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苏武传》称谓语内涵探析
- 1
-
-
作者
于立娜
李彬
-
机构
江苏省昆山市柏庐高级中学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2,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语文‘公民体验式’学习的实践研究”(批准号:D/2021/02/343)研究成果。
-
文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获得文化的过程。《苏武传》中人物对话使用的称谓语因时间而变,因地点而变,因对象而变,且都别有深意,有时称“汝”,有时称“字”,有时称爵位,有时却又完全不用称谓,既展现了史家笔法和语言之美,又成功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
关键词
《苏武传》
称谓语
含蓄隐晦
客观严谨
尊儒宗经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亚静
-
机构
江苏省昆山市柏庐高级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1-42,共2页
-
文摘
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一节的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课堂,提出AD钙奶的各种营养成分是如何被细胞吸收的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热情,引导学生高效地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合作精神,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
关键词
物质运输
主动运输
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学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例谈读后续写教学中“伏笔”的巧妙运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曼利
-
机构
江苏省昆山市柏庐高级中学
-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6,共5页
-
文摘
一、引言继浙江、山东之后,全国多个省份在今年实施了新高考,此举带给一线英语教师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读后续写”这一新题型。该题型要求学生先阅读所给语言材料,再进行续写,最终形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6)。
-
关键词
教育部考试中心
巧妙运用
读后续写
题型要求
伏笔
高考
结构完整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