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和体会
1
作者 钱丹 《中国健康教育》 2002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预防保健 无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力平 殷云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和活检病理证实的经MS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的胃原发性NHL的CT资料,包括胃受累的部位、病灶大体形态、侵犯范围、生长...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和活检病理证实的经MS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的胃原发性NHL的CT资料,包括胃受累的部位、病灶大体形态、侵犯范围、生长方式、胃壁厚度、强化方式、胃壁的柔软性、胃周脏器侵犯、淋巴结肿大情况,所有病例均做多平面重组(MPR)。结果胃原发性NHL的CT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胃壁弥漫增厚型9例,胃壁局限增厚型7例,肿块型2例。MSCT表现:平扫示胃壁局限或弥漫性增厚;增强扫描示16例动脉期病变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变明显,且强化较均匀,延迟期强化减低;2例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均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17例胃黏膜线呈细线样连续强化,1例呈不连续强化。在不同时相扫描,病变胃壁均有一定的柔软性;通过MPR重建,16例胃原发性NHL呈沿长轴生长特点。18例病例均未见幽门梗阻。结论胃原发性NHL在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包括病灶的强化方式、黏膜线的连续性、胃壁具有一定的柔软性、病变沿胃长轴生长等特点,可弥补胃镜的不足,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碱对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李霞 陈飞虎 +4 位作者 袁凤来 陆伟国 吴繁荣 张燕娜 李晓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81-486,共6页
目的:研究益母草碱(leonurine)对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的作用。方法:采用早孕大鼠灌服米非司酮(8.3 mg/kg)和米索前列醇(100μg/kg)造成不完全流产大鼠模型,观察益母草碱对该模型的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子宫形态的影响。用光镜观察子宫内蜕... 目的:研究益母草碱(leonurine)对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的作用。方法:采用早孕大鼠灌服米非司酮(8.3 mg/kg)和米索前列醇(100μg/kg)造成不完全流产大鼠模型,观察益母草碱对该模型的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子宫形态的影响。用光镜观察子宫内蜕膜、绒毛的残留情况,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用BL-420E生物技能实验系统和JH-2型肌张力传感器记录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结果:益母草碱能减少子宫出血量(P<0.05),缩短出血时间(P<0.01),明显减少宫内滞留物,增强子宫收缩活动;益母草碱组血清E2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益母草碱能明显抑制药物流产后大鼠子宫出血,其作用可能与血清E2水平的显著提高及子宫收缩活动的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碱 药物流产 子宫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胰岛功能的特点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俞丹 王宏星 +3 位作者 华文进 韩勤芬 曹敏 薛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评估具有代谢综合征高危因素人群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为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集无锡市惠山区社区医院体检人群数据,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国际共识,入选575... 目的评估具有代谢综合征高危因素人群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为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集无锡市惠山区社区医院体检人群数据,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国际共识,入选575例代谢综合征高危受试者。行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刺激试验,测定空腹及糖负荷后30 min和120 min时的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并分析胰岛相关指标与各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OGTT结果显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患者分别为411(71.5%)、139(24.2%)、25(4.3%)例。糖尿病组β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BC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胰岛素敏感性复合指数(ISIc)较其他两组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其他两组增高(P<0.05)。HOMA-IR和ISIc与各个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评分均有相关关系(P<0.05)。HOMA-IR与各时点血糖、胰岛素及体质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TG)均呈正相关(P<0.05),ISIc与各时点血糖、胰岛素及BMI、腰围、TG、TC、低密度脂蛋白(LDL)均呈负相关(P<0.05)。HBCI与美国ARIC评分模型的评分呈负相关(P<0.05);胰岛素生成指数(IGI)与丹麦糖尿病风险评分、英国剑桥糖尿病风险模型评分、美国ARIC评分模型评分及阿曼糖尿病预测模型评分呈负相关(P<0.05);HOMA-IR和ISIc与各项模型评分间均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具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非糖尿病人群餐后血糖的异常率较高,应对这部分人群积极筛查餐后血糖;糖调节受损人群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同时基础及糖负荷后早期胰岛分泌功能减退;新诊断糖尿病者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缺陷。在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中影响胰岛功能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胰岛 胰岛素抵抗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顾丽莉 陆丽娟 +2 位作者 张中军 叶雷 邹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80岁以上髋部骨折的患者35例,ASAⅡ或Ⅲ级,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患者在入室时(T0)和注药后5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和...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80岁以上髋部骨折的患者35例,ASAⅡ或Ⅲ级,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患者在入室时(T0)和注药后5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MAP、HR和SpO2的变化和麻醉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布比卡因的用量(11.15±1.15)mg;手术时间(47.14±18.20)min。T1~T4时MAP明显低于T0时,T1时HR明显快于T0时;T1~T5时SpO2明显高于T0时(P〈0.01或P〈0.05)。所有患者的麻醉感觉阻滞平面控制在T10~T12,注药后患者无呼吸抑制、心慌、胸闷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麻醉效果优34例(97.1%),良1例(2.9%)。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髋部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阻滞 高龄患者 髋部手术 生命体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 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技术中对比剂应用的优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乔红艳 王锡明 +3 位作者 程召平 姜建威 刘群 刘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Flash模式在肺动脉成像中对比剂应用的优化方案.资料与方法收集临床疑诊为肺动脉栓塞的90例患者,行双源CT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采用人工智能触发扫描,选定肺动脉主干为感兴趣区,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35... 目的探讨双源CTFlash模式在肺动脉成像中对比剂应用的优化方案.资料与方法收集临床疑诊为肺动脉栓塞的90例患者,行双源CT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采用人工智能触发扫描,选定肺动脉主干为感兴趣区,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35、40、45ml对比剂,注射速度5.0ml/s,然后以相同速度注射生理盐水30ml,测量3组肺动脉干、S1段肺动脉、S10段肺动脉、上腔静脉的CT值,并对3组肺动脉图像质量及上腔静脉硬化伪影进行评价.结果A组各段肺动脉增强CT值>250HU者占73.33%~90.00%,低于B、C组的93.33%~100.00%(P<0.05).A组平均肺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为(4.37±0.63)分,低于B、C组的(4.91±0.68)分和(4.88±0.54)分(P<0.05),B、C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腔静脉硬化伪影分析:C组伪影明显多于A、B组(P<0.05).结论应用双源CTFlash模式肺动脉成像时,使用较低剂量对比剂(40ml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及较高的注射速度(5.0ml/s)可以得到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Flash模式 肺动脉成像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失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杜渊 杜浩昌 +1 位作者 李春庆 陈高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在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中的失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34例糖尿病肾病行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带涤纶套长期导管患者,根据置管后是否出现导管功能不良(连续3次血流量低于200 ml/min,需要调整体位、反接透析管路,...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在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中的失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34例糖尿病肾病行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带涤纶套长期导管患者,根据置管后是否出现导管功能不良(连续3次血流量低于200 ml/min,需要调整体位、反接透析管路,甚至溶栓治疗等干预措施),将其分成失功组和非失功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带管透析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清蛋白(Alb)、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等实验室指标;记录临时导管留置时间(TCT)、长期导管外接头位置(CCP)、长期导管种类(LCT)、肝素封管浓度(HC),尿素清除指数(Kt/V)、透析相关低血压(IDH)发生率、口服抗凝药物情况(OAD);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并从中找出影响长期导管失功的相关因素。结果入选患者34例,出现导管功能不良(失功)15例,长期导管失功率为44.1%,出现时间为16~752 d。导管障碍率为1.37例次/1 000导管日。失功组的hs-CRP、TCT明显高于非失功组,而外接动脉接头在导管内侧者的比例和采用纯肝素封管者的比例明显低于非失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升高是长期导管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构成、带管透析龄、糖尿病病程、BMI、Hb、Hct、Plt、TC、TG、Alb、FBG、HbA1c、APTT、D-D,LCT、Kt/V、OAD、IDH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较高的失功率;临时透析管的留置时间、动脉外接头位置、肝素导管封管浓度等因素均可影响导管功能,hs-CRP升高是长期导管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导管 留置 涤纶套双腔导管 功能不良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敏感离子通道阻断剂amiloride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袁凤来 陈飞虎 +4 位作者 陆伟国 李霞 吴繁荣 张腾跃 王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95-900,共6页
目的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阻断剂amiloride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AA模型组,amiloride50、100、150mg·kg-1组,地塞米松(0.2mg·kg-1)对照组。弗氏完全佐剂(CFA)致炎后第10... 目的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阻断剂amiloride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AA模型组,amiloride50、100、150mg·kg-1组,地塞米松(0.2mg·kg-1)对照组。弗氏完全佐剂(CFA)致炎后第10天起,AA大鼠出现继发性炎症,此时腹腔注射amiloride、地塞米松,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的无菌注射用水,连续7d。实验结束后,体外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Ca2+浓度,分析胞外低pH值和ASICs阻断剂amiloride对关节软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用足容积法测量继发侧足肿胀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大鼠关节软骨Ⅱ型胶原的表达,用alcian蓝染色检测大鼠关节软骨蛋白多糖的变化。结果细胞外pH(pH6.5)可使关节软骨细胞内Ca2+水平短暂性升高,amiloride能明显抑制pH6.5诱导的关节软骨胞内Ca2+水平;各用药组能明显升高AA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基质成分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表达量。结论amiloride可能通过阻断酸敏感离子通道减轻AA大鼠关节软骨破坏,发挥关节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LORIDE 佐剂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 酸敏感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葵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道崎 黄德芳 +2 位作者 薛俊 张安星 俞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834-837,共4页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SH静脉滴注,...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SH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联合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肾功能判定疗效,监测用药前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OPP)、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达90.6%,与对照组的76.6%比较升高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肾功能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GT、AOPP、IL-1β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GSH利于控制血糖,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肾功能,疗效理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血清中GGT、AOPP、IL-1β水平以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微炎性反应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黄葵胶囊 还原型谷胱甘肽 糖脂代谢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回肠悬吊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辉 史益凡 +3 位作者 杨增辉 鲍传庆 沈晓明 许炳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741-3744,共4页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悬吊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诊断为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各40例。C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T组在C组基础上联合末...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悬吊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诊断为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各40例。C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T组在C组基础上联合末端回肠悬吊术。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1、3、7天检测两组营养学指标:血浆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外周血电解质:钠(Na^+)、钾(K^+)、氯(Cl^-)等水平,并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前和术后营养指标及血电解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吻合口瘘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端回肠悬吊术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不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能有效降低由吻合口瘘所致的二次手术率,而且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回肠悬吊术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直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与血清骨保护素、甲状旁腺激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高翔 张峰 +3 位作者 黄德芳 张松 杜渊 李春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940-394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100例不同分期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以及25例健康体检者的OPG、iPTH和血脂水平。结...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脂变化的临床意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100例不同分期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以及25例健康体检者的OPG、iPTH和血脂水平。结果慢性肾脏病4、5期(内生肌酐清除率<30 ml/min)的脂蛋白-a(Lp-a)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病各期患者与对照组间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病3、4、5期患者的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的血清iP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OPG、iPTH与Lp-a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OPG和iPTH与Lp-a相关,提示OPG、Lp-a可能共同参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脂 骨保护素 甲状旁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胆囊炎 胆石症是手术切除的指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峰 尹光耀 +2 位作者 何友钊 冯全林 姜东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71-1672,共2页
目的:研究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螺杆菌感染的成石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62例经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手术切除的胆囊标本作胆囊黏膜病理组织学和硷性品红染色法进行螺杆菌观察。结果:硷性品红染色的胆囊黏... 目的:研究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螺杆菌感染的成石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62例经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手术切除的胆囊标本作胆囊黏膜病理组织学和硷性品红染色法进行螺杆菌观察。结果:硷性品红染色的胆囊黏膜病理切片中部分患者有红染的杆状和球状菌存在;肝郁气滞瘀血内停证胆囊成石率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郁气滞瘀血内停证胆囊成石率高,是多因素存在的结果,胆囊黏膜中螺杆菌的存在与胆石成因可能有一些关系,但不是主要的病因。不过为郑重起见,对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做14C尿素酶呼气试验和胃黏膜硷性品红染色有螺杆菌存在的,可以作为手术切除胆囊的指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郁结间杂温热证 肝郁气滞瘀血内停证 胆囊炎 胆石症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133例报告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京立 华玉明 +2 位作者 杨敖霖 王珂 徐建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的适应证与技巧。方法 2003年4月~2011年12月对13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据病变部位分别实施乙状结肠或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 目的探讨腹腔镜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的适应证与技巧。方法 2003年4月~2011年12月对13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据病变部位分别实施乙状结肠或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术(Hartmann术)。结果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29例,其中结、直肠吻合术51例,Dixon术40例,Miles术34例,Hartmann术与中转开腹各4例。手术时间110~230 min,平均155 min,其中结、直肠吻合术(135±65)min,Dixon术(155±55)min,Miles术(185±60)min,Hartmann术(145±45)min。2例术后第7、10天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死亡,1例抗凝与活血化瘀治愈。1例Hartmann术后半个月发生盆腔脓肿,经肛门行直肠残端穿刺引流治愈。结肠造口坏死、造口狭窄、造口旁疝各1例,分别在术后8 d、6个月、2年手术治疗。截止2011年7月,随访满1年119例,死亡8例;随访满3年85例,死亡16例;随访满5年40例,死亡13例;trocar和辅助切口未发生肿瘤种植。结论腹腔镜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适用Dukes A、B期及无肠道梗阻和不保留肛门C期患者,具有解剖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癌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普鲁泊福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的麻醉深度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中军 杨立群 +4 位作者 彭玉梅 方明 李荣 李泉 俞卫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的麻醉深度和术后恢复情况。方法:9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普鲁泊福-芬太尼A组(PF-A)、普鲁泊福-芬太尼B组(PF-B)、普鲁泊福-瑞芬太尼组(PR),每组30例。普鲁泊福靶浓度均为3μg/m...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普鲁泊福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的麻醉深度和术后恢复情况。方法:9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普鲁泊福-芬太尼A组(PF-A)、普鲁泊福-芬太尼B组(PF-B)、普鲁泊福-瑞芬太尼组(PR),每组30例。普鲁泊福靶浓度均为3μg/m l;PF-A组芬太尼靶浓度维持2μg/L;PF-B组芬太尼初始靶浓度为4μg/L,插管后降为2μg/L;PR组瑞芬太尼靶浓度为6μg/L。观察3组患者在麻醉前、气管插管前后、切皮后、术中维持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 IS),以及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PF-A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MAP及HR显著高于插管前(P<0.05),有较明显的插管反应,切皮后各指标与插管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F-B组和PR组患者的各指标在气管插管、切皮后与插管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麻醉和手术期间各时间点B IS值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此外,PR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较其他组短。结论:4μg/L芬太尼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反应,而2μg/L芬太尼则会产生明显的插管反应,但可以有效抑制切皮反应;6μg/L瑞芬太尼既可以抑制插管反应又可以抑制切皮反应,获得满意的临床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泊福 瑞芬太尼 芬太尼 靶控输注 麻醉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面罩用于纤支镜引导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中军 邹俊 +1 位作者 李荣 方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9-450,共2页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困难气管插管发生率约为2%~3%,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插管是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方法之一,具有损伤及刺激小、成功率高等优点。本研究将采用普通面罩和一种新型的内镜面罩进行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困难气管插管 内镜面罩 纤支镜引导 纤维光导喉镜 全身麻醉 引导插管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性导管药盒系统废用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建威 程洁敏 +1 位作者 李新胜 吴震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介入性导管药盒系统 废用的原因 预防 肿瘤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或杂交技术修补大型、巨大型腹壁切口疝的技巧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京立 华玉明 +1 位作者 朱从元 徐建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或杂交技术修补大型(缺损8~12 cm)、巨大型(缺损>12 cm)腹壁切口疝的操作技巧。方法 2009年7月~2015年6月,对45例腹壁切口疝进行修补,包括大型20例,巨大型25例。腹腔镜修补20例,杂交修补25例,均使用防粘连补片。结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或杂交技术修补大型(缺损8~12 cm)、巨大型(缺损>12 cm)腹壁切口疝的操作技巧。方法 2009年7月~2015年6月,对45例腹壁切口疝进行修补,包括大型20例,巨大型25例。腹腔镜修补20例,杂交修补25例,均使用防粘连补片。结果腹腔镜修补和杂交修补手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13.0±35.4)min、(127.0±31.6)min,术中出血(36.0±19.8)ml、(92.0±36.2)ml,术后住院时间(10.3±2.6)d、(11.0±2.2)d。无手术死亡、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发生,1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抗凝与活血化瘀治愈,2例切口血清肿穿刺加压包扎治愈,3例持续腹壁痛3个月后缓解。随访1~5年,(3.1±1.8)年,无疝复发。结论腹腔镜或杂交技术防粘连补片修补切口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操作时避免肠管损伤、修复腹壁缺损或封闭疝环、选择合适补片、可靠固定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疝 修补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00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朱文艳 李兰萍 高华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5-806,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的发病机制及血凝情况。方法:对100例P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7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PIH)1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其他血液病4例。剖宫产5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的发病机制及血凝情况。方法:对100例P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7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PIH)1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例,其他血液病4例。剖宫产57例,占57%,阴道分娩30例,占30%,各种原因流产13例,占13%。GT和PIH患者产后血小板计数较产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孕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多种原因可以导致妊娠妇女血小板减少,GT最常见。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血小板减少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阿培南致血液透析患者精神症状1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渊 杜浩昌 李春庆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2-1042,共1页
患者,女,66岁.因"尿毒症血液透析1年,咳嗽胸闷气急半个月"于2012年6月14日入院.既往无药品不良反应史和神经系统、精神疾病史,有糖尿病史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7.5 ℃,神志清,呼吸急促,双下肺可闻及粗湿啰音,双下肢可... 患者,女,66岁.因"尿毒症血液透析1年,咳嗽胸闷气急半个月"于2012年6月14日入院.既往无药品不良反应史和神经系统、精神疾病史,有糖尿病史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7.5 ℃,神志清,呼吸急促,双下肺可闻及粗湿啰音,双下肢可见轻度凹陷性水肿.血细胞分析:白细胞9.0×109·L-1,中性粒细胞比例0.887,C反应蛋白>100 mg·L-1;肺部CT提示双肺炎症性改变,双侧胸腔积液;血气分析:氧分压8.67 kPa,二氧化碳分压:6.67 kPa,pH7.33;痰培养阴性;肝功能正常;空腹葡萄糖7.6 mmol·L-1;血B型脑钠肽1 530 pg·mL-1.诊断为尿毒症、糖尿病肾病、肺部感染、高血压性心脏病、肾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阿培南 精神症状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异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影响及阿卡波糖干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锡惠 金伟东 +1 位作者 李拜红 陈艳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及阿卡波糖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2010年心肌梗死患者180例,其中存在糖耐量异常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分为糖耐量异常组(n=120)和血糖正常两大组,其中将120例糖...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及阿卡波糖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2010年心肌梗死患者180例,其中存在糖耐量异常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分为糖耐量异常组(n=120)和血糖正常两大组,其中将12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再随机分为阿卡波糖干预组(n=60)和未干预组(n=60)。三组患者均按急性心肌梗死指南给予正规治疗,阿卡波糖干预组在治疗之外给予阿卡波糖治疗。三组平均随访年限为(1.5±0.3)年,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BNP等指标及心血管事件(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糖耐量异常患者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水平较无糖耐量异常组明显(P<0.05),阿卡波糖可以显著降低IGT患者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中再次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减少11.67%,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减少18.33%,总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30.00%。结论:糖耐量异常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起促进作用,阿卡波糖可减轻糖耐量降低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阿卡波糖 葡萄糖耐量减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