控机制消除模态间的冗余信息和语义歧义。最后,使用对比学习加强模态间的交互,提升模型的泛化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集CMU-MOSI上,该模型将皮尔逊相关系数(Corr)和F1值分别提高了3.7%和2.1%;而在数据集CMU-MOSEI上,该模型将“Corr”和“F1值”分别提高了1.4%和1.1%。因此,该文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利用模态间的交互信息,并去除信息冗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情感分析 多模态融合 信息增强 多层感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er-SLAM的视触觉增强现实交互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佳 徐闯 +2 位作者 陈大鹏 钱昌宇 石豪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38,共13页
视触觉增强现实是将触觉感知加入到增强现实中的一种新技术。不仅可以融合真实场景和虚拟对象,还能实现视觉和触觉的同步感知。基于3D Systems Touch触觉设备提出一种新的视触觉交互算法。首先,基于Marker-SLAM算法搭建增强现实环境,用... 视触觉增强现实是将触觉感知加入到增强现实中的一种新技术。不仅可以融合真实场景和虚拟对象,还能实现视觉和触觉的同步感知。基于3D Systems Touch触觉设备提出一种新的视触觉交互算法。首先,基于Marker-SLAM算法搭建增强现实环境,用于实时获得相机在地图中的位姿;其次,为了将触觉信息融入到增强现实环境中,提出基于无跟踪器的触控笔尖端姿态优化算法;最后,分别采集测量点在触觉和世界坐标系中的三维信息,通过确定两个坐标系间的刚性变换,将触觉设备的正向运动模型映射到增强现实空间中。所提出的跟踪注册方法的注册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与基于跟踪器的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姿态优化算法获得的校正位置的平均误差为2.3±0.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触觉增强现实 Marker-SLAM 空间转换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值条纹三维测量的相位补偿方法
11
作者 严飞 肖雨倩 +2 位作者 路长秋 文杰 刘佳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43-150,共8页
快速三维测量在工业检测、逆向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出一种基于二值条纹解相的三维测量方法。首先,通过投影1幅二值条纹图像,利用条纹级次分布特点,将携带物体相位信息的图像分割成两个条纹掩膜,利用连通域对白色像素点进行阶梯式标... 快速三维测量在工业检测、逆向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出一种基于二值条纹解相的三维测量方法。首先,通过投影1幅二值条纹图像,利用条纹级次分布特点,将携带物体相位信息的图像分割成两个条纹掩膜,利用连通域对白色像素点进行阶梯式标记,以此获得条纹级次。其次,由于环境噪声等干扰因素导致解相时出现跳变误差,因此提出了通过融合半周期位移级次的方法来对相位进行补偿,利用解相的二值条纹来获取半周期错位的互补级次。最后,根据条纹级次和互补级次实现解相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解决了相位展开时出现的毛刺问题,并以平板为测量对象,利用本文方法测得的均方根误差为0.1980 mm,且只需要1幅图像即可完成解相,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可应用于快速测量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二值条纹 相位展开 条纹级次 边沿跳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触摸屏交互的指套式盲文再现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大鹏 高亚洲 +2 位作者 宋爱国 刘佳 曾洪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9-208,共10页
在当今信息时代,传统的纸质盲文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逐渐无法满足视障人士的盲文阅读需求。受可穿戴装置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触摸屏交互的指套式盲文再现系统。根据标准盲文的结构特点、视障人士感知盲文的方式,以及指套... 在当今信息时代,传统的纸质盲文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逐渐无法满足视障人士的盲文阅读需求。受可穿戴装置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触摸屏交互的指套式盲文再现系统。根据标准盲文的结构特点、视障人士感知盲文的方式,以及指套式装置对小型化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盲文点执行器,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其结构和参数进行了优化。性能分析和用户实验的结果表明,提出的盲文点执行器具有刷新频率高、功耗低和体积小等优点,并能够实现在最高位和最低位的锁止操作。提出的盲文再现系统将便携的指套式装置与数据可刷新的触摸屏相结合,并利用4个压电陶瓷执行器的振动触觉反馈引导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运动方向,为视障人士提供了一种便捷阅读盲文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文阅读 指套式装置 盲文点执行器 触摸屏交互 位置锁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样本熵功率谱的VR诱发晕动症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柴立宁 化成城 周占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43-52,共10页
如今,虚拟现实(VR)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很多VR系统在带给用户沉浸式体验时会使其产生一种不适症状——虚拟现实晕动症。为弄清虚拟现实晕动症对大脑神经活动的作用,本研究招募被试者利用头戴式VR体验虚拟现实晕动症诱发场景... 如今,虚拟现实(VR)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很多VR系统在带给用户沉浸式体验时会使其产生一种不适症状——虚拟现实晕动症。为弄清虚拟现实晕动症对大脑神经活动的作用,本研究招募被试者利用头戴式VR体验虚拟现实晕动症诱发场景,记录体验前及过程中被试者的脑电信号。采用样本熵及功率谱方法提取不同状态下被试者脑电特征,并进行显著性检验。从全频段来看,在电极F8、F12、CZ、CPZ及OZ处的样本熵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在电极F7、T7及T8处的功率谱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分频段来看,在Delta及Theta频段的样本熵均值及功率谱均值同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熵与功率谱分析结果可能与虚拟现实晕动症有关,有望成为度量虚拟现实病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晕动症 脑电信号 样本熵 功率谱 显著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马尔科夫切换Lévy过程驱动的非线性随机系统离散控制
14
作者 殷利平 韩雅微 李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5期570-576,共7页
研究了一类带有Lévy噪声和马尔科夫切换的非线性随机系统稳定性问题.首先,设计了一种状态反馈控制器,确保闭环系统具有均方指数稳定性.其次,将该连续时间状态反馈控制器进行离散化处理,以适应实际控制系统的需求.最后,通过推导得出... 研究了一类带有Lévy噪声和马尔科夫切换的非线性随机系统稳定性问题.首先,设计了一种状态反馈控制器,确保闭环系统具有均方指数稳定性.其次,将该连续时间状态反馈控制器进行离散化处理,以适应实际控制系统的需求.最后,通过推导得出,在离散控制器作用下,系统状态与连续控制器作用下的系统状态之差的二阶矩是有界的.仿真结果表明:离散化后的控制器依然能够使系统保持稳定,离散控制器作用下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随机系统 Lévy过程 马尔科夫切换 状态反馈控制 离散化 二阶矩有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时空注意力的视触融合目标识别方法
15
作者 刘佳 栗文龙 +2 位作者 陈大鹏 张松 黄孝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5年第18期175-186,共12页
针对目前智能机器人领域中,利用多帧连续视觉和触觉信息时,对时空信息和模态间的异构信息处理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时空注意力的视触融合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Swin Transformer模块从视觉和触觉图像中分别提取特征,减轻模态间... 针对目前智能机器人领域中,利用多帧连续视觉和触觉信息时,对时空信息和模态间的异构信息处理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时空注意力的视触融合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Swin Transformer模块从视觉和触觉图像中分别提取特征,减轻模态间的异构性;使用基于注意力瓶颈机制的时空Transformer模块,实现视觉和触觉特征信息的时空交互和跨模态交互;通过多头自注意力融合模块,实现视触觉特征中信息的自适应聚合,提高了算法对目标识别的准确性;通过全连接层获得目标识别的结果。该模型在The Touch and Go公共数据集上的精确率和F1分数分别为98.38%和96.83%,比效果最好的对比模型提高了0.90和0.63个百分点。此外,消融实验也验证了提出的各个模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融合 目标识别 视触融合 Transformer 自注意力 时空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