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苯磺酸钙联合芪明颗粒治疗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以及血清支链氨基酸、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黄菁 王丽波 刘俐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8期2202-2204,2208,共4页
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联合芪明颗粒治疗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以及血清支链氨基酸、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7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联合... 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联合芪明颗粒治疗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以及血清支链氨基酸、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7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羟苯磺酸钙联合芪明颗粒治疗)和西药治疗组(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后3个月时,通过OCT扫描测定脉络膜厚度,采集血清并测定支链氨基酸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1)OCT扫描:联合治疗组新生血管数目较少、脉络膜厚度较厚,联合治疗组中心凹下以及鼻侧、颞侧、上方、下方且距离中心凹1 mm处的脉络膜厚度均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2)血清指标: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时的血清VEGF、IGF-1、TF、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含量低于西药治疗组,PEDF含量高于西药治疗组。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芪明颗粒治疗能够改善脉络膜循环、抑制视网膜内多种细胞因子所介导的血管新生、调节支链氨基酸代谢,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羟苯磺酸钙 血管新生 脉络膜 支链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眼外直肌先天性缺如1例
2
作者 顾梦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61-561,共1页
患者男,19岁.主诉左眼自幼即为内斜视,无法向前注视,要求进行手术治疗.查体: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右眼位置正常,眼球运动不受限制,视力1.5.左眼眼球内斜约45°,眼球可轻度外转约15°,向其斜方向转动均无明显异常,视力检查1.2.双眼... 患者男,19岁.主诉左眼自幼即为内斜视,无法向前注视,要求进行手术治疗.查体: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右眼位置正常,眼球运动不受限制,视力1.5.左眼眼球内斜约45°,眼球可轻度外转约15°,向其斜方向转动均无明显异常,视力检查1.2.双眼均无屈光不正,内眼检查亦无异常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眼外直肌先天性缺如 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