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热与粉尘回收热泵干燥技术
1
作者 钟志堂 卢青 +1 位作者 王珏 徐嘉良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第2期38-40,共3页
在粮食生产诸环节中,粮食干燥环节能耗最高。江苏省现有粮食干燥机保有量约3.2万台,其中80%以上为燃油、燃气、燃煤等燃烧换热型干燥装备,不但能源消耗量高,还有大量的碳排放和粉尘排放。按稻麦两熟平均亩产1000kg计算,粮食从平均初始水... 在粮食生产诸环节中,粮食干燥环节能耗最高。江苏省现有粮食干燥机保有量约3.2万台,其中80%以上为燃油、燃气、燃煤等燃烧换热型干燥装备,不但能源消耗量高,还有大量的碳排放和粉尘排放。按稻麦两熟平均亩产1000kg计算,粮食从平均初始水分24%烘干至14%,降低10个百分点的水分,按照燃油型干燥机能耗5500Kj/kg.H_(2)O,需要消耗柴油12~15升,而稻麦两熟耕、种、管、收诸环节机械化作业的亩均总能耗也不超过10~15升,粮食干燥耗能约占粮食生产机械化全部能耗的50%左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粮食机械化干燥这一农业生产节能减排的重点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干燥 稻麦两熟 能源消耗量 粮食生产机械化 粉尘排放 粉尘回收 节能减排 全部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轮作系统中不同养分资源管理方式对水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庆魁 金夏明 单建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61-165,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采取不同的养分资源管理方式,包括不施氮肥(CK)、NPK均施、NPK均施+秸秆还田、NPK均施+开花1周后控水,从轮作系统的角度运筹养分,探究稻麦轮作系统耕层水分与养分调控对地上部水稻生长的影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以及肥料利... 通过田间试验,采取不同的养分资源管理方式,包括不施氮肥(CK)、NPK均施、NPK均施+秸秆还田、NPK均施+开花1周后控水,从轮作系统的角度运筹养分,探究稻麦轮作系统耕层水分与养分调控对地上部水稻生长的影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以及肥料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水稻季秸秆还田处理较常规NPK处理产量提高3.80%,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生物量分别提高3.41%、4.40%,氮肥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生理偏生产力、生理利用率则分别提高9.61%、5.70%、3.80%、3.70%,说明秸秆还田能够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花后控水与常规NPK处理产量相当,但是花后控水处理下花前存储的干物质转运率增长5.96百分点,说明花后控水能够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减少灌溉次数,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因此,从水稻季来看,秸秆还田与花后控水可以作为提高稻麦轮作潜力的有效途径,但仍需继续从整个稻麦轮作周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养分管理 稻麦轮作 产量潜力 秸秆还田 花后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