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控输注普鲁泊福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的麻醉深度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中军 杨立群 +4 位作者 彭玉梅 方明 李荣 李泉 俞卫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的麻醉深度和术后恢复情况。方法:9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普鲁泊福-芬太尼A组(PF-A)、普鲁泊福-芬太尼B组(PF-B)、普鲁泊福-瑞芬太尼组(PR),每组30例。普鲁泊福靶浓度均为3μg/m...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的麻醉深度和术后恢复情况。方法:9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普鲁泊福-芬太尼A组(PF-A)、普鲁泊福-芬太尼B组(PF-B)、普鲁泊福-瑞芬太尼组(PR),每组30例。普鲁泊福靶浓度均为3μg/m l;PF-A组芬太尼靶浓度维持2μg/L;PF-B组芬太尼初始靶浓度为4μg/L,插管后降为2μg/L;PR组瑞芬太尼靶浓度为6μg/L。观察3组患者在麻醉前、气管插管前后、切皮后、术中维持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 IS),以及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PF-A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MAP及HR显著高于插管前(P<0.05),有较明显的插管反应,切皮后各指标与插管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F-B组和PR组患者的各指标在气管插管、切皮后与插管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麻醉和手术期间各时间点B IS值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此外,PR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较其他组短。结论:4μg/L芬太尼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反应,而2μg/L芬太尼则会产生明显的插管反应,但可以有效抑制切皮反应;6μg/L瑞芬太尼既可以抑制插管反应又可以抑制切皮反应,获得满意的临床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泊福 瑞芬太尼 芬太尼 靶控输注 麻醉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顾丽莉 陆丽娟 +2 位作者 张中军 叶雷 邹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80岁以上髋部骨折的患者35例,ASAⅡ或Ⅲ级,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患者在入室时(T0)和注药后5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和...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80岁以上髋部骨折的患者35例,ASAⅡ或Ⅲ级,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患者在入室时(T0)和注药后5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MAP、HR和SpO2的变化和麻醉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布比卡因的用量(11.15±1.15)mg;手术时间(47.14±18.20)min。T1~T4时MAP明显低于T0时,T1时HR明显快于T0时;T1~T5时SpO2明显高于T0时(P〈0.01或P〈0.05)。所有患者的麻醉感觉阻滞平面控制在T10~T12,注药后患者无呼吸抑制、心慌、胸闷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麻醉效果优34例(97.1%),良1例(2.9%)。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髋部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阻滞 高龄患者 髋部手术 生命体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面罩用于纤支镜引导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中军 邹俊 +1 位作者 李荣 方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9-450,共2页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困难气管插管发生率约为2%~3%,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插管是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方法之一,具有损伤及刺激小、成功率高等优点。本研究将采用普通面罩和一种新型的内镜面罩进行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困难气管插管 内镜面罩 纤支镜引导 纤维光导喉镜 全身麻醉 引导插管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