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金融赋能水环境治理的无锡新模式
1
作者 李小韵 叶海舟 +2 位作者 周旋 盛洲 卜久贺 《中国水利》 2025年第10期45-52,共8页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保险产品是金融工具参与治水的重要举措。以往保险大都以企业端责任险为主,针对河道水质提升、保险触发机制、统一赔付标准、企业增值服务等方面的保险产品几乎空白,亟...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发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保险产品是金融工具参与治水的重要举措。以往保险大都以企业端责任险为主,针对河道水质提升、保险触发机制、统一赔付标准、企业增值服务等方面的保险产品几乎空白,亟须突破数据壁垒,推动政府与保险企业合作开发相关水质保险、水生态保险产品,为水生态环境治理赋能。通过梳理国内外保险在治水行业的相关应用,提出水质保险投保机制,阐述了水质保险投保总体思路及保费测算公式,探索通过构建分类投保、分类触发及赔付的方式进行水质保险投保,并提供相应增值服务。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部分河道为例,根据2018—2021年河道因突发水污染事件产生的费用数据进行保费试算,根据2022年水质数据进行保险触发、赔付机制推演,结果显示:投保水质保险后,用于治理河道水质提升的财政资金仅占投保前的34.4%,可以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保险 保险机制 水环境治理 水质提升 绿色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修复技术治理山西汾河水华污染水体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京辉 周彤 +1 位作者 梁文艳 施怀荣 《中国水利》 2014年第17期31-33,共3页
选用3种复合生物制剂对山西汾河公园景区水体进行了治理与修复,研究了技术运用过程中藻类的生长和种属变化、水体透明度的改善,以及水生态系统的恢复。结果显示,治理后藻细胞密度明显低于治理前,有效抑制了蓝藻的生长,且有害蓝藻出现频... 选用3种复合生物制剂对山西汾河公园景区水体进行了治理与修复,研究了技术运用过程中藻类的生长和种属变化、水体透明度的改善,以及水生态系统的恢复。结果显示,治理后藻细胞密度明显低于治理前,有效抑制了蓝藻的生长,且有害蓝藻出现频率较低,水华得到有效控制,水体水质和透明度得到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水华 生态 修复 治理 汾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