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图象分析诊断胃良、恶性病变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熔熔 王利军 蔡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胃的慢性炎症、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与DNA指数(DI)及倍体分布的关系。方法:慢性胃炎32例、肠上皮化生31例、异型增生34例、癌73例,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MPIAS-500)测量各组病变细... 目的:探讨胃的慢性炎症、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与DNA指数(DI)及倍体分布的关系。方法:慢性胃炎32例、肠上皮化生31例、异型增生34例、癌73例,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MPIAS-500)测量各组病变细胞核DI值及倍体分布情况。结果:DNA含量在各组病变胃粘膜中有显著差异(P<0.001);倍体构成在慢性炎症、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炎症、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与癌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良、恶性病变细胞核DNA含量及非整倍体细胞所占百分比不同。形态定量分析检测细胞核DI值及DNA倍体分布,可作为胃良、恶性病变诊断和分类的辅助诊断,并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肿瘤的恶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胃肿瘤 DNA 肠上皮生化 倍体 图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肾腺瘤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屏 张熔熔 +1 位作者 万佳艺 吕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2,共2页
患者女性,48岁。因“阑尾脓肿”入院,入院后行CT检苣发现左侧肾占位。体检:双侧肾区平坦、对称,未见异常隆匿,平卧位检查双侧肾下极未触及,无压痛,双侧肾区无明显lH击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输尿管径路无压痛,全身浅表淋三结未... 患者女性,48岁。因“阑尾脓肿”入院,入院后行CT检苣发现左侧肾占位。体检:双侧肾区平坦、对称,未见异常隆匿,平卧位检查双侧肾下极未触及,无压痛,双侧肾区无明显lH击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输尿管径路无压痛,全身浅表淋三结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后肾腺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静脉球瘤1例及副神经节瘤文献复习 被引量:5
3
作者 唐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副神经节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颈静脉球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颈静脉球瘤的组织学改变类似于其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Syn、CgA和NSE均阳性,...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副神经节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例颈静脉球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颈静脉球瘤的组织学改变类似于其他部位的副神经节瘤,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Syn、CgA和NSE均阳性,EMA、CK、HMB45、CD34和CD99均阴性。结论颈静脉球瘤是一种起源于副神经节的少见肿瘤,呈侵袭性生长,有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结合CT或MR I影像学资料和免疫组化标记可以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颈静脉球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激素灰度值与内分泌症状关系
4
作者 唐威 梁军潮 吴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03-603,共1页
垂体腺瘤是鞍内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第2位〔1〕。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计算机辅助图像测量系统的灰度测量技术,对36例垂体腺瘤激素类型及阳性程度进行测量,探讨其临床病理联系。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6例垂体腺... 垂体腺瘤是鞍内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第2位〔1〕。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计算机辅助图像测量系统的灰度测量技术,对36例垂体腺瘤激素类型及阳性程度进行测量,探讨其临床病理联系。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6例垂体腺瘤,男14例,女22例,年龄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腺瘤 激素 灰度值 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连接处小细胞癌伴发高分化腺癌1例
5
作者 唐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小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