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ra微调的轻量化中医药古籍大语言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柴景贤 郎许锋 +5 位作者 李红岩 周作建 凌云 战丽彬 胡孔法 乔学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3-831,共9页
目的 针对中医古籍大语言模型构建难度大、微调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轻量化中医药古籍大语言模型微调方法,实现以历代《伤寒论》为核心的中医古籍知识问答模型。方法 数据集构造,设计提示词引导GPT-4生成《伤寒论》知识问答对,并融合ShenNo... 目的 针对中医古籍大语言模型构建难度大、微调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轻量化中医药古籍大语言模型微调方法,实现以历代《伤寒论》为核心的中医古籍知识问答模型。方法 数据集构造,设计提示词引导GPT-4生成《伤寒论》知识问答对,并融合ShenNong_TCM_Dataset与cMedQA2数据集;模型选择,选用5个通用大模型进行Lora微调,经评估选取最佳模型并验证多版本量化效果。结果 微调后的Qwen-7BChat的BLEU、ROUGE-1、ROUGE-2与ROUGE-L指标相较于基座模型分别提升了17.61、19.63、14.3与21.4。结论 本文所选模型能够有效理解和使用《伤寒论》等中医古籍专业术语和概念,针对用户问题给出准确答案,且相较于同类模型微调成本与算力要求更低,有助于中医药知识传播与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中医药古籍知识 《伤寒论》 Lora微调 模型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
作者 王松 付双乐 +2 位作者 是沁 朱佳卿 李强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87-995,共9页
目的:构建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进行互联网诊疗平台医生服务质量改进和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服务质量评价模型SERVQUAL维度,结合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特点,从文献调研、行... 目的:构建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进行互联网诊疗平台医生服务质量改进和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参考服务质量评价模型SERVQUAL维度,结合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特点,从文献调研、行业报告和在线医疗平台等多渠道获取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计算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结果:提出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框架模型,构建了包含6个维度、42个二级指标的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权重。结论:研究构建互联网诊疗平台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平台中医医生服务质量评价与管理提供依据,有望促进互联网诊疗中医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诊疗 中医医生 服务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部特征的中医体质辨识GCN模型研究
3
作者 张琪 胡孔法 +4 位作者 杨涛 王子琰 韩笑 徐安迎 管爱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2,I0002,共5页
根据中医相关理论,不同体质的人,其气、血、津液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其健康和疾病表现。近年来,尽管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已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提出一种基于面部特征的中医体质辨识模型,结合数据扩增和图卷积... 根据中医相关理论,不同体质的人,其气、血、津液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其健康和疾病表现。近年来,尽管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已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提出一种基于面部特征的中医体质辨识模型,结合数据扩增和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解决数据集不足和机器学习模型辨识能力较差的问题。首先使用数据扩增技术对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数据集扩增,从而提高模型训练的泛化能力和稳定性,再将这些图像进行分割构造适用于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图结构,最后送到Softmax分类器中进行分类。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模型的体质辨识模型准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达到77.97%、78.98%、77.87%,效果优于经典的机器学习体质辨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深度学习 GCN 准确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玉铭 李红岩 +3 位作者 郎许锋 周作建 凌云 王子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5-1382,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方法收集中医古籍《伤寒论》、中医教材、名老中医经方及其他人工标注的中医数据集组建中医药语料库,构建中医药知识向量库;将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结合P-Tuning v2微调方法与大... 目的构建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的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方法收集中医古籍《伤寒论》、中医教材、名老中医经方及其他人工标注的中医数据集组建中医药语料库,构建中医药知识向量库;将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结合P-Tuning v2微调方法与大语言模型(ChatGLM2-6B)进行融合构建中医药问答大语言模型。结果以精确率、召回率与F1值为知识问答任务的评价指标进行验证,在简单类中医问答可以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其中成分类问题的回答准确性最高,F1值达到0.928,中高难度问答准确率在75.8%~87.7%之间,F1值均达到0.766以上;以多样性和准确性为中医问题生成任务的评价指标进行专家打分,研究模型相较于基座模型高出了9.5分。结论研究模型具备良好的语义理解能力和较高的可靠性,有效缓解了模型幻觉并帮助患者明确问题意图,对推进中医药知识的研究以及人性化的交互式回答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中医经验的传承与普及、中医诊疗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创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知识库 大语言模型 问答系统 检索增强生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监督微调和检索增强的中医知识问答模型研究
5
作者 王欣宇 杨涛 +2 位作者 王松 徐忆初 胡孔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8-1905,共8页
目的充分利用中医问答和文献典籍等中医数据,构建推理能力强、结果可靠的中医知识问答任务模型。方法收集和整理大规模中医语料问答数据,以ChatGLM3为基座,利用PissA方法进行监督微调,结合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目的充分利用中医问答和文献典籍等中医数据,构建推理能力强、结果可靠的中医知识问答任务模型。方法收集和整理大规模中医语料问答数据,以ChatGLM3为基座,利用PissA方法进行监督微调,结合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RAG)方法,建立融合监督微调和检索增强的中医知识问答模型。将其与ChatGLM3、SFT、RAG等进行比较,从BLEU、ROUGE1、F值等经典指标角度评价模型效果。结果本文建立的模型在BLEU值和ROUGE1值上分别为14.5830和34.6730,结合RAG后在中医题库推理结果中F值达到0.6398,优于ChatGLM3基线模型0.2654。结论融合监督微调和检索增强的中医垂直领域大模型构建方法可有效提升模型的中医推理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微调 检索增强生成 大语言模型 中医知识问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望诊形态特征提取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安迎 杨涛 +1 位作者 王天舒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5-1322,共8页
传统中医望形态判断通常依赖于医生的主观认知和经验累积,客观性不足,如何实现中医望诊客观化对于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形态特征提取方法在中医望诊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中医望诊形态特征提取... 传统中医望形态判断通常依赖于医生的主观认知和经验累积,客观性不足,如何实现中医望诊客观化对于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形态特征提取方法在中医望诊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中医望诊形态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医望诊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文章对面、舌和全身形态特征含义和作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提出了中医望诊形态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思路,分析总结中医望诊形态特征提取方法,以期为中医望诊智能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望诊 形态特征 特征提取 面诊 舌诊 视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肺癌中药处方推荐研究
7
作者 周宗桢 王欣宇 +1 位作者 杨涛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0-986,共7页
目的针对中医处方推荐问题,利用中医专家的肺癌临床病案来自动化生成处方,为用药规律研究、中医临床辅助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将中药处方推荐任务转化为文本生成任务,利用基于GLM结构的CHATGLM3模型对肺癌病案进行训练,学习中医专家治疗... 目的针对中医处方推荐问题,利用中医专家的肺癌临床病案来自动化生成处方,为用药规律研究、中医临床辅助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将中药处方推荐任务转化为文本生成任务,利用基于GLM结构的CHATGLM3模型对肺癌病案进行训练,学习中医专家治疗肺癌的内在经验知识,提升模型处方生成的效果,并与传统的生成式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将肺癌病案内的中医知识融入大语言模型中可有效提升模型的处方生成能力,特别是在生成中医专家常用核心药物方面,模型表现出了较高的倾向性,能够提供丰富且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肺癌中药处方推荐模型在BLEU、ROUGE、METEOR指标上取得了64.62%、55.78%、47.39%的效果,并且在前5、10、15、20味中药处方中取得67.79%、63.66%、56.76%、51.93%的准确率,优于基线模型。结论肺癌中药处方推荐模型相较于传统生成式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处方生成效果,表明其可以从病案中学习肺癌诊疗方面的知识,从而生成符合中医治疗原则的中药处方,也为未来辅助临床决策等提供可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处方推荐 中医药 文本生成 肺癌 GLM结构 CHATGLM3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神经网络在中医诊疗领域的应用思路探析
8
作者 张舒雅 杨涛 胡孔法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1,I0003,共5页
图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之一,具有处理图结构数据的强大能力。在中医诊疗领域,辨证论治涉及复杂的辨证推演、方药配伍等,表现为“病-证-症-方-药”之间的复杂联系,呈现显著的图结构特征。通过分析中医诊疗数据的图结构特征,讨论... 图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之一,具有处理图结构数据的强大能力。在中医诊疗领域,辨证论治涉及复杂的辨证推演、方药配伍等,表现为“病-证-症-方-药”之间的复杂联系,呈现显著的图结构特征。通过分析中医诊疗数据的图结构特征,讨论中医诊疗数据的图结构转化,以及中医诊疗图神经网络应用场景等,初步探析了图神经网络在中医药领域应用思路。将图神经网络用于中医诊疗领域,需要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应用场景进行建模,解决初始图构建、知识学习和特征学习等,进而为下游的证候预测、方药推荐等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疗 辅助诊疗 图神经网络 图结构数据 应用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中药系统生物学信息挖掘算法研究
9
作者 张代峰 卞国强 +3 位作者 何佳怡 谢佳东 胡晨骏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93,共11页
目的构建中药-基因-蛋白复杂网络,优化中药潜在关联基因的挖掘方法,提升中药系统生物学信息的挖掘效能,为进一步探究中药作用机制提供帮助。方法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图神经网络模型HERBGAT,以公开数据平台中少量的中药关联基因数据为输... 目的构建中药-基因-蛋白复杂网络,优化中药潜在关联基因的挖掘方法,提升中药系统生物学信息的挖掘效能,为进一步探究中药作用机制提供帮助。方法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图神经网络模型HERBGAT,以公开数据平台中少量的中药关联基因数据为输入,在中药-基因-蛋白复杂网络中进行深度挖掘,输出潜在的中药关联基因,将预测结果通过生信平台进行Disease关联分析、KEGG信号通路分析阐明其作用机制,并借助文献检索平台进行预测结果验证。结果训练结果表明,HERBGAT模型预测准确率均值可达94%,相较于其他2种先进的复杂网络挖掘方法,HERBGAT在ACC、AUC和AUPR三项指标中均表现出更优秀的性能;在文献验证环节,模型预测结果得到中医临床文献及现代药理学文献证明,展现出HERBGAT在实际应用中的良好效果。最后,以借助HERBGAT模型和改进的EMOGI模型探究半夏治疗肺癌作用机制为例,发现半夏治疗肺癌的潜在关联基因199个,并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潜在关联基因进行初步分析探讨。结论HERBGAT模型能有效挖掘潜在的中药关联基因,提高中药-基因-蛋白复杂网络的挖掘效能,为中药系统生物学信息挖掘方法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为探究中药作用机制等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及实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图神经网络模型 系统生物学 中药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大模型与图嵌入模型的领域知识图谱补全研究——以生物医学为例
10
作者 张君冬 严颖 +3 位作者 王震宇 刘江峰 刘艳华 黄奇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50,共12页
[目的/意义]为提高领域知识图谱补全性能,解决现有图嵌入模型“语义理解不足”和大模型“生成偏差及计算资源浪费”并存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大模型与图嵌入模型的领域知识图谱补全框架。[方法/过程]首先,对开源大模型进行领域语... [目的/意义]为提高领域知识图谱补全性能,解决现有图嵌入模型“语义理解不足”和大模型“生成偏差及计算资源浪费”并存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大模型与图嵌入模型的领域知识图谱补全框架。[方法/过程]首先,对开源大模型进行领域语料的深度预训练,增强大模型在知识图谱补全时对领域术语的理解力;其次,通过传统图嵌入模型在知识图谱已有结构的基础上生成候选关系或实体,为后续利用大模型进行知识图谱补全提供高质量候选集;第三,基于不同Prompt提示词策略引导前期训练完成的领域大模型完成候选项的排序,实现知识图谱的高效补全;最后,以生物医学领域现有数据集开展实证研究,验证其可行性。[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在多个评价指标上效果显著,可为后续领域知识图谱补全提供新的思路与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大语言模型 知识图谱补全 图嵌入模型 Prompt提示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中医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涛 任海燕 +2 位作者 周作建 朱学芳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5-1290,共6页
中医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医学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有望为中医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强力动能。通过聚焦智能中医预警与诊断、智能中医治疗与康复、智能中医科研与教学三大方向,梳理人工智能赋... 中医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医学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有望为中医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强力动能。通过聚焦智能中医预警与诊断、智能中医治疗与康复、智能中医科研与教学三大方向,梳理人工智能赋能中医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智能中医预警与诊断方面存在着中医理论本身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开放优质的大规模中医标注数据资源不足,智能方法设计缺乏中医理论及思维指导等问题;在智能中医治疗与康复方面,存在着反馈和调节机制尚未健全,多学科协同创新深度不足,技术安全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问题;在智能中医科研与教学方面,存在中医隐性知识的挖掘和阐释不足,中医专家思维的学习和模拟不足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为“人工智能+中医学”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开拓思路,为中医学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问题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bNet的周仲瑛教授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机预测模型及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晓娜 朱垚 +2 位作者 幸享玲 周作建 佘侃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4-542,共9页
目的以周仲瑛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病案为研究对象,探索运用基于神经网络的TabNet模型发现甲亢的诊疗规律,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辅助临床诊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基于周仲瑛教授及其团队的临床甲亢诊疗医案,构建标准... 目的以周仲瑛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病案为研究对象,探索运用基于神经网络的TabNet模型发现甲亢的诊疗规律,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辅助临床诊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基于周仲瑛教授及其团队的临床甲亢诊疗医案,构建标准化、结构化训练数据,研究基于注意力机制和稀疏特征选择机制的算法,通过输入标准化临床表现,标准化舌象、脉象构建病机预测模型,分析核心症状、病机和药物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结果通过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对肝郁、肝火、痰饮、肾虚、阴虚、瘀血6个病机进行预测,与决策树、随机森林等经典算法构建的多标签分类模型相比,本模型分类和预测指标均较好。通过决策树算法进行挖掘,总结6个核心病机对应中药社团:醋柴胡、夏枯草、牡蛎、炙鳖甲、玄参、天冬、麦冬等。结论在临床医案数据上运用TabNet算法,构建基于临床表现、舌象和脉象的病机预测模型,可有效地预测核心病机,进而发现“症-机-药”之间的联系,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和临床辅助诊疗决策提供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TabNet 神经网络 症-机-药 国医大师 周仲瑛 病机预测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三维关键点的中医望诊步态特征定义和提取
13
作者 管爱华 沈纪龙 +5 位作者 王子琰 张琪 杨涛 郎许锋 谢佳东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1-1339,共9页
目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正常人步态特征差异,探索中医全身望诊新的客观化特征。方法使用单目相机采集受试者正面行走视频,以中医师的诊断结果为疾病标注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模型估计关键点三维坐标;定义并基于下肢关键点三维坐标计算... 目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正常人步态特征差异,探索中医全身望诊新的客观化特征。方法使用单目相机采集受试者正面行走视频,以中医师的诊断结果为疾病标注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模型估计关键点三维坐标;定义并基于下肢关键点三维坐标计算步态特征;统计并验证心脑血管疾病人群的步态特征差异。结果自动提取下肢关键点三维坐标并计算了步宽、步长、抬脚高度、双肢夹角、左右髋关节角度和左右膝关节角度8类中医望诊步态特征,对比发现心脑血管疾病人群与健康人群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所提取的中医望诊步态能够有效区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群,拓展了中医全身望诊的研究范畴,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测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特征 三维骨架 全身望诊 辅助诊断 深度学习 心脑血管疾病 早期诊断 早期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表示学习在中药组合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14
作者 何佳怡 谢佳东 +2 位作者 胡晨骏 杨涛 胡孔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4-1429,共6页
近年来,图表示学习方法备受瞩目,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图结构数据。中药以其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的特点,在复杂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特别是中药的不同组合能够产生独特的协同效果。图表示学习为中药组合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近年来,图表示学习方法备受瞩目,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图结构数据。中药以其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的特点,在复杂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特别是中药的不同组合能够产生独特的协同效果。图表示学习为中药组合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介绍了图表示学习的相关方法,论述了当前图表示学习方法在中药组合的应用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梳理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前沿趋势,旨在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组合 图表示学习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枢、内关穴分别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棕色脂肪中UCP1/BMP3b信号通路的影响
15
作者 闫煜杭 钱丹颖 +5 位作者 鲁晓涵 刘肖儿 邹玲悦 白桦 于美玲 卢圣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0-608,共9页
目的观察天枢穴和内关穴分别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功能以及棕色脂肪组织(BAT)中UCP1/BMP3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不同穴位电针改善心肌梗死的潜在机制。方法以健康成年小鼠和BAT切除小鼠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对应分为假手术... 目的观察天枢穴和内关穴分别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功能以及棕色脂肪组织(BAT)中UCP1/BMP3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不同穴位电针改善心肌梗死的潜在机制。方法以健康成年小鼠和BAT切除小鼠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对应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内关组、天枢组。在适应性喂养1周后,干预组分别进行20 min的双侧内关穴或天枢穴电针预处理,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BAT切除组在电针前进行肩胛部BAT切除,其余干预与前保持一致。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小鼠心功能变化;TTC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cTnT和BMP3b水平;qPCR法检测小鼠BAT中β3-AR、UCP1、BMP3b mRNA的相对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BAT中BMP3b和心脏中p-Smad1/5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左心室EF、FS降低(P<0.001),白色梗死区域面积增大(P<0.001),血清中cTnT水平升高(P<0.001),BAT中β3-AR、UCP1、BMP3b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BMP3b的蛋白表达升高(P<0.01)。血清中的BMP3b含量升高(P<0.001),心脏中p-Smad1/5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天枢组和内关组小鼠的左心室EF、FS均升高(P<0.001),白色梗死区域面积减小(P<0.001),血清中cTnT水平下降(P<0.05,P<0.01);天枢组BAT中β3-AR、UCP1、BMP3b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0.01,P<0.001),BMP3b的蛋白表达升高(P<0.01),心脏中p-Smad1/5蛋白表达升高(P<0.01),而内关组无明显变化。在BAT切除后,与模型组相比,内关组小鼠的左心室EF、FS升高(P<0.001),白色梗死区域面积减小(P<0.001),血清中cTnT下降(P<0.001),而天枢组无明显变化;内关组和天枢组心脏中p-Smad1/5的蛋白表达和血清中BMP3b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天枢穴或内关穴电针预处理都可以产生心肌保护效应,天枢穴的保护效应可能通过影响棕色脂肪中UCP1/BMP3b信号通路产生,而内关穴不依赖该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电针预处理 内关 天枢 棕色脂肪 解偶联蛋白1 骨形态发生蛋白3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