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意义表达中的文化架构——初中学段德育工作的目标逻辑与内容呈现 |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19 |
1
|
|
2
|
静水流深方显教育底色 |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19 |
0 |
|
3
|
文化自信教育的学校站位与实践铺陈 |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23 |
0 |
|
4
|
关乎儿童经历的德育想象力创构:意义指向及实践衍生 |
张烨
肖雅思
|
《江苏教育》
|
2022 |
0 |
|
5
|
主体漠视:家庭教育中非理性因素的现象学透视 |
张烨
|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
2015 |
0 |
|
6
|
建构涵育学生品格的生态道德场 |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24 |
0 |
|
7
|
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校本化实践的价值原点与行动范式 |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19 |
2
|
|
8
|
管理育人:价值寻绎与实践铺陈——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18 |
2
|
|
9
|
班级契约精神建构的逻辑范式 |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16 |
1
|
|
10
|
以社团活动助推学生成长 |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19 |
0 |
|
11
|
德行之美: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17 |
0 |
|
12
|
蕴含在儿童人生履历上的品格印记 |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18 |
0 |
|
13
|
劳动让学生的童年美好丰盈 |
陈晓军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22 |
0 |
|
14
|
班会课的价值寻绎与实践铺陈 |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17 |
0 |
|
15
|
在高中生的生命图谱中植下积极心智模式的种子 |
张烨
|
《江苏教育》
|
2016 |
0 |
|
16
|
外部赋能促进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 |
张烨
钟鸣
|
《江苏教育》
|
2021 |
0 |
|
17
|
文化阻隔:传统教科研方式革新的惯性羁绊 |
张烨
|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
2012 |
0 |
|